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清廉正直的故事

2021-06-19 22:24:00 字數 6249 閱讀 8306

1樓:蝶菲菲可樂兒

[編輯本段]1.歷史人物王昌齡

王昌齡(?-756)字少伯,漢族。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

他的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稱王龍標,有“詩家天子王江寧”之稱,存詩一百七十餘首。

王昌齡的籍貫,有太原、京兆兩說。《舊唐書》本傳雲王昌齡為京兆(即唐西京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為他在《別李浦之京》詩中說:“故園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閒居》之作。

唐代許多山西詩人因為洛陽、長安為當時文化中心,多遊洛陽、長安,有的甚至多年住於京城,不能因為居住在京城便說他們為京城人。《河嶽英靈集》為唐人殷番所編著的唐人詩集,[殷番當作殷璠]載王昌齡為太原人,《唐才子傳》也認為王昌齡為太原人。

他家境比較貧寒,開元十五年進士及第,授祕書省校書郎(官汜水尉校書郎),後貶龍標尉,世稱王龍標。開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齡選博學巨集詞科,超絕群倫,於是改任汜水縣尉,再遷為江寧丞。

開元二十八年(740 年)王昌齡北歸,遊襄陽,訪著名詩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癒了,兩人見面後非常高興,孟浩然由於吃了些許海鮮而癰疽**,竟因此而死,在這時期,王昌齡又結識了大詩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詩,還有《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與孟浩然、李白這樣當時第一流的詩人相見,對王昌齡來說,自是一大樂事,可惜與孟浩然一見,竟成永訣,與李白相見,又都在貶途。

當時李白正流放夜郎。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冬,王昌齡離京赴江寧丞任,此時已與名詩人岑參相識,岑參有《送王大昌齡赴江寧》詩,王昌齡也有詩留別。途經洛陽時,又與綦毋潛、李頎等詩人郊遊,也都有詩。

[1]王昌齡作為一代詩傑,流傳下來的資料卻很少。除了上文所說貶嶺南外,還曾遭過貶,具體時間和原因也不太清楚,有人認為在天寶六載秋。《詹才子傳》說他“晚途不謹小節,謗議沸騰,兩竄遐荒”。

《河嶽英靈集》說他“再歷遐荒”,《舊唐書》本傳也說他“不護細行,屢見貶斥”,被貶為龍標尉。

更為可悲可嘆的是,王昌齡後來連龍標尉這樣一小小的職務也沒能保住,離任而去,迂迴至亳州,竟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唐才子傳》載:王昌齡“以刀火之際歸鄉里,為刺史閭丘曉所忌而殺。

後張鎬按軍河南,曉衍期,將戮之,辭以親老,乞恕,鎬曰:‘王昌齡之親欲與誰養乎?’曉大漸沮。

”一向同情詩人的張鎬終替王昌齡報了仇。

王昌齡是盛唐詩壇一著名詩人,當時即名重一時,被稱為“詩家天子王昌齡”。因為詩名早著,所以與當時名詩人交遊頗多,交誼很深,除上文談到與李白、孟浩然的交遊外,還同高適、綦毋潛、李頎、岑參、王之渙、王維、儲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誼。他因數次被貶,在荒僻的嶺南和湘西生活過,也曾來往於經濟較為發達的中原和東南地區,並曾遠赴西北邊地,甚至可能去過碎葉(在今吉爾吉斯斯坦)一帶。

因他有豐富的生活經歷和廣泛的交遊,對他的詩歌創作大有好處。王昌齡擅長七言絕句,被後紀念王昌齡而建的芙蓉樓世稱為七絕聖手。如《出塞》詩: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慨嘆守將無能,意境開闊,感情深沉,有縱橫古今的氣魄,確實為古代詩歌中的珍品,被譽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

又如《從軍行》等,也都為膾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宮女們不幸遭遇的《長信秋詞》、《西宮春怨》等,格調哀怨,意境超群,抒寫思婦情懷和少女天真的《閨怨》、《採蓮曲》等,文筆細膩生動,清新優美。送別之作《芙蓉樓送辛漸》同樣為千古名作。

沈德潛《唐詩別裁》說:“龍標絕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測之無端,玩之無盡。”

[編輯本段]文人的評價:

王昌齡是盛唐時享有盛譽的一位詩人。殷璠《河嶽英靈集》把他舉為體現“風骨”的代表,譽其詩為“中興高作”,選入的數量也為全集之冠。這些都可見他在詩壇上的地位。

王昌齡的詩以三類題材居多,即邊塞、閨情宮怨和送別。

《全唐詩》對昌齡詩的評價是“緒密而思清”,他的七絕詩尤為出色,甚至可與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絕聖手”的名號。尤其是他的邊塞詩,流暢通脫,高昂向上,深受後人推崇。

邊塞詩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時期。《詩經》中的邊塞詩作品就相當豐富了(如《小雅出車》《六月》等)。唐朝的邊塞詩發展到了頂峰,僅就其數量就有近2000首,達到了各代邊塞詩數量的總和。

以高適、岑參與王昌齡為主的邊塞詩派,是浪漫主義中的一個重要流派。他們的邊塞之作,表現了馳騁沙場、建立功勳的英雄壯志,抒發了慷慨從戎、抗敵禦侮的愛國思想,還描寫了西北邊強奇異壯麗的景色。同時也反映了征夫思婦的幽怨和戰士的艱苦,各民族之間、將軍和士卒之間的矛盾。

邊塞詩反映了這個時代中有關戰爭各方面的現實,產生了許多優秀傑出的詩篇。

王昌齡的邊塞詩充分體現了他的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精神,另外還深深蘊含了詩人對下層人民的人文關懷,體現了詩人擴大的視野和博大的胸懷。王昌齡在寫作方式上擅長以景喻情,情景交融。這本是邊塞詩所最常用的結構,但是詩人運用最簡練的技巧,於這情境之外又擴大出一個更為廣闊的視野,在最平實無華的主題之中凝練出貫穿於時間與空間中永恆的思考;最具代表的是《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

[編輯本段]王昌齡詩選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從軍行】(xing)(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從軍行】(其二)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從軍行】(其三)

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雲沙古戰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從軍行】(其四)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從軍行】(其五)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從軍行】(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

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從軍行】(其七)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

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塞下曲】(其一)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並客,皆共塵沙老。

莫學遊俠兒,矜誇紫騮好。

【塞下曲】(其二)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鹹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芙蓉樓送辛漸】 (其一)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芙蓉樓送辛漸】 (其二)

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雲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閨怨】

閨中**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春宮曲】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長信秋詞五首】(其三)

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答武陵太守】

仗劍行千里,微軀敢一言。

曾為大梁客,不負信陵恩。

【送郭司倉】

映門淮水綠 留騎主人心

明月隨良掾 春潮夜夜深

【秋興】

日暮西北堂, 涼風洗修木。

著書在南窗, 門館常肅肅。

苔草延古意, 視聽轉幽獨。

或問餘所營, 刈黍就寒谷。

【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 越水將引掉。

山為兩鄉別, 月帶千里貌。

羈譴同繒綸, 僻幽聞虎豹。

桂林寒色在, 苦節知所效。

【送柴侍御】

沅水通流接武岡, 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

[編輯本段]王昌齡詩集選

卷一(三十六題,四十一首):

變行路難

塞下曲四首

塞上曲從軍行二首

少年行二首

長歌行悲哉行

古意放歌行

越女鄭縣宿陶太公館中贈馮六元二

聽彈風入松贈楊補闕

緱氏尉沈興宗置酒南溪留贈

為張僓贈閻使臣

贈史昭秋山寄陳讜言

出郴山口至疊石灣野人室中寄張十一

宿灞上寄侍御璵弟

次汝中寄河南陳贊府

同從弟銷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代扶風主人答

酬鴻臚裴主簿雨後北樓見贈 [一作高適詩]

送任五之桂林

山中別龐十

留別伊闕張少府郭大都尉

送韋十二兵曹

東京府縣諸公與綦毋潛李頎相送至白馬寺宿

送東林廉上人歸廬山 [一作劉慎虛詩]

留別武陵袁丞

別劉諝岳陽別李十六越賓

留別岑參兄弟

送劉慎虛歸取巨集詞解

巴陵別劉處士

宿裴氏山莊

淇上酬薛據兼寄郭微 [一作高適詩]

卷二(三十四題,三十四首):

詠史雜興

秋興齋心

獨遊香積寺禮拜萬回平等二聖僧塔

就道士問周易參同契

諸官遊招隱寺

宴南亭何九於客舍集

洛陽尉劉晏與府掾諸公茶集天宮寺岸道上人房

觀江淮名勝圖

灞上閒居

風涼原上作

裴六書堂

江上聞笛

太湖秋夕

趙十四兄見訪

過華陰九江口作

大梁途中作

途中作山行入涇州

小敷谷龍潭祠作

段宥廳孤桐琴初日

失題贈宇文中丞 [一作暢當詩]

箜篌引烏棲曲 [一作李端詩]

城傍曲行路難

奉贈張荊州

卷三(二十題,二十首):

駕出長安 [一作宋之問詩。]

駕幸河東

胡笳曲潞府客亭寄崔鳳童

和振上人秋夜懷士會

送李棹遊江東

沙苑南渡頭

客廣陵靜法師東齋

素上人影塔

遇薛明府謁聰上人 [一作孟浩然詩。]

謁焦鍊師

宿京江口期劉慎虛不至

寒食即事

九日登高

萬歲樓夏日花萼樓酺宴應制

送歐陽會稽之任

同王維集青龍寺曇壁上人兄院五韻

東溪玩月 [一作王維詩]

卷四(七十題,八十八首):

朝來曲從軍行

答武陵田太守

題灞池二首

擊磐老人

送胡大題僧房雙桐

送郭司倉

送李十五

送張四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馬盧溪

送譚八之桂林

送劉十五之郡

從軍行七首

出塞二首 [第二首一作李白詩]

採蓮曲二首

殿前曲二首

春宮曲西宮春怨

西宮秋怨

長信秋詞五首

青樓曲二首

青樓怨浣紗女

閨情甘泉歌

蕭駙馬宅花燭

觀獵寄穆侍御出幽州

寄陶副使

至南陵答皇甫嶽

西江寄越弟

李四倉曹宅夜飲

宴春源龍標野宴

聽流人水調子

樑苑武陵龍興觀黃道士房問易因題

送魏二別李浦之京

送狄宗亨

送薛大赴安陸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重別李評事

別陶副使歸南海

送單十三畢五歸

送李五送十五舅

留別郭八

送竇七巴陵送李十二

送裴圖南

留別司馬太守

盧溪別人

送程六送朱越

別辛漸送柴侍御

送萬大歸長沙

送吳十九往沅陵

別皇甫五

送崔參軍往龍溪

送鄭判官

送姚司法歸吳

送高三之桂林

旅望 [一作李頎詩]

題朱鍊師山房

武陵開元觀黃鍊師院三首

河上老人歌

春怨補遺(二十九題,二十九首,斷句十三則):

旅次周至過韓士別業

上侍御七兄

上同州使君伯

留別贈李侍御

送別城旁

題淨眼師房

夜泊廬江聞故人在東林寺以詩寄之

寄是正字

與張折衝遊耆闍寺

梅道士水亭

與黃侍御北津泛舟

失題洞庭湖作

奉和盧明府九日峴山宴馬二使君崔員外張郎中

寒食臥疾喜李少府見尋

詠青秋日

過香積寺

與蘇盧二員外期遊丈八寺而蘇不至因有此作

奉酬睢陽路太守見貽之作

送喬林秋思

還山貽湛法師

山行尋隱居不遇

王昌齡.從軍行

烽火城西百尺樓, 黃昏獨坐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 無那金閨萬里愁。

歷史上有哪些清廉正直的人,誰是歷史上最正直的人?

暈,四樓的,于謙是明英宗時的名臣,不是宋朝。海瑞是明朝嘉靖時的清官,剛直不阿,兩袖清風,不是清朝的那些奴才。恩,下邊是引用的 十大清官 1。西門豹,春秋戰國時期魏國人。當時鄴地是魏都的重要門戶,且是戰略要地,但天災人禍不斷,民不聊生。魏王特派西門豹擔任鄴縣令,治理鄴地。西門豹到鄴地後,微服私訪,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