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給你找了三個作品 參考一下吧
請問關於月亮、中秋的詩與故事
2樓:顏凌
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晒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
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裡,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開啟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視窗,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訊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傳說之二——吳剛折桂
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
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傳說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
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訊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訊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祕密傳遞資訊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
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全唐詩》)
這是詩人避亂蜀中之作。詩前兩聯睹月興感,用象徵團圓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詩後兩聯描狀中秋夜色,"見羽毛"、"數秋毫"兩句下字奇險,立意浪漫,於老杜詩中別是一格。
唐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塵中見月心亦閒,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裡。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雲帡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全唐詩》)
劉禹錫(772-842),唐朝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這首詩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韻,每一韻又是一個自然段落。第一段寫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寫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襯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暢想,寫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髮自然;最後一段從暢想中曳回,寫日出月落,更就"絕景良時"抒發情感,略出桃源別後,難再重遊一意。
全詩景物隨時而變,情調隨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詩》)
此詩作於遠放江州之際,表現了物是人非的情感,於時間的轉換中逗出空的轉換,又於時空的轉換中,透出感情的轉換,昔之樂遊,今之苦嘆,鮮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謫居生涯中的愁悶。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全唐詩》)
皮日休(約833--?),字逸少,襄陽人。詩與陸龜蒙齊名,有《皮子文藪》。
這首絕句描狀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潔如玉,映於月光更顯晶瑩,拾起花猶帶露更覺滋潤,想來當是嫦娥撒於人間。全詩詠物以虛現實,空靈含蘊,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節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見大之妙。
宋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湧,亂雲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 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鳴露草。
捲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臺客。
(《宋詩鈔》)
這首長歌十四聯二十八句,可謂中秋詩中的長篇。詩中從月升寫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繪了中秋之月,又生動地記述了中秋人事。詩中"一杯未盡銀闕湧,亂去脫壞如崩濤"氣勢堪壯,"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想象獨特,"千燈夜作魚龍變","低昂赴節隨歌板"說出民風,"歸來呼酒更重看","對月題詩有幾人"道來己情,全詩景情交錯,人我雜出,氣格抑揚,詩情頓挫,低迴中轉酣暢,激越中出衰婉,實為中秋詠月詩中的上乘之作。
宋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宋詩鈔》)
米芾(1051--1107),字元璋,襄陽人。官至禮部員外郎。能為詩文,尤長於翰墨,書法為宋代大家。
這首詩引用了兩個民間傳說,一是民間傳說珍珠的育成與月的盈虧有關,月圓之時蚌則孕珠;二是民間傳說月由七寶合成,人間常有八萬二千戶給它修治。這樣借傳說詠月,又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話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為迷人。
3樓:法傲絲
月子纖纖雲裡見,吳江不盡莫湖來」(宋·汪元量:《湖州歌》);月牙:「別家六見月牙新,萬里風霜老病身」(金·張澄:
《和林秋日感懷寄張丈御史》) ;月魄:「日輪駐霜戈,月魄懸雕弓」(唐·高適:《塞下曲》);月輪: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唐·王昌齡:《春宮怨》);月桂:「長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樓」(南朝·陳·張正見:
《薄帷鑑明月》);桂魄:「不知桂魄今何在?應在吾家紫石屏」(宋·歐陽修:
《中秋不見月問客》),等等。
4樓:謝明軒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水調歌頭 中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與中秋節有關的傳說或習俗
5樓:月亮愛你
1、吳剛折桂
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
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2、元璋與月餅起義。
據說月餅是在元朝的中秋節吃的。當時,中原絕大多數人民無法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反抗元朝。朱元璋聯合各種抵抗力量為起義做準備。
然而,朝鮮法院的**和士兵進行了非常嚴密的搜查,很難傳遞資訊。軍事家劉伯溫想出了一個計劃,命令他的下屬把「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的紙條藏在蛋糕裡,然後派人把它分別送到各地的起義部隊,通知他們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的反應。起義當天,各種反叛力量一起響應,如星火燎原。
不久,徐達佔領了元大都,起義成功了。訊息傳來,朱元璋非常高興,急忙把「月餅」的資訊傳遞給口頭指示。在即將到來的中秋節,所有的士兵和平民都會一起玩得很開心,而在部隊出發時用來祕密傳遞資訊的月餅會作為節日蛋糕送給部長們。
從那以後,「月餅」變得更加精緻和多樣,有像圓盤一樣的大月餅,成為極好的禮物。從那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在人們中間流傳開來。
中秋節習俗:
1、賞月
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2、吃月餅
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
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擴充套件資料
中秋節起源:
最早是起源於古代人們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第二是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習俗。
早在幾千年前,我國人民就有了「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就是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
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
描寫中秋節月亮的詩句有哪些描寫中秋節月亮的詩句
1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出自 宋代蘇軾 水調歌頭 譯文 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長壽,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亮。賞析 嬋娟 是美好的樣子,這裡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嬋娟 就是共明月的意思,是要打通空間的阻隔。讓對於明月的共同的愛把彼此分離的人結合在一起。2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
有哪些關於中秋節的詩句,關於中秋節的詩句有哪些?
1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 中秋月 2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卓文君 怨郎詩 3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蘇軾 陽關曲 中秋作 4 腸斷中秋正圓月,夜來誰唱異鄉歌。張祜 題于越亭 5 好是中秋夜,無塵有月明。姚合 和友人新居園上 6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中秋節的燈謎有哪些,關於中秋節的謎語
1 謎面 去掉一半多 打一節日 謎底 除夕,解析 多 的一半是 夕 去掉 同 除 2 謎面 一月八日到上苑 打一節日 謎底 臘八,解析 苑 字的上半部分是 艹 艹 組合 月八日 便是 臘八 3 謎面 冰棍雪糕莫貪吃 打一節日名 謎底 寒食節,解析 謎底別解為 寒冷的食物應該節制少吃 4 謎面 第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