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愛麗絲》表達的是什麼情感,致愛麗絲想要表達的是什麼呢?

2022-01-30 10:24:59 字數 4970 閱讀 6019

1樓:jq左

《獻給愛麗絲》是德國最偉大的**家、鋼琴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貝多芬創作的鋼琴小品。

一、樂曲背後的故事

貝多芬一生沒有結過婚,但是,他一直盼望著能得到一位理想的伴侶。因此,這類事在貝多芬的生活中也有些浪漫色彩的故事流傳。1808—2023年間,貝多芬已經是近四十歲的人了。

他教了一個名叫特蕾澤·瑪爾法蒂的女學生,並對她產生了好感。

在心情非常甜美、舒暢的情況下,他寫了一首《a小調巴加泰勒》的小曲贈給她。「巴加泰勒保˙agatelle)意思是小玩意兒。貝多芬還在樂譜上題上了「獻給特蕾澤」這樣幾個字。

以後,這份樂譜一直留在特蕾澤那裡。貝多芬逝世以後,在他的作品目錄裡也沒有這支曲子。

直到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德國**家諾爾為寫貝多芬傳記,在特蕾澤·瑪爾法蒂的遺物中,才發現了這首樂曲的手稿。2023年,在斯圖加特出版這首曲子的樂譜時,諾爾把曲名錯寫成《獻給愛麗絲》。

從此,人們反而忘記了《獻給特蕾澤》的原名,而稱之為《獻給愛麗絲》了。

二、樂曲解析

1.第一段

這部分內容顯得溫柔而親切,旋律的情調很明朗。

2.第二段

這部分出現了一個新的曲調,這個曲調使感情顯得更加明朗。

3.第三段

經過一連串快速音的過渡,和絃讓氣氛有了轉換,情緒顯得嚴肅而穩重好像在沉思。

4.第四段

由三連音組成的樂句,表現出熱烈的情感。

5.第五段

經過下行半音階的過渡,樂曲在非常優美和溫柔的氣氛中結束。

2樓:匿名使用者

幾乎每個人都聆聽過《致愛麗絲》優美的曲調,溫柔甜蜜卻有夾雜著些許傷感的音符總是觸動我們內心深處透軟的地方,那優美的琶音分解,巧妙的和聲運用,經典的迴旋曲式都讓這首時長僅3分鐘的**小品流傳世界。在這首經典的樂曲背後,隱藏著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來自於一生未娶的貝多芬獻給特蕾莎小姐的遲來告白。

2023年,還沒有完全失聰的貝多芬正是事業最巔峰的時期,《第七交響曲》、《第八交響曲》的橫空出世,讓他的威嚴凌駕於當時的樂壇,年少的坎坷和執拗的性格讓貝多芬選擇隱藏自己的情況,更多的是願意將一副冷峻的目光展示給周圍的人。那個時候,人們把他看作是整個歐洲的光榮,親王們向他致敬,他在許多君主面前指揮演奏,他甚至把自己比作**世界中的拿破崙。

2023年的特蕾莎·瑪爾法蒂是一個16歲的姑娘,向許多當時少女一樣,對**充滿了嚮往與熱愛,經一位朋友介紹來師從貝多芬。也許是特蕾莎·瑪爾法蒂超凡的**天賦,也許是特蕾莎·瑪爾法蒂獨特的人格魅力,也許是特蕾莎·瑪爾法蒂某一句話走進了貝多芬的心裡,久而久之,貝多芬對特蕾莎·瑪爾法蒂日久生情,一向恃才傲物的他,放棄了自己追求的雄渾風格,親自寫了一首《a小調巴加泰勒》送給自己所愛的學生,並在樂譜上題寫了"獻給特雷莎,2023年4月27日,為了紀念"的字樣。

貝多芬命運坎坷,從小便被父親當做搖錢樹苦練鋼琴,自己的成名之路又滿是荊棘,與自己的恩師海頓決裂,自己的聽力逐步下降,作為心中充滿理想與抱負的男人深藏著痛苦。貝多芬一生未娶,但並不是沒有感情,因為在他心中,沒有什麼比深沉,充滿力與美的**世界更為重要。孤僻,固執,癲狂成為貝多芬的代名詞。

特蕾莎·瑪爾法蒂的出現給了貝多芬昏暗生活中的一縷陽光。這世界是存在美好的東西的,比如說愛情。

(下段閱讀前,建議聆聽文章推送的音訊)在後來被稱作《致愛麗絲》的曲子中,採用了abaca的迴旋曲式,用開頭主題(疊部)優美的樂句來描寫特蕾莎·瑪爾法蒂美麗的面龐,這個主題出現了三次,在這三次中插入情感激烈的旋律,彷彿貝多芬內心的掙扎,都被特蕾莎·瑪爾法蒂溫柔的話語所撫慰,如果仔細聆聽,會聽見一個男人堅定的信念和彷徨無助的強烈對比,貝多芬用大調抒發著自己熾熱的情感,用a小調描繪著特蕾莎·瑪爾法蒂的純潔無瑕,直至結尾,當旋律衝至最高點時,再由頂端以下行的半音階方式折轉下來,同時力度也漸弱,並在結尾處出現了一個漸慢的速度標記,緩緩融回樂曲的疊部。最後樂曲在再一次省略復奏的疊部中結束。就像他們之間的愛情,轟轟烈烈之後總被世俗打敗,遺憾收場。

這本就是不被人看好的愛情,一個妙齡少女和一箇中年大叔,一個老師一個學生,一個不會調情的直男和一個老實本分的女人,後來,特蕾莎·瑪爾法蒂嫁給了貝多芬的朋友,貝多芬只能將這份愛深埋心底,終身未娶。貝多芬去世後,他的作品目錄裡面並沒有這首曲子,直到19世紀60年代,德國**家為貝多芬寫傳記,在特雷莎·瑪爾法蒂的遺物中才發現了這首樂曲的手稿,一段才子佳人的往事重現人間。不過,粗心的諾爾在出版這首曲子時,把原名《致特蕾莎》錯寫成《致愛麗絲》。

從此,該鋼琴作品開始以《致愛麗絲》的名稱在世界上廣泛流傳,而原名《致特蕾莎》卻被人們忘記了,又為這段愛情新增了遺憾的結尾。

愛情的存在本身就是遺憾的藝術,也許彼此只是個過客,但總有些事情是刻骨銘心的。一段失去,一段愛戀,是夢的初期,是人生的遺憾,最後的最後,貝多芬成為樂聖,特蕾莎·瑪爾法蒂嫁為人婦,兩人再無交集,只有一張《a小調巴加泰勒》的樂譜留在特蕾莎身邊,每當深夜彈起時,淚如雨下,傷感過後,生活如常。這段故事收錄於2023年拍攝成電影《不朽真情》,就像電影中表達的那樣,貝多芬經歷了這種種的愛,才練就了不朽,而這愛中的人,也隨之成為永恆。

3樓:寧哥

樂曲以迴旋曲式寫成,環繞基本主題,有兩個對比性的插段,其一是帶有莫扎特風格的明朗、歡樂情緒的音調,在f大調上呈現;其二則建立在低聲部的6音持續音上,色彩暗淡,節奏強烈,表現了孩子氣的煩惱情緒。但這兩個插段都比較短小,通過一連串的快速音型很快又引回到開始時那個樸素的旋律,從而構成一個表現美麗、單純而活潑的少女性格的**形象 《獻給愛麗絲》基於一個純樸而親切的主題 這個主題把特蕾澤溫柔、美麗的形象作了概括的描繪。它在這支曲子裡先後出現了十六次,因此,給人以極為深刻的印象。

好似貝多芬有許多親切的話語正向特蕾澤訴說。後半部分左右手交替演奏分解和絃,猶如二人親切地交談。

《獻給愛麗絲》全曲由五段組成。a段用的是a小調,顯得溫柔而親切。然後,轉到c大調,它是a小調的關係大調,情調頓時明朗起來。

這個曲調,感情更加明朗。經過一連串快速音的過渡,又回到a段。

c段多用和絃,氣氛有了轉換。情緒顯得嚴肅而穩重,好似作者在沉思。接下去,出現了一個由三連音組成的樂句。表現熱烈的情感。經過一段下行半音階的過渡,又把樂曲引回到a段

樂曲在非常優美和溫柔的氣氛中結束。

現美麗、單純而活潑的少女性格的**形象。

鋼琴曲《致愛麗絲》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2023年所作。作者將這首精緻的鋼琴小品獻給伊麗莎白·羅克爾。樂曲以迴旋曲式寫成。

一開始出現的主題純樸親切,刻畫出溫柔美麗、單純活潑的少女形象。這一主題先後重複三次,中間有兩個對比性的插部。第一插部建立在新的調性上,色調明朗,表現了歡樂的情緒;第二插部在左手固定低音襯托下,色彩暗淡,節奏性強,**顯得嚴肅而堅定。

一連串上行的三連音及隨後流暢活潑的半音階下行音調,又自然地引出了主題的第三次再現。樂曲在歡樂明快的氣氛中結束。

致愛麗絲想要表達的是什麼呢?

4樓:德烴玉

你想要問的是歌曲還是鋼琴曲,對於鋼琴曲:《獻給愛麗絲》是貝多芬創作的一首其鋼琴小品。貝多芬一生沒有結過婚,但是,他一直盼望著能得到一位理想的伴侶。

因此,這類事在貝多芬的生活中也有些浪漫色彩的故事流傳。1808-2023年間,貝多芬已經是近四十歲的人了。他教了一個名叫特蕾莎·瑪爾法蒂的女學生,並對她產生了好感。

在心情非常甜美、舒暢的情況下,他寫了一首《致特蕾莎》的小曲贈給她。2023年,在斯圖加特出版這首曲子的樂譜時,整理者把曲名錯寫成《獻給愛麗絲》。從此,人們反而忘記了《致特蕾莎》的原名,而稱之為《致愛麗絲》了。

還有一種說法貝多芬12歲時,到一個富商家裡去教鋼琴,貝多芬非常喜歡這家的女兒愛麗絲。這首鋼琴曲是貝多芬那個時候創造的。 我想他表達的應該是對心上人的一種甜蜜而美好的愛戀吧。

《致愛麗絲》表達了貝多芬怎樣的情感?

5樓:依雅香五河

這首曲子是貝多芬還沒有成名的時候,在一個富紳家做他女兒的鋼琴老師,這首曲子就是為那個女孩所寫的。表達了貝多芬對這個年輕女孩的愛慕,與欣賞,也表明了他對玫瑰花般的女孩的那種活力與青春的讚美

致愛麗絲這首曲子 表現怎樣的情感? 表達愛情麼?

6樓:中國產好姑涼

《致愛麗絲》原名《a小調巴加泰勒》,是貝多芬在2023年創作的一首獨立鋼琴小品,是貝多芬獻給「愛麗絲」作為紀念的作品。

說法一:

年近40歲的貝多芬教了一個名叫特蕾澤·瑪爾法蒂的女學生,並對她產生了好感,有一次在心情非常愉快舒暢的情況下寫了一首《a小調巴加泰勒

》的小曲贈給她。

說法二:

貝多芬創作這個作品的靈感,是來自於一位名叫愛麗絲的女孩。她為了幫助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實現看見森林和大海的願望,而四處求助別人。貝多芬為此非常感動,特地在聖誕夜為老人演奏了一段美妙的**,聽著聽著,**讓老人看見了:

「阿爾卑斯山的雪峰,塔希提島四周的海水,還有海鷗、森林、耀眼的陽光。」於是老人滿意地合上了雙眼,不再有孤獨和悲憐。之後,貝多芬便將這個曲子獻給善良的姑娘愛麗絲。

7樓:匿名使用者

鋼琴曲《致愛麗絲》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2023年所作。作者將這首精緻的鋼琴小品獻給伊麗莎白·羅克爾。樂曲以迴旋曲式寫成。

一開始出現的主題純樸親切,刻畫出溫柔美麗、單純活潑的少女形象。這一主題先後重複三次,中間有兩個對比性的插部。第一插部建立在新的調性上,色調明朗,表現了歡樂的情緒;第二插部在左手固定低音襯托下,色彩暗淡,節奏性強,**顯得嚴肅而堅定。

一連串上行的三連音及隨後流暢活潑的半音階下行音調,又自然地引出了主題的第三次再現。樂曲在歡樂明快的氣氛中結束。基於一個純樸而親切的主題 這個主題把特蕾澤溫柔、美麗的形象作了概括的描繪。

它在這支曲子裡先後出現了十六次,因此,給人以極為深刻的印象。好似貝多芬有許多親切的話語正向特蕾澤訴說。後半部分左右手交替演奏分解和絃,猶如二人親切地交談。

《獻給愛麗絲》全曲由五段組成。a段用的是a小調,顯得溫柔而親切。然後,轉到c大調,它是a小調的關係大調,情調頓時明朗起來。

這個曲調,感情更加明朗。經過一連串快速音的過渡,又回到a段。

c段多用和絃,氣氛有了轉換。情緒顯得嚴肅而穩重,好似作者在沉思。接下去,出現了一個由三連音組成的樂句。表現熱烈的情感。經過一段下行半音階的過渡,又把樂曲引回到a段

樂曲在非常優美和溫柔的氣氛中結束。

現美麗、單純而活潑的少女性格的**形象。

致愛麗絲想要表達的是什麼呢,貝多芬的致愛麗絲所表達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你想要問的是歌曲還是鋼琴曲,對於鋼琴曲 獻給愛麗絲 是貝多芬創作的一首其鋼琴小品。貝多芬一生沒有結過婚,但是,他一直盼望著能得到一位理想的伴侶。因此,這類事在貝多芬的生活中也有些浪漫色彩的故事流傳。1808 1810年間,貝多芬已經是近四十歲的人了。他教了一個名叫特蕾莎 瑪爾法蒂的女學生,並對她產生...

致青春是什麼意思啊電影《致青春》的致字是什麼意思?整句又是什麼意思?謝謝

致青春 全名是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意思是即將結束的青春時光給我們帶來的無限緬懷,正因為青春是美好的,當時的我們身在其中並沒有這樣覺得,等揮霍過青春的時光過後,才發現它是多麼的令人懷念。那些年歲裡出現的人和事,才是青春的真正意義。電影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簡介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是華視影視投...

景緻的致是什麼意思,精緻的致是什麼意思

致 致 zh 情趣 指風景和景物,精緻新奇。景 環境的風光,致 致 zh 情趣 唐 白居易 題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韻 規模何日創?景緻一時新。擴充套件資料 1 風景。二刻拍案驚奇 卷十七 孟沂心裡歡喜,佇立少頃,觀玩景緻。蔡東藩 清史演義 第一回 一日,姊妹三人,散步郊原,到了長白山東邊,有一座布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