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大清爵位主要分為三個系統:宗室爵位、異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清朝王爺的品級是正一品,等級是“和碩親王”是最高一級。
清朝依然施行王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也按照晉朝的宗王官於京師的制度。藩王不就藩地方,沒有爵土。清朝爵位分為宗室爵位、異姓功臣爵位、蒙古爵位。
宗室爵位分為十二等,每等若干級,十二等大致可分為超品、品級。
超品: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將軍。蒙古爵位一般按照宗室爵位例,同時保留原來的蒙古尊號,有時在親王之上依舊設立汗號世襲罔替。
宗室爵位,又稱宗室覺羅世爵,掌於宗人府,共分為十二級,只授予愛新覺羅氏族人,它們分別是:
①和碩親王 和碩:滿語意為一方、一隅)
歲俸銀1萬兩,祿米1萬斛;
世子歲俸銀6千兩,祿米6千斛;
②多羅郡王
歲俸銀5千兩,祿米5千斛;
長子歲俸銀3千兩,祿米3千斛;
③多羅貝勒
歲俸銀2500兩,祿米2500斛;
④固山貝子(固山;滿語意為一角)
歲俸銀1300兩,祿米1300斛;
以上四種為高階爵位,貝子是當朝皇子的最低封爵,但也有例外,有個別皇子只封得鎮國將軍。親王、郡王補服為前後胸加兩肩共四團龍,貝勒為前後兩團正蟒,貝子為兩團行蟒
爵位世襲,分為降等世襲與世襲罔替。
降等世襲,即每承襲一次要降一級,但降級若干次(親王降至鎮國公,郡王降至輔國公,貝勒降至不入八分鎮國公,貝子降至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公降至鎮國將軍,輔國公降至輔國將軍)後便不再遞降,以此爵傳世。
世襲罔替,即以原爵位承襲。例如大清十二家“鐵帽子王”。
2樓:龍藝軒漆線雕
這是網上看到copy過來的,你看看對你有用嗎?
清朝和碩親王、世子(親王嫡子)、多羅郡王、長子(郡王嫡子)、多羅貝勒、固山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一至三等鎮國將軍、一至三等輔國將軍、一至三等奉國將軍、奉恩將軍共十四級,輔國公之前八等稱入八分公,與之後的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等爵位不同。
功臣世爵
乾隆十六年定製,功臣世爵為以下二十七等: 公,分一至三等,超品 侯,分一等侯兼一雲騎尉,及一至三等侯.超品; 伯,分一等伯兼一雲騎尉,及一至三等伯,超品; 子,分一等子兼一雲騎尉,及—至三等子,正一品; 男,分一等男兼一雲騎尉,及一至三等男,正二品; 輕車都尉,分—等輕車都尉兼一雲騎尉,及—至三等輕車都尉,正三品; 騎都尉,分騎都尉兼一雲騎尉及騎都尉二等,正四品; 雲騎尉,正五品; 恩騎尉,正七品。
清朝封爵詳細情況
清朝的封爵,與前代不同的是,所有的封爵只加美號,不加國號、邑號,如睿親王、勇毅侯之類。 其中我們比較耳熟的清代異姓功臣中,如和珅原襲三等輕車都尉,後晉爵至一等忠襄公;曾國藩授封一等毅勇侯;李鴻章授封一等肅毅伯;左宗棠授封一等恪靖伯;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賜號驃勇巴圖魯,授封一等男爵。而且在中華**初年的軍閥、內閣重臣、封疆大吏、社會名流等人中,我們還經常見到這些人的姓名前加有爵號,這是因為他們或世襲、或實封有各種爵號,雖然已改朝換代,但歷史的印記或遺老遺少的秉性不能改變的緣故。
清代的公、侯、伯爵均分三等,地位都是在一品之上。雍正以前,爵位沒有名字,雍正之後,開始賜予封號,公爵封號最多四個字,整個清朝只有4人,而且全部都是在乾隆年間,他們是:
1、一等誠嘉毅勇公,姓富察氏,名明瑞,字筠亭,滿洲鑲黃旗人,屬於乾隆皇后富察氏外戚集團。
2、一等誠謀英勇公,姓章佳氏,名阿桂,字廣庭,滿洲正藍旗人,後改隸正白旗,其父是大學士阿克敦,阿桂本人是乾隆末年的領班軍機大臣,與和珅關係不睦,但都是乾隆寵幸之臣。 3、一等嘉勇忠銳公,姓富察氏,名富康安,字瑤林,滿洲鑲黃旗人,其父是大學士傅恆,傅恆本人是乾隆第一位皇后富察氏(孝賢皇后)的弟弟,被封為一等忠勇公,保和殿大學士(此職為三殿三閣大學士的最高等級,傅恆死後,就再無人取得過此大學士級別,原為第二的文華殿大學士就相當於最高的大學士)。傅恆有四子:
富靈安(僅獲雲騎尉世職,當過總兵、副都統)、富隆安(是乾隆女兒和嘉公主的丈夫,父死後,承襲一等忠勇公)、富長安(乾隆死後,與和珅一起獲罪,嘉慶帝讓其監督和珅自盡,卻未殺他,後來任正黃旗滿洲副都統)、富康安(屢立戰功,金川平,**封三等嘉勇男,後晉封嘉勇侯;平臺灣林爽文亂,進一等嘉勇公;平廓爾喀,加賜一等輕車都尉;前往安南國平亂途中加封嘉勇忠銳公;平苗人起義,進封貝子;後病死軍中,追封郡王。其子德麟,襲貝勒,遞降至未入八分王,世襲罔替)。
4、一等武毅謀勇公,姓吳雅氏,名兆惠,字和甫,滿洲正黃旗人,孝恭仁皇后(雍正帝母親吳雅氏)族孫。 按制是長子襲親王,但遍觀清史,真正長子承襲的很少,而且可以看出多是由比較喜歡的兒子或比較受寵的妻妾所生的兒子承襲。 親王的兒子中除了一個襲郡王外,其他兒子按出身的不同被授予不同的爵位,不過這個爵位要考封,而不是一定會封。
如果考試不合格的話,就不會被授予爵位,等同閒散宗室。 按規定,親王嫡福晉所生的兒子考封為不入八分公,側福晉所生的兒子考封二等鎮國將軍,妾媵(另室所居)所生的兒子考封三等輔國將軍。無論是嫡、側福晉還是妾媵,都是要在宗人府登記的,如果與沒有登記的女子生下的孩子,那是不會被承認宗室身份,更不要說爵位。
特殊情況
不過,有幾種情況例外。一是鐵帽子王,那是世襲的王爵不降封;二是該親王比較受寵,他們的兒子經常仍然襲封為親王,再往後才降封郡王、貝勒等,比如裕親王福全、定親王永璜(他們的兒子、孫子都襲封親王),恆親王允祺、和親王弘晝(他們的兒子都襲封親王);三是不受待見甚至是得罪過皇帝的親王,兒子往往連郡王都襲不到,比如恭親王常寧(兒子襲封貝勒)
3樓:
1、清朝王爺的品級是正一品。
2、康乾三期的等級,康乾三期沒有活著的異姓王。
3、王爺的等級是和碩親王是最高一級。
4、攝政王之類的是正一品。
4樓:步兵在前進
平三藩之前 有異姓王 之後沒有漢人異姓王 但是蒙古應該有 和碩親王是最高品級 攝政王只存在於特定時期 類似與漢人王朝的監國 只有在皇帝幼小時 偶爾會設 整個清朝 除多爾袞外 也就是後期有攝政王 但沒有起大作用 而品級上 攝政王必然是親王 而且要是八旗旗主
5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活著的異姓王,不是,攝政王是皇帝的親戚和扶政大臣差不多就是權利大一些.
6樓:匿名使用者
蒙古有很多異姓王,清初8家鐵帽子王都姓愛新覺羅不是異姓王,蒙古在和碩親王之上還有汗王(如葛爾丹,渥巴錫等)
7樓:王飛
王爺並沒有品級,王爺只屬於爵位,親王屬於爵位上的第一等,親王一般只授予於皇子或者皇上的親兄弟,郡王一般也只授予皇子或者親王的兒子,貝勒一般只授予皇子,其下還有,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等等。。。。 所以說王爺雖然不屬於品級行列,但是其地位確是非常高的,王爺所說的每句話就算是當朝正一品的**也不得不敢不聽從,不敢不尊敬王爺。
清朝官吏級別和品級制度
清朝 等級分 九品十八級 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官制中最有代表性 最完善的,每品有正從之別,不在十八級以內的叫做未入流,在級別上附於從九品。正一品文職京官 太師 太傅 太保 殿閣大學士 文職外官 無 武職京官 領侍衛內大臣 掌鑾儀衛事大臣 武職外官 無 從一品文職京官 少師 少傅 少保 太子太師 太子太...
古代清朝王爺的兒子怎麼稱呼,古代王爺的兒子如何稱呼
呼為世子。bai 曹魏以前,諸王嗣子 du稱太子,自曹zhi魏始,諸王嗣dao子改稱世子,後世多以王爵嫡長子為世子。明清兩代親王嗣子稱世子。至清朝例 和碩親王繼承人立世子 多羅郡王繼承人立長子。在朝鮮李朝,因為其國為中國藩屬國,故國王嗣子依中國製度封為 世子 尊稱 邸下 同樣是中國藩屬國的琉球國的王...
歷代,王爺的子女怎麼稱呼,古代清朝王爺的兒子怎麼稱呼
皇帝和皇后之女冊封后稱 固 主 皇帝和妃嬪等後宮之女冊封后稱 和碩公主 親王之女稱 和碩格格 漢名 郡主 郡王之女稱 多羅格格 漢名 縣主 貝勒之女稱 多羅格格 漢名 郡君 貝子之女稱 固山格格 漢名 縣君 鎮國公之女和輔國公之女稱 格格 漢名 鄉君 滿語格格是小姑娘,小姐的意思後來指滿清皇親國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