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如此強大的軍隊,為何安史之亂十年就被平定呢

2022-02-10 17:20:19 字數 5919 閱讀 9207

1樓:拉上我

雖然安祿山、史思明是叛軍的頂樑柱,如果安祿山一直保持身體健康,保持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權,那麼唐廷的麻煩就大了。好在安祿山在起兵不久,身體就每況愈下,身患重病,連眼睛都瞎了,後來安慶緒殺父篡位。

2樓:楓殺

安祿山的軍隊強大,但是唐朝的國力更加強大,唐朝是慢慢的耗死了安祿山的進攻。

3樓:樣樣俱全

一方面安祿山雖然軍隊強大,但是畢竟是作亂犯上的叛軍,不被老百姓看好和擁戴,在古代名聲很重要,即是皇帝再昏庸也是正宗大統。

4樓:複雜世界認真看

因為安祿山不得人心。當時的百姓安居樂業,沒有想到會遭遇戰爭,他們內心不認同安史之亂。

5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因為還有其他節度使的存在,安祿山只是眾多節度使中的一個,他們也不想被別人捷足先登,所以幫助唐**政權。

6樓:炸胡的小仙女

唐朝平定安史之亂花了七年零兩個月,不是十年。其實如果不是唐廷內部三番四次的自己作死,平定安史之亂連七年也要不了,估計兩三年時間就能平定了。

唐廷的第二次作死是安祿山被殺後,唐肅宗不信任郭子儀和太子李俶,導致唐軍明明可以圍殲安慶緒,提前結束叛亂。卻因為唐肅宗的多疑,被史思明打得全軍覆沒,又多打了整整四年時間。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

安史之亂的第二年,安祿山被殺。長安、洛陽相繼收復。叛軍的第二號人物史思明見唐軍勢大,就率八萬叛軍降唐。

史思明投降後,安慶緒孤軍作戰。他很快就被唐軍圍困在了鄴城。當時唐肅宗從各地調來了十個節度使,二十幾萬大軍,並任命後來的唐代宗李俶和名將郭子儀分別擔任唐軍的大元帥和副元帥,組織唐軍圍攻叛軍。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安慶緒是死定了。

然而,正當唐軍集結十個節度使,以絕對優勢兵力圍剿安慶緒時,唐肅宗作死了。

當時,唐肅宗認為太子李俶(當時是天下兵馬大元帥)長時間跟節度使搞在一起,難免會起異心。如果李俶也學他一樣,在節度使的擁立下稱帝,遙尊自己為太上皇,那他這個皇帝也就玩完了。所以肅宗在決戰前,就把李俶調回了長安。

李俶回京後,肅宗對郭子儀這個天下兵馬副元帥也不放心,他怕郭子儀功高蓋主,怕大夥只認郭子儀,怕郭子儀學安祿山造反。於是他就在撤了李俶的大元帥職務後,也撤了郭子儀的副元帥職務。

前面說了,圍困叛軍的唐軍是從各地調來的十個節度使,這些人相互不認識,他們能攏在一起打叛軍,完全就是因為有李俶坐鎮和郭子儀居中調遣。

可是,現在統帥和副統帥都被撤了,唐軍沒有統一的指揮了,前線情況一團糟。這仗還打個皮蛋?

前線唐軍的混亂情況,唐肅宗知不知道?從肅宗後來的調遣來看,他是知道的。但是肅宗認為自己的皇位更重要,所以他就在明知唐軍沒有統一指揮的情況下,還是給前線的十節度使硬塞了一個太監魚朝恩,讓魚朝恩這個完全不懂打仗的太監負責監軍。

魚朝恩到了前線後,秉承肅宗的意思,讓十個節度使各打各的,各自為戰,他憑藉自己的「聰明智商」分析,唐軍有絕對兵力優勢,這仗還能打輸?

然而,後來的結果就是唐軍打輸了。

由於史思明覆叛,殺向唐軍,而唐軍之間又沒有統一指揮,都以為殺向自己的史思明部是自己人。於是十節度使統帥的二十幾萬大軍,就這麼嘩啦啦地全潰散了。

事後,除了李光弼和王思禮全軍而還外,其他八個節度使都是死傷慘重。而史思明則殺掉了安慶緒,自立為帝。

訊息傳到長安後,肅宗大驚。一方面,叛軍大勝,他害怕唐軍又會兵敗如山倒;另一方面,這次大敗完全就是他造成的,他害怕承擔戰敗責任。所以,他決定找一個替罪羊給自己背黑鍋。

那麼這個黑鍋應該讓誰來背呢?很顯然,郭子儀唄。公元758年,郭子儀光榮地接過了肅宗拋來的黑鍋,從此暫離指揮線,回到老家避嫌去了。

然後,唐肅宗誇獎了李光弼,說李光弼是個好同志,能全軍而返,封李光弼為天下兵馬副元帥,讓他坐鎮洛陽,指揮前線。

事情到這裡,你以為完了嗎?沒有,因為唐肅宗決定第三次作死。

安祿山如此強大的軍隊,為啥安史之亂十年就被平定了?

7樓:24風城王子

安史之亂十年就被平定因為安祿山缺乏推翻唐朝統治的足夠理由。安祿山的起義行為完全是出自自己想當帝王的私人慾望,建立新政權需要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不過這不是決定性因素,安祿山在天下人眼中只是一個亂臣賊子,他不是一個救國救民的英雄,他得不到天下人的支援,失去了自己統治根基,或許可以通過強大的軍事力量暫時站在上風口,但是這股風很快就會刮過去,安祿山也會在這場風暴中成為陪葬品。

唐玄宗執政前期是一個勵精圖治的帝王,在他的治理下百姓安居樂業,唐朝一片繁華景象。人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過上如此富足的生活,在每一個人心目中唐朝都是自己背後最大的依靠,他們心甘情願成為了唐朝的子民,唐朝是所有人心目中唯一的合法政權,半路殺出來的安祿山打破了所有人安定生活,讓這個時代回到了混亂,安祿山成為了眾矢之的。

安祿山並不是死在唐朝人民的手中,而是死在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安慶緒手中。有其父必有其子,安祿山就是一個亂臣賊子,在他的薰陶和影響下也培養不出什麼好人,安慶緒在這樣的環境下也有一顆狼子野心。安祿山集團內部的爭鬥大大消耗了有生力量,安祿山的死也讓整個安祿山集團變成了一盤散沙,安慶緒根本就無法掌控局面。

郭子儀取得香積寺大捷,把安祿山集團徹底趕出洛陽和長安,從而掌控了整個戰爭的主動權。此時的安祿山集團已經是強弩之末,大勢已去,雖然安史之亂被平定,但是安史之亂留下的後遺症更為可怕,天下已經四分五裂,唐王朝只是名義上統治者,無法控制地方勢力。

安祿山如此強大的軍隊,為何安史之亂十年就被平定了?

8樓:小小女生的生活

因為郭子儀非常的能勇善戰,是他帶領了對於平定了造反的安史之亂,而且安祿山不是一個好的王主,根本沒有得到民心貪得無厭,根本不是一個合適的國家領導人。

9樓:今天觀影百家

主要是因為唐肅宗的原因,一次又一次的自己作死,任用無能的將領,導致安史之亂這場鬧劇鬧了那麼久,實際上很快就可以平定的。

10樓:虎說財稅

因為當時的朝廷還是有很強的兵力的,所以導致在實際對抗的過程中安祿山根本不佔優勢。

11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因為還是有很多藩鎮割據勢力對大唐是忠心的,他們的實力並不比安祿山的弱。

為啥安祿山如此強大的軍隊在安史之亂十年就被平定了?

12樓:匿名使用者

更有意見安祿山自己發起的安史之亂到最後。經歷了唐朝七年之久,而在這一期間,安祿山自己本人蔘與的時間並不多,在按使之亂爆發一年多以後,安祿山就去世了,而他的人生理想並沒有達到。更是由一些別的人接受了他的事業。

13樓:小短腿兒說娛樂

安祿山是有勇無謀,加上軍隊當中的人有二心,利益面前誰都想佔取的多一點,就是因為利益讓安祿山軍心不穩,最後大敗。

14樓:三棵樹

安祿山如此強大的軍隊在安史之亂十年就被平定了原因,安祿山的部隊紀律鬆散,一路上燒殺搶劫,無惡不作,不得人心。

15樓:複雜世界認真看

因為不得人心,當時安祿山軍隊燒殺搶掠,百姓苦不堪言,導致他們的叛軍很快就被消滅。

16樓:瘋狂的綠帽子

因為安祿山即使再強大,但是因為它內部的矛盾導致了軍隊的統治力不一致,所以很快就被分離消滅了,

安史之亂爆發不久安祿山就死了,可為什麼花了六年的時間才被平定?

17樓:望以欣

其實在平定安史之亂中,因為有僱傭兵的幫助,所以唐朝打得並不很難,但在所有的部隊中,還是唐朝自己部隊發揮的作用最大,僱傭軍只能算得上是加速了平定安史之亂,但並不是至關重要的。安史之亂並不能夠單純的成為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這裡邊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說政治外交都有。唐朝的軍隊在邊軍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精力,結果養了安祿山這麼一個白眼狼,唐朝是不分國內國外人才的,但總會有人起了異心,再加上唐玄宗的天寶後期全國上下一片安逸,根本不重視邊軍將領的遏制,所以唐玄宗在這一點上是難咎其責的。

除此之外唐玄宗當時的心態也崩了。各種操作簡直堪比蔣介石,在潼關出戰之前,哥舒翰把潼關守住了,顏真卿幾個人正在攻打安祿山的後面,打的正嗨呢,結果唐玄宗一道聖旨讓他開啟潼關出擊,直接被一波帶走。而在唐玄宗下去之後,他兒子也算得上是個坑貨。

把郭子儀給坑了半天。如果是正常的操作的話,安史之亂半年之內完全可以打的過來,結果活活打成了8年的抗戰。最後這麼長時間的動亂,也使得當時的唐朝徹底沒法玩了,給唐朝後期帶來了很大的隱患。

18樓:95電玩大大

安祿山雖然死了,但是和他一起戰鬥過的軍隊還在,這些人還想一直作亂,那想要平定這些人,也是需要很長時間的。

19樓:半糖小福

安史之亂使唐朝由巔峰走向了低谷,安祿山很狡猾,他用偽裝騙取了朝廷的信任獲得了軍權,為安史之亂埋下隱患。他死後唐朝內部的不穩定和皇帝的猜疑導致這場戰爭持續六年之久,也加速了唐朝的滅亡。

20樓:舊舊影視點評

中安史之亂開始之後雖然安祿山就死了,但是叛亂的軍隊決心依然存在,並且當時的朝廷軍隊都中慢慢推進,不著急與評定,所以時間才會延長。

21樓:匿名使用者

我認為這個事情和帝皇和大臣有關係,因為剛出現了安史之亂,皇帝派軍過去總是擔心是否會在出現一個安祿山這樣的人物,所以這種互相猜忌會導致這樣的結果。

22樓:高旭個你

因為當時雖然說是安祿山死了,但是安祿山手下的軍隊還都在。

23樓:此時無少

因為對於當時來說,安史之亂已經爆發了,但是並不是安祿山一個人帶出來的影響。

24樓:匿名使用者

相對來說確實也是的,主要是因為他並沒有懂得保護自己。

為何安祿山死後,唐朝還用了六年才平定安史之亂,背後有哪些原因?

25樓:隨風奇緣

對於影響唐朝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叛亂,歷史專家和歷史愛好者,曾做了大量研究與分析。安史之亂的首犯——安祿山,是這次叛亂始作俑者,受到了歷史無情鞭撻。但是,為何安祿山死後六年,唐朝才平定了此次叛亂呢?

背後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條。

第一,安史之亂爆發前,安祿山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唐玄宗後期,政治腐敗、混亂不堪,重用口蜜腹劍的李林甫在朝為相近19年。這樣,在其不斷吹風之下,重用胡將的風氣越來越重。

邊疆胡將安祿山等與李林甫相互勾結,不斷壯大。後來,居然坐上了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不斷做大藩鎮勢力,逐漸控制了藩鎮的一切權力,建立了以自己為中心的地方軍事集團。

由於長期對外用兵,安祿山的軍隊打仗作風強悍,兵鋒所指,所向披靡。後來,李林甫被楊國忠取代,楊國忠、太子李亨等均對安祿山做大不滿,導致安祿山逐漸做好了反叛的軍事準備。在不斷對唐玄宗做出各種欺騙伎倆之後,安祿山的反叛準備終於逐漸到位。

一是將領集團全部到位,上下一心,皆聽命於安祿山。二是糧草、**、戰馬、士兵皆已經到位,隨時準備打到長安,大肆劫掠一番,看盡長安花。三是大唐京師附近,已經數十年沒有戰爭,朝廷軍隊皆疲弱不堪,毫無戰鬥力,致使朝廷軍隊與叛軍與一接觸,迅速被橫掃,京師震動。

第二,皇帝昏庸不堪,好大喜功,擅殺功臣,致使軍事上全部失利。為了對抗叛軍,唐玄宗李隆基調來了威震西域的大將高仙芝、封常清,但是在具體的戰略戰術上,卻顯得非常無知,盲目否定正確的防禦戰打法,不斷催促進攻,致使高仙芝、封常清被殺。後來,哥舒翰沒有辦法,接手後直接進攻,遭到慘敗,哥舒翰被俘殺,玄宗出逃。

即使後來,發生了叛軍內部的奪權鬥爭,安祿山被其次子安慶緒所殺,但是這並不影響叛軍整體的穩定。

第三,史思明搖擺不定,致使平叛鬥爭徒增難度。後來,太子李亨在靈武繼位,遙尊唐玄宗李隆基為太上皇,領導了整個平叛鬥爭。由於對史思明的拉攏未果,史思明接受了安慶續和解方案,致使整個叛軍逐漸形成了以史思明為中心的新反叛中心。

這樣,軍事強大的叛軍一度與朝廷軍隊形成了對峙局面。後來在唐王朝軍隊的不斷打擊下,叛軍逐漸失勢,直到史朝義兵敗上吊,叛軍投降,整個安史之亂才告結束。

電腦為何如此強大,安卓系統為什麼這麼強大了?幾乎追得上電腦了

不是電腦,是人腦。金屬和矽製成的電晶體只用來表示0 低電壓 1 高電壓 就行了。為了運算,人們為這些0,1加上時鐘控制次序,計算機cpu核心就是這些了。為了更快運算,就需要不斷提高時鐘速度。最初用電流控制電壓做加法,用穿孔卡表示的0,1輸入作運算,每秒可以做幾千次,那還是上世紀 五 六十年代的事。後...

魏國曾一度如此強大,最終為何被秦國吞併了

因為當時的魏國雖然強大,但是卻盲目的進行擴張,並且四處樹敵,後來又因為人才的大量流失,從而導致魏國逐漸走向沒落。魏國從魏文侯開始變得強大,而魏文侯廣納賢才,知人善用,通過變法讓魏國逐漸變強,但是最後卻因為魏惠王的心胸狹隘,不會用人才導致魏國一步步走向衰落。在戰國初期,秦國通過變法改革,從而使國力越來...

安祿山為何有那麼大的勇氣敢在大唐盛世起兵造反

其實歷史上的安祿山是個慫包,他並沒有對造反有所信心。在洛陽淪為安祿山的手中物的時候,安祿山可謂是大大方方的登基表示自己就是主宰。可是好玩的來了,前線傳來安史叛軍在潼關出事,這下子可把安祿山給嚇壞了。對著部下就是亂吼,你們不是說一定能成功麼?哪怕是自己已經做到 稍有眉目 的地步,安祿山對於造反也是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