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彬彬有禮的兔子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長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面對著瀟瀟暮雨從天空灑落在江上,經過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涼清郎。淒涼的霜風逐漸地迫近,關隘、山河冷清蕭條,落日的餘光照耀在樓上。到處紅花凋零翠葉枯落,美好的景物漸漸地衰殘。
只有長江水,不聲不響地向東流淌。
不忍心登上高山下看遠方,眺望渺茫遙遠的故鄉,渴求回家的心思難以收攏。嘆息這些年來的行蹤,為什麼苦苦地長期停留在異鄉?想起美女,正在華麗的樓上抬頭凝望,多少次錯把遠處駛來的船當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怎麼知道我,倚著欄杆的時候,正這樣的愁思深重。
柳永《八聲甘州》的翻譯?
2樓:館c魚
翻譯:面對著瀟瀟暮雨從天空灑落在江面上,經過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涼清朗。淒涼的霜風一陣緊似一陣,關山江河一片冷清蕭條,落日的餘光照耀在高樓上。
到處紅花凋零翠葉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漸漸地衰殘。只有那滔滔的長江水,不聲不響地向東流淌。
不忍心登高遙看遠方,眺望渺茫遙遠的故鄉,渴求回家的心思難以收攏。嘆息這些年來的行蹤,為什麼苦苦地長期停留在異鄉?想起美人,正在華麗的樓上抬頭凝望,多少次錯把遠處駛來的船當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她哪會知道我,倚著欄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原文: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杆處,正恁凝愁!
賞析:這首詞章法結構細密,寫景抒情融為一體,以鋪敘見長。詞中思鄉懷人之意緒,展衍盡致。
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語言,將這複雜的意緒表達得明白如話。這樣,柳永的《八聲甘州》終成為詞史上的豐碑,得以傳頌千古。全詞景中有情,情中帶景。
上片於壯麗的秋景之中含有淒涼傷感之柔情,下片於纏綿的離情中帶有傷感之景,前後情景交相輝映。上片寫觀景,雖未點明登樓而登樓之意自明;下片於「依欄杆處」再點登樓,起到了首尾呼應作用。筆法之高妙,於此可見,作者不愧為慢詞的奠基人。
柳永,(約987年—約202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創始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
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柳永的 《八聲甘州》的全文〉?
3樓:匿名使用者
八聲甘州
柳永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
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這首詞是柳詞中描寫羈旅行役的名篇。上片寫面對傍晚的陣陣急雨,灑落江面,經過一番風雨的洗滌,又到了清冷的秋天。漸漸地寒風越刮越悽慘,山河顯得冷冷清清,落日的餘輝映照在樓上。
到處紅花凋落,綠葉稀疏,許多美好的景物都漸漸地凋殘了。中有滾滾長江水,無聲無息地向東流去。下片寫這樣的季節,我真不忍登高遠看,想起遙遠的故鄉,難收住回家的念頭。
我多年來到處飄泊,到底為什麼苦苦地久留他鄉呢?想我的愛人在妝樓上抬頭遠望,不知多少回識錯了遠方駛來的小船。她**知道我此時此刻手扶欄杆,正在這樣百感交集地愁悶著呢!
柳永八聲甘州全文讀音
4樓:匿名使用者
思si(念第四聲)
顒yong(第二聲)
恁nen(第四聲)
柳永的八聲甘州的理解問題
5樓:匿名使用者
顒顒 拼音: yóng,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長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面對著瀟瀟暮雨從天空灑落在江上,經過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涼清郎。淒涼的霜風逐漸地迫近,關隘、山河冷清蕭條,落日的餘光照耀在樓上。到處紅花凋零翠葉枯落,美好的景物漸漸地衰殘。
只有長江水,不聲不響地向東流淌。
不忍心登上高山下看遠方,眺望渺茫遙遠的故鄉,渴求回家的心思難以收攏。嘆息這些年來的行蹤,為什麼苦苦地長期停留在異鄉?想起美女,正在華麗的樓上抬頭凝望,多少次錯把遠處駛來的船當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怎麼知道我,倚著欄杆的時候,正這樣的愁思深重。
八聲甘州
柳 永一、背景
柳永出身士族家庭,從小接受儒家思想,有求仕用世之志。因天性浪漫和有**才能,適逢北宋安定統一,城市繁華,首都歌樓妓館林林總總被流行歌曲吸引,樂與伶工、歌妓為伍,初入世竟因譜寫俗曲歌詞,遭致當權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他於是浪跡天涯,用詞抒寫羈旅之志和懷才不遇的痛苦憤懣。
《八聲甘州》即此類詞的代表作。被蘇軾稱讚其佳句為「不減唐人高處」。
二、主題
此詞通過登高遠望所見,抒發了他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寫出了封建社會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的典型感受。據詞中「想佳人」「識歸舟」等語,既可以看作是詞人離家思親也不排除為伶工演唱而作的可能性。
三、關於詞牌
詞牌一名甘州,《西域記》雲:「龜茲國土製曲,《伊州》《甘州》《梁州》等曲翻入中國。」《甘州》一曲,初為唐玄宗時教坊大麴,後用為詞調,因前後八韻故為「八聲」。
《伊州》《甘州》《梁州》諸曲,音節慷慨悲壯,柳永精通音律,用來抒寫他貧士失意的感慨,有聲情並茂的藝術效果。
四、分析詞的內容
上片純寫景,寫全景這在慢詞長調中是不多見的。它取樓頭放眼遠望的角度,全方位地攝取鏡頭,畫面開闊高遠,秋情秋景融為一體,將古今才人失意之悲寄託於自然界美好事物的衰謝銷亡之中。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開篇用一去聲字「對」領起,富於氣勢,發腔即已警動聽眾,如彈詞開篇的一聲拍板,戲劇人物出場前的亮嗓,又妙在體現了觀景的角度,暗藏登樓憑欄遠眺之意,為下片作伏筆。「瀟瀟」表現雨勢的急驟。
「暮雨」帶有寒意,「灑江天」說明地點是在江頭,暗伏以下「長江水」句。詞人本是登樓觀景的,要在江天之際遊目騁懷,即所謂「登高臨遠」,顯然希望天高氣爽,天色晴朗,可是突然下起了急雨,瀰漫江天,又時值日暮天寒,一股涼意直逼詞人而來,這就為全詞悲秋傷別定下了基調。
「一番洗清秋」是「瀟瀟暮雨灑江天」的結果。秋日傍晚,一陣驟雨,氣候就更加清涼蕭瑟了。而這種景象也正與浪遊他方的遊子空虛、寂寞、憂傷、愁苦之情湊泊。
此句景中含情,亦景亦情。「一番」固然是寫觀此番驟雨而雨也還會有「二番」「三番」。一番秋雨一番寒,秋涼也是漸次為「清」了。
換句話說,一切美好的生命都是漸次衰敗消亡了。雨之急,暮之寒,「灑」和「洗」的態勢,都蘊含著寒風。
「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一個「漸」字,領起四言三句十二字——便是東坡嘆為不減唐人高處的名句,而一篇之警策端在於此。風既寒且急,行旅必少,一切在外求仕、謀職、經商、售藝之人大都回到自己溫暖的家園去了,只留下空寂的關山,渡口和樓頭孤懸的殘照。
這一切,強烈地激射出詞**落他鄉的傷楚,孤單和愈益黯淡的情懷。這第二韻不單蘇東坡贊。劉體仁《七煩堂詞譯》又比作《敕勒歌》意為景象壯闊,氣勢雄渾,又極富情感色彩。
此際詞人乃覺遍宇宙間悲哉之秋氣,似乎一齊襲來,要他一人禁當!
既然雨過天晴,又有夕照當樓,那四處的殘紅敗綠必然盡收眼底,故又引出第三韻。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是處」言處處,反映視野之開闊。「紅衰翠減」表現遠望的感受,真切而又鮮明。
站在樓頭看那紅花衰謝,綠葉凋殘的廣闊地面。在夕陽的映照下,只覺得紅翠兩種鮮嫩的顏色已經淡了許多。這種強烈的視覺與暮雨、霜風、殘照相聯接,必然顯現出自然界美好生命的衰殘:
「苒苒物華休」此乃不可把握的自然規律。自然界如此,人世間又豈能例外,那美好的故鄉,深情的佳人和自己蹉跎的青春年華,無一不苒苒逝去。聯想到此,自然悲從中來。
「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第四韻承上「休」字言一切生命都將衰亡,只有長江水仍舊日日夜夜奔流不止。「長江水」本是無生命的,只因為它奔流不息,而覺其有了生命。
就此唯一的生命也竟感到孤獨淒涼,失去了往日歡快的聲容。驀然無語,似乎也在為自己生命的流逝而感到悲哀。江水春夏**,波濤洶湧。
秋冬回落,濤聲漸息。詞人將這種自然規律情感化,寓人生悲慨於江流變化之中。
下片純系抒情,表現內心的矛盾苦悶:不忍登高臨遠又偏臨遠,不當淹留又已淹留,思念家園又下不了回家的決心。千迴百轉,柔腸寸斷。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暮雨,霜風、關河、殘照均取登高的角度。「登高臨遠」四字將上片景物收結無遺。
又無論登高還是臨遠,所引發的都是悲慼,豈止東流水有所不忍,那暮雨、霜風、關河、殘照、物華、無一不令人觸目傷心,故以「不忍「二字總括。然而「不忍登高臨遠」又不停留在收結和總括前文上,還以居高之勢,振臂一呼,喚出了故鄉和佳人。原來詞人憑樓遠眺,順著東流水的江水,望到了渺茫的前方,意在尋找他的故鄉。
「不忍」一句與「望故鄉」兩句作一呼一應之勢,將悲秋之慨引向傷離意緒。意謂見萬物衰竭固然有所不忍,望不見故鄉,引動了歸思,心情益發悲涼。這就將「不忍」的情感擴充套件到一個新的領域。
「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流?」思鄉心切必對浪跡江湖產生悔恨心理,故「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流?」柳永之流落江湖,萍蹤浪跡是出於應考、謀職等原因,不得已而為之的,為何又是懊悔之心?
原來並未達到目的,只是「客裡光陰虛擲「罷了。於事無益的「淹留」想來實在不值得。但詞人終究沒有回家園,這又說明他仍舊在等待。
那冷落的山程水驛還不知要走到何時!那暮雨霜風還不知道要送走多少似水年華。兩句作反省自問的語氣,深入揭示內心世界。
詞人內心的矛盾悵惘是含蓄不盡的。
「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繡閣輕拋,沉萍難駐」(《夜半樂》),家庭的溫暖與關河的風霜,本是相聯絡相對立的,悔恨浪遊必與思念親人相生相立,故由「嘆」而到「想」,想到那些閨閣佳人急切盼望丈夫返回家園,她們梳洗打扮,在樓頭極目眺望,總以為那出現在地平線上的就是丈夫的歸船,等到近前,方才知道誤認了。如此再三再四,仍站在樓頭凝神觀望,這是何等的深情,這對於一個在外流浪的人來說,是多麼值得珍惜!
這兩句純出於想象,詞人虛處實寫,將佳人的深情動作刻畫得細膩動人。「凝」「識」「誤」三字描述了她從全神貫注盼望的焦急到誤認歸船的驚喜再到認清不是以後的懊喪的全過程。詞人由自己的思親轉到親人的思己是深一層的寫法。
意思是詞人從自己和對方的兩面交錯來寫見人見己通體明亮。這種寫法並不出自柳永。杜甫寫月夜思妻,又反過來寫妻子思念自己,有「香霧雲鬢裡,清輝玉臂寒」(《月夜》)之句。
韋莊詞「夜葉相思更漏殘,傷心明月憑欄杆,想君思我錦衾寒」(《浣溪沙》)也是由己及人。不過柳詞有更多層次和曲折。
「爭知我,倚欄杆處,正恁凝愁。」然而詞人畢竟是抒發自己懷鄉思親的悲愁。故結拍仍需回到自身。
將「歸思」之實與「歸舟」之虛,「凝望」之切與「凝愁」之濃做成了強烈的對比,突出了流落江湖有家不能歸的深悲。「爭知我」以沉痛哀怨的語調,將對方期盼歸人的苦情納入自身的悲愁之中。「倚欄杆處」照應開篇的「對」字和過片的「登高臨遠」。
「正恁凝愁」融合上下片詞情,意謂憑欄觀景思鄉,無非凝聚著如此這般的愁苦,將全篇的情意一一喚醒。
五、寫作特點
縱觀全詞,非獨結尾統攝全篇,上下片十八句無不經緯分明,絲絲入扣。上片寫景,下片言情,情景交織,以「對」字開篇,「登高臨遠」過片,「倚欄」落腳,又以倚欄凝愁照應江水無語,有如常山之蛇,關節響應,救首救尾。柳詞鋪敘而不散浸,於此可見一般。
柳詞本以柔婉見長,此詞卻以沉雄之魄,清勁之氣,寫奇麗之情。「(鄭文焯《與人論詞遺札》)將志士悲慨與兒女柔情結合,體現剛柔相濟的藝術美。用單字去聲作為句首領頭字,也是一大特色,「對」「漸」「望」「嘆」「誤」等用於開篇與轉折處,骨節靈通,強而有力,如點睛之龍破壁而飛。
求賞析柳永八聲甘州,希望鑑賞文能長點
八聲甘州 看看這個石頭 大家鑑賞 希望大家給予評論 您的這一個藏品,是大開門的老的真品 是典型的 天然水底沉積石打磨石器 有一定收藏價值的,一定要好好儲存!這個是很普遍的沉積岩石了 收藏價值不大 不過自己留著還是可以看看的 鵝卵石,通常是在比較安靜的淺海沉積形成 之後被風化成為比較粗的眼快 在經過流...
閱讀下面柳永的詞《八聲甘州》,然後回答問題。(每小題3分共6分)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
小題1 通過秋天蕭瑟的景物來表現作者的那種遊子思鄉的心情。小題1 這兩句基本內涵 一是以流水東逝比喻時光流逝,年華虛度 二是江水本是無聲無情感之物,意謂江水亦因時光悠悠而感傷。兩句表現了作者對長年漂泊,一事無成的感嘆,對年華易逝 人生如寄的感傷。閱讀下面柳永的詞 八聲甘州 然後回答問題。每小題5分 ...
八聲甘州意向
秋雨 秋霜 秋風 殘花 敗葉 寒江 冷水 落日,這些自然意象無不渲染悽清 悵惘的氣氛 高樓獨倚的遊子 臨江空望的思婦,這些意象又無不曲顯了思歸的情愫。1。想歸故里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2。想見佳人 想佳人妝樓望,誤幾回 天際識歸舟。意象是以表達哲理觀念為目的 以象徵性或荒誕性為基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