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新課標的扁鵲見的是蔡桓侯,史記的扁鵲見的是齊桓侯,到誰對誰錯?齊桓侯是不是齊桓公

2022-02-24 06:38:19 字數 7108 閱讀 3430

1樓:learning星

蔡桓公初中有篇 文章 《扁鵲見蔡桓公》,出自《韓非子·喻老》

但是 樓主 說句題外話。扁鵲不可能見到蔡桓公的!!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戰國人。一個戰國人怎麼可能見到一個春秋時期的人呢?兩個相差幾百年。所以這個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2樓:來自青龍灣撩人的兔子

《韓非子》成書於戰國晚期,記錄的以戰國時期為主的寓言故事。其中扁鵲見蔡桓公一文給很多人造成了誤會。

首先有個概念,蔡桓公;齊桓公;齊桓侯、蔡桓侯;這是三個人

蔡桓公,是春秋時期蔡國國君;

齊桓公,就是春秋時期著名的公子小白,後來成為春秋霸主的齊桓公,是姜姓,呂氏(姜太公呂望後人);

齊桓侯和蔡桓侯,指的是戰國時期,田氏代齊之後的桓侯,媯姓田氏(原陳氏)名午,齊國都城一直是臨淄,但田氏封地在上蔡,媯姓田氏是春秋時期陳國的皇族被滅後逃到齊國,後來發展起來,被封侯,逐漸取代姜呂氏;因而田午被稱作蔡桓侯,因他死時同年,姜呂氏最後一代君主康公也死了,且還沒有兒子,從此正式進入「田齊」時代,而田氏當時在齊國已和君主無異,所以後來的文中多稱田氏蔡桓侯為齊桓公,可以理解為田氏齊國的桓公,我們可以稱為桓公二世。

桓公是諡號,死後才封的,當面是不會稱呼的,所以扁鵲當時見面時應該稱蔡侯——齊國在上蔡的侯爺,其實在當時的齊國已經是國君了。按周禮,侯已經是最大的諸侯(諸侯本意就是各國國君)封號,但在周王之下,諸侯國君往往都有個公的尊號,後來逐漸在侯之上多了公,戰國後期周天子名存實亡,各國國君又開始稱王了……

扁鵲見的是蔡桓公還是齊桓公

3樓:潘帕斯草原上的軟蛋

教科書誤導人,其實見的是齊桓侯,《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有明確的記載,可以查閱一下。

4樓:塗含秀扶紹

前兩天我也剛在網上查了下,首先扁鵲是戰國人,而齊桓公有兩個,一個是春秋時的,齊桓公姜小白,另一個是戰國時的齊桓公田午,因為田午時的齊國,國都在上蔡,所以又叫蔡桓公。所以扁鵲見的應該是這個齊桓公田午。東周列國志是**,有幾分是虛構的。

5樓:權敬枝浩然

蔡桓公就是齊桓公。不過這個齊桓公不是春秋時代的,是戰國時代的,叫田午。

6樓:匿名使用者

蔡桓公和齊桓公是同一個人,我以前也搞混過。

7樓:常贍薛浩壤

應該是齊桓公,但並不是著名的姜小白,而是田氏代齊後的田午.

根據林漢達先生編寫的《戰國故事》記載,諱疾忌醫的確實是齊桓公田午。扁鵲,原名秦越人,戰國名醫,而蔡桓公是春秋時期的人物,所以,扁鵲應該沒見過蔡桓公。

我也曾經問過這個問題,後來我曾經專門找在大學教歷史的朋友問這個事情,他也是這樣告訴我.

因為中學課本上把這段故事誤做扁鵲見蔡桓公,後來讀歷史時很疑惑,問了才知道是錯誤的。連課本都能錯,真是誤人子弟

8樓:蔚洛長麗芳

可以是齊桓公也可以是蔡桓公。

9樓:冠卿雲姚旭

首先,扁鵲見的是蔡桓公。而之所以會有齊桓公這樣的誤解,是因為蔡桓公也可以說是齊桓公。

我們一般所熟悉的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的姜小白。而扁鵲見的這位是「田氏代齊」之後的齊桓公田午,因為和前面的重複了,有的就稱之為桓公午,而由於當時齊國的都城在上蔡,很多時候,就把他稱之為蔡桓公。這跟「梁惠王、魏惠王」的情況有些相似。

總之根據年代和史籍中關於姜小白死因的記載,扁鵲見的是蔡桓公田午。

10樓:

肯定是齊皇宮不是蔡皇宮。

11樓:

12樓:

呵呵,當然是蔡桓公:)

扁鵲見的那個齊桓侯是齊桓公嗎?

13樓:

是蔡桓公,不是齊桓公。我也犯過同樣的錯誤,被人當面糾正所以至今還記得。

14樓:常山趙二毛

蔡桓公初中有篇 文章 《扁鵲見蔡桓公》,出自《韓非子·喻老》

但是 樓主 說句題外話。扁鵲不可能見到蔡桓公的!!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戰國人。一個戰國人怎麼可能見到一個春秋時期的人呢?兩個相差幾百年。所以這個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15樓:巨浪滔天i壯哉

不是的,春秋時蔡國 現今河南省上蔡縣一帶

鄙視二樓的,不回答題就不要亂貼上

16樓:世界不該這樣

蔡桓公,蔡國國君。一個小國,不是齊國。

扁鵲到底是拜見了蔡桓公還是齊桓侯?還是兩個都拜見了?真的有那麼巧嗎?得上同一種病,情節都一樣??

17樓:匿名使用者

蔡桓公,即田齊桓公,田氏代齊以後的第三位齊國國君,諡號為「齊桓公」,因與「春秋五霸」之一的姜姓齊國的齊桓公小白相同,故史稱「田齊桓公」或「齊桓公午」。田齊桓公本名田午,史載他「弒其君及孺子喜而為公」,意思是說他殺了齊廢公田剡而自立。在位時曾建立稷下學宮,招攬天下賢士,聚徒講學,著書立說。

一時人才薈萃,彬彬大盛,齊宣王時規模達到鼎盛。

扁鵲見蔡桓侯,蔡桓侯是齊桓公嗎?

18樓:來自青龍灣撩人的兔子

周朝的爵位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制,各諸侯國的爵位並不一樣,但其自稱往往並不嚴格按照爵位來稱呼,很多諸侯國的君主都自稱為「xx公」,其實其爵位並不是公爵

例如:齊國的爵位是侯爵,晉國、秦國的爵位是伯爵,都自稱為「公」,如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

只有以周朝的名義而記錄的史書上才會稱呼正式的爵位,如齊侯、秦伯、晉侯

例如:孔子所著《春秋》中有記載「鄭伯克段於焉」,這裡的鄭伯是鄭莊公,其爵位是伯爵,所以孔子稱為「鄭伯」,但其自稱「鄭莊公」(其實是後人給的諡號)(魯國是周公旦的封國,與周室同宗,「周禮盡在魯」,所以孔子會以比較正式的語言來寫《初秋》)

這裡也有比較特殊的諸侯,韓、趙、魏三家分晉後被周室正式承認為諸侯,爵位是侯爵,這三家在後來稱王以前,到都是自稱為「xx候」的

而楚國、越國、吳國比較特殊,他們的爵位都很低,只是子爵,但通過不斷的兼併戰爭,國家實力國土面積都大大提高,與大諸侯國相當,實力與名號不符,加上週室衰微,自己又地處南方,離周室比較偏遠,所以在春秋時期,這三個諸侯國就先後自立為王,也就是說,他們的「王」的稱號是自封的,不是周室承認的,對於周室來說,這三家已經相當於謀逆,只是周室衰微,無力征討地處偏遠的這三家而已

到了戰國時期,各大諸侯國都相繼稱王,但是在春秋時期只有楚國、越國、吳國這三家,其中楚國最強,稱王也最早,另外兩家後來都被楚國給滅了

所以,在春秋時期的歷史中,主要是《春秋》裡面,對各諸侯的稱呼不同就是以上這些原因了

左氏春秋傳

1.左傳一般指左氏春秋傳

《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原名《左氏春秋》, 漢朝時又名《春秋左氏》 《春秋內傳》《左氏》,漢朝以後才多稱《左傳》。 《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為《 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也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 編年體 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 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

記述範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魯哀公二十七年)。

作品名稱:《春秋左氏傳》

外文名稱: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作品別名:《左氏春秋》、《 左傳》、《春秋左氏傳》

創作年代:戰國初期

作品出處:《春秋》

19樓:李家思

是的!!!

蔡桓(huān)公----蔡國(現在河南省上蔡縣一帶)國君,下文稱「桓侯」(《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作齊桓公)。

20樓:鹹海凡

當然不是,不能說都有一個桓字就是一個人,嘉靖皇帝和嘉慶皇帝是一個人嗎?

21樓:怕妻的伊萬懦夫

蔡桓侯可稱蔡桓公 齊桓侯是齊桓公

當然不是一個人

22樓:八卦de七卦

有的資料上說是,有的說不是

1、《韓非子·喻老》作蔡桓公(即蔡桓侯,公元前714—前695在位)

2、《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新序》作齊桓公(田和子桓侯午,前375—前357在位)

3、《文選·七發》注和《文選·養生論》注引作晉桓公(晉孝公頎,前392—前378在位)

資料前後相差三百多年。當然,我仍然寧可相信司馬遷的記載(雖然有嚴重漏洞,按他的觀點,扁鵲活了200歲),扁鵲大概是公元前

四、五世紀間的一位民間名醫。我覺得扁鵲見蔡桓侯只是民間的傳說,我們沒有必要再往下深究了。

齊桓公和齊桓侯是一個人嗎?

23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按照《史記》和各種資料來說,如果是齊桓公/侯,那麼肯定是田氏篡權之後的田午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新序》作齊桓公(田和子桓侯午,前375—前357在位)

24樓:匿名使用者

確實有些書(如《東周列國志》)中將扁鵲見的人寫成齊桓公,但扁鵲見的不會是齊桓公.因為扁鵲見蔡桓公是《韓非子》中的,顯然更可信.他們年代那麼近.

25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齊桓公小名叫小白

他是春秋五霸中最先稱霸的霸主

期間任管仲為相,最有名的是管仲改革

26樓:匿名使用者

齊國有兩個齊桓公.一個是春秋時期的齊國君,一個是戰國時期齊國的國君.雖然都是齊國國君,但是他們姓氏不一樣.

春秋時期的齊桓公是姜子的後人.名字叫小白,姜姓,父親是齊僖公,哥哥是齊襄公.齊襄公末年,齊國發生內亂.齊桓公與其兄公子糾爭位成公.後任用管仲為相,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戰國時期的齊桓公名字叫田午,姒姓,田氏(或陳氏).爸爸是齊太公田和,兒子是齊威王田因齊.

公元前672年,陳國發生內亂,陳厲公之子陳完逃麼齊國,被齊桓公小白任命為工正,封于田,所以陳完又稱田完.田氏在齊國的勢國不斷壯大.到田和時,田氏已完全控制齊國.

公元前386年,田和通過賄賂的辦法,使周王封其為諸候.田和即齊國歷史上的第二個齊太公.田和立兩年卒,其子(有的史書說其孫子)田午即位,田午即齊國歷史上第二個齊桓公,也稱齊桓候.

田午再繼任齊國國君的同時,也還同時繼承了姜齊的相一職.這時姜齊國君是齊康公(齊桓公小白的後代)只剩下一個城.齊桓公田午在位6年,卒於公元前379年.其子齊威王田因齊繼位.

齊桓公死去的同年,齊康公(名:貸)也死去,由於沒有後代.姜齊的所有城池全部歸於田齊.

姜齊世系(姜姓,呂氏等):

1、太公(尚,姜姓,呂氏)

2、丁公(及,太公子)

3、乙公(得,丁公子)

4、癸公(慈母,乙公子)

5、哀公(不辰,癸公子。

6、胡公(靜,哀公弟)

以上起止年份不明。

7、獻公(山,哀公弟)(9) 前859——前851

8、武公( 壽,獻公弟)(26) 前850——前825

9、厲公(無忌,武公子)(10) 前824——前815

10、文公(赤,厲公子) (10) 前816——前807

11、成公(脫,文公子) (12) 前806——前795

12、莊公(購,成公子) (64) 前794——前731

13、僖公(祿父,莊公子) (33) 前730——前698

14、襄公(儲兒,僖公子) (12) 前697——前686

14、齊君無知(莊公孫,夷仲年之子)(4個月)

15、桓公 (43) 前685——前643

16、齊君無詭(桓公子)(3個月)

17、孝公(昭,桓公子) (10) 前642——前633

18、昭公(潘,桓公子) (20) 前632——前613

19、齊君舍(昭公子)(5個月)

20、懿公(商人,桓公子) (4) 前612——前609

21、惠公(元,桓公子) (10) 前608——前599

22、頃公(元野,惠公子) (17) 前598——前582

23、靈公(環,頃公子) (28) 前581——前553

24、莊公(光,靈公子) (6) 前553——前548

25、景公(杵臼,靈公子) (58) 前547——前490

26、晏孺子(荼,景公子)(10個月)前489

24、悼公(陽生,景公子) (4) 前488——前485

25、簡公(壬,悼公子) (4) 前484——前481

26、平公(驁,簡公弟) (25) 前480——前456

27、宣公(積,平公子) (51) 前455——前405

28、康公(貸,宣公子)(26) 前404——前379

田齊世系(媯姓,陳氏或田氏):

1、胡公(滿,虞閼父之子)

2、申公 陳犀侯

3、相公 陳皋羊

4、孝公 陳突

5、慎公 陳圉戎

6、幽公 陳寧 在位23年

7、釐公 陳孝 在位36年

8、武公 陳靈 在位15年

9、夷公 陳說 在位3年

10、平公 陳燮 在位23年

11、文公 陳圉 前754年—前745年 在位10年

12、桓公 陳鮑 前744年—前707年 在位38年

13、厲公 陳佗 前706年—前700年 在位7年

以上為陳國曆任國君

14、陳完(或稱田完,陳厲公之子,前672年,陳國內亂,陳完逃到齊國)

15、徲孟夷

17、閔孟莊

18、文子(須無)

19、桓子(無宇文子子)

20、武子(開,桓子子)

21、僖子(乞,武子弟)

22、成子(常,僖子子)

23、襄子(盤,成子子)

24、莊子(白,襄子子)

25、齊太公(和,莊子子)(2)前386——前385

26、齊桓公(午,太公子)(6)前384——前379

27、齊威王(因齊,桓公子)(36)前378——前343

28、齊宣王(闢疆,威王子)(19)前342——前324

29、齊閔王(地,宣王子)(40) 前323——前284

30、齊襄王(法章,閔王子)(19) 前283——前265

31、齊王建(襄王子)(44) 前264——前221

扁鵲見蔡桓公中刻畫了蔡恆公怎樣的形象

1 扁鵲見蔡桓公 刻畫了蔡桓公固執己見,諱疾忌醫,頑固不化,盲目自信的形象。2 原文簡介 扁鵲見蔡桓公 節選自 韓非子 喻老 本篇是主要說明扁鵲見蔡桓公,為蔡桓公治病,蔡桓公卻不信任扁鵲,造成最後身死的故事。3 文章寓意 闡明一個道理 不能盲目相信自己,不能諱疾忌醫。同時給人們以啟迪 對待自己的缺點...

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裡蔡桓公到底得的是什麼病

關於蔡桓公的病名,在 韓非子 和 史記 中均沒有提及,僅交代了疾病由表及裡 由淺入深的發展過程,即由腠理 肌膚 史記 作 血脈 腸胃 骨髓。那麼,什麼疾病符合這一規律呢?癌症,只有癌細胞才有如此的傳播速度,和致命性。以肺癌為例。肺癌的快速和高死亡率原因便是早期肺癌症狀極其不明顯,不易被察覺,據世界衛...

我是初三生勵志的作文,我是初三生勵志的作文,500字

時間的價值 時間是人最大的成本,同樣也是每個人的資本和財富。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給每個人的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時,一千四百四十分鐘,從你來到這個世界的那天開始,它就陪伴著你 過每一天,無論你是貧 是富 是貴 是賤 時間就從來就沒離開過你。我們應該去珍惜時間,它是我們一生中最難留住的東西。如若我們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