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高考哲學要點,高考政治哲學原理與方法論(全部的)

2021-08-16 23:29:03 字數 5451 閱讀 9162

1樓:譚銀光

文綜滿分300,其中政治、歷史、地理各佔100分。政治學科中,經濟、哲學、政治常識基本各佔大約1/3,即30分左右。重難點主要辯證法中的矛盾論、認識論中的實踐和認識的關係,唯物論中的客觀規律和主觀能動性等。

我覺得學哲學主要是分版塊掌握好原理和方**,然後就是讀懂材料,結合知識的問題了。各科中,我覺得經濟最不好學,因為它往往結合時政性問題,而且綜合性很強。

2樓:落寞仇英

高考政治,最難的是經濟學,因為他多且亂,而哲學條理清晰,按點答題即可。

想要考高分要背答題點,考試時多答點,分成條理,字跡工整就可以了。

3樓:陽光de恬若寂

比較多,百分之三十大概

4樓:折星星的孩子

哲學其實不難,只要你理解了哲學含義,然後把內容背清楚,做題目是就輕鬆很多了。政治其實只要理解過後,之後只要背背就可以啦。。。

高考政治經常考到的政治經濟哲學原理、簡單的一兩句話就說明的一個原理。最好全一點。

高考政治哲學原理與方**是什麼?

5樓:久落江邊

高中哲學原理及其對應方**是物質決定意識,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正確的意識對物質具有促進作用。

辯證唯物論

1、 物質和意識的辨證關係

原理: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

方**:①想問題、辦事情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②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樹立正確的意識。

2、 規律的客觀性和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辨證關係

原理:規律是客觀的,它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規律制約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另一方面,人具有主觀能動性,能夠認識和利用規律。

方**:發揮主觀能動性要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規律,改變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變害為利。

唯物辯證法

(一)聯絡的觀點

1、 聯絡的普遍性和客觀性

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於普遍聯絡之中,其中沒有任何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絡的統一整體。 事物的聯絡又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人們不能否認和割斷事物之間的客觀聯絡,也不能主觀臆造聯絡。

方**:堅持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認識和把握事物的真實聯絡,具體分析事物之間的聯絡,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絡改變事物的狀態(改變條件創造條件),建立新的具體聯絡。

2、 因果聯絡

原理: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絡既是先行後續的關係,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關係;原因總是伴隨一定的結果,結果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任何事物都處於因果聯絡的連線之中,因果聯絡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方**:①承認因果聯絡的普遍性和客觀性,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進行科學研究的前提;②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絡,才能提高人們實踐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

3、 整體和部分的關係

原理:整體處於統帥的決定地位,部分從屬於整體,整體的效能狀態及其變化會影響到部分的效能狀態及其變化;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整體功能的形成離不開部分原有的功能,部分制約整體,甚至在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的效能狀態會對整體的效能狀態起決定作用。

方**:①要樹立全域性觀念,辦事情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②搞好區域性,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二)發展的觀點

4、 發展的觀點

原理:一切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無限變化和永恆發展著的物質世界;發展就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

方**:①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②要把事物如實地看成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③要明確事物處於怎樣的階段和地位④要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

5、 內因和外因的辨證關係

原理:事物的發展都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方**:堅持用內因和外因辨證關係的觀點看問題,要重視內因的作用,同時也不能忽視外因。

6、 量變和質變的辨證關係

原理: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是首先從量變開始的,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事物都是在量變和質變的兩種狀態中不斷髮展的。

方**:①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②要堅持適度原則③要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④要重視量的積累⑤學會優化結構

7、 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原理: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而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進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進,是一切新事物發展的途徑。

方**:堅持用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的觀點看問題,堅信前途是光明的,準備走曲折的道路。

(三)矛盾的觀點

8、 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並且貫穿於每一事物的始終,即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

方**:要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觀性,敢於承認和揭露矛盾;要善於全面分析矛盾,堅持兩分法,防止片面性。

9、 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點;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階段各有不同的特點;矛盾雙方各有其特點。

方**: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係的原理

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的關係。①兩者相互聯結。

一方面,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並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無論怎樣特殊,它總是和同類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處,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沒有的。②兩者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由於事物範圍的極其廣大和發展的無限性,在一定場合為普遍性的東西,在另一場合則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場合是特殊性的東西,在另一場合則是普遍性。

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係的原理要求我們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斷實現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共性和個性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補充:

這一原理是馬列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哲學基礎,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依據。堅持這一原理有助於我們正確認識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認識秩序;有助於學會“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號召與個別指導相結合,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等科學的工作方法。)

反對:注意既要反對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視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間的差別;又要反對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視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萬事萬物的聯絡

11、主次矛盾關係

原理: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而次要矛盾則處於從屬地位,不起決定作用;二者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方**:要善於抓重點,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要學會統籌兼顧,恰當地處理次要矛盾。

12、主次方面關係

原理: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內部居於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方面,而次要方面則是處於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導作用的方面;二者是對立統一的關係;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方**:看問題既要全面,又要善於分清主流和支流。

13、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原理:主次矛盾和主次方面的相互關係原理

方**: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兩點是有重點的兩點,重點是兩點中的重點。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14、實踐和認識(理論)的辯證關係原理

原理內容:實踐決定認識(理論),認識(理論)對實踐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科學的理論對實踐有指導作用。錯誤的認識、不科學的理論對實踐有阻礙作用。

方 法 論: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重視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反對教條主義,反對思想僵化。

15、認識隨實踐的發展而不斷深化、擴充套件、推移

原理內容:從深度上說,認識需要不斷深化;從廣度上說,認識應當不斷擴充套件;從程序上說,認識必須向前推移。

方 法 論:反對思想僵化、認識固定化的觀點,反對一切停止、悲觀、無所作為的觀點。

16、認識的根本任務是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透過事物的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17、實踐決定認識原理

原理內容:實踐是認識的**、動力、目的、檢驗標準,是認識的基礎,認識依賴於實踐。

方**:從實踐中獲得認識、發展認識、檢驗認識,並用認識去指導實踐

人生觀價值觀編輯

18、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辯證關係原理(歷史唯物主義)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先進的革命的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反之起阻礙作用。

19、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

原理內容: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導向作用,對人生選擇、人生道路具有導向作用。

方**:要求我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價值觀,發揮正確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20、集體主義是新時期我國人民的正確價值取向

①它反映了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關係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它正確地解決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係。③它是我國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力量源泉。

方**:要求我們①要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的關係。②要顧全大局,反對小團體主義。③要堅持集體主義,反對個人主義。

21、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發揮集體主義的調節作用

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性質和目的,要求在經濟活動中堅持集體主義。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建立,需要發揮集體主義的調節作用。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產生的矛盾,需要集體主義進行調節。

22、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的辨證關係

個人活動對社會發展產生能動的影響。當個人活動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時,對社會發展起促進或推動作用;反之,起阻礙或破壞作用。社會條件和社會規律又制約著個人的活動。

23、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

人生價值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二是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人生的價值首先在於對社會的貢獻,①它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保障。

②是人生價值的基本標誌。③是人生價值的可靠標誌。衡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既要看他在物質方面對社會的貢獻,又要看他在精神、思想道德方面對社會的貢獻。

在一定條件下精神貢獻可以轉化為物質貢獻。

要求我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在為祖國繁榮、民族振興中,不斷實現和提高人生價值。

24、崇高的理想對人生、對社會有著重大的指導、促進作用

①崇高的理想是社會進步的助推器。②崇高的理想是我國民族團結、共同奮鬥的精神力量。③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要求我們把個人志向與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統一起來,將自己的一切同祖國、同人民、同人類的命運結合在一起。

25、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歷史唯物主義)

①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②人民群眾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③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要求我們必須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應做到①相信群眾②依靠群眾③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奮鬥。

26、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的辨證關係

改造主觀世界是為了更好地改造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著自己的主觀世界。

要求我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要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①改造自己的思想,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②改造自己的認識能力。③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

高三政治哲學題高考政治哲學大題,用各種角度回答問題,幫忙總結一下那些角度都有什麼,和原理

a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是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問題 此對b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 此對 c物質的存在方式是運動 和近代形而上學唯物把原子認為是世界的本源 沒有關係吧 d不可知論來自 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 是隸屬a的 這些都是政治必修4的原...

高考政治哲學好難,怎麼學,高中政治哲學好難啊怎麼學呀

你看到材bai 料想不到這些內du容。其實 zhi你答題思路就不是dao很好,做題是不應該版是根據材料想原權理,而是根據原理和方 去套材料 一般情況下,題目會告訴你用哪個部分的原理 比如告訴你,用唯物論部分的知識分析上述材料,這時候你就要想到所有的唯物論原理,然後看材料,哪些和原理有點像 你對聯絡觀...

政治哲學問題(高二政治)

1.錯2.錯3.錯 4.錯5.錯6.錯 1.不對 按規律辦事是指不違背自然規律,但沒說要打破客觀。2.不對 世界是物質的,意識是依賴物質而存在的。第一性的問題 主觀制約客觀不就是唯心注意了嗎?不科學的。而且我記得書上沒有制約主觀能動性這一說呀 3.這道題不知道有什麼好說的。完全沒有論點4.對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