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酒令有那些規則,就是那種接詩的,最好的古代

2021-07-15 20:50:02 字數 3594 閱讀 8237

1樓:超級江湖小生

行令方法一般是先推一人為令官,或出詩句,或出對子,其他人按首令之意續令,所續必在內容與形式上相符,不然則被罰飲酒。行雅令時,必須引經據典,分韻聯吟,當席構思,即席應對,這就要求行酒令者既有文采和才華,又要敏捷和機智,所以它是酒令中最能展示飲者才思的專案。四書令是以《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書的句子組合而成的一種酒令,在明清兩代的文人宴上,四書令大行其時,用以檢測文人的學識與機敏程度。

花枝令,是一種擊鼓傳花或綵球等物行令飲酒的方式。

希望能夠幫到您!

2樓:ak47天下無敵

古代文學作品中的行酒令  1、文字酒令  ⑴作詩  飲酒賦詩,由來已久。前面說過的晉人石崇金俗園宴客,則是當筵賦詩,不成則罰酒三杯。王羲之等人引水流觴,飲酒賦詩,更是文壇美談。

到唐代李太白桃李園宴弟飲酒賦詩後,此風已頗為盛行了。   行令作詩,常見的是每人作一首詩,作不出者罰酒。這種形式的酒令在本書故事選編部分多有所見。

也有時不是一人作一首詩,而是每人聯詩兩句,似乎作對子。也有每人聯一句,湊成一首詩的,接不上則罰酒。像流傳的李白和賀知章、王之渙、杜甫四人的聯詩行令故事,便是一例。

他們聯成的一首詩是:    一輪圓月照金樽,(賀)    金樽斟滿月滿輪。(王)    圓月跌落金樽內,(杜)    手舉金樽帶月吞。

(李)  既有格律詩味,又不失為"席上之物"。   ⑵對句   酒席筵前行令也常常採取聯對形式。  行令聯對常見的形式是一人出上聯,另一人對下聯,對不出則飲罰酒。

還有一種形式是限定題目,每人作一副對聯,作不出者罰飲酒。傳說中的宋代文學家蘇洵一日家宴上限以"冷香"二字聯對行令的故事,便是一例(此令要求上下聯句尾分別是"冷香"二字)。   ⑶續句   續句指的是出令者限定一種類似學生造句的行令題目,由每人隨口編造詞句,即興組織語言,東拉西扯,左連右接,湊合而生新意,聯續以成文章,構成行酒令語言。

這樣構成的行令語言,往往新意倍出,妙趣橫生,一般行這種酒令難度較大,非慧心難為,無巧口不成。   《清朝野史大觀·清朝藝苑》中記載的陳眉公行酒令的故事,其令語即屬這種形式。酒令要求"首要鳥名,中要四書二句,末要曲子一句合意"。

像這種行令題目,要求把三種本來互不相及的詞語聯續成章,頗費神思,須有功底。   《紅樓夢》第六十二回姑娘們在紅香圃中舉行壽宴,席間射覆划拳,中間"一時湘雲贏了寶玉,襲人贏了平兒,尤氏贏了鴛鴦",湘雲限酒面道:"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舊詩,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還要一句時憲書上的話,共總湊成一句話。

"這個題目更加繁複,要把五種詞語湊成一句話。有關三段令語前已引及。這些雖然是曹公的妙筆,但與當時社會上所見的例子也非常類似。

  這種語言形式的酒令,在民間流傳的故事中也常見,一般酒令語言無引用之處,純粹是東拉西扯,憑心目中已有的概念、語言及當時耳聞目睹的東西,隨口編造。儘管如此,編說出來,也頗有意趣。  ⑷引用   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歷史上遺留下來很多經典、詩詞、散文,成為後世之寶貴的精神財富。

古代人們從小讀書講究背誦,養成特殊的記憶力,四書五經、唐詩、宋詞、元曲、李杜詩、蘇辛詞、韓柳文,多背之爛熟,口頭行酒令往往隨口引用其中的一些句段,形成酒令語言。   《紅樓夢》第四十回,金鴛鴦宣牙牌酒令時道:"如今我說骨副兒,從老太太起,順領說下去,至劉姥姥止。

比如,我說一副兒,將這三張牌拆開,先說頭一張,次說第二張,再說第三張,說完了,合成這一副兒的名字。無論詩詞歌賦,成語俗話,比上一句,都要押韻。錯了的罰一杯。

"中間輪黛玉說時,鴛鴦道:"左邊一個‘天‘。"黛玉口順說了《牡丹亭》上的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

鴛鴦又道:"中間‘錦屏‘顏色俏。"黛玉又順口說了《西廂記》上的一句"紗窗也沒有紅娘報"。

結果被寶釵耍為話柄。  ⑸析字   析字也可以叫釋字,是通過對字的分析解釋,引申出某種道理和內容,構成行令語言。這種語言的形式的酒令別有雅趣,下面舉例為證。

  明代馮夢龍《古今譚概》記載韓雍和夏壎喝酒行令,要一個字裡有大人、小人,並用諺語二句來證明它,韓雍先說道:     傘字有五人,    下列眾小人,    上侍一大人。    所謂有福之人人服侍,    無福之人服侍人。

    夏壎接著說道:     爽字有五人,    旁列眾小人,    中藏一大人。    所謂人前莫說人長短,    始信人中更有人。

這種析字令語讀來十分含蓄有趣。   這種語言形式的行酒令,還見一種情況是,從詩文中選出一句,進行別解分析,翻出新意,構成令詞。比如,明無名氏撰《笑海千金》記錄一則酒令掌故,說:

昔一縣尹與縣丞愛錢,主簿極清。一日,同飲酒,至半酣,縣尹遂設-令:要《千家詩》一句,下用俗語二句含意。

尹曰:"旋砍生柴帶葉燒,熱灶一把,冷灶一把。"丞曰:

"杖藜扶我過橋東,左也靠著你,右也靠著你。"簿乃託意 嘲曰:"梅雪爭春未肯隆,原告一兩三,被告一兩三。

" ⑹拆字和合字   拆字和合字酒令形式上與析字酒令相像,區別在於析字是通過對字的分析解釋,引申出其他某種道理或意思,構成酒令語言,而拆字和合字酒令則只是通過把一個字拆成幾個字,或者把幾個字合成一個字,構成酒令語言,其字面也有某種意思、內容,但無引申之意。   明代樂天大笑生集《解慍編·卷之五口腹》記述一篇拆字、合字酒令故事,非常有趣,可看出此令之面貌。原文雲:

  一人專撞席,名為掇座,席長出令譏之曰:單禾本是禾,添口也成和,除卻禾邊口,添鬥便成科。諺日:

‘寧添一斗,莫添一口。"‘主人亦厭之,蹙眉作色曰:"單羊本是羊,添水也成洋,除卻水邊羊,添易便成湯。

諺曰:‘寧吃歡 喜湯,莫吃皺眉羊。"‘撞席者曰:

"單同本是同,添金也是銅,除卻金邊同,添重便成鍾。諺曰:‘見鍾不打,何處劍銅。

"  清代蒲松齡著《聊齋志異》中有一則故事叫《鬼令》,寫的是幾個野鬼在荒野裡飲酒,竟然也行起令來。他們的酒令要求很嚴,要說四句話,舉一個不透風的字,把這個字的中間筆畫推到上邊去,便成另一字。這個酒令別出心裁,饒有趣味,語言形式上也算是拆合文字,但不是添去偏旁部首,而是調整部首筆畫的結構位置。

原文妙趣橫生。讀後餘味無窮。  ⑺限字   限字酒令就是出令者限定令語的開頭、結尾或中間必須是,或者必須有某個字的一種語言形式的酒令。

這種語言形式的酒令,其令語經過個別文字的限制,所說出來的,又多是另一種語言形式,如作詩、聯對和引用古詩、古文等。   明代馮夢龍輯《廣笑府》載一則限字酒令故事,說有三個人同飲行令,要說一句話,"相"字想首,"人"字結尾。民間還流傳這樣一個限字酒令故事,其令語是要求每人背誦兩句四書上的話,句中要有"之"字,像,"知"和"子"諧音的也行。

  ⑻字旁   就是利用漢字具有偏旁部首的結構特點,選擇個別字,開闢思路,確立話題,巧妙編造語句,構成行令語言。

詩詞大會中飛花令的由來幫忙解釋一下吧

高校接招飛花令 飛花令是什麼意思

3樓:雪羽蘭馨

現在中國詩詞大會裡面是,題目隨機出一個字,兩個選手必須,說出帶這個字的詩或者詞,不可以重複,否則失敗。

飛花令 [fēi huā lìng] 基本釋義 飛花令是古時候人們經常玩一種“行酒令”的遊戲。是中國古代酒令之一,屬雅令。“飛花”一詞則出自唐代詩人韓翃《寒食》中“春城無處不飛花”一句。

行飛花令時選用詩和詞,也可用曲,但選擇的句子一般不超過7個字。

4樓:海螺

飛花令是古時候人們經常玩一種“行酒令”的遊戲。是中國古代酒令之一,屬雅令。“飛花”一詞則出自唐代詩人韓翃《寒食》中“春城無處不飛花”一句。

行飛花令時選用詩和詞,也可用曲,但選擇的句子一般不超過7個字。

新交規中關於扣6分的情況有那些,新交規超速扣幾分?

機動車駕駛人有下列違法行為之一,一次記6分 一 機動車駕駛證被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的 二 駕駛機動車違反道路交通訊號燈通行的 三 駕駛營運客車 不包括公共汽車 校車載人超過核定人數未達20 的,或者駕駛其他載客汽車載人超過核定人數20 以上的 四 駕駛中型以上載客載貨汽車 校車 危險物品運輸車輛在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