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地怎麼變,黃土地貌是怎麼形成的?

2021-08-17 07:33:40 字數 5428 閱讀 3587

1樓:匿名使用者

姐們應該是紅土地才對啊。原來的才是黃地土呢。那要等你的級別夠了工具欄有升級就可以了哈。不過的要有足夠的金幣呢。

2樓:匿名使用者

紅土地吧,28級以上或28級就能了。

黃土地貌是怎麼形成的?

3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黃土高原

在中國北方,黃土高原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南連秦嶺,北抵長城,主要包括山西、陝西、以及甘肅、青海、寧夏、河南等省部分地區,面積40萬平方公里,為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厚50~180米,氣候較乾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黃土高原礦產豐富,煤、石油、鋁土儲量大。

北風送土

關於黃土的**,長期以來,中外學者有過不同的爭論。其中,以“風成說”比較令人信服。認為黃土來自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肅、寧夏和蒙古高原以至中亞等廣大幹旱沙漠區。

這些地區的岩石,白天受熱膨脹,夜晚冷卻收縮,逐漸被風化成大小不等的石塊、沙子和粘土。同時這些地區,每逢西北風盛行的冬春季節,狂風驟起、飛沙走石,塵土蔽日。粗大的石塊殘留在原地成為“戈壁”,較細的沙粒落在附近地區,聚成片片沙漠,細小的粉沙和粘土,紛紛向東南飛揚,當風力減弱或迂秦嶺山地的阻攔便停積下來,經過幾十萬年的堆積就形成了浩瀚的黃土高原。

根據黃土堆積環境的不同,可將我國黃士發育分為三個時期:早更新世,相當於第一次冰期,氣候比新第三紀幹寒,發生午城黃土堆積;中更新世,發生第二次冰期,氣候進一步變幹,堆積了離石黃土,範圍廣、土層厚;晚更新世第三次冰期,氣候更加幹寒,堆積了馬蘭黃土,厚度雖小,但分佈範圍更廣,南方稱下蜀黃土。進入全新世,氣候轉為暖溼,疏鬆的黃土層,經流水侵蝕,形成了溝壑縱橫、樑、峁廣佈的破碎地表。

地貌型別

山、原、川三大地貌型別是黃土高原的主體。聳峙在高原上的山地,猶如海洋中的孤島。例如六盤山以西的隴中高原上的屈吳山、華家嶺、馬銜山,隴東陝北高原上的子午嶺、白于山、黃龍山等。

原(或塬)是指平坦的黃土高原地面,著名的有甘肅東部的董志塬,陝西北部的洛川塬。塬面寬闊,適於機械化耕作,是重要的農業區。但是塬易受流水侵蝕,溝谷發育,分割出長條狀塬地,成為山樑,稱為“樑”地。

如果樑地再被溝谷切割分散孤立,形狀有如饅頭狀的山丘,當地稱為“峁”。由“樑”和“峁”組成的黃土丘陵,高出附近溝底大都在100~200米左右,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泥沙**區。川是深切在塬面下的河谷平原。

在樑峁地區地下水出露,匯成小河、河水帶來的泥沙在這裡沉積,在兩岸形成小片平原,稱它為“川”。川兩旁還有階地,即“掌”、“杖”地。掌是川地上源的盆地狀平原,與條狀分佈的杖地不同。

黃河在它的中、上游流經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黃土高原土層深厚,土質疏鬆,地形破碎,暴雨頻繁,水土流失極為嚴重,是黃河泥沙的主要**地。尤其是黃河河口鎮至潼關這一河段,黃河在穿越這一段黃土高原的過程中,眾多支流匯入,把黃河“染成”了黃色。

據測定,這一河段進入黃河的泥沙佔全河沙量的90%。

從地球上來看,黃土主要分佈於中亞到我國的西北、華北和東北一帶,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就是位於黃河上中游地區的黃土高原。它的範圍大致是北起陰山,南至秦嶺,西抵日月山,東到太行山,橫跨青海、寧夏、甘肅、陝西、山西、河南6省,面積64萬平方公里。黃土覆蓋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下,而以隴東、陝北、晉西黃土層最厚,六盤山以東到呂梁山西側,黃土厚度在100米~200米之間,最厚在蘭州,達300米以上。

黃土分佈的面積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

水土流失

主要由暴流溝谷沖刷疏鬆黃土所致。黃土顆粒細小,質地疏鬆,具有直立性並含有碳酸鈣,迂水容易溶解、崩塌。地面坡度較大,植被稀疏,夏季又多暴雨,造成奇峰、陡壁、溶洞、陷穴、天生橋等微地貌,更助長了溝壑擴充套件,加速水土流失。

同時也與近代地殼上升有關,使得溝床不斷下切和側蝕,溝谷溯源侵蝕加劇,相應地谷坡又不斷地擴充套件,於是溝間地日益破碎。除上述自然因素外,與人類活動,特別是濫墾濫伐,破壞天然植被等社會因素有密切關係。新中國成立後,對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採取了一系列綜合治理措施,植樹造林、種草,將坡耕地改為水平梯田,以及水利工程等措施,黃土高原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黃土是怎麼形成的,謝謝。

4樓:我是還珠樓主

關於黃土的成因,20世紀初地學界進行過熱烈的討論,並提出了風成說、水成說、殘積說和多種成因說等多種學說。目前認為黃土有複雜的形成過程,但風成過程是黃土形成的主要過程。就我國的黃土而言,風成說主要有以下幾條根據。

(1)黃土分佈在戈壁和沙漠的東南方向,雖然顆粒比較均勻,但有從西北向東南逐漸變細的規律,這種變化的方向與當地的盛行風向是一致的。

2)黃土披蓋在多種成因和多種形態的原始地貌上,並保持相近的厚度,有時表現出一定的坡向性規律,即迎風側的北坡或西北坡厚度一般較大。

(3)黃土中含有陸生草原性動物和植物化石,反映偏乾的生物氣候條件。

4)黃土中的礦物成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與所在區域的下伏基岩沒有必然的聯絡。這些特徵充分說明,我國的北方黃土主要是從荒漠地區吹來的風積物,屬懸移質風塵堆積。當然地表的一部分黃土,後來也可能經過其他外營力的再次搬運。

(5)黃土中發育有隨下伏地形而起伏變化的多層埋藏古土壤;這些埋藏土層均代表了黃土風塵下降間隙期的土壤風化及形成產物。這說明黃土搬運的主營力──風,隨著歷史上全球氣候的變化,有著活躍期和停滯期之分。在短暫的停滯期內,外來黃土沉積量減少,本地風化成土過程發育,之後又被風塵黃土所淹沒。

由此進一步說明,黃土高原的主要構成物質──黃土,主要形成過程是“風成”。

相關學術著作可參考:劉東生《黃土與環境》,科學出版社2023年版;張宗祐《中國黃土》,地質出版社2023年版。

黃土高原是如何變成荒漠的?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5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由暴流溝谷沖刷疏鬆黃土所致。黃土顆粒細小,質地疏鬆,具有直立性並含有碳酸鈣,迂水容易溶解、崩塌。地面坡度較大,植被稀疏,夏季又多暴雨,造成奇峰、陡壁、溶洞、陷穴、天生橋等微地貌,更助長了溝壑擴充套件,加速水土流失。

同時也與近代地殼上升有關,使得溝床不斷下切和側蝕,溝谷溯源侵蝕加劇,相應地谷坡又不斷地擴充套件,於是溝間地日益破碎。除上述自然因素外,與人類活動,特別是濫墾濫伐,破壞天然植被等社會因素有密切關係。新中國成立後,對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採取了一系列綜合治理措施,植樹造林、種草,將坡耕地改為水平梯田,以及水利工程等措施,黃土高原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加大“三北”防護林的建設,加大植被的覆蓋面積和覆蓋率。尤其對於這個土質比較疏鬆的黃土高原來說,森林覆蓋率一定要高於全國的平均水平22%,只有這樣才能比較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

6樓: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⑴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質組成)、植被四個方面。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徑流的流速越快,對土壤的沖刷侵蝕力就越強。坡面越長,彙集地表徑流量越多,沖刷力也越強。

②降雨。產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強度較大的暴雨,降雨強度超過土壤入滲強度才會產生地表(超滲)徑流,造成對地表的沖刷侵蝕。

③地面物質組成。

④植被。達到一定鬱閉度的林草植被有保護土壤不被侵蝕的作用。鬱閉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強。

⑵人為因素。人類對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壞了地面植被和穩定的地形,以致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

黃河對於中華民族的意義是包括長江在內的其它河流無法比擬的,她流經中國腹地,誕生了中華民族,炎黃子孫既得益於黃河與黃土的哺育而生息繁榮,又受害於黃河與黃土相伴造成的黃河下游河道“善淤、善決、善徙”而治水不止。在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史中,有很大的篇幅都與黃河治理有關。在歷朝歷代,治黃方略如何制訂均是我國安民的決策課題。

倍受後人推崇的最早的治黃成功事例是傳說中的大禹治水。他改進了共工和鯀“ 圍堵障水”的作法,採用“疏川導滯”之策,平息了水患。這一傳說,實際上是對先民治河的總結[1]。

從周以後的文獻記載中,可證實防禦洪水的黃河大堤的雛形遠在春秋戰國時期以前即已存在。以後諸侯國家興起,可以組織更多的人力、物力,從一時一地出發,在大河兩側出現各自為政、甚至以鄰為壑的堤防。規模比較大的和比較長的就成為我國早期的長城了。

文字記載十分確切的是在西漢漢哀帝即位之初賈讓提出的治河三策,是繼鯀、禹之後較早提出創見並且見於正史記載的重要治黃方略。賈讓當時面對的黃河下游河道“河高出民屋”,已是“地上懸河”,堤防寬窄很不一致,佈局更是混亂,所以他最不主張的下策是築堤治河。三策中的上策主張放棄舊有河道,人工改道北流。

他認為“此功一立,河定民安,千載無患,故謂之一策。”中策主張開渠引水,分洪入漳。“此誠富國安民,興利除害,支數百歲,故謂之中策。

”限於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賈讓三策均沒能認真實現。東漢王景的寬河行洪之策得到了大規模實施。他選定行河路線較優的線路,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餘里,修渠築堤,並利用沿河大澤進行放淤,取得了無重大改道變遷的成就,一直倍受後人讚賞。

但是這種安瀾畢竟是相對的,大量的泥沙淤積,至少隋唐五代出現了氾濫決口,更不可能有“千年無恙”的史實。值得借鑑的是明朝潘季馴“束水攻沙”的治河理論與實踐。他主張南北兩岸“堅築堤防”,努力完善堤防系統,如用縷堤束水攻沙,用遙堤約束洪水氾濫,用格堤阻止灘區行洪並促進灘地落淤;為防禦大洪水,又修建滾水壩分洩水。

並且在當時黃河南流的條件下,充分利用淮河之水,藉助洪澤湖的調節能力“蓄清刷黃”。潘季馴治河實現了由分流到合流,由治水到治沙兩個轉折,抓住黃河泥沙淤積這個根本問題,顯然這一點是很高明的。因此,在他之後的明、清治河舉措,多遵循他的治河原則。

他的治河思想和方法甚至影響至今。但黃河河床仍繼續淤高,泥沙災害日益積累,以致於2023年發生了銅瓦廂決口改道的劇變。

黃河治理開發真正取得巨大進展是最近50年的事,黃河已開始變成為人們興利造福的河流。總結治黃成敗經驗和科學研究成果,認為採用“攔、排、放、調、挖,綜合治理”等措施,標本兼治,近遠結合,可以妥善解決泥沙問題;採取“上攔下排,兩岸分滯”的方針,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水。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即形成一個防洪減淤的工程體系。

顯而易見,如此治黃已將黃河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治理對策,人們對黃河的研究與治理實踐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昔日千瘡百孔的黃河大堤,而今變成了巨集偉的“水上長城”,成為海河與淮河的分水嶺,在人們的努力下,取得了連續52年伏秋大汛不決口的奇蹟和綜合治理開發的豐碩成果,治黃成就舉世公認。然而黃河畢竟是世界上最難治理的河流,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以來,歷經多少前輩的治河實踐,一直未能改變黃河這條泥龍恣意遊蕩的脾氣。

史書上清晰出現著2600多年裡黃河氾濫1500次、改道26次的記載。下游決口氾濫範圍,北抵津沽,南達江淮,縱橫25萬km2。頻繁的決口改道,給兩岸群眾帶來了深重的災害。

而今,隨著黃河流域人口急劇增長,經濟建設迅速發展和人類活動強度大大增加,母親河的憂患仍在。由於衝沙入海的水量大大削減,下游河床不斷淤積抬高,行洪能力大大減弱,高灘灘面漫水機遇已與2023年銅瓦廂決口前的情況接近,河道已趨於預警高度,懸河形勢極為嚴峻;嚴重威脅著下游兩岸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另一方面,卻又生髮出季節性斷流的災患,自2023年以來的27年中就有21年斷流,尤其90年代,年年出現斷流。

影響到依靠黃河供水的城鄉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用水,不僅直接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還帶來了諸多的生態環境問題[2,3],如加重了河口地區土地鹽鹼化,河口溼地生態系統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使黃河三角洲日漸貧瘠。黃河斷流、洪澇災害的環境惡化相互交加,黃河安瀾中隱伏著危機,治黃事業無比艱鉅又任重道遠。特別是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黃河的演變,對黃河治理和開發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治黃面臨著許多問題。

風沙地貌發育與土地沙漠化,黃土地貌發育與水土流失有什麼內在聯絡

首先說一 抄下土地荒漠化,我們應該培養bai對題目關鍵的一種敏感du能力,這裡我們可以推斷zhi是指我國的西dao北地區.我國有風蝕荒漠化 水蝕荒漠化 凍融荒漠化 土鑲鹽漬化等4種型別的荒漠化土地,土地荒漠化最終結果是沙漠化,我國風蝕荒漠化土地,主要分佈在於旱 半乾旱地區,在各型別荒漠化土地中是面積...

騰格爾的《黃土地》歌詞,家鄉的那片黃土地曾今風沙築成堤是歌詞 歌名是什麼

嗨喲 攬工人兒難嗨喲 攬工人兒難 正月裡上工就十二月裡滿 愛的是牛馬苦 吃的是豬內狗飯容 六月裡黃河冰不化 扭住我成親是我爸 五穀裡數不過碗豆圓 人裡頭數不過 女兒可憐女兒可憐女兒喲 天上的沙鷗對對飛 不想我的那個娘 在想誰川地裡葫蘆山地裡瓜 不想成親我挨地打女兒喲 正月裡來就正月正 大花眼眼就兩盞...

南方黃土地適合種植的水果蔬菜有哪些

黃土分為好多種類的,具體還要看它的土地上的石頭種類,和土壤成分來定 橄欖 原產我國,可供鮮食或加工,是著名的 帶特產果樹。福建是我國橄欖分佈最多的省份,廣東 廣西 臺灣 四川 浙江等省亦有栽培。應該是南方吧。榴蓮 東印度和馬來西亞是榴蓮的原產地,以後傳入菲律賓 斯里蘭卡 泰國 越南和緬甸等國,中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