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賽龍舟,吃粽子,吃雞蛋,踏青,掛紙葫蘆,掛艾蒿,掛香荷包,扎五彩繩,吃餃子等等。
2樓:草原亮仔
日常vlog,草原離你很遠,我離你很近
北方端午節風俗
3樓:阿沾愛生活
1、五色絲線
一般在端午節佩戴五色絲線以辟邪。端午習俗甚多,由陰陽五行術數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辟邪習俗。端午日天地純陽正氣極盛,藉助天地純陽正氣闢陰邪是端午習俗之一。
五色絲線端午以五色絲線係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這些習俗傳到後世,即發展成許多種漂亮飾物,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2、掛艾草
古人認為艾草有祛邪解毒之功效,因此五月初一這天黎明時分,家家戶戶就開始在門頭上、門環上、神像前掛艾草,婦女們還要掐一枝嫩艾枝夾在耳朵上或插在頭髮上。艾草大多是在自家院子裡栽種的,栽種多的人家會在初一這天一大早,抱上一捆挨門逐戶地給沒有艾草的人家送去,這樣做,送艾草的人往往會贏得許多許多的祝福。
民俗活動:
端午習俗活動圍繞敬龍酬龍、祈福納祥、壓邪攘災等形式,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具體習俗活動主要有:扒龍舟、掛艾草與菖蒲、聚午宴、洗草藥水、放紙鳶、盪鞦韆、貼「午時符」、系百索子、打午時水、浸龍舟水、放紙龍、龍船飯、睇龍船。
點艾條、薰蒼朮、贈香扇、晒百日姜、掛黃葛藤、畫額、佩香囊、佩長命縷、拴五色線、食粽、採藥製茶、立蛋、佩豆娘、貼五毒圖、遊旱龍、劃喜船、九獅拜象、搶青、馬拉溜、掛鐘馗像、品花宴等等。
北方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
4樓:希若谷庚環
賽龍舟,吃粽子,吃雞蛋,踏青,掛紙葫蘆,掛艾蒿,掛香荷包,扎五彩繩,吃餃子等等。
5樓:絡荷_夏
北方的端午和南方是不一樣的。
南方有吃粽子 划龍舟 插艾草的習俗。
我是中原地區的,當然不能代表大多數地方都跟我們這邊一樣,但是我們端午節是不吃粽子吃餃子的。其他什麼也沒聽說過。這跟我常年不在老家有關。
6樓:匿名使用者
我是純北方人,且在黑龍江省,夠北的了。說起端午,現在僅存的習俗是:1吃粽子,2,屋沿插艾蒿(僅限平房居民,樓房是無處可插的)3戴五彩線.
4佩戴香囊5懸掛把門猴,至於具體有什麼意義,實已不祥。
7樓:手機使用者
我是大連的,我們這在家中最外面的門楣上掛艾蒿子和桃樹枝。下面掛把門猴。也戴擄線,就是南方的「五彩線」或「百鎖子」。
8樓:by千里
吃粽子 划龍舟 插艾草
不過端午節主要是南方的吧 在北方划龍舟不現實啊
在哪看到的說 南舟北馬(騎馬射柳)
9樓:趙瑛可愛
我是蘭州人,我們這兒的習俗有:吃三角形的韭菜餡包子,在門口插柳樹條,給小孩買新衣服戴荷包。
10樓:0靈魂的溫度
賽龍舟,吃粽子,登高,賞菊
11樓:手機使用者
幸福幸福感謝發個資訊分線盒
12樓:一老一少老了
粽子,往門上插艾蒿或柳枝,房前屋後灑雄黃酒,防蛇,還有給小孩綁綵線大概這麼多
13樓:海綿寶寶愛上誰
吃粽子、插艾葉、煮雞蛋等。
14樓:匿名使用者
我是山西的,就我們那裡的習俗講吧。
首先就是家裡包粽子,會做一些五彩線、香包和五色線包的彩粽等給家人佩戴,寓意辟邪和好運等;家門上還會貼剪紙,如公雞吃蠍子、剪刀、老牛等等。
15樓:好恬恬啊
吃粽子、煮雞蛋、踏青、採艾蒿、掛葫蘆。。。。選我吧!!
手上都戴著五彩圈
16樓:跟屁團
吃粽子,煮鹹雞鴨蛋,早上用淘米水洗臉,門樑上要插柳枝艾蒿,手腕腳腕上綁五彩線或七彩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
17樓:農民閒聊
吃粽子。早上洗頭可去百病
北方人過端午節的習俗
18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避邪、防疫等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因而後世有認為端午節是由來於古人為了「避邪防疫」而設的節日。其實,傳統民俗大節的形成並得以延續發展,因其蘊含了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傳統節日重視神靈信仰與祭祀活動,精神信仰是傳統節日的核心。
並非挑個日子避邪防疫就能成為流傳千古的民俗大節,端午節由來於古人「避邪防疫」之說,是後世對古老節日文化內涵的誤解。
關於端午節的祝福語,大部分民俗學家認為,是先有端午節日之後,才將傳說歷史人物紀念附著在節日上,賦予節日以其它意義,但這些意義也只是端午節其中的一部分。端午節自古傳承至今,「端午安康」在文獻上卻無相關記載,說明「端午安康」這祝語不為古人所喜用。許多古人的詩詞都描繪了端午節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
端午節自古就是吃粽子、賽龍舟的喜慶日子,古代端午節時熱鬧的龍舟表演,歡樂的美食宴會,都是慶賀佳節的體現。
傳承至今,端午節各種習俗活動仍十分盛行,端午習俗甚多,各地過法雖不盡相同,但食粽子、扒龍船是普遍習俗。每年端午節前後,包粽子、掛艾草與菖蒲、扒龍船、九獅拜象、遊旱龍等等諸多特色節慶活動在全國各地,既有傳統習俗活動又有創新元素,可謂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端午節期間通過傳統民俗活動展演,既能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19樓:樂樂
1、掛艾草:古人認為艾草有祛邪解毒之功效,因此五月初一這天黎明時分,家家戶戶就開始在門頭上、門環上、神像前掛艾草,婦女們還要掐一枝嫩艾枝夾在耳朵上或插在頭髮上。艾草大多是在自家院子裡栽種的,栽種多的人家會在初一這天一大早,抱上一捆挨門逐戶地給沒有艾草的人家送去,這樣做,送艾草的人往往會贏得許多許多的祝福。
2、綰花繩繩:古俗認為,端午節以五色絲結成索,或懸於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於床帳、搖籃等處,可避災除病、益壽安康。因此,初一這天黎明時,主婦們就會早早把花繩繩綰在大人、小孩的手腕上、腳腕上,或褲腰帶上、釦眼上。
對於不會翻身的嬰兒,則要攬腰綰在肚皮上。對於綰花繩繩的功用,兒歌是這樣唱的:「端午不綰花繩繩兒,死後變成花牛牛兒」。
綰在身上的花繩繩一般要在端午節後三天剪去,然後集中埋到車轍裡。在民俗的眼裡,端午節前的花繩繩是可以驅逐邪毒的寶物,只有及時佩戴在身上才對身體起保護作用;而端午節後的花繩繩則成了可恨的毒蟲,只有及時摘除,並讓千人踩,萬輪軋,才能永遠消失。
3、門楣貼筆架:所謂「筆架」是一個山字形紙編物,外形與文人用的筆架十分相似。民間認為,筆架與文房四寶一樣,有辟邪祈福的功能,因此好多人家便把筆架當作端午節辟邪祈福物來使用。
筆架通常與符和花繩繩構成一個組合體,貼上在大門的門楣上。
此外,人們,還常把符、花繩繩和艾草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祈福辟邪的組合體,貼上在門頭上和佛龕上,用以護家祈福。
20樓:小思帶你看娛樂
品味中華風俗節日——端午節的習俗
21樓:淺淺藍青
我是山東人,我們這邊端午節都是吃粽子,早上起來在門前插上艾葉,大人一般會煮雞蛋給孩子們吃。
22樓:
呵呵 那真是一場沒好的回憶.那天天早上人們都起來很早.當然都去到山上去踏清去了,小孩子有去的,當然也有沒去的餓.
沒去的那些就在家裡,和幾個好朋友約好撞雞蛋.樂趣無窮!等那些踏青回來的人,帶來一些艾蒿分給一些鄰居,掛在門口,代表可以驅趕蚊蟲,驅趕晦氣.
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
23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是我國人民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而專門設立的一個較為隆重的節日。各地的風俗習慣差不多主要有吃粽子,划龍舟,還有大門掛艾草。
24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習俗甚多,主要有扒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菖、打午時水、洗草藥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習俗
端午節南北方各有什麼習俗?
25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習俗:反飲食傳統的南北方粽子差別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裡,南北方飲食文化是有差異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南甜北鹹。但是南北方的粽子卻突破了這個樊籬,卻是北方吃甜粽南方吃鹹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新增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
「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
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
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先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錐形、枕頭形、小寶塔形、圓棒形等。粽葉的材料則因地而異。南方因為盛產竹子,就地取材以竹葉來縛粽。
一般人都喜歡採用新鮮竹葉,因為乾竹葉綁出來的粽子,熟了以後沒有竹葉的清香。北方人則習慣用葦葉來綁粽子。葦葉葉片細長而窄,所以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
粽子的大小也差異甚巨,有達
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瓏,長不及兩寸的甜粽。
就口味而言,粽子餡葷素兼具,有甜有鹹。北方的粽子以甜味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鹹多。料的內容,則是最能突顯地方特色的部分。
北方的粽子大約可分為三種:一種是純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後蘸糖吃。另一種是小棗粽,餡心以小棗、果脯為主。
第三種是豆沙粽,比較少見。華北地區另有一種以黃黍代糯米的粽子,餡料用的是紅棗。蒸熟之後,只見黃澄澄的粘黍中嵌著紅豔豔的棗兒,有人美其名為「**裹瑪瑙」。
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質香軟,分為鹹甜種。鹹的以新鮮豬肉,浸泡上等醬油。每隻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作餡。
甜粽以棗泥或豆沙為餡。上面加一塊豬板油。蒸熟後,豬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適口,「五芳齋」出品的粽子尤其著名。
餡料都經過專人選擇,有八寶粽、雞肉粽、豆沙粽、鮮肉粽等,各具特色。
四川的椒鹽豆粽也別具特色。先將糯米、紅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麵、川鹽及少許臘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以大火煮三個小時,煮熟後再放在鐵絲網上用木炭烤黃。吃起來外焦裡嫩,頗具風味。
廣東的中山蘆兜粽,特點是圓棒形、粗如手臂。配料也分甜鹹兩種。甜的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有鹹肉、燒雞、蛋黃、甘貝、冬菇、綠豆、叉燒等。
閩南的粽子分礆粽、肉粽和豆粽。礆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礆液蒸熟而成。兼具粘、軟、滑的特色。
冰透後加上蜂蜜或糖漿尤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滷肉、香菇、蛋黃、蝦米、筍乾等。以廈門的肉粽最為出名。
豆粽則盛行於泉州一帶,用九月豆混合少許鹽,配上糯米裹成。蒸熟後,豆香撲鼻,也有人沾上白糖來吃。
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粽子清香淡雅,軟糯滑膩,口味多樣,頗受人們喜愛。然而,製作粽子的原料糯米,油性及黏性較大,過量進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並由此產生胃酸分泌增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所以不可貪食。
粽子的品種很多,肉粽及豬油豆沙粽含有較多脂肪,屬油膩食品,高血脂、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患者食用後,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迴圈,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容易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因而不宜食用。粽子蒸或煮熟後,能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進食後會增加消化酶負荷,兼之其性溫滯氣,吃多了會加重胃腸負擔,故患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病人最好不食或少食。另外,老年人和兒童以及消化功能較弱者,也應慎食,以免影響消化及正常飲食。
端午節有什麼習俗,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吃粽子,喝雄黃酒,賽龍舟 樓主的回答就不錯了 多全面呀 端午節有什麼習俗?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端午習俗主要有扒內龍舟 祭龍 容採草藥 掛艾草與菖蒲 拜神祭祖 洗草藥水 打午時水 浸龍舟水 食粽 放紙鳶 睇龍船 拴五色絲線 薰蒼朮 佩香囊等等。扒龍舟活動在中國南方沿...
端午節的習俗有什麼,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1 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2 端午食粽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 角泰 筒粽 其由來已.3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 4 懸艾葉菖蒲民諺說 清明插柳,端午...
端午節還有什麼其他習俗,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古裝小姐姐教你開啟端午的正確方式 端午節有哪些習俗?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划龍舟,還有什麼習俗?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其實還有很多的習俗,比如賽龍舟 懸艾草以及佩香囊等等。賽龍舟其實也是端午節的傳統專案,但是很多地區由於地域的限制,所以現在端午節的時候很難看到賽龍舟了。傳說是屈原投江的時候,當時很多人都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