1樓:蕭雨櫻飛
句式相同,都是表達悲涼的氣氛。。。。
2樓:匿名使用者
都很悲意象很多
都表明了作者此時心情的沉重與悲哀
3樓:匿名使用者
句式都是相同的,都是為了表達悲涼的氣氛和思念家鄉的鄉愁。
比較白樸的天淨沙秋,與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在寫法和抒情上有何異同。你更喜歡那首?理由?【好的有懸賞
4樓:
兩首元曲雖然都是以「秋」為主題,並都由兩幅畫面構成,但都有各自的特點。【天淨沙·秋】首二句以「孤村」領起,著意渲染秋日黃昏的冷寂。「一點飛鴻」給陰冷的靜態畫面帶來了活力,造成曲子抒發情感的轉移。
接著詩人用青、綠、白、紅、黃五色,以遠及近、由高到低、多層次多側面立體交叉式地描繪出秋日美麗的景象,使整個畫面充滿了詩意。此曲極富藝術張力,一筆並寫兩面,成功地將秋日遲暮蕭瑟之景與明朗絢麗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賞心悅目的秋景作為曲子的主旋律,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熱愛。不失為一篇寫秋傑作。
而【天淨沙·秋思 】則由暮色蒼茫的秋野圖景和內心深處無盡傷痛而獨行寒秋的天涯遊子剪影兩幅畫面構成。用寥寥數筆淋漓盡致地勾畫出了一幅悲緒四溢的「遊子思歸圖」。這首小令僅五句28字,語言極為凝鍊卻容量巨大,寥寥數筆就勾畫出一幅悲緒四溢的「遊子思歸圖」,淋漓盡致地傳達出漂泊羈旅的遊子心。
我更喜歡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
理由:一支極為簡短的小曲,表達了難以盡述的內蘊,形象地描繪出天涯遊子悽楚、悲愴的內心世界,給人以震撼人心的藝術感受。讓人讀之而倍感其苦,詠之而更感其心。
讀此曲而不淚下者不明其意也。
這首小令之所以獲得如此高的讚譽,一方面是由於它描繪了一幅絕妙的深秋晚景圖,真切地表現出天涯淪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調雖然低沉,但卻反映了當時沉悶的時代氣氛,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有很高的藝術成就。
從色彩畫面情感等方面說所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和白樸的天淨沙秋有什麼不同
白樸的《天淨沙·秋》和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用詞和景物有哪些相同之處
5樓:匿名使用者
《天淨沙·秋》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第一幅是前二句所描繪的。作者擷取了六種自然景物:村、日、霞、煙、樹、鴉,再用孤、落、殘、輕、老、寒等六個感**彩一致的詞加以點染。
六個意象並置在一起,使得整幅畫面籠罩著一派蕭瑟的氣氛,令人感到濃濃的秋意,照應了題目「秋」。「落日殘霞」不僅點明瞭是傍晚時分,更傳遞出一種「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無奈惆悵之感。孤零零的小村莊,樹木枯老,烏鴉出沒,一點生氣都沒有,又繚繞著飄渺迷濛的「輕煙」,這樣的畫面使人不由得會產生一種淒涼、撲朔迷離的情思。
在這裡,作者正是運用了寫實的手法,描繪出一幅暗淡、蕭瑟、冷清的遲暮秋景圖。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如此的蕭瑟、冷清,看那「一點飛鴻影下」的景象,「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這幅畫面色彩斑斕,鮮豔明麗,充滿著勃勃的生機,與前一幅畫面在環境氣氛上,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同樣是秋天之景,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反差?作者到底是想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呢?光比較這兩幅畫面是找不到明確的答案的,如果聯絡白樸不願在元朝做官的態度,答案就不難明白了。
畫面中的「一點飛鴻」,與李白的《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其二》其一:「舉手指飛鴻,此情難具論。同歸無早晚,潁水有清原。
」中的「飛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暗喻作者本人。白樸不願在朝廷中謀職,卻希望自己像一隻展翅高飛的鴻雁,飛離那種蕭瑟、冷清、沒有生氣的地方,尋找到自己感到滿意,有生機的樂土。因此「影下」的這片「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之地,我們可以理解為是作者的歸隱之地,是作者的心中之景。
情調開朗平和,沒有一點消極之感,表現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熱愛之情,應屬於虛寫。在這支曲子中,作者非常巧妙地、不露痕跡地把「心中之景」與當時真實的環境放在一起,產生強烈的對比效果,含蓄地流露出自己的愛憎之情。
《天淨沙·秋思》賞析
馬致遠,元代傑出的戲劇家、散曲家,他的《天淨沙·秋思》歷來被人們推為小令中出類拔萃的傑作,被譽為「秋思之祖」,幾百年來,它以其「深得唐人絕句妙境」(王國維《人間詞話》)的藝術魅力而膾炙人口,久誦不衰。
馬致遠少年時曾熱衷功名,但由於元統治者在初期執行著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可以說,作者一生幾乎都過著一種漂泊無定的羈旅生活,他終生也因之被註定為鬱郁不志,困窘潦倒的一生。
法朗士斷言:「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敘傳。」對這一斷言是否過於絕對我們姑且不論,但用來觀照這首小令卻是非常恰切的。
曲中的「枯藤」、「老樹」、「昏鴉」等意象,在馬致遠這些失意文人的眼中,本來就是一些易於讓人愁思一觸即發的秋色,加之時值黃昏,天涯孤客行在旅途,不能不由眼前這種滿目清瑟之景想到他一生仕途的失意和漂泊羈旅的愁苦而在心頭蔓上愁思萬縷,進而結晶出這樣一首蘊藉著遊子綿綿不絕的愁緒,且格調蒼涼、籠罩著愁雲慘霧的《天淨沙·秋思》也就不足為怪了。可以說,這首小令正是他一生生活真實而又生動的寫照。
這首小令僅五句28字,語言極為凝鍊卻容量巨大,寥寥數筆就勾畫出一幅悲緒四溢的「遊子思歸圖」,淋漓盡致地傳達出漂泊羈旅的遊子心。這幅圖畫由兩部分構成:
一、由精心選取的幾組能代表蕭秋的景物組成一幅暮色蒼茫的秋野圖景;
二、抒寫內心深處無盡傷痛而獨行寒秋的天涯遊子剪影。
第一幅畫共18個字九個名詞,其間無一虛詞,卻自然流暢而涵蘊豐富,作者以其嫻熟的藝術技巧,讓九種不同的景物沐於夕陽的清輝之下,象電影鏡頭一樣以「蒙太奇」的筆法在我們面前依次呈現,一下子就把讀者帶入深秋時節:幾根枯藤纏繞著幾顆凋零了黃葉的禿樹,在秋風蕭蕭中瑟瑟地顫抖,天空中點點寒鴉,聲聲哀鳴……寫出了一片蕭颯悲涼的秋景,造成一種悽清衰頹的氛圍,烘托出作者內心的悲慼。我們可以想象,昏鴉尚能有老樹可歸,而遊子卻漂泊無著,有家難歸,其間該是何等的悲苦與無奈啊!
接下來,眼前呈現一座小橋,潺潺的流水,還有依稀嫋起炊煙的農家小院。這種有人家安居其間的田園小景是那樣幽靜而甜蜜,安逸而閒致。這一切,不能不令浪跡天涯的遊子想起自己家鄉的小橋、流水和親人。
在這裡,以樂景寫哀情,令人倍感淒涼,烘托出淪落他鄉的遊子那內心彷徨無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畫裡,我們可以看到,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飽嘗鄉愁的遊子卻騎著一匹延滯歸期的瘦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著遠方踽踽而行。此時,夕陽正西沉,撒下淒冷的斜暉,本是鳥禽回巢、羊牛迴圈、人兒歸家的團圓時刻,而遊子卻仍是「斷腸人在天涯」,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鄉的遊子面對如此蕭瑟淒涼的景象,怎能不悲從中來,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腸寸斷!一顆漂泊羈旅的遊子心在秋風中鮮血淋淋……
馬致遠就是以這樣一支極為簡短的小曲,表達了難以盡述的內蘊,形象地描繪出天涯遊子悽楚、悲愴的內心世界,給人以震撼人心的藝術感受。
將白樸的《天淨沙。秋》與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進行比較,說說它們在內容和藝術手法上的異同 5
6樓:匿名使用者
寫秋景,自然難免要烘托出蕭瑟的氣氛,但是如果全以蕭瑟氣氛為全篇的寫作大旨,又會令讀者感受到沈悶而有壓力。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白樸在選用語辭時,便頗費心神。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共用了六個圖景: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而其中任何一個圖景,都代表著秋日秋景的蕭瑟氣氛。為了要使這種蕭瑟氣氛活潑起來,於是作者接下來選用了「一點飛鴻影下」作為上半段的結語。如此一來,原本蕭瑟的畫面轉成了活躍,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現了另一種鮮活的生氣。
最後為了加強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麗而有韻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作為曲文的結束語。這兩句用了「青」、「綠」、「白」、「紅」、「黃」五種顏色,而且「白草紅葉黃花」這三種顏色,是交雜在「青山綠水」二種顏色之中;「青山綠水」是廣大的圖景,「白草紅葉黃花」是細微的圖景,如此交雜相錯,於是原本是寂寞蕭瑟的秋景,突然變得五顏六色而多彩多姿。
由此可見,白樸的散曲寫作技巧有多麼高明瞭。
7樓:匿名使用者
天淨沙秋和天淨沙秋思都是曲牌名。天淨沙秋是比較歡快的,天淨沙秋思是很悲傷的
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運用了哪些意象,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你從中讀到了什麼
馬致遠的 天淨沙秋思 運用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10個意象,描繪了 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遊子騎一匹瘦馬出現在一派淒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抒發了一個飄零天涯的遊子在秋天思念故鄉 倦於漂泊的悽苦愁楚之情 天淨沙秋思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天淨沙秋思給人...
余光中的鄉愁與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有什麼異同
一 1 相同 鄉愁 本是一種抽象的情感,但 鄉愁 天淨沙 秋思 兩詩都把它轉化成了具體可感的物象。鄉愁 詩寄託在郵票 船票 墳墓 海峽等對應物上,天淨沙 秋思 詩則寄託在枯藤 老樹 對應物上,描繪了一幅深秋晚景圖。2 不同 鄉愁 天淨沙 秋思 兩首詩都抒發了思鄉之情,但 鄉愁 詩已將個人的故鄉之思上...
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中描寫景物的氣圍是蕭條的詩句是
馬致遠的 天淨沙 秋思 描寫景物的氣圍是蕭條的詩句是 枯藤老樹昏鴉 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 天bai 淨沙秋思 全詩是du 枯藤老zhi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dao,古道西風瘦馬 內。夕陽西下,斷腸容人在天涯。詩中描寫景物的氛圍蕭條。冷落。淒涼的詩句是 1 枯藤老樹昏鴉。2 古道西風瘦馬。參考資料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