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歷史階段特徵整理
一、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
1、政治:諸侯爭霸,實現區域性統一;分封制逐漸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2、經濟:鐵器牛耕的使用,生產力提高;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建立。
3、民族:經濟文化交流和頻繁的戰爭,各民族逐步融合。
4、文化:哲學思想流派紛呈,百家爭鳴;文學藝術,百花競豔;科學技術,世界領先。
二、秦漢時期(公元前221~220年):封建社會初步發展的時期
1、政治:實現了國家的大一統;**主義集權制度的建立鞏固時期。
2、民族:華夏民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的初創時期;在北方,漢族政權同匈奴族關係複雜;同西域各族開始發生密切關係和文化交流;對南方少數民族地區進行初步開發和管轄階段。
3、對外:中國與朝鮮、日本、西亞和歐洲的交往開始以**往來、使節往來和技術交流等形勢發展起來;「絲綢之路」開通後,中國同西亞和歐洲大秦開始交往。
4、文化:統一性和多樣性結合;中外文化交流頻繁;水平居世界領先;氣勢恢巨集。
三、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220~589年):封建國家處於**狀態,北方出現了民族融合的趨勢,江南經濟有了較大發展。
1、政治:秦漢以來封建的大一統局面被打破,其間雖有西晉的短期統一,但**是這一時期政治的主要特點。
2、經濟:江南經濟得到開發,為經濟重心南移打下基礎。
3、民族:漢族和各少數民族的大融合。
4、文化:體現民族融合特色;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進一步發展;科技成就突出,在數學、農學、醫藥學和地理學等領域取得新成果。
四、隋唐時期(581~907年):封建社會的繁榮階段。
1、政治:封建社會第二個大一統時期;**主義**集權制度的完善時期。
2、經濟:江南經濟進一步發展,安史之亂後,經濟重心開始南移;封建經濟空前繁榮發展;賦稅制度出現重大改革。
3、民族:隋唐時期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重要發展階段,民族政策開明,民族關係空前融洽。
4、對外:對外交通發達,海陸並舉;較為開放的對外政策;對日本、朝鮮政治制度影響深遠。
5、文化:全面繁榮;兼收幷蓄;世界領先;影響深遠。
五、宋元時期(960~2023年):從**割據若干民族政權並立逐步走向統一,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封建生產方式逐步向邊疆地區擴充套件。
1、政治:從**割據若干民族政權並立逐步走向統一,**主義**集權制度的進一步發展階段。
2、民族:民族政權長期並存;出現了又一次民族融合;少數民族封建化;形成新的民族。
2樓:澄琇
一、現實性(或現世性)。與其他民族一樣,中國古代思想也經歷了漫長的神話階段,即以神話傳說的方式解釋自然和社會現象,但是從西周時期開始,我們就努力擺脫神話因素的影響,代表人物恰恰是新上任的西周統治者,比如周公。
他一改以往解釋朝代更替的天命觀,認為所謂的天命無非是民心,這樣就把歷史發展的決定因素從天上拉到了人間。繼而,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紛紛表現出濃厚的人文精神。就連超越色彩最濃厚的道家(莊子)也曾經說過「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即精神的高度自由伴隨的是人倫日用的世俗化。
這體現在更超越性的宗教學說上也是這樣,比如中國的道教並不像猶太教、**教或伊斯蘭教、佛教等強調彼岸世界,它更強調的是此岸生命的延長——長生不老,這體現的是中國人強烈的世俗感情和現實態度。
二、重聯絡性。古希臘哲學產生於對世界本原的思考,並一直以此為傳統。強調現象背後的本質,並認為有一個本原性的實體決定著世界的產生和執行,這個實體或者是「理念」,或者是「形式」,或者是「上帝」,或者是「物自體」,或者是「絕對精神」,或者是「思維」,或者是「語言」,或者是「生命意志」等等。
對本原實體的追求構成了西方形而上學史甚至西方哲學史的大部分內容。但在中國哲學中很少有哲學家以**本原實體作為自己哲學思想的根本任務,而是以人際關係、人與世界的關係、人與自己的關係作為最終落腳點。張載曾精煉地將這一特點歸納為「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這種講究「天人合一」的中國哲學更強調的是聯絡而非實體,更強調整體綜合而非具體分析,這也是中國哲學本體論不發達但辯證法傳統悠久的重要原因。
中國曆代哲學思想的特點是什麼?
中國哲學產生的時間 條件 特點 歷史
3樓:匿名使用者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產生於我們親身經歷的改革開放偉大實踐,又是這一實踐的唯一指導思想。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總結改革開放的實踐經驗,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重要途徑。 近十多年來我省研究和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最成功經驗
4樓:蔚藍de飛鳥
讀下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相信你的答案自會水落石出
中國古代哲學經歷了有六個歷史發展時期???
5樓:仰壁母文星
中國古代哲學經歷了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朝、宋元和明清至鴉片戰爭前期這六個歷史發展時期。
1、先秦是中國古代歷史哲學的建立時期,提出了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範疇和命題。
《易經》是春秋時期系統反映中國歷史哲學的奠基之作,它首次系統描述了人類歷史的起源和發展,明確提出了聖人創化論。春秋戰國之際的百家爭鳴將中國歷史哲學發展推向高峰。先秦儒家創始人孔子創造性提出「仁」的範疇和「仁者愛人」的命題等。
2、兩漢魏晉到隋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由發展走向鼎盛時期,中國古代哲學得到和深化,特別是對天人關係、歷史之「勢」等做出了多方面的深入**。
西漢董仲舒建立的取法於天的天本史觀,魏晉「玄學」等都為古代哲學發展做出貢獻,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頂峰,歷史唯物論得到重要發展。
3、宋元明清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轉型時期,出現了融儒釋道為一體的宋明理學,將中國哲學推向新階段,對古代哲學做出新開拓。
4、鴉片戰爭時期,龔自珍和魏源面對封建統治的內憂外患處境,吸取了金文經學的三世說和變易史觀,歲社會歷史問題做出深入系統的考察,揭開中國近代歷史哲學的序幕。
6樓:風中的紙屑
中國古代哲學大體上可以劃分為以下六個時期:
1、先秦諸子時期
誕生了老子、孔子、墨子、荀子、莊子、孟子、韓非子等一大批哲學家,產生了道家、墨家、法家、儒家等哲學思想。
2、漢代的儒學制度化以及經學的產生
漢代統治者出於統一思想、加強**集權考慮,「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重政治學領域,講求教化與制度禮節,追求將經卷的思想變成相對穩定的制度。
3、魏晉南北朝的玄學時期
玄學主要涉及有與無、生與死、動與靜、名教與自然、聖人有情或無情、聲有無哀樂、言能否盡意等形而上的問題,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現的一種哲學、文化思潮。
4、隋唐佛學時期
誕生了"三論宗"、"唯識宗"、"華嚴宗"和"禪宗"等主要宗派。
5、宋明理學時期
以朱熹、陸九淵為代表,大致分為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是宋明(包括元及清)時代,占主導地位的儒家哲學思想體系。
6、明清實學時期
提倡經世致用,反對封建**,提倡思想解放。
中國哲學的特點是什麼?
7樓:
追源—歷史性的錯誤;
辨惑—中國有無哲學;
危機―中國哲學是否可能;
展望―中國哲學的生生之路;
8樓:匿名使用者
四個字就行 比較落後
中國哲學發展史
9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哲學源遠流長,已經有了近三千年的發展歷史。把中國哲學史建立為一門科學,距今不過五十多年。五十多年來,中國哲學史這門學科受到國內政治經濟發展的總形勢的影響,有時繁榮和前進,有時停滯和倒退,但總的趨勢是前進而非倒退。
1.中國原始社會思維的發展和世界觀的早期形態; 2.殷周之際宗教思想的變革;
3.春秋時期的思想; 4.孔子的哲學思想; 5.
墨子思想體系的內在矛盾; 6.孔孟之間的儒家傳承; 7.莊周的唯物主義哲學 8.
後期莊學的相對主義和唯心主義
9.戰國時期的名辨思潮和惠施、公孫龍等人的辯學10.後期墨家的哲學與辯學
11.《易經》和《易傳》
12.荀子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13.韓非的法治和哲學思想
10樓:匿名使用者
太長,一時半會兒說不清楚,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中國歷史文化都有哪些特點
中國歷史文化包括很多,例如 婚姻 家族 國家政權而至 衣食 文字 文學 經學 宗教 道德 民俗 節慶等,構成一幅清晰簡要的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縮影。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就文化的載體文字而言,漢字的誕生時間尚難以考證,相傳伏羲作八卦,倉頡造字。19世紀末發現了三千多年前的漢字 甲骨文,近些年又有更早期文字...
中國結的歷史和特點,中國結的來歷和意義 影響 ,歷史,種類,特色
中國結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手工編織工藝品,它身上所顯示的情致與智慧正是中華古老文明中的一個側面。它原本是由舊石器時代的縫衣打結,後推展至漢朝的儀禮記事,再演變成今日的裝飾手藝。周朝人隨身的佩戴玉常以中國結為裝飾,而戰國時代的銅器上也有中國結的圖案,延續至清朝中國結才真正成為了盛傳於民間的藝術。當代多用來...
中國歷史上誰寫詩最多在中國文學歷史上,現存詩歌數量最多的詩人是誰
據 四庫全書抄簡明目錄 記載,清朝的bai乾du隆皇帝當時已寫詩39340首,這還不包括 zhi甲辰以後dao寫的詩。另據鄭鶴聲著 中國文獻學概要 載,乾隆 御製詩至十餘萬首,所作之多,為陸放翁 即陸游 所不及。乾隆活了88歲,以其壽計算,平均每天寫詩3首多。看來乾隆可算中國古 詩最多的人了。其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