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最有名的文章有哪些,卡夫卡寫過的書有哪些,最好全部列出來

2021-07-27 01:11:50 字數 6855 閱讀 4581

1樓:匿名使用者

學中文的,無論是《文藝理論》還是《外國文學》甚至於《當代文學》都必講的人物,其最主要的代表作如下:《地洞》《變形記》《城堡》《審判》

卡夫卡,f.:(franz kafka 1883~1924)

奧地利**家。出生猶太商人家庭,18歲入布拉格大學學習文學和法律,2023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為4部短篇**集和3部長篇**。可惜生前大多未發表,3部長篇也均未寫完。

卡夫卡是歐洲著名的表現主義作家。他生活在奧匈帝國行將崩潰的時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學影響,對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觀態度,故其作品大都用變形荒誕的形象和象徵直覺的手法,表現被充滿敵意的社會環境所包圍的孤立、絕望的個人。成為席捲歐洲的「現代人的困惑」的集中體現,並在歐洲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卡夫卡熱」。

其最著名的作品有借小動物防備敵害的膽戰心理,表現資本主義社會小人物時刻難以自保的精神狀態和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的孤立絕望情緒的短篇**《地洞》(1923);通過小職員薩姆沙突然變成一隻使家人都厭惡的大甲蟲的荒誕情節,表現現代社會把人變成奴隸乃至「非人」的「異化」現象的短篇**《變形記》(1912);寫土地丈量員k在象徵神祕權力或無形枷鎖統治的城堡面前欲進不能,欲退不得,只能坐以待斃的長篇**《城堡》;借銀行職員約瑟夫·k莫明其妙被「捕」,又莫明其妙被殺害的荒誕事件,揭露資本主義社會司法制度腐敗及其反人民本質的長篇**《審判》等。

2樓:長篇故事

卡夫卡的代表作是短篇**《判決》、《變形記》,長篇**《美國》、《審判》、《城堡》。卡夫卡**的藝術特色是象徵、荒誕、佯謬、意識流、痛苦的幽默。

3樓:

變形記(上) · 變形記(下) · 地洞(上) · 地洞(下) · 跑著的過路人 · 乘客 ·

衣服 · 騎手的沉思 · 臨街的窗 · 拒絕 · 不幸 · 判決 · 伙伕 · 流放島上一幕

4樓:

短篇: 判決 變形記

長篇: 城堡 美國 審判

5樓:

請出門左轉去外國文學版

卡夫卡寫過的書有哪些,最好全部列出來

6樓:匿名使用者

《海邊卡夫卡》我已經看了幾次,很喜歡!

世界著名散文有哪些?

7樓:牙牙的弟弟

1、《培根

人生論》

《培根人生論》是英國17世紀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經驗主義哲學家培根的散文集,《培根人生論》又稱《培根隨筆》,在英國首版後,即以文筆優美、語句簡潔、趣味雋永、格言精妙而大受歡迎,多次再版重印,歷四百多年而未衰,被譯為世界上幾乎所有文字。

2023年還被美國公眾評選為最受喜愛的十本著作之一。它與《蒙田隨筆》、《帕斯卡爾思想錄》一起,被人們譽為歐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經典。

2、《蒙田隨筆》

《蒙田隨筆》是法國人文主義作家米歇爾·蒙田創作的隨筆散文集,於1580-2023年分三卷在法國先後出版。

該作內容包羅永珍,融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於一體,是16世紀各種知識的總彙,有「生活的哲學」之稱。

蒙田以智者的眼光,在作品中考察大千世界的眾生相,反思探索人與人生,肯定人的價值和慾望,批判教會和封建制度,主張打破古典權威,充滿了人性自由、科學知識的人文思想。

3、《思想錄》

《思想錄》是17世紀法國數理科學家、思想家布萊茲·帕斯卡爾創作的哲理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23年。

全書集中反映了帕斯卡爾的神學和哲學思想。作家繼承了理性主義的傳統,對於人性、人生、社會、哲學和宗教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作者在此書中以一種浪漫思維的方式來談問題,處處閃現思想的火花,更有許多提問和警句發人深省。

4、《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於2023年寫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憶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全文描述了色調不同,情韻各異的兩大景片:百草園和三味書屋。

作者寫百草園,以「樂」為中心,採用白描手法,以簡約生動的文字,描繪了一個奇趣無窮的兒童樂園,其間穿插「美女蛇」的傳說和冬天雪地捕鳥的故事,動靜結合,詳略得當,趣味無窮。

三味書屋則是一個充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寫出了三味書屋的陳腐味,說它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兒童在那裡受到規矩的束縛。

但作者並未將三味書屋寫得死氣沉沉,而是通過課間學生溜到後園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課堂上入神讀書學生乘機偷樂兩個小故事的敘述,使三味書屋充滿了諧趣,表現了兒童不可壓抑的快樂天性。該散文入選初中語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級(下冊)。

5、《背影》

《背影》是現代作家朱自清於2023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這篇散文敘述的是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橘子的情形。

在作者腦海裡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親替他買橘子時在月臺爬上攀下時的背影。作者用樸素的文字,把父親對兒女的愛,表達得深刻細膩,真摯感動,從平凡的事件中,呈現出父親的關懷和愛護。

8樓:匿名使用者

蒙田《蒙田隨筆》德國:尼采(1844-1900)是著名哲學家、詩人 《尼采散文/經典印象》英國:培根《培根隨筆全集》

奧地利: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 《卡夫卡散文》

英國:托馬斯·德·昆西《癮君子自白》《一個吸食鴉片者的自白》 喬治

9樓:zz面具九牛一毛

陽光就像一張大網,把濃濃的愛意覆蓋在山林和田野上,楊樹的蕾和苞像正在發育的少女,把厚厚的花苞繃得鼓鼓的,柳枝的綠色天天在加重,春天像剛加滿油的新車,掙脫殘冬的束縛,在春風的鼓動下,披著稚嫩的綠衣,隨著和煦的陽光加速開了過來。

窗外,搖曳不已的楊樹枝條,抵擋著巡河的冷風,抵抗著冬天的餘威。啞巴河裡淺淺的水流,薄薄的浮冰已經禁不住投擲過來一塊石頭的分量了,走在河邊,可以聽到殘冰最後的掙扎聲,冬天正在不情願的退卻。

清冷的春風,撫弄著楊樹柳樹,堤上的草坪,大自然那隻靈巧的手,像魔術師一樣給節後上班的人群一次次驚喜,遠處的西山,一條長長的煙帶向北一直延伸的很遠,和京城的晨煙混合起來。把腳下這座京郊新城擁入懷中,小城的清晨像個懷抱酣睡的孩子的母親在春風中搖晃著。

城邊,一位放羊的女人,掀開了春天的一角,折下的柳條揮舞著,下了公路的羊群又走進薄霧裡去了。

幾隻喜鵲落在楊樹上,嘰喳聲打破了最後的清淨,霧慢慢散去了,是他們叫開了朝霞,第一縷陽光輕輕地散在了楊樹上,太陽慢吞吞地露出了羞澀的笑臉,催促冬天那個遲遲不願挪動步履的老人,該離去了。

春天按響了喇叭,揮了揮手,車速提了起來,花紅柳綠的車身已經近在眼前。

10樓:匿名使用者

《雪浪花》,《鷹之歌》忘了是誰寫的

11樓:黃昏偶拾

以下都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散文,曾被收錄於《最美的散文(世界卷)》一書中,也許對您也有幫助。其中,紀伯倫的作品我尤為喜歡,建議您也讀一讀。

(一)梭羅 《冬日漫步》《寂寞》

(二)海倫凱勒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三)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

(四)惠特曼 《海邊幻想》《在海邊的一個冬日》

(五)海明威 《真實的高貴》

(六)斯坦貝克 《巨人樹》

(七)德萊塞 《我的夢中城市》

(八)懷特 《再到湖上》

(九)狄更斯 《尼亞加拉瀑布》

(十)蘭姆 《夢中的孩子》

(十一)蘭波 《黎明》

(十二)蓮熱 《貝殼小記》

(十三)莫泊桑 《雪夜》

(十四)葉芝 《最後的吟遊詩人》

(十五)高爾基 《晨》《鷹之歌》《海燕》

(十六)茨威格 《世間最美的墳墓》《從羅丹得到的啟示》

(十七)佩德羅普拉多《當玫瑰花開的時候》

(十八)聶魯達 《歸來的溫馨》

(十九)紀伯倫 《笑與淚》《浪之歌》《虛榮的紫羅蘭》

(二十)安徒生 《光榮的荊棘路》

卡夫卡有哪些好看的作品?

12樓:風輕星璨

審判變形記

城堡因為他性格乖僻,又不拿文章去出版社,所以他留世的作品很少,據我所知,這三本書其實都沒有寫完,這可是我們語文老師說的,你要相信歷**化大革命,從採石場走來的他哦。這三本書絕對是卡夫卡的代表作。

13樓:渾孤雲

沒有好看的作品!他的作品讀起來可一點都不享受,需要消耗大量精力,你讀了就知道,真的不是特別好讀,讀他的作品需要耐心,他的作品就像迷宮一樣複雜

反正我是讀不懂~我讀他的傳記、介紹

你可以買一本 午夜的沉默 (上海三聯書店)那是卡夫卡的箴言、小品集,篇幅較短,相對好讀,你可以試試

卡夫卡所有**的名字?

有沒有關於卡夫卡文章的讀後感

14樓:執念伊人

城堡》是卡夫卡最具特色,最重要的長篇**:土地測量員k受命赴某城堡上任,不料卻受阻於城堡大門外,於是主人公k同城堡當局圍繞能否進入城堡之事了持久煩瑣的拉鋸戰.城堡就位於眼前一座小山上,可它可望不可即;它是那樣冷漠、威嚴,像一頭巨獸俯視著k;它代表了一個龐大的官僚機構,那兒等級森嚴,有數不盡的部門和數不盡的官吏,可又有數不盡的文書塵封在那裡,長年累月無人過目,得不到處理.

面 對這座強大的城堡,k很無奈,直到最後也沒有進入城堡,也沒見到城堡當權者. 本書自始至終籠罩著一種神祕的、夢魘般的氣氛;寓意深刻,令人回味無窮.

城堡是個明顯的暗喻,大家對這一點似乎沒什麼意見,但他具體代表什麼?它可以代表當時的主流社會,卡夫卡生活在布拉格,他踏不進捷克人的圈子,因為他說德語,他融不進日爾曼文化,因為他是猶太人,所以他註定難以融入主流社會,而他被認為是卡夫卡的城堡順理成章;它可以代表在當時信仰根基已有所撼動的宗教世界,人民拼命在追求它光芒四射的榮耀和心靈的庇護時發現,它始終離我們有那麼一段不可逾越的距離;它也可以是正義,真理的化身,處心積慮的追逐卻發現那是個沒有入口的房間;甚至,它或許可以代表卡夫卡那封建家長作風的父親或者兩度訂婚卻不能理解他的未婚妻.對卡夫卡來說,他們也是渴望進入卻不能遂願的城堡.

更加開闊一點理解,城堡是否可以象徵人們一切的渴望和追求,是人們一切行為的目標和動力?比如幸福,比如財富,比如智慧.

卡夫卡的不尋常之處是他深切感受到世界的荒謬性,他的作品的一個重要價值是揭示了現實的異化和存在的尷尬,試圖用另一套敘述方式與技巧來展示我們人性內部的黑暗王國.卡夫卡從小就感到世界的陌生,他始終都不接受這個世界,他認為這個世界不過是上帝的一個「惡劣情緒」而已,而我們都「誤入了其中」.因此他的全部文學活動就是對這個世界的巨大質疑.

重新審察這個世界成了他終生的使命,越到晚年他越感到緊迫.

卡夫卡帶著曖昧的身份幽閉在自己的小世界裡,關注一些更重要的事情,比如個體在一個異質的世介面前的孤獨、不適與絕望.卡夫卡性格敏感、怯懦、孤僻,神經質的卡夫卡根本承受不了存在的壓力,常年生活在恐懼、恥辱和負罪感中.卡夫卡的作品大多氣氛陰鬱、神祕,情節離奇荒誕,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隔絕、陌生、不可理解,無所不在的人的異化成了他著意闡發的一大主題.

《城堡》中,他把這種人生的荒誕感發揮到了極致.

《地洞》寫於1923到2023年間,即卡夫卡住在柏林期間,這是卡夫卡短暫一生的最後兩年. 2023年的6月3日,作家就因病重而離開了人間.寫於這一時期的《地洞》,可以說是作家最後一部篇幅較長的**了.

《地洞》以第一人稱「我」作為**敘述主角,「我」是一行將年老的動物,「我」建造了一個地洞,打算在此度過餘生.卡夫卡的**往往都隱藏了一個象徵體系,《地洞》也不例外.

二營造一個地洞並非易事,不僅是由於地洞本身在工程上的特殊性,處於地底之下的地洞,對建築技術的要求顯然比別的要高些,而且「我」總是不能對一個想法長久地確信無疑,一個想法很快就代替了另一個,又很快地為另另一個代替.常常是這樣的,某項具體的工程還在進行當中就被擱置下來,一項新的開始了.地洞何時才算大功告成呢?

這是一個費解的問題.

以一個土坑為起點,向地底下四面八方延伸的地洞猶如老樹的根,龐大繁複.

建造地洞是為了保護自己,外界是危險的,地洞的營建隔絕了「我」和外界.很明顯地,「我」只是防守型的小民,「對任何一種比較認真的進攻,我都準備退讓」,從這一目的出發,減少地洞與外界的接觸面無疑是必要的.然而正如讀者看到的,地洞像病毒一樣地蔓延擴散.

這似乎是一個悖謬,這頭小東西的真正意圖是什麼呢?

三「我」是一個弱者,因此「我」總是猶豫不決,對一切都沒有信心,許多想法在「我」的腦海中出現,但它們比過客還匆匆.**裡寫到「我」的一次為了確證地洞入口的安全而進行的外出考察.這是一次奇特的經歷,是**的高潮,「我」來到了地面.

然而這不是一次愉快的旅行,「我」陷入了「困境」.

如何確證入口的隱密性及其可能起的保護作用.當然,到外面進行一連幾天的觀察並非不可行,但是它存在著一個致命的缺陷,如何回到地洞呢?顯而易見的,由入口進入是非常危險的,如果能夠找到一個可以信賴的人,它會為我留在外界,觀察地洞的入口,並準備隨時向「我」發出危險的訊號,這是最好不過了.

但這在現實是可能的嗎?一個留在外界的人,「我」還能予以信任嗎?那麼「我」只能做的似乎是,建造兩個地洞入口處,它們之間隔離適當,「我」可以在一個入口處對另一個進行觀察.

四一隻奇異的小動物造了一個地洞,由一個大的城郭儲藏室和許多地道組成的地洞是為了躲避外界的敵人.這是它的藏身之處,邏輯它是這樣認為的.可是地洞的工程一旦啟動,邏輯就被推翻了.

然後又不斷地建立,不斷地推翻.小動物的每一項行動都處在矛盾中.它像鐘擺一樣地來回奔忙,時刻處於不安中.

小動物的不幸與外界的威脅無關,一切的矛盾和衝突都來自內心,由它天生不幸的性格所決定.這種性格上的缺陷直接導致了地洞的形成.地洞內的一切設施的作用全是模稜兩可,難以理解的.

既然建造了地洞,為什麼這頭小動物總是想到向外逃遁呢?即使在營造與世隔絕的地洞時也以這一點為先決條件?莫非地洞裡有遠比外界大得多的危險?

它發現,原來表面寂靜的地洞實際上並不安靜,有某種噪音總在搗亂.噪音在周圍安靜的襯托下反而更加突出,預示著比外界更大的危險,使它感到毀滅性終日懸在頭頂.可是這樣一個地洞,初衷是為了躲避,為了安全.

為達到這個目的,它一直不斷地對內部的設施加以變更和改善盡管完全沒有收效也只能繼續下去.

奧地利卡夫卡的《騎桶者》的簡介,如何看待卡夫卡小說《騎桶者》

在漫長而寒冷的冬天,騎桶者只剩下一個空無一物的 桶 生存的渴望驅使著他騎著這個一無所有的桶飛向可能給與他生存希望的媒鋪老闆。而讓他傷心欲絕的是媒鋪老闆像天空一樣冷酷無情,置騎桶者的艱難處境於不顧。最後那個意長味遠的結局竟然是 騎桶者飛向了冰山地區,永遠的消失了。騎桶者的作者介紹 騎桶者 是奧地利 家...

卡夫卡的《橋》這篇文章中,橋的特徵和意義是什麼A孤獨的橋B自信的橋C不安的橋D好奇的橋E翻塌的橋

a,孤獨的復橋。在 橋 這部 中,制卡夫卡以橋代bai人。寫了一出du更為詭異的故事zhi。有人認為,一向喜歡從動物dao的角度講述故事的卡夫卡,這次把自己變成了一座橋,其用意是去諷刺人類的無知。因為在傳統意義上,橋都以一種連線無知與真理的形象出現。把人類從愚昧引向智慧的彼岸。所以,這座沉睡了千年且...

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講的什麼

海邊的卡夫卡 由奇數章和偶數章兩個故事交替,平行推進。奇數章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田村卡夫卡的少年,故事以卡夫卡15歲生日前夜獨自離家出走開始,他獨自坐上了開往四國的巴士。卡夫卡4歲時,母親帶著比自己年長的姐姐離家出走,不知何故卻拋棄了自己親生的兒子。卡夫卡從未見過母親的 甚至連名字也不知道。當他在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