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數學較難應用題 帶答案

2021-06-16 07:45:24 字數 4788 閱讀 9362

1樓:999模糊

典型應用題

具有獨特的結構特徵的和特定的解題規律的複合應用題,通常叫做典型應用題。 (1)平均數問題:平均數是等分除法的發展。

解題關鍵:在於確定總數量和與之相對應的總份數。

算術平均數:已知幾個不相等的同類量和與之相對應的份數,求平均每份是多少。數量關係式:數量之和÷數量的個數=算術平均數。

加權平均數:已知兩個以上若干份的平均數,求總平均數是多少。

數量關係式 (部分平均數×權數)的總和÷(權數的和)=加權平均數。 差額平均數:是把各個大於或小於標準數的部分之和被總份數均分,求的是標準數與各數相差之和的平均數。

數量關係式:(大數-小數)÷2=小數應得數 最大數與各數之差的和÷總份數=最大數應給數 最大數與個數之差的和÷總份數=最小數應得數。 例:

一輛汽車以每小時 100 千米 的速度從甲地開往乙地,又以每小時 60 千米的速度從乙地開往甲地。求這輛車的平均速度。

分析:求汽車的平均速度同樣可以利用公式。此題可以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設為“ 1 ”,則汽車行駛的總路程為“ 2 ”,從甲地到乙地的速度為 100 ,所用的時間為 ,汽車從乙地到甲地速度為 60 千米 ,所用的時間是 ,汽車共行的時間為 + = , 汽車的平均速度為 2 ÷ =75 (千米)

(2) 歸一問題:已知相互關聯的兩個量,其中一種量改變,另一種量也隨之而改變,其變化的規律是相同的,這種問題稱之為歸一問題。

根據求“單一量”的步驟的多少,歸一問題可以分為一次歸一問題,兩次歸一問題。 根據球痴單一量之後,解題採用乘法還是除法,歸一問題可以分為正歸一問題,反歸一問題。 一次歸一問題,用一步運算就能求出“單一量”的歸一問題。

又稱“單歸一。” 兩次歸一問題,用兩步運算就能求出“單一量”的歸一問題。又稱“雙歸一。

” 正歸一問題:用等分除法求出“單一量”之後,再用乘法計算結果的歸一問題。 反歸一問題:

用等分除法求出“單一量”之後,再用除法計算結果的歸一問題。 解題關鍵:從已知的一組對應量中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份的數量(單一量),然後以它為標準,根據題目的要求算出結果。

數量關係式:單一量×份數=總數量(正歸一) 總數量÷單一量=份數(反歸一)

例 一個織布工人,在七月份織布 4774 米 , 照這樣計算,織布 6930 米 ,需要多少天? 分析:必須先求出平均每天織布多少米,就是單一量。

693 0 ÷( 477 4 ÷ 31 ) =45 (天)

(3)歸總問題:是已知單位數量和計量單位數量的個數,以及不同的單位數量(或單位數量的個數),通過求總數量求得單位數量的個數(或單位數量)。

特點:兩種相關聯的量,其中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跟著變化,不過變化的規律相反,和反比例演算法彼此相通。

數量關係式:單位數量×單位個數÷另一個單位數量 = 另一個單位數量 單位數量×單位個數÷另一個單位數量= 另一個單位數量。

例 修一條水渠,原計劃每天修 800 米 , 6 天修完。實際 4 天修完,每天修了多少米? 分析:

因為要求出每天修的長度,就必須先求出水渠的長度。所以也把這類應用題叫做“歸總問題”。不同之處是“歸一”先求出單一量,再求總量,歸總問題是先求出總量,再求單一量。

80 0 × 6 ÷ 4=1200 (米)

(4) 和差問題:已知大小兩個數的和,以及他們的差,求這兩個數各是多少的應用題叫做和差問題。

解題關鍵:是把大小兩個數的和轉化成兩個大數的和(或兩個小數的和),然後再求另一個數。 解題規律:

(和+差)÷2 = 大數 大數-差=小數 (和-差)÷2=小數 和-小數= 大數

例 某加工廠甲班和乙班共有工人 94 人,因工作需要臨時從乙班調 46 人到甲班工作,這時乙班比甲班人數少 12 人,求原來甲班和乙班各有多少人? 分析:從乙班調 46 人到甲班,對於總數沒有變化,現在把乙數轉化成 2 個乙班,即 9 4 - 12 ,由此得到現在的乙班是( 9 4 - 12 )÷ 2=41 (人),乙班在調出 46 人之前應該為 41+46=87 (人),甲班為 9 4 - 87=7 (人)

(5)和倍問題:已知兩個數的和及它們之間的倍數 關係,求兩個數各是多少的應用題,叫做和倍問題。

解題關鍵:找準標準數(即1倍數)一般說來,題中說是“誰”的幾倍,把誰就確定為標準數。求出倍數和之後,再求出標準的數量是多少。

根據另一個數(也可能是幾個數)與標準數的倍數關係,再去求另一個數(或幾個數)的數量。 解題規律:和÷倍數和=標準數 標準數×倍數=另一個數

例:汽車運輸場有大小貨車 115 輛,大貨車比小貨車的 5 倍多 7 輛,運輸場有大貨車和小汽車各有多少輛?

分析:大貨車比小貨車的 5 倍還多 7 輛,這 7 輛也在總數 115 輛內,為了使總數與( 5+1 )倍對應,總車輛數應( 115-7 )輛 。 列式為( 115-7 )÷( 5+1 ) =18 (輛), 18 × 5+7=97 (輛)

(6)差倍問題:已知兩個數的差,及兩個數的倍數關係,求兩個數各是多少的應用題。 解題規律:兩個數的差÷(倍數-1 )= 標準數 標準數×倍數=另一個數。

例 甲乙兩根繩子,甲繩長 63 米 ,乙繩長 29 米 ,兩根繩剪去同樣的長度,結果甲所剩的長度是乙繩 長的 3 倍,甲乙兩繩所剩長度各多少米? 各減去多少米?

分析:兩根繩子剪去相同的一段,長度差沒變,甲繩所剩的長度是乙繩的 3 倍,實比乙繩多( 3-1 )倍,以乙繩的長度為標準數。列式( 63-29 )÷( 3-1 ) =17 (米)„乙繩剩下的長度, 17 × 3=51 (米)„甲繩剩下的長度, 29-17=12 (米)„剪去的長度。

(7)行程問題:關於走路、行車等問題,一般都是計算路程、時間、速度,叫做行程問題。解答這類問題首先要搞清楚速度、時間、路程、方向、杜速度和、速度差等概念,瞭解他們之間的關係,再根據這類問題的規律解答。

解題關鍵及規律:

同時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時間。

同時相向而行:相遇時間=速度和×時間 同時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後):追及時間=路程速度差。 同時同地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後,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時間。

例 甲在乙的後面 28 千米 ,兩人同時同向而行,甲每小時行 16 千米 ,乙每小時行 9 千米 ,甲幾小時追上乙?

分析:甲每小時比乙多行( 16-9 )千米,也就是甲每小時可以追近乙( 16-9 )千米,這是速度差。

已知甲在乙的後面 28 千米 (追擊路程), 28 千米 裡包含著幾個( 16-9 )千米,也就是追擊所需要的時間。列式 2 8 ÷ ( 16-9 ) =4 (小時)

(8)流水問題:一般是研究船在“流水”中航行的問題。它是行程問題中比較特殊的一種型別,它也是一種和差問題。

它的特點主要是考慮水速在逆行和順行中的不同作用。 船速:船在靜水中航行的速度。

水速:水流動的速度。

順水速度:船順流航行的速度。 逆水速度:船逆流航行的速度。 順速=船速+水速 逆速=船速-水速

解題關鍵:因為順流速度是船速與水速的和,逆流速度是船速與水速的差,所以流水問題當作和差問題解答。 解題時要以水流為線索。

解題規律:船行速度=(順水速度+ 逆流速度)÷2 流水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路程=順流速度× 順流航行所需時間 路程=逆流速度×逆流航行所需時間

例 一隻輪船從甲地開往乙地順水而行,每小時行 28 千米 ,到乙地後,又逆水 航行,回到甲地。逆水比順水多行 2 小時,已知水速每小時 4 千米。求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此題必須先知道順水的速度和順水所需要的時間,或者逆水速度和逆水的時間。已知順水速度和水流 速度,因此不難算出逆水的速度,但順水所用的時間,逆水所用的時間不知道,只知道順水比逆水少用 2 小時,抓住這一點,就可以就能算出順水從甲地到乙地的所用的時間,這樣就能算出甲乙兩地的路程。

列式為 284 × 2=20 (千米) 2 0 × 2 =40 (千米) 40 ÷( 4 × 2 ) =5 (小時) 28 × 5=140 (千米)。

(9) 還原問題:已知某未知數,經過一定的四則運算後所得的結果,求這個未知數的應用題,我們叫做還原問題。

解題關鍵:要弄清每一步變化與未知數的關係。

解題規律:從最後結果 出發,採用與原題中相反的運算(逆運算)方法,逐步推匯出原數。 根據原題的運算順序列出數量關係,然後採用逆運算的方法計算推匯出原數。

解答還原問題時注意觀察運算的順序。若需要先算加減法,後算乘除法時別忘記寫括號。 例 某小學三年級四個班共有學生 168 人,如果四班調 3 人到三班,三班調 6 人到二班,二班調 6 人到一班,一班調 2 人到四班,則四個班的人數相等,四個班原有學生多少人?

分析:當四個班人數相等時,應為 168 ÷ 4 ,以四班為例,它調給三班 3 人,又從一班調入 2 人,所以四班原有的人數減去 3 再加上 2 等於平均數。四班原有人數列式為 168 ÷ 4-2+3=43 (人)

一班原有人數列式為 168 ÷ 4-6+2=38 (人);二班原有人數列式為 168 ÷ 4-6+6=42 (人)

三班原有人數列式為 168 ÷ 4-3+6=45 (人)。

(10)植樹問題:這類應用題是以“植樹”為內容。凡是研究總路程、株距、段數、棵樹四種數量關係的應用題,叫做植樹問題。

解題關鍵:解答植樹問題首先要判斷地形,分清是否封閉圖形,從而確定是沿線段植樹還是沿周長植樹,然後按基本公式進行計算。 解題規律:沿線段植樹

棵樹=段數+1 棵樹=總路程÷株距+1

株距=總路程÷(棵樹-1) 總路程=株距×(棵樹-1) 沿周長植樹

棵樹=總路程÷株距 株距=總路程÷棵樹 總路程=株距×棵樹

例 沿公路一旁埋電線杆 301 根,每相鄰的兩根的間距是 50 米 。後來全部改裝,只埋了201 根。求改裝後每相鄰兩根的間距。

分析:本題是沿線段埋電線杆,要把電線杆的根數減掉一。列式為 50 ×( 301-1 )÷( 201-1 ) =75 (米)

六年級較難應用題

168元 3 56元 第三次丙拿出與甲相同的錢給甲 甲給乙後留下的錢就是甲比乙多的錢 56 2 28元.答 原來甲比乙多28元。設乙原有x元,那麼甲給乙x元,乙現在就有2x元,設甲剩下z元,設丙原有y元,乙給丙y元,乙就剩 2x y 元,丙就有2y元,丙又給甲x元,那麼現在,甲有2z元,乙有 2x ...

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應用題答案小學六年級數學應用題60道答案

光明小學低年級 有240人,中年級人數是低年級的7 9,高年紀人數是中年級的2 3,高年紀有多少人?240 7 9 2 3 240 7 9 3 2 280 人 列式計算 4 3的6 7比它的1 2多多少?4 3 6 7 4 3 1 2 8 7 2 3 10 21 小明和小華共有郵票108枚,小明的郵...

小學六年級數學應用題,急急急,6年級下冊數學應用題50道帶答案

1.設路程為s,列式 1.3 1.2 s 100 s 120 解得 s 360 2.設原有x個蛋 第一個人拿走的個數為 1 x 1 1 9 剩下數為 x 1 8 9 第二個人拿走的個數為 2 x 1 8 9 2 1 9 剩下數為 x 1 8 9 2 8 9 列式 1 x 1 1 9 2 x 1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