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到此同休慼青史憑誰定是非註解

2021-05-31 06:41:53 字數 1487 閱讀 2548

1樓:題名考試網

道光二十三年(2023年)閏七月十七日,林則徐在伊犁送別老友鄧廷楨時,寫下了「白頭到此同休慼,青史憑誰定是非?」的詩句,頗為悲壯。

他生於乾隆五十年(2023年),此時年近花甲,鄧廷楨更已是六十八歲的垂垂老者。此前兩年,兩人因在兩廣查禁鴉片事宜同被革職,遣戍伊犁「效力贖罪」。嗣後鄧廷楨被先行召還,林則徐臨別贈詩,內心自有起伏波瀾。

對於他這樣執著事工,以「立功、立德、立言」的儒家入世追求為人生目標的**而言,遁入佛門恐非終極理想,但是無端受謗,衰朽之身,孑立塞外,「歧路又歧」,已是憤懣滿懷,一句「青史憑誰定是非」之問,更在聲嘶力竭中將一股不平之氣噴湧而出。

在林則徐內心深處所冀望,還是雷霆過後的依然能夠重整朝綱、澄清玉宇的皇恩雨露,「青史畢竟有是非」,裁斷「是非」靠的不是聖明君主,而是歷史學家的敏銳、嚴謹與辛勞。

還原本來的面目

良史的風骨與擔當躍然紙上

楊天石先生在本書論述的時段,上起鴉片戰爭,下迄「五四」前後,是通常「中國近代史」的年限。這一時段的歷史書寫,其實面臨著特別尷尬和矛盾:表面看來,在中國,相對於此後數十年,這個時段由於與當下的人事(特別是政治變遷)已有相當的歷史距離,似乎有更為自由和廣闊的言說空間,且能保持一種較為客觀的立場,但實際上,在歷史書寫的背後,依然看到種種無形的桎梏。

這種桎梏,既有來自政治意識形態、民族主義情緒等等的影響,也有歷史自身「層累的」形成的不真實,某種程度上,這種「不真實」恰恰因為與當下的歷史距離,已成為歷史刻板印象,如何糾正,讓歷史真真切切地展現本來面目,絕非易事,也正因其不易,才更加史學家的史識與史德。

譬如,對於「戊戌變法」,作為近代中國樞紐性的事件被寫入法定教科書,因而大約高中文化程度以上者都耳熟能詳。本書中重點訂正了三個由來已經的訛傳。

其一,所謂「廢弒密謀」完全是康、樑和譚嗣同等人的虛構。戊戌政變之前,康 有為、梁啟超等盛傳慈禧太后曾與榮祿密謀,準備於戊戌當年九月,利用皇帝到天津閱兵之機,廢掉和暗殺光緒,楊天石查閱史料(特別是參照日本外務省檔案中的畢永年日記),剝絲抽繭,並以常識邏輯為判斷標準,判定「與其說『天津廢弒密謀』是康有為等人的猜測或憂慮,不如說是虛構,目的是為自身的武力奪權服務」。

其二,與此相對應「圍園捕後」,也就是「戊戌六君子」罹難後第二日,以光緒皇帝名義釋出的上諭中指責的康有為等「糾約亂黨,謀圍頤和園,劫制皇太后」之密謀,證據確鑿。儘管十年之後,康有為在慈禧身後的《上攝政王書》中,對此還在矢口否認,並誣以袁世凱的離間,但楊天石先生參照海外所藏文獻,同樣給出定論。

其三,2023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突然自頤和園回京,緝拿康黨,發動「戊戌政變」,並非袁世凱告密的結果,而是受時任廣西道監察御史的楊崇伊此前的奏本的影響。袁世凱確曾去天津向榮祿告發康有為等的密謀,但那已是慈禧宣佈再度臨朝,重開「訓政」,查抄南海會館之後的事了。

楊先生說,「多年來,我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思維方式,凡進步人物說的話都可信;凡反面人物說的話都不可信。實際上,歷史是極為複雜的。進步人物可能說假話,反面人物也可能說真話。

一切史料都必須經過考證和檢驗,否則,我們就可能被虛假的東西牽著走,陷入迷宮而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