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求你可拉倒吧
因為在魏徵生前,他向李世民舉薦了幾個人才,但是不巧這些人在魏徵死後都逐個犯事被判罪,就有人挑唆說可能魏徵生前也有參與其中,所以李世民一氣之下就砸了魏徵的墳。
2樓:葸茖
因為魏徵生前推舉的人後來謀反,所以李世民連帶著對魏徵很不滿。
李世民把魏徵比作鏡子,為什麼他要親手砸掉魏徵的墓碑?
3樓:雙子
有人認為是魏徵把自己和太宗一問一答的諫諍言辭交給了負責起居的褚遂良作參考,犯了唐太宗的忌諱。
4樓:大夢三生浮屠顛
魏徵活的時候敢於進諫,對國家也是忠心耿耿,但是,死了就沒什麼用了,砸了他的碑洩憤也正常。
5樓:可愛的菇涼無邪
鏡子最能看清自己了,人有的時候也不想把自己看的太清楚了
6樓:飛向遠方
因為魏徵生前推薦的兩個人都倒下了,所以李世民很生氣。
7樓:薛無依
因為李世民後來聽說魏徵以勸誡李世民來彰顯自己的剛正!
8樓:可可的伏特加
李世民可能嫌魏徵管的寬。要不是長孫皇后勸諫早就殺了魏徵了。現在死了砸洩憤。不過也許這是個謠傳。
9樓:qiao趙
主要是長期以來李世民的各種自由受到魏徵的制約產生的逆反。
魏徵被李世民成為『鏡子』,為什麼死後卻被李世民砸了墓碑?
10樓:糯米飯糰
因為李世民發現魏徵曾把自己給皇帝提建議的書稿給當時記錄歷史的**褚遂良**。唐太宗懷疑魏徵故意博取清正的名聲,心裡很不高興。
11樓:檸檬玖柒
因為魏徵死後李世民發現魏徵將自己寫給李世民的勸諫記錄拿給別人看,李世民懷疑魏徵的名聲是假造出來的,所以李世民砸了魏徵的墓碑。
12樓:
魏徵太直,在李世民面前直言不諱,甚至頂撞,這些都妨礙了李世民作為皇帝的權威,李世民心中都記著,所以死後被砸了墓碑。
13樓:豬油炒菜真香
魏徵作為李世民的鏡子,他一直都是有話直說的人,在李世民面前也不例外,有時候當著百官的面就說李世民的不是,這裡那裡的缺點,常讓他下不來臺。
14樓:
因為魏徵識人不明,他曾向李世民舉薦兩個人,分別是杜正倫和侯君集,但是這兩個人卻背叛了他。還有就是魏徵把李世民的黑料給了史官。
15樓:驚鴻
歷史上有兩種說法,一是魏徵生前大力舉薦的杜正倫、侯君集接連落馬,使唐太宗寒心;二是魏徵曾將自己勸諫記錄拿給別人看,擔心失了面子。
16樓:
李世民通過魏徵薦相懷疑魏徵有結黨營私的可能,且他聽說魏徵曾將自己建議李世民的書稿給記錄歷史的褚遂良看,這都犯了李世民的大忌。
被唐太宗當做「鏡子」的魏徵,做錯了什麼,為何引來唐太宗親手砸掉魏徵的墓碑?
17樓:一個人來去
因為魏徵說話心直口快,經常不給唐太宗面子,即使唐太宗剛開始尊重他,但是時間久了還是會怨恨他。
18樓:匿名使用者
砸掉魏徵的墓碑是為了昭告天下,我要做的已經都做到了。
19樓:匿名使用者
魏徵沒有做錯什麼,因為太宗曾經有很長時間都是活在魏徵的諫言下,心中有什麼不滿也不敢表達,這就使得魏徵一死就想發洩。
魏徵被李世民稱為一面鏡子,可為何死後三天竟然被李世民砸了墓碑?
20樓:摯愛走原地徘徊
魏徵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很高,只是魏徵性格太耿直。
21樓:匿名使用者
魏徵去世前,把諫言沒有給李世民而是給了別人
22樓:
第一個原因是杜正論漏洩禁中語,以及侯君集謀反 第二個原因就是,魏徵在去世之前,將自己所有的諫言,都交給了史官起居郎
23樓:
主要是因為當中有我們不知道的隱情存在。
24樓:
這個不知道,應該是有我們不知道的隱情吧
25樓:
因為魏徵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很高,只是他性格太耿直
26樓:風中凌亂
應該是杜正論漏洩禁中語,以及侯君集謀反
魏徵被李世民稱為一面鏡子,為何死後三天卻被李世民砸了墓碑?
27樓:負了時光
因為魏徵雖然是李世民的一面鏡子,但是他也因為直言觸犯了很多李世民很多逆鱗,生前迷世民不能把他怎麼樣,免得留下罵名,但是死了之後非要出這口惡氣不可。只需要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砸他的墓碑。
28樓:來自柏子塔高尚的夏侯惇
有時候考慮太多給自已上上枷鎖痛苦就會加深而目標並不能實現。
29樓:奚孟
只能說古代帝王性情不穩,以自己為王肆意做事
30樓:點
我覺得這個問題我做認認為。這就是。古代皇權的。
一些弊端。你活著的時候,他不好意思。收拾你,等你死了之後,他可以慢慢收拾你的後人。
畢竟他是皇帝,他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你活著時候皇帝為了標榜自己。座椅不會動你。
但是你死後可以想盡辦法找一些你掙錢的犯的一些錯誤。而對你。進行一些。
侮辱。誹謗這都是有可能的。這從魏徵乾的一些事就能看出來。
他招李世民多大的恨呢?李世民能不收拾他嗎?我覺得這就是主要的原因。
我覺得這個問題我做認認為。這就是。古代皇權的。
一些弊端。你活著的時候,他不好意思。收拾你,等你死了之後,他可以慢慢收拾你的後人。
畢竟他是皇帝,他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你活著時候皇帝為了標榜自己。座椅不會動你。
但是你死後可以想盡辦法找一些你掙錢的犯的一些錯誤。而對你。進行一些。
侮辱。誹謗這都是有可能的。這從魏徵乾的一些事就能看出來。
他招李世民多大的恨呢?李世民能不收拾他嗎?我覺得這就是主要的原因。
31樓:
那是因為李世民覺得自己被魏徵給利用了好讓千古流芳所以在一氣之下才會砸了魏徵的墓碑
32樓:揚子芊芊
人心變幻莫測。上了年紀的李世民在魏徵死後越來越聽不得諫言逆耳,想想以前在魏徵那兒拂掉的面子,憤懣不已,想懲罰魏徵。
33樓:
伴君如伴虎,少有不謹,就遭滅頂之災
34樓:
因為他覺得魏徵在利用他在歷史上留下好名聲
35樓:不喜歡吃烤包子
因為原來魏徵是一個直言上書的人,導致了唐太宗失去了很多臉面,但是後來唐太宗又覺得自己很氣惱丟了那麼多臉面就把他的墓碑推翻了。
36樓:樓主在啊
你問他本人,你就能知道。
37樓:大漠月園
因為魏徵的兒子參與了太子的造反,所以魏徵的墓碑被砸。
魏徵一直被李世民稱為一面鏡子,為何去世後三天卻被砸了墓碑?
38樓:jjppppp啊
因為魏徵雖然是李世民的一面鏡子,但是他也因為直言觸犯了很多李世民很多逆鱗,生前迷世民不能把他怎麼樣,免得留下罵名,但是死了之後非要出這口惡氣不可。只需要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砸他的墓碑。
39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因為魏徵在活著的時候是非常的正直,比較清廉,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為他做了很多事情,一直在管著李世民,在他去世以後李世民為了發洩,去砸了他的墓碑。
40樓:社會一隻貓
生前魏徵總是給李世民氣受,但是又沒什麼大錯不能懲罰他,死後就李世民說的算了。
41樓:愛喝檸檬茶的葉
有沒有可能是懷念過度所導致呢。
42樓:小貓不吃醋
因為在活著的時候,李世民確實比較明智,然後比較相信他在老了的時候就覺得他不太好
魏徵生前,唐太宗把他當作「鏡子」,為何在其死後親手砸掉他的墓碑?
43樓:林夕有文化
因為魏徵是太子的老師,結果卻沒有教導好太子,而且為唐太宗推薦的人都不純粹。
44樓:泡泡小果奶
這是因為魏徵做了兩件讓唐太宗非常生氣的事,教導不好太子,以及推薦的人都是心思不純的。
45樓:雪亮門牙的大笑
唐太宗這樣做實際上在給那些蠢蠢欲動的後來者示威:你們想要提意見?很好。
為國家而提意見,我和我的子孫們都會樂意聽從。若是為了投機,拿道德大棒來壓皇帝,為自己博取清介的名聲,那對不起,魏徵就是你的榜樣。
46樓:你想吃橘子
因為魏徵有時候做的太過分了,魏徵真的是一點面子都不給李世民,李世民身為一國之君有時候直接被一個魏徵懟下來,當然會很生氣,但是必須要樹立出一個好皇帝的樣子。所以魏徵死後不必再留面子了。
47樓:好好過看看
其實這都是因為魏徵並沒有教導好太子的緣故,讓唐太宗非常的憤怒,砸了他的墓碑。
48樓:
因為魏徵向唐太宗推薦的兩個人後來都想圖謀不軌,而魏徵教導的太子也要謀反。
魏徵被李世民稱為一面鏡子,為何死後三天就被砸了墓碑?
49樓:郭一一小樂奔兒
魏徵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還是相當重要的,但魏徵直言不諱的特點多多少少是留在李世民心中的一個梗,最終讓他做出了怒砸魏徵墓碑的舉動,不僅如此,他還取消了魏徵長子與自己女兒的婚事,在歷史上被稱為「停婚僕碑」。
50樓:新世紀怪人
對於李世民而言,魏徵就是一面活生生的鏡子,他時刻在提醒著自己的不足,所以魏徵是正直的,但這樣一個心直口快的人一定也是得罪了很多人的,所以才會發生在死後三天就被砸了墓碑的慘劇。
魏徵死後,唐太宗說了什麼,唐太宗在魏徵死的時候曾說什麼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魏徵 580年 643年2月11日 字玄成,生於鉅鹿郡 一說在今河北省鉅鹿縣,一說在今河北省館陶縣 唐朝政治家 思想家 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建立 貞觀之治 的大業...
唐太宗的名言 名句,魏徵曾對唐太宗說過的名言
1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唐 唐太宗 守歲 譯文 年終歲寒,冬雪消融,暖洋洋的宮闈裡似乎吹進了和煦的春風。2 凍雲宵遍嶺,素雪曉凝華。唐 唐太宗 望雪 譯文 冷的天氣裡山林上空的雲都好像被凍住了,潔白的冰雪凝聚了江山。3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唐 唐太宗 賜蕭瑀 譯文 在猛烈狂疾的大風中才能看得...
魏徵敢於與唐太宗對面剛,是唐太宗又愛又恨的男人,他仗著什麼敢對唐太宗這樣
我覺得唐太宗對於魏徵不是怕吧,只是一種縱容。因為魏徵說的很多話,其實真的是對國家。更多是是一種欣賞,因為魏徵是全心全意為著國家的利益而出發做事情的。魏徵的性格就是一個直爽的人,所以他在溫和的唐太宗面前很任性。唐太宗時,為什麼只有魏徵敢冒犯他 只是魏徵冒犯的最多,其他人也冒犯過。比如 長孫無忌 尉遲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