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七月小說派,七月派,新月派,九葉派 所有代表人物

2021-05-29 16:09:44 字數 4063 閱讀 8119

1樓:匿名使用者

「七月派」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極富探索精神而又具有深悲劇命運的文學流派,以路翎、丘東平、彭柏山為代表的**作家,依託其強烈的主體意識與深厚的生活體驗,同時博採表現主義、新感覺派,象徵主義等現代派的手法技巧,極大地豐富了現實主義的美學傳流,「七月派」**呈現出深沉、粗獷、凝重、悲愴的審美風格,最突出的審美特徵在於對**真實性的全新把握,而「七月派」**高度的真實性,集中體現在作品「再現」之真與「表現」之真的深度融合,其人物形象逼近生活的原生態,「七月派」既強調了作家創作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主體性,又充分尊重了社會生活第一性的原則,總之「七月派」以新的姿態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贏得了不可取代的地位。

2樓:匿名使用者

七月派**:胡風主持的《七月》、《希望》等雜誌,在抗戰時期國統區進步文藝界很有影響。它團結了路翎、丘東平等**作者,主張在現實主義旗幟下反映活的一代人的心理狀態,作品充滿了生活的血肉感,以及對於人的心靈的直視力量。

這些**在某種意義上,比七月派詩歌更能體現胡風的理論主張,多數都被編入《七月文叢》,並由胡風親自撰寫序文,故稱之為"七月派**"。代表作有路翎《財主底兒女們》。

「七月派」當代文學名詞解釋

3樓:匿名使用者

七月派**:胡風主持的《七月》、《希望》等雜誌,在抗戰時期國統區進步文藝界很有影響。它團結了路翎、丘東平等**作者,主張在現實主義旗幟下反映活的一代人的心理狀態,作品充滿了生活的血肉感,以及對於人的心靈的直視力量。

這些**在某種意義上,比七月派詩歌更能體現胡風的理論主張,多數都被編入《七月文叢》,並由胡風親自撰寫序文,故稱之為"七月派**"。代表作有路翎《財主底兒女們》。

4樓:匿名使用者

「七月派」是由抗戰所催發的一個文學流派,其與現實膠著的關係,決定著它的流派性格。救亡與啟蒙的互相促進,也是七月派的精神追求。而隨著抗戰時局的變遷,七月派總體創作風格也發生明顯的變化,後期偏於沉鬱悲愴。

七月派是活躍在抗日戰爭的時空下,與抗日戰爭休慼與共、血肉相連的一個文學流派。伴隨著抗戰的始終,七月派走過了從發生、發展到消隱的演變過程。其中,流派人員構成的分化重組,流派風格樣貌的前後變化,都與抗戰時局的動盪和戰爭狀態的轉變息息相關。

更值得注意的是,七月派在抗戰文化背景中,執守著五四新文學的啟蒙姿態,並將啟蒙的思路與抗戰的現實需求結合起來,發展和深化了新文學的啟蒙精神。

七月派,新月派,九葉派……所有代表人物

5樓:雪崩

新月派:聞一多,徐志摩,戴望舒

七月派:胡風,艾青,綠原,阿壠,曾卓,牛漢

九葉派:辛笛,穆旦,鄭敏,杜運燮,陳敬容,杭約赫,唐祈,唐湜,袁可嘉

6樓:匿名使用者

代詩歌是"五四"運動以來的詩歌,其主體是用白話寫作,以打破舊詩詞格律為主要標誌的新詩.最早試驗並倡導新詩的雜誌是《新青年》,2023年2月2卷6號上刊出胡適的白話詩8首,2023年胡適《嘗試集》出版,是第一部白話新詩集.代表初期新詩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義詩人郭沫若,他的《女神》中大部分作品寫於2023年前後,傳達著五四狂飆突進的時代精神,開一代詩風.

2023年圍繞北京《晨報》的《詩鐫》,集合了一批立志要為新詩創格律的詩人,其中有聞一多,徐志摩,朱湘等人,他們隨後還創辦了《新月》和《詩刊》,"新月派"由此得名.新月派詩人中聞一多的理論最為完整明確,他主張詩應當有**的美(主要指平仄,音韻),繪畫的美(主要指詞藻,色彩與意境等),建築的美(主要指詩節句式的勻稱整飭),總之要"理性節制情感",帶著"鐐銬"來"跳舞",這是對詩人更高的審美要求.

"新月派"的"重鎮"除了徐志摩還有聞一多.聞有詩集《紅燭》,《死水》.《死水》貫徹了"三美"的追求,以想象的奇麗,節律的和諧,格式的整飭以及色彩的鮮明稱著.

其中《死水》一詩以"死水"作為舊中國衰腐社會的象徵,表達了對不合理現實的嘲諷與憤激.聞一多的詩講求藝術錘鍊,洋溢著強烈的愛國情懷.

20年代後期又興起象徵派詩風.受西方象徵派詩風影響的還有著名詩人戴望舒.2023年寫成的《雨巷》,以悠長的"雨巷"和迷離變幻的"丁香"一般的"姑娘"這兩種意象互相交錯迴環,構成美麗,朦朧而又帶有感傷味道的氛圍,以暗示飄忽不定的心態.

是現代詩的經典之一.

"現代派"詩歌流派,是指2023年之後圍繞《現代》雜誌的一批詩人,包括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廢名,林庚,等等.何其芳的《預言》等詩華麗,精緻.卞之琳的《數行集》,《魚目集》裡的作品善於將日常生活的觀察轉為哲理性的感悟,其圓熟,冷靜的表達常常出奇制勝.

30年代還有另一詩潮是"左聯"倡導的革命詩歌運動,以2023年成立的中國詩歌會為中堅,特點是密切反映時代變化,抒發革命激情,追求形式的大眾化,通谷化,追求剛健壯闊的力之美.30年代成名的艾青和臧克家也是貼近現實,有強烈的革命使命感的詩人,他們的創作更能代表這一時期現實主義詩歌的成就.

更能代表抗戰時期以及40年代新詩發展水平的,是"七月派" 和"九葉派"."七月派"是在艾青影響下,以理論家胡風為中心的作家詩人群,代表人物有綠原,阿壠,曾卓,牛漢,等等.

"九葉派"則是40年代以《中國新詩》等刊物為中心的另一風格趨向的詩人群(又稱"中國新詩派"),代表詩人是辛笛,穆旦(另有專門介紹),鄭敏,杜運燮,陳敬容,杭約赫,唐祈,唐湜,袁可嘉等.80年代出版有他們9人的詩歌合集《九葉集》,"九葉派"由此得名.文學史通常認為"九葉詩派"的藝術探求很有價值,擁有一批藝術水準較高的詩人詩作,對新詩的表達方式以及詩學觀念都有大的突破.

五,六十年代的詩歌帶有非常鮮明的時代特色,政治抒情詩是這一時期最受歡迎的文體之一.2023年天安門詩歌運動,是群眾自發的詩歌集體創作運動.

新時期首先出現的是現實主義詩歌潮流,稍後出現了有關"朦朧詩"的討論,說明一種新生代的詩歌正在文壇崛起.

"朦朧詩"不僅僅是某個詩人群,或者某類詩作,而是一種帶有叛逆性,先鋒性的創作潮流.因其作品在藝術上多用總體象徵,具有表達的多義性和不確定性,而被稱為"朦朧詩".如北島,舒婷,顧城,江河,楊煉,等等,是"朦朧詩"的代表作者.

幾乎和"朦朧詩"群體同出於80年代初期,而在90年代終於成為主潮的"新生代",是比較龐雜的詩人群.其中影響較大的有海子,王家新等為代表的所謂"後朦朧"詩人,此外,還有韓東,于堅等為代表的"第三代"詩人.他們的特點表現為注重日常生活的審美,價值觀念上的反崇高,反英雄,藝術上則反優雅,反意象,有意用原生態的口語入詩.

"七月"派詩人有哪些?因何得名?

7樓:匿名使用者

七月詩派:是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國統區重要的現實主義詩歌流派,因胡風主編《七月》得名。代表詩人有艾青、田間和魯藜、綠原、牛漢等。

他們以《七月》、《希望》、《泥土》為陣地,強調詩歌中主觀與客觀的統一,歷史與個人的融合,多寫自由詩,其中又以政治抒情詩為主。他們出版過《七月詩叢》《七月文叢》等。該派在革命現實主義雄渾的總風格中,又顯示出各詩人充滿個性的特色。

胡風的《為祖國而歌》,牛漢的《鄂而多斯草原》,魯藜的《泥土》等是七月詩派的代表作。

七月派**:胡風主持的《七月》、《希望》等雜誌,在抗戰時期國統區進步文藝界很有影響。它團結了路翎、丘東平等**作者,主張在現實主義旗幟下反映活的一代人的心理狀態,作品充滿了生活的血肉感,以及對於人的心靈的直視力量。

這些**在某種意義上,比七月派詩歌更能體現胡風的理論主張,多數都被編入《七月文叢》,並由胡風親自撰寫序文,故稱之為"七月派**"。代表作有路翎《財主底兒女們》。

8樓:匿名使用者

七月派的主要成就在詩歌上,2023年出版的詩集《白色花》,收入被稱為「七月派」詩人的作品。他們是:阿壠、魯藜、孫鈿、彭燕郊、方然、冀汸、鍾瑄、鄭思、曾卓、杜谷、綠原、胡徵、蘆甸、徐放、牛漢、魯煤、化鐵、朱健、朱谷懷、羅洛。

七月派**:胡風主持的《七月》、《希望》等雜誌,在抗戰時期國統區進步文藝界很有影響。它團結了路翎、丘東平等**作者,主張在現實主義旗幟下反映活的一代人的心理狀態,作品充滿了生活的血肉感,以及對於人的心靈的直視力量。

這些**在某種意義上,比七月派詩歌更能體現胡風的理論主張,多數都被編入《七月文叢》,並由胡風親自撰寫序文,故稱之為"七月派**"。代表作有路翎《財主底兒女們》。

名詞解釋:論語派,現代詩派,九葉詩派,七月詩派,山藥蛋派,荷花澱派,新寫實**

9樓:匿名使用者

山藥蛋派典型的作家是趙樹理,他的一篇《鍛鍊鍛鍊》是講兩個落後的農村婦女:吃不飽和小腳痛.非常有意思.

七月詩派比較突出的人,穆旦是七月詩派中風格最為濃烈且成就最突出的嗎?

七月詩抄派是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國統區重要的現實主義詩歌流派。七月詩派崛起於抗戰烽火之中,跨越了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兩個歷史階段,是這一時期堅持時間最長 影響廣大的文學流派。七月詩派是20世紀30 40年代,圍繞著胡風主編的 七月 希望 雜誌的一批詩人與作家,如綠原,阿壠 曾卓 牛漢等,形成了一...

請問閏七月閏的是七月還是七月,請問閏七月閏的是第一個七月還是第二個七月?

閏七月是指會有2個農曆7月 農曆是我國固有的歷法,又稱陰曆,在傳統社會中,農民多喜用此歷,並依此作為耕種時節的準繩。農曆是依兩次相同月形的時間為一個月,共29天半,比實際太陽年少了11天多,故以每十九年加七個月的方式減少誤差。陽曆閏月的計算方式 一年四季變化是地球在地球繞太陽的軌道上執行的位置決定,...

七月七日晴小說簡介,小說七月七日晴的主要內容和含義

好看,我剛看完 內容簡介 自小,她便深深依戀著他,像宿命般無法改變。那純淨的愛情,就像初次嚐到的青熟楊桃滋味。然而她與他的分離 相聚,都是三年一隔。十五歲,他北上求學,自此斷了音訊 十八歲,她衝動地去見他,換得心傷。二十一歲,他終於回來,為的是奔母喪 二十四歲,他結婚,帶著新婚妻子遠赴重洋 他曾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