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擁有健康的心理,一個人怎樣才能擁有健康的心理?

2021-05-05 19:02:41 字數 3779 閱讀 5735

1樓: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促進學生主體性發展

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而人的發展中既包括身體的、生理的發展,也包括心理的發展。可見在學生整體素質中,心理素質本身佔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優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礎;是有效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進行智力開發的前提;是引導學生正確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進學生掌握勞動技能的保證;是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的必備條件。

因此素質教育應包括旨在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心理健康教育。

現在,人們已逐漸達成了這樣一種共識,即健康不僅包括身體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憲章》就開宗明義地指出:"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病態,而且是一種個體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適應上健全安好的狀態。

"這表明人的健康不僅要重視生理健康,而且更要重視心理健康。這對我們從事教育的教師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現在,我們面對的學生多為獨生子女,由於社會的不良影響和家庭的影響,學校教育的失誤,導致他們中的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學習困難、情緒不穩、孤獨膽小、懼怕挫折、缺乏毅力,進而身上存在著懶惰、怯懦、自私等缺點。

如果學生的這些缺點不能正確引導的話,他們的主體性就不能更好地得以發揮。

人類已經步入二十一世紀,社會競爭也更加激烈。我們所培養的學生必須具有豐富的知識、強健的體魄、健全的人格,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承受各種挫折和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也就是必須具有國際競爭力,且極具創造力。

而健康的心理是人發展的中樞樞紐,是為人一生不斷進取、不斷探索的催化劑。

心理地健康教育光靠專家和一部分老師遠不能達到提高全體學生心理素質的要求,必須面向全體,全員參與。

一、研究的目的與具體目標

心理健康是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通過研討我們要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和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建構學生健康的心理。

根據授課內容的不同我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學會自我控制,培養學生持之以恆的精神。

2、學會正確的認知自己,樹立 "我能行"的自信心。

3、學會自我激勵,瞭解興趣的**及其產生的神奇效果。

4、學會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他人,瞭解一些評價他人的技巧。

5、學會和諧地與人溝通,尊重他人,助人為樂,培養良好的個性。

6、學會調節自己的心境,擺脫煩惱和焦慮,保持樂觀的情緒。

二、設計研究方案

1、 全體動員,全員參與。學校要求每一位班主任老師針對自己班學生所存在的問題,有目的性地選擇教材內容,開展組內研究。

2、 根據年齡段,選擇切入點。由於學生的年齡段不同,面對的心理問題也就各個相同。

三、進行教學研究,**有效的教學方法

通過研討,我們達到了這樣一種共識:心理健康課不是語文課,更不是思想品德課,絕不能僅僅滿是於讓學生了解一些心理學的知識,懂得一些道理,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生的自主參與,主動討論,扮演角色,體驗情感促進他們的心理髮展。

可以採用以下的教學方法:

l、輕鬆自然的匯入,創設溫馨的課堂氣氛

溫馨的課堂氣氛是使學生愉快地參加知識的形成過程,充分享受獲取知識樂趣的心理條件,也是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的良好環境。因此,教師的匯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生動有趣的故事,引發學生的思考

小學生的思維具有形象性的特點,因而生動有趣的故事最能牢牢地吸引學生、啟發學生的思考。根據這一特點,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採用故事法。

3、激烈地爭論,在雄辯中明理

小學生由於年齡比較小,是非評價極其不穩定,老師創設情景恰到好處地引起爭論,可幫助學生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討論中明辨道理。

5、小品與例項相結合,使學生轉變觀念,接受心理訓練

小品表演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表現形式,特別是心理健康導向課中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更適合學生表演,而每一個小故事中都包含著一個深刻的哲理。它使學生在愉悅的故事情境中明白了道理,轉變了觀念,接受了心理訓練。

6、引導反思,糾正自我,尋求新知

心理健康課對於教師來講是傾聽、是引導;對學生來講是傾訴、是交流。它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說心裡話、宣洩情緒、情感的機會和場所。在感知、體驗、明理之後,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自己過去的行為和經歷進行反思、檢查、評價,從而調整自我,尋求新知,使問題得到補步的解決。

7、捕捉教育時機,彌補缺失的愛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祕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絃,拔動它就會發出特有的音響,要使孩子的心同我們講的話發生共鳴,我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絃對準音調。"可見,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善於捕捉教育時機,隨時讓自己的心對準孩子的心絃,才能真正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8、精心設計的結束語,昇華、啟思、充滿激勵

精彩的結束語不僅僅是對全文內容的總結昇華,更是對學生寄予的無限期望與啟迪。常用的有以下四種形式:

①總結式;②期望式;③啟發式;④祝福式;

四、總結與討論

通過研究我們認為,心理健康課應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感知、體驗、明理、反思、遷移、運用的過程,並認為心理健康教育要體現以下六條基本原則:

1、平等性原則。我們要求老師在課上與學生平等交往,既是老師,更是朋友,這是上好心理課的關鍵。

心理健康課對於教師來講是傾聽、是引導;對學生來講是傾訴、是交流。它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說心裡話、宣洩情緒、情感的機會和場所。在感知、體驗、明理之後,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自己過去的行為和經歷進行反思、檢查、評價,從而調整自我,尋求新知,使問題得到補步的解決。

2、尊重性原則。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尊重學生的言行,呵護學生的人格。

3、鼓勵性原則。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敞開心扉,吐露心聲,坦白觀點。

4、參與性原則。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心理訓練全過程。

5、目的性原則。心理訓練目標一定要根據學生原有的心理水平,學生原有心理水平高,教師的教學目標就可以隨之提高,反之亦然。

6、娛樂性原則。心理訓練應在學生愉快的活動中操作,只有產生快愉快的體驗,才能達到訓練目地。

因此,只有融心理健康教育於輕鬆自然的匯入,生動有趣的故事,引人入勝的畫面,緊張激烈的競賽,積極參與的小品表演,熱烈的討論,形象的練習,及時的反饋之中,才能達到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目的。我校第一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已結束,通過本階段的工作我們發現:全校同學普遍增強了自信心,學生們參與活動的熱情提高了。

"我很笨","我不行"的想法逐漸被"我最棒","我能行"所取代。心理健康教育還融洽了師生關係,在相互理解、尊重的基礎上,實現了學生生動、活潑、健康的發展。

2樓:匿名使用者

你要心胸豁達開朗,多交朋友,健康遊戲,興趣廣泛,就能擁有健康的心理。

一個人怎樣才能擁有健康的心理?

3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就要有良好的生活態度。讀好書,交良友,三人行必有我師。有句話說,跟快樂的人在一起心裡就不會晦暗,所以呢,在交朋友的時候要有選擇性的交。

去學習自己不會的、有用的,當你發現自己有所改變的時候會很開心。有時間就和朋友或者家人出去旅遊,哪怕是走近一點的地方,外面的陽光很溫暖。做自己想做的、喜歡的事,去愛自己該愛的人,別讓過去的已經回不來的牽絆住你往前奔跑的心,也別讓還沒到來的那些未知的事讓自己感到重重壓力。

人這一輩子不長,要開開心心的生活,開心了就笑,不開心了就過會兒再笑。

4樓:匿名使用者

多學學怎麼做人,做讓別尊重的人,讓別人誇自己好的人,多看健康的書籍最好!

5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你自己覺得呢? 也許你並不是想針對自己的問題而提出這個問題,你只是想了解下別人的看法對嗎?

個人的看法是:在心理上,最敏感的問題應該是亞健康。而基本上人人是亞健康的狀態,但是分程度的,那麼這個程度的劃分界限的一句是什麼呢?呵呵,這個我也不是很清楚啊,你認為呢?

6樓:匿名使用者

和而不同,天人合一

前一句說的就是可以和不同的人交往,同時接受人與人的不同。後一句說的是和自然的合一

如何突破人的心理防線,如何突破一個人的心理防線

這源於你對自身角色的認識,你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了。你覺得領導是高高在上的,而你什麼也不是,你得要45度角仰視領導。一方面可能本身你的性格就不是很外向型的,對於較強勢的人本身就有迴避的心態。另一方面,除了性格的原因,和成長的經歷也是有關聯的。從你的年紀來看,你是經歷了那種家長是權威 老師是權威 領導也是...

怎樣才算愛一個人?

1 他會尊重和孝順你的父母。2 他會對婚姻保持絕對的忠誠。3 他願意讓你掌握家裡的財政大權。4 不管多忙,他都會願意花時間陪伴你。5 他願意和你一起做家務,也會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6 他寵著你讓著你,你生氣了會哄你。開心絕對不會罵你 打你。7 他不捨得給自己買衣服,但他卻願意給你買新衣服,願意為你...

如何測定自己心理年齡,如何測試一個人的心理年齡

這個 就是流傳很久的心理年齡測專試地屬址。給個簡單點的 你去商店挑選禮物送給朋友,挑了很久才挑出一個你喜歡內的禮物。正要容去拿的時候,卻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把你看中的禮物拿走了。在你想象中那個 程咬金 大概多大的樣子?那就是你的心理年齡。個人覺得滿準的。如何測試一個人的心理年齡 1困難的事情對你來說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