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的由來

2021-06-13 17:07:19 字數 6139 閱讀 1324

1樓:匿名使用者

漢族不是自古以來就有的民族,而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在各民族的相互融合中發展形成的。

在5000多年前的原始社會裡,國家還沒有出現,人們都是按部落來劃分的。那時,在中國的黃河流域,居住著許多部落。後來這些部落被一個叫黃帝的領袖,統一成了一個大部落。

這個部落開始紮根在黃河流域,並以農業為基礎,逐步發展畜牧業、手工業等。這個部落就是華夏族,它就是漢民族的前身。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建立了龐大的秦帝國。然而,秦帝國的統治很短暫。秦始皇死後,他的兒子胡亥繼承了皇位。胡亥無能而昏庸,很快就斷送了秦帝國的基業。取代秦的是漢帝國。

漢帝國吸取秦滅亡的教訓,開始下功夫治理國家。在漢朝時期,統治者鼓勵人民發展農業、畜牧業、手工業等,很快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時,漢帝國還努力加強與少數民族的關係。

由於政治清明、社會安定,漢帝國逐漸強大、興盛起來。此時,遠方的少數民族見漢朝繁榮、發達、富饒,都很尊敬它,而漢帝國的人民也自豪地稱自己為漢族、漢人。

漢族就在這一時期逐漸形成了。漢族的文明成就很高,比如四大發明、文化思想、瓷器、冶煉技術、絲綢等,都很先進,為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偉大的貢獻。漢族非常重視和少數民族的關係,它與少數民族互通有無、互相學習,共同創造了中國燦爛、輝煌的歷史。

擴充套件資料

漢族先民

據先秦文獻記載的傳說與夏、商、周立都範圍,漢族的遠古先民大體中原地區為活動範圍;主要分佈在這一地區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這兩個型別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認為即漢族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

遠古傳說,還描述了漢族先民曾經歷漫長的原始公社制時代。在黃帝以前,經過「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的階段;關於黃帝的傳說,則標誌著由母系氏族部落轉化為父系氏族部落,並已進入部落聯盟階段。

傳說在黃帝之後相繼以禪讓方式為大部落聯盟首領的堯、舜、禹,雖都被認為是黃帝的子孫,然而歷史傳說又表明,漢族遠古先民,實包括來自羌、夷、苗、黎等氏族部落集團的人。

因而,又有虞舜出自東夷,夏禹出自羌、戎的記述;還有一些傳說中的人物,按不同記述,可解釋成亦羌、亦夷、亦苗黎。這種歷史傳說的矛盾現象,反映了不同**的氏族部落集團逐步融合為同一個族體,創造共同祖先的歷史過程。

參考資料

2樓:敏敏私人訂製

《詩經》雲:「維天有漢」。華夏族稱為「漢人」,始於漢朝。就史料記載漢族是起源於中國北方的遠古的華夏部落,為當代中國主要民族。

漢族亦稱大漢民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體民族,約佔全國人口的九成。稱謂始於漢代,並沿用至今。漢族經過長期歷史發展,逐漸成為中國人口最多、經濟文化最發達的民族。

漢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父系基因較純的族群,在中國各地皆有分佈。

在歷史上, 中國上古史學專家許倬雲認為,華夏部落經殷商周秦等等原位處中原邊緣的夷人他者,在諸夏的基礎上建立了「中國」本部, 於漢朝形成自稱為漢人的「文化共同體」。漢族又稱為漢人、華人,唐人、秦人、桃花石。

漢族的人口如果從其族源夏民族算起開始約有200餘萬人,歷經夏、商、週三代,到戰國時已有2000萬人左右了。在漢族形成的兩漢之時,漢族人口已達5000餘萬人,到唐代前期達到8000萬至9000萬人之間,到北宋大觀年間達10441萬餘人。

元代以後,在中國統一的大趨勢下,漢族人口這個雪球越滾越大。

在地域上則從黃河、淮河流域向南發展到珠江流域抵臺灣島和海南島,向東北發展到黑龍江流域,向西北發展到天山南北,向西南發展到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

漢族在全國分佈的特點是東密西疏,據2023年的統計,全國10.39億漢族人口約佔全國總人口的91.92%,其中漢族人口占當地總人口的比例,江蘇、浙江分別為99.

77%、99.49%,而新疆、**則分別為37.58%和2.

05%。

在漢國以前還有一部分成為後來的苗、瑤、畲等民族的祖先,至今苗、瑤、畲等民族中還盛傳著關於盤瓠的傳說。另一方面,苗蠻集團的某些氏族、部落,後來發展形成為楚民族,成為華夏民族的族源之一。

擴充套件資料

漢族歷史發展

從約公元前2023年起,當今漢族的主體華夏族在黃河流域起源並開始逐漸發展,進入了新石器時期,並先後經歷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階段。

公元前2023年,活動於陝西中部地區的一個姬姓部落,首領是黃帝,其南面還有一個以炎帝為首的姜姓部落,雙方經常發生摩擦。

兩大部落終於爆發了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之後兩個部落結為聯盟,並攻佔了周邊各個部落,華夏族的前身由此產生。

據先秦文獻記載的傳說與夏、商、周立都範圍,漢族的遠古先民大體以西起隴山、東至泰山的黃河中、下游為活動地區;主要分佈在這一地區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這兩個型別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認為即漢族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

公元前21世紀,中原地區的原始公社制時代走到了歷史的盡頭,階級社會已經出現在黃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從公元前21世紀以後,相繼出現了夏(約公元前21世紀~前16世紀)、商(約前16世紀~前11世紀)、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幾個王朝。

首先在黃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濟之間以及淮河支流汝、潁上游;繼而發展至淮河、泗水、長江、漢水的廣大地區。西周時,已出現華、夏單稱或華夏連稱的族名,以與蠻、夷、戎、狄相區別。

春秋(前770~前476)時,華夷貴賤尊卑的觀念已很強烈,當時區分華夏與蠻夷的標準,族類與文化都被重視,文化尤為首要因素。華夷因禮俗、服飾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秦、楚不僅與齊、燕、韓、趙、魏同稱諸夏,而且是兩個最強大的華夏諸侯。

七雄合縱、連橫、兼併、爭戰,但族體相同,形成諸夏統一趨勢;於是華夏成為穩定的族體,分佈區域也已達東北遼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東南湖湘吳越等廣大地區。

秦始皇統一中國並建立了秦朝,隨後漢朝建立,並統治中國400餘年,該時期中國版圖空前擴大,此時漢族人口分佈仍集中與黃河、淮河流域,從西晉末年起,漢族人口逐漸向長江、珠江及中國東南部大規模遷徙,而從西晉到隋代的建立這一段期間,漢族進入中亞和雲南。

到明,清時,南方漢族人口便超過了北方。自明朝起漢族開始零星向東南亞移民,從19世紀起又有漢族向歐洲,北美等地移民。

3樓:

漢族的族稱,得名於漢朝。它是上古傳說中炎帝(神農氏)與黃帝(軒轅氏)兩個部落的後裔,是當今世界上第一大民族。漢朝以「漢」為國號,是因為其開國皇帝劉邦曾被封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

據先秦文獻記載的傳說與夏、商、周立都範圍,漢族的遠古先民大體中原地區為活動範圍;主要分佈在這一地區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這兩個型別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認為即漢族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

華夏部落經殷商周秦等等原位處中原邊緣的夷人他者,在諸夏的基礎上建立了「中國」本部,於漢朝形成自稱為漢人的「文化共同體」。學術界普遍認為漢族是以先秦時期的華夏族為核心,在秦漢時期形成的統一的民族。

根據復旦大學的基因研究對照歷史遷移記錄,漢民族的擴張主因是歷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動:在晉朝以前漢族主要分佈於中國北方,隨後因永嘉之亂大舉向南遷徙,南遷漢族則和與漢族基因及語言相異的中國南方包括傣族、南亞語系及苗瑤語族的原住民混居。這歷史上由北往南的大規模移動也改變了南北人口分佈密度。

到了近代以後「民族」一詞傳入中國,「漢族」便取代「漢人」成為這一族群的正式名稱。「炎黃子孫」及「炎黃裔胄」皆曾被中國共產黨及中國國民黨用來做為「漢族」的代稱或另稱,現代則有龍的傳人等稱呼。

4樓:橘子閃爍

漢族,是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後裔。

據先秦文獻記載的傳說與夏、商、周立都範圍,漢族的遠古先民大體中原地區為活動範圍;主要分佈在這一地區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這兩個型別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認為即漢族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

根據復旦大學的基因研究對照歷史遷移記錄,漢民族的擴張主因是歷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動:在晉朝以前漢族主要分佈於中國北方,隨後因永嘉之亂大舉向南遷徙,南遷漢族則和與漢族基因及語言相異的中國南方包括傣族、南亞語系及苗瑤語族的原住民混居。這歷史上由北往南的大規模移動也改變了南北人口分佈密度。

在漢族社會發展的歷史上,封建社會漫長是一個突出的特點。雖然中國古代社會分期的學術討論進行了差不多半個世紀,至今仍無完全一致的結論,但秦始皇統一中國時已進入封建社會,則已基本上得到統一的認識。

5樓:

漢族的族稱,得名於漢朝。漢朝以「漢」為國號,是因為其開國皇帝劉邦曾被封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由此可見,「漢」的初義是國名,其範圍約在當今四川省及陝西省南部、湖北省西北部,之後衍為朝代名稱和民族名稱。

究其原,「漢」的本義是水名,指漾水。載籍所見,秦漢時名漾水者有二:一是「漾水出隴西相道,東至武都為漢」(《說文·水部》漾條),此漾水又名西漢水,流入嘉陵江,匯入長江;

二是「蕃冢導漾東流為漢」(《尚書·禹貢》,蕃冢山在今陝西寧強縣),此漾水又名東漢水,時又稱沔水,即今漢水,亦匯入長江。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是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後裔,炎黃子孫。「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雲:「維天有漢,監亦有光。

」漢族舊稱漢人是因中國的漢王朝而得名,漢朝以前稱「華夏」或「諸夏」。

漢族以「漢」為族稱,並不意味著漢族的文化中心在古漢國或漢水流域。誠然,巴蜀文化和楚文化都是構成漢文化的兩支極重要的古文化,但漢族的文化中心很長時間裡都是在關中平原和黃河中下游的平原。以此為主源流,匯合了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及東南沿海各地方文化,在秦漢時代,形成統一的漢文化。

漢族,是上古傳說中炎帝(神農氏)與黃帝(軒轅氏)兩個部落的後裔,是當今世界上第一大民族。

華夏部落經殷商周秦等等原位處中原邊緣的夷人他者,在諸夏的基礎上建立了「中國」本部,於漢朝形成自稱為漢人的「文化共同體」。學術界普遍認為漢族是以先秦時期的華夏族為核心,在秦漢時期形成的統一的民族。

漢族別稱「華夏族」、「漢人」、「華人」、「唐人」、「秦人」、「桃花石」、「中原人」等。二十世紀之前較常用的名稱為「華夏人」。

到了近代以後「民族」一詞傳入中國,「漢族」便取代「漢人」成為這一族群的正式名稱。「炎黃子孫」及「炎黃裔胄」皆曾被中國共產黨及中國國民黨用來做為「漢族」的代稱或另稱,現代則有龍的傳人等稱呼。

漢族的族稱,是在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發展過程中確立的。公元前206年漢朝繼秦而興,前後歷400餘年,經濟、文化及國家的統一有了新的發展,原稱華夏的中原居民稱為漢人。在以後的歷史發展中,漢人成為中國主體民族的族稱,歷代佔中國人口絕大多數,在各方面發展中占主導地位。

漢族歷經與各族的共處、遷徙、融合,形成了在松遼平原及黃河、淮河、長江、珠江等農業發達地區及城市集中分佈,在邊疆與當地各族交錯雜居的分佈特點。另外,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漢族有相當數量人口移居海外,形成當地的華裔或華僑。

春秋時戎、狄、夷、蠻等小族。春秋時,華夷貴賤尊卑的觀念已很強烈,當時區分華夏與蠻夷的標準,族類與文化都被重視,文化尤為首要因素。華夷因禮俗、服飾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至戰國,七雄合縱、連橫、兼併、爭戰,但族體相同,形成諸夏統一趨勢;

進至中原的戎、狄、夷、蠻也逐漸與華夏融化,於是華夏成為穩定的族體,分佈區域也已達東北遼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東南湖湘吳越等廣大地區。

據先秦文獻記載的傳說與夏、商、周立都範圍,漢族的遠古先民大體中原地區為活動範圍;主要分佈在這一地區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這兩個型別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認為即漢族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

遠古傳說,還描述了漢族先民曾經歷漫長的原始公社制時代。在黃帝以前,經過「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的階段;關於黃帝的傳說,則標誌著由母系氏族部落轉化為父系氏族部落,並已進入部落聯盟階段。

傳說在黃帝之後相繼以禪讓方式為大部落聯盟首領的堯、舜、禹,雖都被認為是黃帝的子孫,然而歷史傳說又表明,漢族遠古先民,實包括來自羌、夷、苗、黎等氏族部落集團的人。因而,又有虞舜出自東夷,夏禹出自羌、戎的記述;

還有一些傳說中的人物,按不同記述,可解釋成亦羌、亦夷、亦苗黎。這種歷史傳說的矛盾現象,反映了不同**的氏族部落集團逐步融合為同一個族體,創造共同祖先的歷史過程。

公元前21世紀,中原地區的原始公社制時代走到了歷史的盡頭,階級社會已經出現在黃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從公元前21世紀以後,相繼出現了夏、商、西周幾個王朝。夏王族為大禹之後。

商王的祖先本是東夷,周王自稱其先民為夏人的一支,雜居於戎、狄之間,與羌人關係密切。

這些雖都自認黃帝為其祖先,而實際卻是來自不同部落集團的人們,首先在黃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濟之間以及淮河支流汝、潁上游;繼而發展至淮河、泗水、長江、漢水的廣大地區。經過漫長曆史年代的接近、交往、鬥爭和融合,而形成為共同族體。

西周時,已出現華、夏單稱或華夏連稱的族名,以與蠻、夷、戎、狄相區別。但是,這時華夷之辨尚不甚嚴。

春秋時,華夷貴賤尊卑的觀念已很強烈,當時區分華夏與蠻夷的標準,族類與文化都被重視,文化尤為首要因素。華夷因禮俗、服飾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至戰國,七雄合縱、連橫、兼併、爭戰,但族體相同,形成諸夏統一趨勢;

進至中原的戎、狄、夷、蠻也逐漸與華夏融化,於是華夏成為穩定的族體,分佈區域也已達東北遼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東南湖湘吳越等廣大地區。

漢族屬於哪個民族?漢族包括哪些民族

漢語就是屬於中國中華民族的一個主體民族。她並不屬於其它任何民族。事實上。世界上的所有民族。都是通過漢族的教化命名的民族分類。沒有漢族就不會有其它的民族。漢族包括哪些民族 經過民族識別,現今的中華民族包括漢族 滿族 蒙古族 回族 藏族 維吾爾族 苗族 彝族 壯族 布依族 侗族 瑤族 白族 土家族 哈尼...

漢族的風俗習慣,漢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是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後裔,炎黃子孫。漢 原指天河 宇宙銀河,詩經 雲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漢族舊稱漢人是因中國的漢王朝而得名,漢朝以前稱 華夏 或 諸夏 無論是在政治 軍事 哲學 文學 史學 藝術等諸多方面,還是在自然科學領域中,漢族都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業績。漢族自古對各種...

漢族的春節習俗?要簡潔點的左右,漢族的春節習俗?要簡潔點的,200字左右!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 祭奠祖先 除舊佈新 迎禧接福 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