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五子良將之一的于禁在後世評價這麼低

2021-05-23 14:27:41 字數 1495 閱讀 7681

1樓:楊子電影

于禁在後世評價還是非常的高。

裴松之:圍而後降,法雖不赦;囚而送之,未為違命。禁曾不為舊交希冀萬一,而肆其好殺之心,以戾眾人之議,所以卒為降虜,死加惡諡,宜哉。

陳叔寶:李陵矢竭,不免請降,于禁水漲,猶且生獲,固知用兵上術,世罕其人。

孔平仲:將軍疇昔負朋友,若此昌豨猶得生。迴圈報復雖天意,壯士所惜唯功名。

曹瞞相知三十年,臨危不及龐明賢。歸來頭白已憔悴,泣涕頓首尤可憐。高陵畫像何詭譎?

乃令慚痛入九泉。淯水之師勇冠世,英雄成敗皆偶然。

郝經:張遼、徐晃諸將壯猛有謀,亦關張之亞匹;然失身於操,終為勇而無義。

李贄:于禁最識大體,只為國家爭勝負,不為一身辨曲直,真良將也。

王歆:世無百戰百勝將軍,禁逢霖雨,敗於關某,不為恥也。然雖比類荀林父、孟明視,雖敗而國家不替,然未聞其腆顏降敵也。

使二子降楚歸晉,吾恐不得死所也。禁為國家宿將,以威懾眾,能治亂伍,亦當時之傑,惜乎為德不終。既為羽禽,復為吳得,送詣文帝,如此輾轉,禁未羞死,獨登高陵而突然慚恚發病乎?

文帝所為亦過矣,非帝王之行,亦非君子之行,然大有為王仲宣作驢鳴之味,是名士行,真大快事也。

于禁(?-221年),字文則,泰山鉅平(今山東泰安南)人。三國時期魏國武將。

本為鮑信部將,後屬曹操,曾於張繡造反時討伐不守軍紀的青州兵,同時為迎擊敵軍而固守營壘,因此曹操稱讚他可與古代名將相比。

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戰中,于禁在敗給關羽後投降,致使晚節不保。關羽敗亡後,于禁從荊州獲釋到了吳國。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孫權遣還於禁回魏,同年去世,諡曰厲侯,有一子於圭。

2樓:深院鎖清秋

于禁的人氣一直是最低的。原因很簡單,大家都看不慣他的投降。對於禁的投降,我不想做什麼辯護。

只是,我總是不經意想起了李陵這個人物。李陵和于禁的經歷很相似,一樣的兵敗被俘,一樣的投降敵軍。為什麼大家可以原諒李陵,卻不肯原諒于禁呢?

難道只是因為于禁是曹氏集團的,是《三國演義》中的反面集團的原因嗎?時過境遷,我想大家都應該以一種更加客觀的角度來看待歷史。畢竟,還要說明一點的是,于禁的投降僅僅是降而已,他並沒有投靠對方。

于禁,魏國五良將之一。他最早隨鮑信起兵,後來又一起歸附曹操,被任為官軍司馬。從此跟隨曹操四處征戰。

有一次曹操的青州兵四處搶劫,被于禁追殺後就去告發于禁叛變,恰好此時張繡叛變來攻,于禁就先紮下營寨才去見曹操,曹操問他怎麼不先來解釋,于禁認為分辯事小,退敵事大,曹操因此十分高興,於是封他為益壽亭侯。後來敗呂布,破袁紹,于禁與其它五良將都輪流任先鋒官而表現活躍。還有一次曹操厭惡朱靈並想撤掉他的兵權,就派于禁去辦,于禁手執文書僅帶數十騎就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他就是這樣地令人畏懼,被遷至左將軍。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包圍曹仁,于禁去救援,但被水淹七軍而被擒,于禁投降了敵人,而他手下的龐德卻不屈被殺。後來關羽被孫權所破,于禁也就歸屬了吳國,直到黃初二年才被送回魏國,那時他都已經鬚髮皆白,面容憔悴,淚流滿面。曹丕就命他去拜見高陵 (曹操的陵墓),因為陵中畫有他屈膝降敵,龐德不屈的圖畫,所以于禁不久就羞愧發病而死,死後追諡為厲侯。

魏國五子良將排名,詳細點,魏國的五子良將中誰最厲害

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魏國的五子良將中誰最厲害 這個問題爭論了幾百年了!我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張遼 徐晃 于禁 樂進 張郃的地位一樣,可是實際權力相差很大!其中於禁權力最大 他算是曹操的親信,所以對其他部隊有監督權,曹操曾用他搶奪過朱靈的兵權。援救襄樊時,于禁一人統帥龐德 朱靈 張遼 本人駐防...

蜀漢五虎將和曹操五子良將比較一下

總體上來說的話!應該是五虎上將厲害一點的!上面也說了 要從總體看來!五虎上將加起來有勇有謀!雖然謀慮可能不相伯仲但是勇猛卻絕非五子良將可比的!要知道誰厲害,看樊城之戰 關羽攻樊城.荊州士卒只有50000人.北上攻打樊城,帶了40000人.留10000鎮守荊州.而樊城守城士卒不下10000,曹操派于禁...

求 三國殺 五子良將 詳細技能,三國殺張合的技能?

張遼 標準包 魏 體力 4 突襲 摸牌階段,可以放棄摸牌,然後從至多兩名 至少一名 角色的手牌裡各抽取一張牌。摸牌階段,一旦發動突襲,就不能從牌堆獲得牌 只剩一名其他角色時,就只能選擇這一名角色 若此時其他任何人都沒有手牌,就不能發動突襲。徐晃 林包 魏 體力值 4 斷糧 出牌階段,可以將你的任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