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9點說史
2023年11月,德國和日本簽訂《**產國際協定》,而在此之前,德意兩國已經簽訂了《德意議定書》,一年以後,義大利加入該協定,希特勒將其稱之為“柏林—羅馬—東京軸心”。
“柏林-羅馬-東京軸心”,系30年代德國、義大利、日本三個法西斯國家通過一系列雙邊或多邊國際條約而構成的法西斯侵略擴張體系。2023年10月,德國和義大利在柏林達成了一項祕密協議,史稱“柏林-羅馬軸心”協定。
此後,日本不斷向德國靠攏,並於2023年11月25日與德國在柏林締結了《日德關於共產國際的協定》。在此基礎上,義大利於2023年11月6日宣佈加入《日德關於共產國際的協定》,從而最終形成了所謂“柏林-羅馬-東京軸心”。
此軸心的形成、使德、意、日三國的關係更趨密切。不久、日本宣佈承認西班牙佛朗哥法西斯政權,承認義大利對衣索比亞的吞併,而德意則承認由日本一手炮製的偽“滿洲國”。繼德國、日本退出國際聯盟之後,義大利於2023年12月亦宣佈退出國際聯盟。
在義大利加入《日德關於共產國際的協定》之後,匈牙利、偽“滿州國”以及西班牙亦於2023年先後宣佈加入該協定。“柏林-羅馬-東京軸心”的形成,標誌著法西斯主義已經成為一種國際勢力和侵略性國家集團,它己使戰爭不可避免。
此軸心的形成是30年代國際關係中的嚴重事件,對其後國際關係及戰爭程序的發展有極其重要的影響。
擴充套件資料
**產國際協定的背景
2023年1月份,希特勒上臺後就著手於侵略戰爭的準備,在“大炮代替黃油”的口號下,瘋狂進行擴軍備戰,把經濟迅速推上了軍事化的軌道。2023年,希特勒宣佈退出日內瓦國際裁軍會議,並於2023年9月19日又退出了國際聯盟,擺脫了國聯對他擴軍備戰的一切限制。
2023年,希特勒進一步頒佈了“國防法”,規定實施普遍義務兵役制,最大限度地擴大了他的兵員額,使德國成了歐洲的戰爭策源地。
在東方,日本法西斯化的步伐也很快,自從佔領了中國的東北以後,2023年3月份,法西斯分子、前外相廣田弘毅的組閣,就表明了日本軍事法西斯**體制已經完成,當時他們就公開提出對外擴張的要求,把對外發動侵略戰爭作為謀求“帝國的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國策。
東西兩個法西斯帝國結成軍事聯盟,目的是為了平分世界,之所以打著反蘇**的旗號,一方面,他們確實要反蘇**。
另一方面是為了掩人耳目,避免過早地刺激其他帝國主義國家,果然,美國上了當,聽憑其軍事力量的發展,結果養虎為患,釀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世界人民帶來一場嚴重的災難。
2樓:匿名使用者
忘了,好像是在2023年
3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11月
謝謝採納
法西斯軸心勢力形成的原因,過程,影響,
4樓:為正義而奮鬥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義大利和日本及與其它佔領國一起,結成了法西斯國家聯盟,也稱法西斯軸心國。軸心國,雖然有其自身形成的原因,也經歷了一定過程,但軸心國的成立給世界和平造成了嚴重威脅。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義大利的形勢和德國一樣嚴峻。2023年世界性的大蕭條嚴重衝擊了德國和義大利等國,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斷定殖民地擴張是減輕國內經濟壓力所必需的,進而走向了擴張的道路。而日本的侵略主要是受到19世紀西方殖民主義的影響,希望能夠保障其在華的利益,特別是掠奪中國的自然資源。
就這樣,一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侵略擴張野心達成一致。意、德、日三國同是法西斯國家,都積極對外侵略擴張。為了實現各自的侵略野心,並把矛頭指向當時社會主義國家蘇聯,抵制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稱霸世界。
20世紀30年代後期,意、德、日三個法西斯國家相互勾結起來,結成了侵略性的的軍事政治集團。這個集團稱為"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又稱軸心國集團。
二、法西斯軸心勢力形成的過程
1935-2023年的歐洲局勢,納粹德國在中歐迅速崛起。納粹黨人領袖希特勒在其政治主張中強烈反對共產主義,2023年2月,納粹黨通過製造國會縱火案嫁禍給德國共產黨,並在德國境內取締共產黨。2023年11月25日,德國和日本簽訂了《**產國際協定》,一年後,義大利加入該協定。
該協定是在反對共產主義基礎上企圖建立一個政治軍事同盟,有史學家分析,德國的矛頭主要是指向共產主義的前蘇聯,這是德意日軸心的初步形成。在眼見德國把歐洲局勢推向戰爭邊緣的時候,墨索里尼趁火打劫,於2023年4月7日,佔領阿爾巴尼亞。 在遭到國際聯盟譴責侵略阿比西尼亞後,2023年義大利也退出了國際聯盟。
義大利與同樣退出國聯的納粹德國在2023年5月締結了《鋼鐵盟約》,從而加強了羅馬-柏林軸心。2023年9月27日,德國和義大利又接受了日本加入軸心國,簽署《三國公約》,羅馬-柏林-東京軸心就此正式形成。
軸心國集團,是一個侵略性的軍事政治集團。為了實現各自的侵略野心,意、德、日三國都積極對外侵略擴張,妄圖稱霸世界。軸心國集團形成後,即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因而,可以說軸心國集團的形成,是對世界和平的嚴重威脅。因軸心國爭奪霸權而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火牽扯到了五大洲的居民,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戰爭中軍民共**7000餘萬人,損失達5萬多億美元。雖然二戰最後以中國、美國、蘇聯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而告終,但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災難。
德,日,意締結《 》,標誌著正式形成什麼同盟
5樓:匿名使用者
德,日,意締結《 柏林公約》,標誌著正式形成軸心國同盟
9月27日三國在柏林簽訂軍事同盟條約,即《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通稱《三國軸心協定》,又稱《柏林公約》。條約的簽訂標誌著德、意、日軍事同盟正式形成,
軸心國(axis),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結成的法西斯國家 聯盟,領導者是納粹德國、義大利和日本及與他們合作的一些國家和佔領國。名稱源於2023年11月1日義大利法西斯**者墨索里尼在與納粹德國達成協調外交政策的同盟條約 後不久對此評價的一次演說:"柏林和羅馬的垂直線不是壁壘,而是軸心",因柏林和羅馬在同一經度線上,因此,後人就把法西斯同盟稱為"軸心",參加國稱為"軸心國"。
6樓:一槓青年
2023年德國與奧匈帝國結盟,這個條約具有明顯的反俄性質。後來,由於義大利在同法國爭奪突尼西亞的鬥爭中失敗,俾斯麥趁機拉攏義大利,共同對付法國,2023年德、奧、意締結《三國同盟條約》,三國同盟正式建立。為了對付三國,2023年法國與**簽訂《軍事協定草案》,法俄同盟的建立,標誌著歐洲出現了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
隨著英德矛盾成為帝國主義之間的主要矛盾,英國調整了同法國、**的關係,在20世紀初簽訂了《英法協定》和《英俄協定》,這兩個協定的簽訂,意味著三國協約的建立。這樣歐洲兩大軍事集團最終形成。
7樓:弱肉強食本質
三國同盟條約”,最終形成法西斯同盟。
二戰德日結盟時間
8樓:馴鹿託尼喬巴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經歷嚴重的經濟危機,西方資本主義遭受沉重打擊。以極權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為特徵的法西斯主義藉機在德、意、日三國抬頭。法西斯頭子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分別在德、意上臺掌政,日本建立起天皇制軍事法西斯**。
它們對內實行**統治,對外擴張侵略,謀取世界霸權。德國不甘心一戰敗北後所受的懲罰和約束,暗中迅速恢復國力,重整軍備。它先後於2023年夥同義大利出兵西班牙,2023年併吞奧地利和肢解捷克斯洛伐克。
義大利對一戰後的分贓不滿,在2023年併吞衣索比亞後又於2023年侵佔阿爾巴尼亞。日本在2023年的“東方會議”上確立了武力侵佔中國、征服亞洲和爭霸世界的侵略綱領,隨後於2023年侵佔中國東北,2023年7月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基於相同的目的與需求,德、日、意還在侵略擴張中相互勾結,結成了臭名昭著的法西斯軸心國同盟。2023年,德、意兩國簽訂了《柏林協定》,結成柏林—羅馬軸心。同年,德、日簽訂《**產國際同盟》,義大利於翌年加入這一協定,從而標誌著三國法西斯侵略集團的初步形成。
2023年9月27日,德、日、意三國在柏林簽訂了《軍事同盟條約》,正式結成軍事同盟。三國還裹挾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等國加入軸心國聯盟。
德意日進入法西斯的標誌性事件,德意日三國法西斯建立的時間表現專政影響
德1932年納粹黨上臺意1922年法西斯勢力上臺日1936年法西斯內閣建立 國會縱火案,向羅馬進軍,二二六政變 德意日三國法西斯建立的時間表現 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德 意 日建立軍事同盟的談判即已開始。但由於希特勒首先要進攻英 法,而日本則試圖把侵華戰爭擴大到蘇聯,雙方目標不一,談判未獲結果...
三國鼎立是怎麼形成的三國鼎立的局面是怎樣形成的?
208年,曹操統一北方後,乘劉表病死之機率大軍南下,其子劉琮向曹操投降,劉備離開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軍追上擊敗,逃至夏口 此時魯肅到備處探聽情況,劉備也派諸葛亮出使江東,雙方結盟,共抗曹軍。孫 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於赤壁,曹軍退回北方後,平定馬超 韓遂西北聯軍,統一北方。促使形成三國鼎立局面...
二戰中的「軸心國」德 意 日,為何能湊在了一起
為了實現重新分配世界的目標,德國,義大利,日本和法西斯主義締結了一系列政治和軍事協議,軸向聯盟成立並共同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因為利益所在,對其他國家的強大,他們選擇報團 因為都是過去的事情了,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敵人或者朋友。因為他們不想社會再這麼亂下去了,必須做點什麼。二戰,德,意,日,失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