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很矛盾,學習了佛法後,發現自己不能遵守很多戒律,很難。每次一破戒,都會非常糾結,怎麼辦

2021-04-20 04:22:54 字數 5310 閱讀 6044

1樓:老實居士

末法眾生,障深抄慧淺,無始劫來養成的習氣,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即可全部改正,否則成佛何必要用三大阿僧只劫呢?

持戒要曉得戒律的開遮持犯,好比洗衣服,我們要做到的首先是保持衣服的清潔,髒了就洗。持戒也是一樣,開始時,先杜絕粗大的觸犯,譬如殺生、譬如說謗法之類的大妄語、譬如婚外戀的邪淫、譬如明知故犯地地偷盜行為等等,然後再逐漸深入細微之處,把不如法的細節一一剔除。

栽跟頭不怕,重要的是馬上爬起來,並儘可能減少再跌倒可能,只要一路前行,畢竟善增而惡衰。學佛就是為了人人做佛,古人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也是這個道理。凡夫俗子只要步步堅持修善斷惡,早晚有解脫之日。

南無阿彌陀佛!

明心合十!

2樓:匿名使用者

學習佛法,重要是心,心中有佛,是內在;外表遵守戒律,只是個形式。還是內在重要。

向濟公學習,酒肉穿腸過、佛祖心頭坐。

3樓:青蓮荷花藕

這也是很正常的,因為我們多生以來的煩惱習氣很重啊!

多聽經吧!多熏習,這樣漸漸就會好多了。

4樓:開開

戒律是很難做到,bai但你可以慢慢

du來,每天改zhi進一點,這樣積少成多,dao慢慢的就

內會逐步戒掉了。即使犯戒了容,也不要太在意,魔來魔斬,要多做懺悔,一點一點的改正,要順其自然。有時間最好是多唸佛,佛號念得多了,你就會慢慢的清淨了,外在的干擾和環境不是主要問題,心清淨了,就不會受環境的制約了。

5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戒律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心的修行。之所以有戒是為了更好的幫助你修行內,但是如果容你為了所謂的不能遵守戒律而苦惱,那這些戒律就成了阻礙。當年釋迦摩尼佛在成佛的道路上,並不贊成苦行僧的做法,這種身體上的戒律並不能幫助思想上的提升,如果你太過追求守戒,這就成了形式主義。

你要明白這些戒律的道理,比方說,同樣兩個吃素的人,一個只是為了守戒不吃,心中看到了還是會想,而一個純粹是出於慈悲心才不吃,你看前一個守戒了也白守戒,佛法重要的是心,你的心決定你的行為。所以不要為不能守戒律而煩惱,不要執著於這些,關鍵是你的心裡怎麼想。六祖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建議你去看看《了凡四訓》,希望能給你點幫助^^

6樓:貧道不強

慢慢來,急不得的。。。六組有吃鍋邊肉,你還怕啥。。。

7樓:匿名使用者

不必矛bai盾.既然走入了佛門,就有du大功德了,你可以先zhi皈依,等待將來機緣到了再受dao五戒,這樣就不必害內

怕破戒了,如果你只是容前家的居士,沒有很多的戒律,如果是出家的**,戒律才會比較多.不如我們吧,五戒最基本,但不是要求我們一定要受五戒,弘一法師告訴我們能守一戒就一份功德,而不是說沒有守戒就有罪過,而是能守一戒就一份功德了,佛法是多麼的慈悲啊.只要皈依了就是三寶**,但是三寶**沒有什麼戒律要守的,而是我們能守一戒就一份功德.

所以,我們可以慢慢來,只要時時想到五戒中我們只要能守一戒就一份功德,自在隨緣才是真學佛.

8樓:樂山_豪門

哈哈。酒肉穿腸過,活佛心中留!

9樓:匿名使用者

叫那些人加入,你不用煩了。

10樓:

萬法皆發乎自然。既難守,不如不守。

佛法的三學是什麼?

11樓:智慧小白菜

佛法的三學是bai:戒、du定、慧

1、修戒:防止zhi行為、語言

、思想三dao方面的過失。

2、修定:擯除版雜念,專心致志,觀權悟四諦。

3、修慧:擯除一切慾望和煩惱,專思四諦、十二因緣,以窺見法,獲得智慧解脫。

戒定慧三學是次第的關係,即循序漸進的關係。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應嘗試讓自己的心平靜;內心平靜了,應進一步提升智慧。

12樓:匿名使用者

三學在佛教中指的bai是學佛者du必須修持的三種基zhi本學業,即dao戒、定、慧。

戒:內又稱稱增上戒學,指容戒律。即防止行為、語言、思想三方面的過失。由於大小乘的不同,其戒律也有所不同。

定:又稱增上心學,指禪定。即擯除雜念,專心致志,觀悟四諦。小乘有四禪,大乘有九種在禪、百八三昧等。

慧:又稱增上慧學,亦即佛教教義。慧就是有厭、無慾、見真。擯除一切慾望和煩惱,專思四諦、十二因緣,以窺見法,獲得智慧解脫。

13樓:莫憶千

佛法來的三學即修戒、修

源定、修慧。

另外bai

三無漏學還包括增上戒學du、增上意學或增上心zhi學、增上慧學。

1、修戒dao——完善道德品行;

2、修定——致力於內心平靜;

3、修慧——培育智慧。

有些經典也將戒定慧三學分為八個部分,稱為「八支聖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見和正思惟屬於慧學,正語、正業和正命屬於戒學,正精進、正念與正定屬於定學。

也就是說:修習八支聖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

擴充套件資料

佛教認為世俗和其他宗教的學說,都不能讓修學的人解脫三界生死輪迴的煩惱,都是有所缺憾、苦樂夾雜的,現前雖然看似有益處,其本質都是無常變異的,隨著因緣變遷,就會轉變成煩惱顯現苦相,所以稱呼這些學問為「有漏」之學。

「無漏」意指沒有三界生死結縳的缺憾,現世就可以為人們帶來益處、止息煩惱。

三無漏學包括了「持戒、禪定、智慧」三者,亦即「由戒生定,因定發慧,由慧起修」,分別對治人的「貪、瞋、痴」三毒。

14樓:之何勿思

「三bai無漏學」:戒定慧:(du因戒生zhi定,因定發慧)。

戒是為了dao攝心,不去攀緣外專境的「五屬欲之樂」,以免影響修行。

定是為了「制心一處」,以便有可能實證真心。

慧是實證真心(開悟明心)之後,同時發起「般若中觀智」。從此進入大乘門,能永不轉退於佛法,層層增上直至成佛。

15樓:百du子劍

三學,亦稱三無漏學,是佛教術語,分別指增上

戒學、增上意學或增上心學、增回上慧學。

答戒、定、慧,即三無漏學,是達到解脫三界生死結縳煩惱、得到漏盡通的修行之道。三無漏學是八正道的總結:八正道中的正語、正業、正命為戒學,正精進、正念、正定為定學,正見、正思維為慧學。

16樓:墨陌沫默漠末

佛法的三學是戒、定、慧。

「戒」:亦稱增上(卓越)戒學,指戒律。即防止行為、語言、思想三方面的過失。由於大小乘的不同,其戒律也有所不同。

「定」稱增上心學,指禪定。即擯除雜念,專心致志,觀悟四諦。小乘有四禪,大乘有九種在禪、百八三昧等。

「慧」又稱增上慧學,亦即佛教教義。慧就是有厭、無慾、見真。擯除一切慾望和煩惱,專思四諦、十二因緣,以窺見法,獲得智慧解脫。

佛教經論《大智度論》說:「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瑜伽師地論》謂初發菩提心者,即入大乘菩薩之行列。

《發菩提心經論》說:「依思惟諸佛、觀身過患,慈憋眾生、求最勝果四緣修觀而發菩提心。」

釋迦牟尼佛於《華嚴經》說:「菩提心者,則為一切諸佛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菩提心者,則為良田,長養眾生白淨法故;菩提心者,則為大地,能持一切諸世間故;菩提心者,則為淨水,洗濯一切煩惱垢故;

菩提心者,則為大風,一切世間無障礙故;菩提心者,則為盛火,能燒一切邪見愛故;菩提心者,則為淨日,普照一切眾生類故;菩提心者,則為明月,諸白淨法悉圓滿故」。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願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薩學之所依。

17樓:丶痛飲大姨媽

佛教三學是戒、定、慧,學佛者必須修持的三種基本學業。

1、修戒——完善道德品行。稱增上戒學,指戒律。即防止行為、語言、思想三方面的過失。由於大小乘的不同,其戒律也有所不同。另外對出家的僧侶和在家的居士也有所區別。

2、修定——致力於內心平靜。稱增上心學,指禪定。即擯除雜念,專心致志,觀悟四諦。小乘有四禪,大乘有九種在禪、百八三昧等。

3、修慧——培育智慧。稱增上慧學,亦即佛教教義。慧就是有厭、無慾、見真。擯除一切慾望和煩惱,專思四諦、十二因緣,以窺見法,獲得智慧解脫。

擴充套件資料

小乘五戒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

八戒為:在五戒外另加臥高廣大床、花鬘瓔珞、歌舞戲樂。

二百五十戒:即二百五十項應戒的言行細目,合併為五項時,稱五篇門。

大乘三聚淨戒為: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

十重禁戒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說過罪、自贊毀他、慳、瞋、謗三寶。

四十八輕戒為:不敬師長、不舉教懺、背正向邪、不瞻病苦等四十八項具體戒條。

18樓:因緣法

佛教的三敬,即敬佛、敬法、敬僧。

拜佛時,一般三拜,就是禮敬佛、法、僧三寶。

佛陀是六道眾生的導師,教導六道眾生離苦得樂,佛法就是佛陀的教言,是離苦得樂的具體方法,僧是佛法在世間的傳導者,是佛法的修行實踐者。佛法僧是世間的明燈,值得我們恭敬讚歎。

19樓:t深深海底行

「三無漏學」:戒定慧:(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戒是為了攝心,不去攀緣外境的「五欲之樂」,以免影響修行。

定是為了「制心一處」,以便有可能實證真心。

慧是實證真心(開悟明心)之後,同時發起「般若中觀智」。從此進入大乘門,能永不轉退於佛法,層層增上直至成佛。

20樓:匿名使用者

「三學」是指佛教修持的戒學、定學和慧學,「三學」包括了佛教思想的全部內容。 戒學,即戒律之學,泛指佛教為出家僧尼和居家信徒所制定的一切戒律儀規。按內容可以分為止持戒和作持戒兩種。

止持戒是指「止非防惡」一類的戒律,包括五戒、八戒、足戒等。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八戒全稱為「八關齋戒」、「八齋戒」是為在家信徒制定的戒條,內容是在前五戒基礎上,增加不坐高廣華麗大床、不裝飾打扮觀聽歌舞、不非時食(過午不食),最後一戒稱為齋,是在修齋時臨時奉行的。具足戒是為比丘和比丘尼制定的或律,出家人依戒法規定受持此戒,即可取得正式的出家資格。此戒條目說法不一,一般規定比丘戒250條,比丘尼戒348條。

定學,即禪定之學,指通過集中精神、觀察特定物件而得到悟解或功德的一種修行方法。是一種在靜心的狀態上深入思考的宗教修行方法。

慧學,即是智慧之學。「慧」又譯為「智」,是梵文的意譯,指於理決斷,即是通過修行所達到的明辯真理、覺悟解脫的認識能力。由於佛教思想體系複雜,故對智慧的解釋不盡相同,多種多樣,有一智、二智、三智、四智、五智、八智、十智、十一智、二十智、四十八智、七十七智慧等多種名數,而每一名數中往往又有多種不同的說法。

阿彌陀佛,善願合十!

21樓:匿名使用者

佛法的三學是戒、定、慧。出自《楞嚴經》卷六:「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我的內心很糾結很矛盾,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選擇

具體是什麼事?不說出來別人出不了主意的。當面臨兩種選擇,很糾結很矛盾的時候,我應該怎麼辦呢 衡量一下哪種選擇對你來說是有更大的幫助的。但是在利益面前要有道德與情誼。不論我說再多,最終你還是要憑著自己的價值觀來判斷,很糾結的時候應該想辦法放鬆,選擇不應該被一時的情緒所改變。如果你逃避不了選擇,就去面對...

分手了,但是發現還愛怎麼辦,分手後,卻發現自己還愛著他,怎麼辦?

如果是真的特別喜歡那就挽回,因為你已經習慣了有他的日子,或許在分手的這段時間裡面你會特別的不適應,你會哭泣,你會傷心,別人對你的安慰都是沒有任何作用的,他們知道其實心病還需要那個人來醫治,你流下來再多的眼淚他也是不會回來的,不如做一些實際的行動來挽回他。你想想可能是你們之間有什麼問題,先要找出你們之...

今天考研成績出來後發現沒希望了現在腦子很亂不知道該怎麼辦給點建議吧

不知道你考了多少分,也許可以調劑吧。既是不能調劑也不要難過,現在也許你需要平靜一下心情,考慮一下以後的打算,是繼續二戰呢,還是找工作。考研不是唯一出路,你也可以找一份工作,至少先能養活自己,積攢工作經驗,慢慢來。考研並不是唯一的出路,出了成績之後自然幾家歡喜幾家愁。如果沒有合適的學校進行調劑的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