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進入山海關總共有多少兵馬,清軍入關時到底有多少軍隊 鐵血網

2022-02-09 07:19:43 字數 5218 閱讀 9355

1樓:匿名使用者

8萬。廿二日晨,吳三桂見情勢危急,帶隨從衝出重圍,至關城東二里的威遠堡向多爾袞剃髮稱臣,歸降清軍,請其入關進擊大順軍。多爾袞見吳三桂歸順非詐,遂偕和碩英郡王阿濟格、多羅郡王多鐸率勁旅8萬,分別從南水門、北水門、關中門進入關內,令吳三桂部系以白布為號任前鋒。

大順軍因攻堅一晝夜未能奪關,乃改取野戰,自角山至渤海投入全部兵力,布一字長蛇陣,成決戰架勢。多爾袞以吳三桂部為右翼迎戰,重兵則鱗次列陣於渤海濱大順軍陣尾薄弱處,待機出擊,並告誡各部不得急進。大順軍不明清軍意圖,仍按原計劃向吳三桂軍緊逼,令旗左右揮動,來回衝殺。

吳三桂因有清軍壓陣,頑強抵禦。時狂風揚沙,咫尺不見,雙方肉搏,大順軍不顧**,把吳三桂部團團圍住,血戰至中午,雙方均已疲憊,損失甚眾。多爾袞見勢,急令阿濟格、多鐸各率2萬精騎,乘風勢、揮白旗,對陣直衝大順軍。

大風漸止,疲憊的大順軍見清軍驟至,猝不及防,陣腳漸亂,**慘重,劉宗敏中箭傷。戰至午後,李自成見無法挽回頹勢,急令餘部且戰且向永平方向撤退。當清軍追至範家店,李自成殺吳襄以洩忿,率餘部於廿六日退回北京,旋又棄京西撤。

此戰,李自成大順軍對清軍入關助戰毫無準備,同時缺乏對清軍騎兵作戰的經驗,終為清軍所乘,精銳遭受重創,未能再起。清軍乘勢佔領北京,取得全國政權。

2樓:言之午

清軍入關時的兵力組成大約為當時全部滿、蒙八旗兵丁三分之二,加上漢軍旗和三順王、續順公的兵力共約12萬人,其中真正滿八旗兵丁只有4萬餘,蒙八旗近2萬,剩下的是漢軍旗和三順王、續順公兵,及八旗包衣和外藩蒙古兵。

清軍入關時到底有多少軍隊 – 鐵血網

3樓:波羅密

由於滿族是少數民族,真正的兵力是很少的,他們融合了很多民族,還招收了很多的漢族人民,清軍入關時滿、蒙八旗軍總兵力至多也就10——12萬之間的樣子,其中滿軍不過7萬,漢軍2.6萬,蒙軍2.4萬,吳三桂帶領的軍隊10萬餘人,幾方軍隊總共20多萬人。

定都北京後,一年內即招降了40多萬各路明軍。當時不斷的進行各種大大小小的戰爭,所以,兵力的精確數字根本就不好統計。然而,入關以後的兵力更不好統計了,打仗就不說了,還有那些明朝的殘餘軍隊的編收,更有李自成帶領的農民軍,那些失敗者投降的軍人。

因此,雖然沒有精確的兵力人數,但是至此,清軍入關的兵力越來越多。直到清軍和李自成帶領的農民軍在山海關戰爭勝利以後,清軍的兵力越來越多,據大概統計,應該有100萬以上的兵力了。

清朝入關時滿八旗軍隊共有多少?

4樓:專注文化知識解答

一、清軍入關時兵數18萬人,號稱20萬,連同眷屬並奴僕最多100萬。

二、各旗編制及發展

至2023年(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清軍入關,每旗7500人,共8×3=24旗,八旗共計18萬人。

1、2023年撫順新賓赫圖阿拉城(萬曆29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初設正四旗:黃、白、紅、黑。

2、2023年撫順新賓赫圖阿拉城(天命元年) 清太祖努爾哈赤 正四旗改為:黃、白、紅、藍。同時增設鑲四旗即:鑲黃,鑲白,鑲紅,鑲藍。

3、2023年盛京瀋陽(天聰9年)清太宗皇太極擴編蒙古八旗。

4、2023年 盛京瀋陽(崇德2年)清太宗皇太極成立漢軍二旗:正黃、鑲黃。

5、2023年 盛京瀋陽(崇德4年)清太宗皇太極擴漢軍為四旗,正白、鑲白。

6、2023年 盛京瀋陽(崇德8年)清太宗皇太極擴充漢軍為八旗。

合 計:8×3=24旗,24旗×7500人/旗=18萬人。

5樓:mu伖

於甲申山海關之役參戰各方的兵力情況有諸多眾說紛紜之處、是明瞭山海關之役的關鍵、我個人認為:甲申山海關之役參戰各方的兵力情況是明瞭此役的關鍵、分析一下參戰各方兵力情況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是清軍的兵力, 清軍出征兵力實數,官方文獻不載。

而清軍此次進兵,是「滿洲、蒙古兵三之二,及漢軍與恭順等三王、續順公兵」即滿蒙八旗各出動2/3,漢軍八旗和尚可喜、孔有德等三順王及續順公所部全部出動,據記載,此時滿蒙漢八旗的牛錄數分別如下、滿洲八旗共有309個牛又18個半分牛錄,蒙古八旗為117個牛錄又5個半分牛錄. 漢軍八旗為157個牛錄又5個半分牛錄,雖說此時滿蒙八旗間有不滿員、1牛錄僅存120-150人的現象、但據《歷史檔案》2023年第4期安雙成先生譯的《清初編審八旗男丁滿文件案選譯》記載,順治五年,八旗編審男丁冊載,滿洲八旗有男丁五萬五千三百二十丁,蒙古八旗在順治五年則有二萬八千七百八十五丁,而入關數年間、滅大順、弘光、隆武、紹武等政權、戰死必多、兼以《清史稿》記:「滿洲兵初入關,畏痘,有染輒死。

」加上此次入關、清朝「男丁七十以下,十歲以上,無不從軍。可知此次出征的滿蒙八旗的每牛錄兵數當近滿員,應為6萬人左右、而據學者考證,三順王和續順公的兵力並不包括在漢軍八旗裡面,則漢軍八旗全部,加上恭順等三王、續順公沈志祥部約4萬餘人,兩部合計約10萬人、而這並非清入關大軍的全部,尚有兩部分未統計入內、一為包衣家僕、其雖不能算為正規兵士、但也多凶悍善戰之輩、三藩之亂時、察哈爾布林尼起兵叛亂、北京空虛,以八旗家奴及包衣成軍平定之、且據載:諸王貝勒每當出征,總是私帶家中的僕人或其他「閒散無甲之人」冒充兵士。

二為外藩兵馬、內分外藩蒙古軍及朝鮮軍、朝鮮軍600人、史有明載、在天聰三年三月,皇太極遣阿什達爾漢出使各歸順的蒙古部落,申定軍令:「若往徵明國,每旗大貝勒各一員、臺吉各二員,以精壯兵百人從徵」。大淩河之役:

蒙古各貝勒自率本部兵圍其隙縫處、五度入關、亦有蒙古軍從行、外藩蒙古軍雖不知其數、據。《沈館錄》雲:清兵「蒙古人居多焉」可見外藩蒙古軍不少、以各種情況判斷、清軍此次出兵總數為:

上限15-16萬人、下限12-13萬人、馮夢龍雲九王(多爾袞)兵約14萬。 綜上所述,多爾袞總兵力14萬,滿蒙兵6萬,蒙古兵佔27%,那麼滿族兵就是4.45萬人,因為出征人員佔所有男丁的2/3,因此此時清兵全部兵力

6樓:仁鴻風

按通常的說法,努爾哈赤於萬曆四十三年(1615)將四旗擴充套件為八旗時,每三百人立一牛錄額真,每五牛錄立一甲喇額真,每五甲喇立一固山額真。一固山就是一旗,共有八旗(見於基本史料如《滿洲實錄》,《八旗通志》等)。這樣計算的話,每旗共有25個牛錄,也就是五五制。

每牛錄300人,則每旗7500人,八旗共6萬人。 當然,這個數字略微有些疑問。因為《八旗通志》接下去就寫道:

「時滿洲、蒙古牛錄三百有八,蒙古牛錄七十六,漢軍牛錄十六」。這樣加起來一共就有400牛錄。如果按五五制,那麼八旗應該只有25×8=200個牛錄,《通志》記載牛錄的數量一下子就多了一倍。

但史料有時候互相矛盾,比如《滿文老檔》天命六年(1621)閏二月做過一次統計,八旗加起來共有231個牛錄,與《八旗通志》不符。我們暫時不理會爭論,以《老檔》為準,畢竟後者更符合五五制的描述,大約接近於真實情況。周遠廉《清朝開國史研究》便持這一觀點。

需要說明的是,當時還沒有蒙古八旗和漢八旗。所謂的蒙古牛錄和漢軍牛錄都是滿八旗的一部分。而滿人牛錄其實也是滿人、蒙古人和漢人的混合。

滿八旗不是純粹滿人組成的。畢竟到了入關前夕,滿八旗也只有牛錄318個,初創時不可能有400個,要不就是這400個其實都是半牛錄。 那麼,按照《老檔》,我們是不是可以簡單地說努爾哈赤在2023年有300×231=6萬9千人呢?

顯然也不行,因為雖然一個牛錄定額是300人,但實際上大部分的牛錄都是不滿額的。按《歷代八旗雜檔》,可以見到牛錄的編成其人員數量浮動相當之大。如尼瑪禪部下只有55人,就編成半個牛錄。

伊勒慎只有25戶,編成一個牛錄。雅瑚和恩格圖都只有18戶,分別編成一個牛錄。法都帶領50餘戶,編成半個牛錄等等。

按通常的情況下,每戶平均二至三人不等(這裡的「人」是「丁」的意思),最多也不過幾十人,則18戶就可以成為一個牛錄,其至多隻有一半的定額。從資料來看,大部分的牛錄都是不滿額的。 那麼,平均一個牛錄到底有多少人呢?

這個問題還沒有定論。不過皇太極繼位後,把每個牛錄的定額改成了200人,大概這是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數字。也就是說努爾哈赤時代的牛錄平均人數實際上約是定額的2/3。

這樣來看,八旗初創之時,約有總人數200×200=4萬人。 要說明的是,這裡的人數不是總人口,而是「丁」的意思,也就是16至60歲的男子。按通常的一丁對五口的比例,這說明那時後金有總人口20萬左右。

更要強調的是,這4萬人並不都是兵士,不知道為什麼許多文章簡單地把八旗的總丁數當作八旗的總軍力。雖然後金是全民皆兵的部族,也決不可能國內所有16-60歲的男人都同時當兵出戰。實際上,後金的兵與丁之比例是史有明載的。

皇太極曾經向抱怨差役繁重的漢官說,你們抱怨差役苦過滿洲人,但「滿人出兵,三丁抽一」。要是讓你們也三丁抽一去打仗,你們以為如何?(《太宗實錄》天聰八年正月)當時對沒有編入旗的漢人是實行二十丁抽一兵役的,已是極為勞苦,而八旗三丁即有一人當兵,則是典型的不分兵民的表現。

但絕不能認為所有的旗人都是士兵。 事實上,當兵的旗人叫做「披甲人」,暫不當兵的旗人叫做「餘丁」或者「閒散」。雖然理論上每個旗人都有當兵的義務,但實際上披甲的比例最多也不過是努爾哈赤時代的二丁抽一,已是極限。

天命年間有時每牛錄披甲一百多,到了皇太極手裡定額為每牛錄六十甲。 「每牛錄滿洲三人中許一人披甲,以六十名為常數。其中或多或少,務於三人中選一人。

他牛錄甲雖有餘,亦不許補不足。」(《太宗實錄》崇德六年三月甲子) 因此,在皇太極時代,每牛錄丁數200,其中披甲人60。披甲的比例是60/200=30%。

大約來說是三丁披一甲。 這樣,我們就能瞭解崇禎二年皇太極入關時究竟動用多少兵力了。按前面的討論,入寇時每牛錄出兵15-20人左右,而一個牛錄的總兵額是60人。

所以,皇太極入寇時的兵力是當時八旗總兵力的1/4到1/3左右。而不是有些人所認為的傾巢出動,大本營一個不留。事實上,後金出動1/3試探性地迂迴深入已是相當多的兵力,到甲申年山海關大戰這種一賭國運的時刻,多爾袞也只有出動了總兵力的2/3而已。

但我們還是不清楚後金的兵力總數。這就涉及到後金總兵力是多少,或者說,後金當時一共有多少個牛錄的問題。 我暫時沒有天聰三年的數字,不過我們之前已經提到,八旗初創時總共有200個牛錄,按《老檔》,到了天命六年增長到231個。

天聰八年,皇太極宣佈把每旗的牛錄數定為30個,總共240-260個牛錄。再按光緒《事例》卷1111,統計皇太極末年,也就是崇禎十六年時,滿八旗共有牛錄(佐領)318個。因此,大致可以判斷,天聰三年入寇時,滿洲八旗的總牛錄數在240-250左右,應該不會差太遠。

按照太宗朝一牛錄(佐領)200人的定製,則當時共有壯丁5萬左右。再按照每牛錄60披甲人,共有作戰士兵1萬5千人。 1萬5千這個數字,從另一些材料中也能得到驗證。

例如《清初內國史院滿文件案譯編》載,崇德二年,八旗共有納官糧丁31,889人。所謂的納官糧丁,就是不披甲的餘丁,他們並不出戰而是負責耕種,所以有納糧的義務。按三丁抽一的比例,可知兵數與餘丁數應是1:

2,即兵數是納糧丁數的一半,即16,000左右。這是崇德二年的數字,天聰二年自然較此數更少,因此1萬5千兵數的估計是非常合理的。 那麼,八旗總共有1萬5千兵,其中約1/3隨皇太極入關,即實際入關的士兵只有5000左右!

山東總共有多少家上市公司,山東總共有多少家上市公司

簡稱 600162 山東香江控股股份 600698 濟南輕騎摩托車股份 600385 山東金泰集團股份 600789 山東魯抗醫藥股份 600735 山東蘭陵陳香酒業股份 600532 山東華陽科技股份 600727 山東魯北化工股份 600308 山東華泰紙業股份 600882 山東大成農藥股份 ...

街舞考級總共有多少級,舞蹈考級總共有多少級要考?

共有十級第一 二 適用於4 7歲幼兒第四 五 六 七 八級適用於7 12歲兒童 第九 十級適用於12歲以上少年 高齡可考低階,低齡不可考高階,不可跳級考試。初次考級按年齡要求,必須補考差額級別。拓展資料 街舞考級有什麼用?首先,學生可以藉此機會衡量自己掌握專業技能的程度和水平 其次,它具有一定的真實...

西安市總共有多少酒店,西安總共有多少家五星級以上的飯店賓館?

額,你這個是課題麼?我只知道,除了城中村的旅館以外,掛牌酒店 賓版館的酒店住宿類的個體有權4000多家!我是麗江古城布丁酒店的,西安城區好像有18個布丁酒店 發展還是比較快的!布丁酒店是全國連鎖的經濟快捷型酒店,房間佈置溫馨,價效比高 我也需要這個資料,難道你跟我有相同的業務?酒店電商?呵呵,同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