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每每度心理諮詢
你的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不太理解的是,為什麼你把自己的內心深層理解看做是對自己的干擾呢?內心恰恰是自己最真實的感覺,既然他原來影響過你,那麼你現在產生那種不舒服的感覺也是正常的。青春期的孩子對於情緒情感非常敏感,即便是已經過去的情緒也會很容易想起來。
從你的描述來看,其實他對你並非有太多的惡意,但他的行為處事方式是不太能夠被別人所接受的。而且,他往往只會對身邊的人如此。既然你們分開一年,那麼關係也就遠了,他也就沒有必要再想原來那麼做了。
所以,他還是他,只不過你看到的是不同角度的他而已。就好比有些人在外表強勢,回到家裡面對父母卻很軟弱,這些看似矛盾的性格其實是可以融合在同一個人身上的。
回到你的情緒上面來說,既然感覺到了不舒服,就可以找周圍人傾訴,或者通過大聲喊叫、記日記等方式處理掉。以後只要和他保持較遠的關係,你和他之間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摩擦了。
2樓:匿名使用者
1、你的心理是正常的,而且完全正常,這一點放心;
2、你的那位「帶友」(曾經帶你回家)的舉動,你只能是這樣的反應,若果沒有反應,你反倒不正常;
3、你的帶友曾經的你們當時環境中的主導者,主導過你的內心,你一定程度怕失去他,而結果失去他了;
4、失去他後你認為是自己的錯或是他認為是你的錯,遠離你的同時也打擊為難你,你這個年齡不能自解是正常的現象;
5、這是一場大多數人玩的或玩過的遊戲,你沒有白來地球一趟;
6、在你高考後遊戲有了新的轉折,這轉折有點突然,所以你選擇了懷疑怨恨甚至恐懼,這就是你的問題,是故事是遊戲都有轉折的,轉折不僅僅是拐了個彎,還完全折了個方向,不然怎麼稱得上「轉折」。
7為此你不必懷疑,高中時期都結束了,轉折是不然的,這是心的遊戲的開始,是你的優秀在其做用;
8、以往的「帶友」都低了頭,在感受你的力量,他的內心在開始轉變,他也許會認為你才是新遊戲裡的「帶友」珍惜他,更珍惜高中的一段情;
9、因為他的轉變,高中時的一切不快、恐懼、怨恨、難眠都將結束,繼而轉變你讀大學的美好回憶,你會覺得,哦,高中是真有趣,跟朋友鬧的不可開交,卻讓我深刻的記住了高中時光;
10、你們之所以鬧是因為你們的的確確曾是朋友,有具體事實的朋友,有朋友的基礎,基鬧就像是「青梅竹馬」,有朋友基礎的彆扭就只能是小插曲,以後會明白;
11、心裡面對他的感謝是你唯一要做的,是他激發了你的鬥志;
12、你從來就沒有弱於他,一直都強與他,無奈他當時是「帶頭人」,但你還是挑戰了,你當老師的面丟了他的面子,你用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積聚對他的怨恨,為什麼,你內心強過他,你在為未來積聚反抗的力量;
13、你只能為未來積聚,因為當時他是小頭目,你爭不過他;
14、新的故事你不去迎接,就是你內心深處的干擾,當你敞開心懷去迎接新的故事時,何擾只有,每個人都為你有這樣一段精彩的經歷而羨慕,你卻不懂得珍惜;
15、這個社會需要印證襯托自己,就需要身邊有各種各樣的人,你有一位直接印襯你成長的人,你很幸運;
16、再次提醒你感謝他吧,是他給了你成長力量
3樓:向日葵
我明白那個人曾經在你年少的時候給你帶來的那種困擾,甚至說是傷害,以至於影響了你那麼多年。
但是這畢竟是你的經歷,這些經歷也造就了現在的你。
你說想像童年那樣看得更真實的世界,這句話就是存在矛盾的,我們的童年看到的只是兒童的世界,只是一個糖果就可以開心一天的世界,但是真實的世界是這樣嗎?不,不是的。還是這個糖果,這個要被製造,被購買,為了購買這個糖果我們要付出勞動付出努力。
這才是這個世界。你所期盼的只不過是小時候的單純美好罷了。
而小時候的那個單純美好的人是誰?是你!所以糖果還在那,你也是你,快樂也還是在你手邊,只要你拋開一些不開心,你還是可以拿到那個糖果,那份快樂。
你已經很棒了不是嗎?你已經從那個人的陰影裡走了出來,考上了不錯的大學,你還可以面對那個人了,這都是你很棒的地方,相信這麼棒的你也可以重新找回屬於自己的快樂。加油
4樓:匿名使用者
終於遇到一個像樣點的問題了。
首先我同意你的觀點,你那位朋友,確實是一個控制慾很強,並且心理層面十分幼稚的一個人。所以當你去問那個他所討厭的老師問題時,才會覺得你背叛了他。因此想盡一切辦法孤立你。
其實你不必想得太高深,這就是很平常學生之間的勾心鬥角,沒什麼大不了的。這在女生裡面比較常見,男生較少。
感覺在他的世界觀裡,只有一個思維,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所以說他十分幼稚。
這種人以後自然是會遭殃的,當他到遇到真正更強的人的時候,他無法再像在學校裡面這樣通過人際關係種種手段來控制對方,他將會一敗塗地,也會遭人唾棄。
面對這樣的一個人,我實在不明白,有什麼值得讓你恐懼和怨恨的。
所以我覺得問題的根源在於你實在過於敏感。對於他的種種做法,你內心的反射已經遠遠大於現實。你知道為什麼高考完後他又若無其事的找回你嗎?
我想他已經自己都已經把過去孤立你的事情給忘了。你說的對,他其實就是個小孩,又霸道,又無理,但是記不住仇恨。
在時間的衝擊下,他跟你爭鬥的回憶被淡化,剩下的主要是和你作為朋友之間的記憶。
我希望你能夠認清事實,擺脫自己給自己籠罩的心理陰影。
另外給你個小建議,心理過於敏感,甚至有些神經質的人群。經常去運動鍛鍊是釋放和緩解情緒的最好辦法。我們常說有些人神經大條,意思是人家不敏感,對事情反應遲鈍,但是那樣的人才是最快樂的。
5樓:匿名使用者
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你那個同學屬於有點兒心胸狹隘的,但是比較精明的人,嚴重點兒就是傳說中的「小人」,對這種人沒必要去討好他或者惹他,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距離,不要跟他過多的扯上關係。如果已經車上關係了,等他故意惹你的時候,你一定要下手比他狠,弄他一次,要不他害你一輩子。小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撿軟柿子捏」!
不要在意別人的想法,特別是小人的想法!就好比被狗咬了,你就一輩子把心思放在一條狗上!
6樓:安仔de媽咪
可能在內心裡,一開始,你對他有一定的崇拜情緒,即使他性格不好,但是他的博學讓你很欽佩。而剛巧,你的同學可能是屬於超級自卑也超級自負的雙重性格的人,性格上的偏執不允許崇拜他的人去認可別人的好。
你又是性格相對柔弱一些,正好這個年齡階段是處於青春期,這時候的男孩子總喜歡加入一些小團體啊什麼的,害怕自己被孤立,被排斥。這些比較敏感的因素導致,他對你所作出的一些傷害在你的內心深處造成很深的影響,甚至已經產生了一定的強迫思維。即使後來大家聚會在一起說笑,但在潛意識裡你對他仍然有深深的恐懼。
這些不良因素需要你自我去剋制,排解。不需要害怕什麼,在人格上你們是平等的,甚至於你在某些方面更勝一籌,要自信,不要認為別人接納你是因為可憐你,同情你。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的歷練,你會越來越成熟,性格上也會變得剛強起來的。
以上只是個人想法,希望對你有幫助,早日走出心靈的陰影
7樓:夕林鬥士
其實每個人都有一些心理疾病,你和你的同學也一樣。你是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太在乎自己在別人嚴重的形象,也很在乎你的同學,也許有一點同性戀的傾向;而你的同學由於控制慾強再加上也敏感等因素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舉動,當然他也是在乎你的,可人自私的天然本性促使他有了那些行為。青春期很多人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不過沒關係,等經歷了這些之後,慢慢的就明白了,也就看淡了這些,當然這些也是一個人成熟的必經階段,過了之後你就會發現以前的事原來那麼幼稚和不值一提。
現在要做的不是要尋找答案,不是要怎麼解決這些,其實這些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啦,每個人都會有,別太在意。就好好的開始自己的生活,把這些有些小小糾結的事情先放下來。保證一兩年之後你就會想想這些問題一笑而過。
8樓:匿名使用者
此類心結,誰早放下誰早解脫,因為,本來就是可有可無的事情。有很多事情不是非要弄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完美其實就是殘缺,人人都好追求完美,可每人的完美要求都不一樣,甚至是對立的,有時你的完美就是他的殘缺,我想你的朋友之所以對你態度轉變,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就是他覺得你在追求進步,在老師眼裡你比他強,其實,老師也未必這樣想,只是他個人認為而已,所以說,有些事情是自己想出來的,還要自己放下。怎麼放?
承認人生是不可能事事盡完美,有些事差不多就行,把一些轉變當做一種新挑戰吧,但求無愧我心。如果不這樣,你可以設想下,追問下自己,究竟要達到什麼目的?如果達到了又會怎樣?
如此一直追問下去,你會發現永無終結,遠超你能力可控。人痛苦的根源就在這裡,這就是所謂的「求不得」,求不得就會生出許多「怨憎恨」繼而就會「顛痴狂」,此時再回首,想回去又會生出新的「求不得」。。。。。於是人生也就蹉跎了,陷入痛苦的輪迴。
所以,學會適時放下,未必不是完美,過去的就過去吧,既然朋友已經轉變,你何必還要追究呢?這是追求明白,還是追求痛苦啊?
9樓:灰色伯爵
知道心理學嗎?瞭解催眠嗎? 再問吧
心理學專業人士怎麼看待靈脩
10樓:匿名使用者
心理學,靈脩,宗教也好,之所以有那麼多人熱衷,是因為我們相信我們也能像曾經從中受益過的人一樣能夠得到成長,說到成長,無論哪個理論,最終想要達到的狀態大概是:
1. 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心態更平和)
2. 能與大家友好相處 (理解寬容)
即,與已與他人的相處過程中能達到一個很好的平衡點。
因為我個人的經歷,我認真地思考過心理學與靈脩、佛和其他宗教關係,
1. 每種理論都有學院派(認真踏實研究並有科學精神的)和江湖派(商業化,以賺錢為目的)
經由我在心理學、靈脩、英語(李陽vs大學教授)幾個科目裡的瞭解,
* 學院派一般都不怎麼認同江湖派
* 江湖派由於商業運作的原因,一般都有名氣,對某些人來說有效
* 江湖派所傳授的是方法,是系統知識裡的某些枝枝葉葉
* 我們平常人(非專來人士,非系統學過相關知識的人)接觸最多的是江湖派
* 因為江湖派講的是枝枝葉葉,另由於本來有的人本來就是為了賺錢的,所以平常人會很多的覺得被忽悠
* 像靈脩這種沒有學校教的課程,即可以說在我們的生活中都無法接解到專業人士
2. 因為每個人的經歷和天賦(思維能力等等),所以,當我們需要成長的時候,有的人更適合靈脩,有的人更適合心理學。取決於我們接觸時的狀態。
我高中接觸心理學,大學選修了一個學期的心理學,參加工作後,接觸了靈脩的書,曾經一口氣(通霄)讀完《遇見未知的自已》,酣暢淋漓。
但隨即覺得靈脩對我來說太虛,話是有道理,但不知其論據在哪,在生活中到底怎麼做。
後來,讀了《少有人走的路》,覺得這就是我要的知識。於是開始了心理學學習之旅。
此書中就講到關於宗教的案例,有的人因為信仰宗教而有更多的內心衝突,派克幫他走出來。而有的人,最後是因為有了宗教信仰而過上正常的日子。
派克在此書有總結。建議大家看看。
3. 在力量之源裡的學習的東西
1)教練技術,那幾問,就是**於心理學的,屬於認知心理學
*在心理諮詢裡是產婆式辯論
*在積極心理學裡是樂觀思維abcde。
2)老師所呈現的那些內容,水知道答案,祕密,包括他所分析的《把愛傳出去》的男孩的死因,
我對每個內容都質疑,但我理解老師的用意並不是我們沒去相信我們沒看到的東西,而是告訴我們需要打破思維模式去**更多的可能性。
用於常人的生活,這也是也心理學,改變認知,尋找事情更多的可能性,從而更樂觀地看等事物。
但對於佛來說,事物可能性就更大了。而真相,到底誰知道呢?包老師見到的也必定是有限的。
4. 我的身邊有四處講佛經的出家人在我們學校學習心理學博士課程的
也有學心理的從此跟定了包老師的。
5. 上力量之源之前,有個工作人員給我做觀念,她對我的理解和給的答案比之前任何人的都讓我信服,所以我去了。
雖然力量之源的課上,我難過糾結質疑排斥,但我覺得裡面的人,與很多人不一樣,與他們相處,舒服。
6. 學習心理學一段時間後,我覺得是時候看那些靈脩的書了(以前覺得他們是個人的覺悟沒有什麼參考價值),有了心理學的基礎後後,我認為從中學到多精華。
但這一步還沒做。
等我有更多的體會的時候,再上來完善答案。
心理學讓我知道了人是有區別的,不要隨意評價別人(也包括自己)。
它是讓普通人通過學習真正可以理解人性並掌握一定的方法來獲得幸福。
靈脩,是要有一定思想覺悟的人,才可以連線上的。
有個老師曾在課堂上講過,這世上有2種人讓她佩服,一是思想大師,人家就是生而不同,思考問題的層面是就與常人不一樣,但這種人少。另一種就是在實踐中摸索真理的人。
我想,能在靈脩上有更深些造詣的人,應該是第一種。
而我們更多的是普通人,需要在心理學的帶領下在生活裡摸索。
來自
想自學一點心理學知識,能一點入門圖書嗎
心理bai學 一條整合的途徑 這本很du好,分上下冊,是中國zhi學者dao翻譯外國大師的作品,我就版是看這本入門的。權 鑑於你還是高中生,建議你先看看諸子百家 哲學之類的吧,心理學有著和哲學同類的基礎,另外多問一些為什麼催動自己多思考,特別是結合自身。心理學的故事 用小故事的形式將心理學史 心理學...
心理疾布有哪些要全一點,心理疾病都有哪些,要全一點??
心理疾病,是指一個人由於精神上的緊張,干擾,而使自己思維上 情感上和行為上,發生了偏離社會生活規範軌道和現象。心理和行為上偏離社會生活規範程度越厲害,心理疾病也就愈嚴重。心理疾病是很普遍的,只不過存在著程度區別而已,而且現代文明的發展使人類愈發脫離其自然屬性,汙染 生活快節奏 緊張 資訊量空前巨大 ...
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心理問題,一點不順心的事就看不順眼,自己的
這也許是一種審美疲勞吧。兩個人在一起時間長了,吸引力逐漸消退,以前覺得好的,現在都不喜歡了。再有,也許是你最近心情不好,於是看什麼都不順眼,過了這段時間就好了。但是,為了家庭的穩定,兩個人在一起,還是要寬容些,多看長處,少想缺點。平淡,就象左手和右手,平時握著沒感覺,砍掉了,卻會傷身。有幾種可能我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