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明姐我最大
太空空間站中,宇航員呼吸的氧氣是通過兩種方式產生的。第一種是直接攜帶地面氧氣罐,第二種則是通過空間站內的化學反應生成。
一、空間站中的空氣
二、液壓式空氣
三、化學反應制氣
2樓:微風的輕柔
因為空間站裡並不是真空的地方,除了失去了重力,其實別的地方和我們生活的差不多。再加上空間站裡也設計有一套完整的氧氣**系統,在這個系統當中,氧氣是通過電解生成的,該裝置每天可以提供12磅的氧氣,足夠6名航天員在空間站中生活, 必要的時候可以提供每天20鎊的氧氣。
3樓:希文耀
是分兩種的第一種是通過宇宙飛船往太空站送一部分壓縮的氧氣和氮氣,第二種十國際空間站裡有自制的空氣再生裝置(將空氣中的co2及h2o轉換成o2)。
4樓:暝曦啊
通過飛船往上送一部分壓縮的氧氣。空氣站中還會有空氣再生裝置,可以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以及水分轉化成為氧氣。
5樓:
氧氣罐和水分解,空間會準備充足的氧氣罐,並通過儀器分解水來獲得氧氣,而且還會定期向空間站運送物資和水資源。
6樓:鏈鎖
太空空間站的空氣都是靠壓縮氣瓶帶上去的,後續都是通過飛船來運送補給的,都是從地面上執行上去,一次性的,補充氧氣的話,一般都用高壓氧氣瓶,然後通過迴圈系統將宇航員撥出的二氧化碳除掉
國際空間站氧氣是怎麼供給的太空中沒有氧氣,那麼一些
7樓:三井獸
宇航員首次進入國際空間站以來,一直通過電解作用來獲得新鮮氧氣(o2),即用電流**水分子。
在國際空間站。人們用飛船將水從地球運上去,然後利用一個由俄羅斯建造的名叫"電子" 的裝置使水分子電解,"電子"使用的電力來自空間站的太陽能面板,該裝置還能叢空間站的汙濁空氣中提取極少量的氧,還能收集少量的汗 液和宇航員呼吸所產生的水蒸氣,為了維持合適的氣壓並將火災的危險降到最低,氧氣與站內罐裝的相對惰性的氮相結合。
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是一項由六個太空機構聯合推進的國際合作計劃,也指執行於距離地面360公里的地球軌道上的該計劃發射的航天器。
8樓:我是窮燒
您好,自從宇航員首次進入國際空間站以來,就一直通過電解作用來獲得新鮮氧氣(o2),即用電流**水分子。
在國際空間站。人們用飛船將水從地球運上去,然後利用一個由俄羅斯建造的名叫"電子" (elektron)的裝置使水分子電解,"電子"使用的電力來自空間站的太陽能面板,該裝置還能叢空間站的汙濁空氣中提取極少量的氧,還能收集少量的汗 液和宇航員呼吸所產生的水蒸氣,為了維持合適的氣壓並將火災的危險降到最低,氧氣與站內罐裝的相對惰性的氮相結合,此外國際空間站還會用儲存罐攜帶緊急氧 氣以及100多支燭狀高氯酸鋰,每支能產生足夠一名宇航員一天所需的氧氣。
國際空間站是怎樣建在太空裡的?
9樓:科學普及交流
國際太空站是以美國為首,聯合俄羅斯、歐洲空間局的 11個成員國、日本、加拿大和巴西等16個國家共同建造並執行的大型軌道設施。
建設步驟:
2023年11月20日,太空站的第一個元件,即俄羅斯研製的「曙光」號多功能艙在拜克努爾發射場成功發射,標誌著這項始於2023年的國際太空站計劃進入了在軌組裝階段。
2023年12月4日,國際太空站的第二個元件,即美國的「團結」號節點艙由「奮進」號太空梭載入太空,並於當月6日成功地完成與「曙光」號多功能艙的對接。
設計中的國際太空站長108米,寬88米,覆蓋範圍約為兩個足球場那樣大,是人類迄今在軌裝配的最大的一個空間設施。它由64個大型元件組成,這些元件將由美國的太空梭、俄羅斯的運載火箭分批送入太空。被送入軌道的元件將通過航天員的出艙活動完成對接與互連。
據官方估計,國際太空站建設完成約需6年時間,共進行45次發射,總耗資將達294億美元。國際太空站在2023年1月建成後,總重量將達423噸,密封艙容積達1202立方米,與兩架波音747飛機的容積相當,可供6至7人長期在站上工作。建成後的太空站晚上掠過天空,將像鑽石般晶瑩剔透。
比它大,且更容易看到的天體只有月球和金星。
宇宙裡的空間站,是怎樣做到持續的供給氧氣的呢?
10樓:集錦科學
自古以來,人類對宇宙的**完全超過在科學技術領域,畢竟,宇宙問題似乎與人類的未來息息相關。在這幾百年間,有眾多的宇航員登上外太空,探索人類未知的事情,這也開啟載人航天的先河。俄羅斯的「東方一號」是載人航天鼻祖,曾獲得至高的榮譽。
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人類對宇宙事物的強烈好奇心,「在星球上轉一圈」已經滿足不了我們的需求。為了可以讓人類更好了解其它星球,於是,人類就突發奇想建起了空間站。空間站就相當於宇航員的「家」,其中最著名的應該是國際空間站,畢竟很多研究都有它的一臂之力。
眾所周知,空間站的作用就是為宇航員提供優質的生活環境與方便對資料的收集。不出意外,宇航員們進空間站一呆就會將近一個月以上。那麼,問題來了:
他們需要的氧氣是怎麼可以做到這麼長時間**?因為氧氣是人類生命不可缺少的條件之一,而宇宙中是沒有氧氣的,僅靠地面**是遠遠不夠的,並且運輸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
對此,科學家表示,事實上並沒有我們想的這麼複雜。他們會運用到物理學中水的電解質,即氫氣與氧氣。簡而言之,宇航員會利用太陽能進行發電進行水的電解,其中氧氣會用來呼吸,而氫氣會被當作廢棄直接排到宇宙中去。
有的人也許會問,**有這麼多的水給你電解?其實實驗表明一升水可以電解出620升的氧氣,而人類從地球上帶到空間站的水包一般是21升,所以說一包水就足夠宇航員呼吸上22天。這樣看來,還是很節省的,而且用到的水量也很少。
但是帶過來的水不能完全利用來電解氧氣,還有其它很多用途,比如人類水的補給是每天必要的。
如果讓地面人員持續往空間站輸送水包,那是很不現實的事,成本就是一個絆腳石。因此,空間站的宇航員們只能對這些水進行迴圈利用起來,充分發揮它的價值。那麼,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第一,收集廢水(洗漱水,沖洗廁所的水),還有機器蒸發的氣體冷凝後變水滴等。之後,再進行各種過濾、蒸餾多道工序,讓廢水的利用率達到百分之93。我們不得不佩服,因為地球上都未必有這種技術,所以說空間站的宇航員們個個身懷絕技一點都不誇張。
空間站會不斷更新站內的氣體,保障優質的環境。科學技術的進步,也許以後水包就不再珍貴,可以通過其它手段獲得氧氣。這對人類來說是值得歡呼的事,可以讓人類探索宇宙的障礙越來越少。
在未來,人類就可以真正走進那些不為人知的星球。
11樓:o姐林語菡
是通過水電解來分解出氧氣的,他們會帶水包上去,再點解產生氫氣和氧氣,氫氣就直接排到太空中了,氧氣是足夠他們生活一段時間的。
12樓:丸子的情感
在空間站中,可以運用太陽能發電進行水的電解,產生的氫氣當作廢棄物,排到宇宙去,產生的氧氣則可以用來呼吸
13樓:技術小輝
因為宇宙的空間站擁有精密的儀器,會不斷的產生氧氣,而且人類還會對空間站進行定期維護,所以能做到持續的供給氧氣。
太空的國際空間站是如何構建的,太空站是怎樣建設的
在很多人心目中,國際空間站是一個非常神祕的地方,專供美俄等國家的宇航員們在這裡進行科研和試驗。但美國宇航局 nasa 日前透露說,如果一切進展和預期的一樣,國際空間站將在2010年建成時迎來第一批太空實驗研究者,這將是國際空間站首次對外開放。國際空間站的設想是1983年由美國 里根首先提出的,即在國...
參與建造國際空間站的國家有哪些,國際空間站有哪些國家的人?
以美國 俄羅斯為首,包括加拿大 日本 巴西和歐空局 11個國家 共16個國家參與研製 美國 俄羅斯 德國 法國 義大利 英國 比利時 荷蘭 西班牙 丹麥 挪威 瑞典 瑞士 日本 加拿大 巴西 國際空間站有哪些國家的人?國際空間站 16個國家共同打造的太空前哨基地 國際空間站是一個軌道實驗室和建築工地...
宇宙空間站宇航員的飲用水是怎麼儲存下來的
然所有喝的水都是地球上送上去的,有些會迴圈使用,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從尿液或者洗澡水裡通過蒸餾等方法 水來飲用。然而迴圈使用這種看上去又環保又節約的方式並不是主流。人類的航天能力現在已經比較厲害,動不動就可以送個幾噸東西上去,不僅包括儀器和水 食物,有事還包括親屬的信件甚至一把吉他。所以我們本來認為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