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與集資詐騙罪均屬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一類,它們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經濟管理制度,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違反國家經濟管理法規,破壞國家經濟管理活動,危害國計民生,使國家經濟遭受嚴重損害的行為。在主觀方面絕大多數是由故意構成,個別由過失構成。兩者的主要區別是:
概念不同。前者是指行為人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後者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行為。
客觀方面表現不同。前者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非法向社會公眾吸收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指完全仿造銀行吸收存款的做法,以確定的存款期限、利率,面向社會公眾吸收存款。
「變相吸收存款」,是指行為人為迴避以「存款」的形式吸收公眾資金引起麻煩,受到追究,在未經過中國人民銀行或者***批准的情況下,擅自開辦所謂的「**」或「**會」等,再以此名義「合法」地吸收公眾資金以開展所謂活動,還有的以吸收投資,擴大企業再生產為名,無固定利率,年底分紅,實際許以高出銀行利率很多的股息,吸收公眾存款。後者表現為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行為。「使用詐騙方法」,是指行為人採取虛構集資用途,以虛假的證明檔案和高回報率為誘餌,騙取集資額的一種手段。
「非法集資」是指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未經有關機關批准,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的行為。 主觀方面不同。前者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
但行為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是否已獲利,獲利數額大小,甚至虧損,資不抵債,都不影響罪名的成立。只有達到「擾亂金融秩序」的程度的,才構成犯罪。後者具有非法佔有集資款的目的。
間接故意和過失不構成犯罪。按照法律規定,非法集資的行為,必須達到「數額較大」的程度,才構成犯罪。
2樓: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刑事案件,是由基層法院受理還是中院受理不是根據標的額決定的,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被告人可能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由中院審理。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中間人的處理標準
3樓:匿名使用者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有多種形式,其中一種較為常見的形式,是通過中間人去釋出資訊,宣傳動員親友等人蔘與集資,中間人從中牟取提成或中介費。可見,中間人在非法集資活動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其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構成共同犯罪,但往往涉及人數眾多,情況複雜,在中間人的共同犯罪處理應注意把握以下三個方面的情形:
一、中間人和上線共同構成犯罪的情形。如中間人乙明知甲非法集資,受甲委託幫助甲向不特定公眾吸收資金,或者主動向社會不特定公眾吸收資金交予甲。不論其是以自己的名義,還是以甲的名義,也不論其是否從中牟利,因為其主觀上和甲有共同非法集資的故意,客觀上幫助甲實施了非法集資的行為,都和甲共同構成犯罪。
二、中間人單獨構成犯罪的情形。如乙以自己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公眾非法吸收資金,而以更高利息放貸予甲,以賺取利息差,則中間人乙獨立於甲之外單獨構成犯罪。
三、中間人不構成犯罪的情形。例如乙與甲熟識,若借錢給甲,甲樂於接受並給付高息,丙、丁等和甲不熟識,若借錢給甲,甲不樂於接受或雖接受但只給付低息。於是,丙、丁等委託乙以乙的名義將自己的資金放貸予甲,丙、丁等與乙約定乙不擔風險,不打借條,甲只知乙,並不知丙、丁等。
如果乙自始至終沒有從中牟利,由於其和甲沒有共同非法集資的故意,而乙本身亦沒有單獨非法集資的故意,丙、丁等也明確指定錢是放貸給甲的,對乙的行為不應定罪處罰。當然,如果乙雖答應丙、丁等不賺利息差,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從中賺取了利息差,或者將資金截留、隱匿,那麼此時,就變成了前文分析的相關情形,應根據乙的具體行為對其定罪處罰。
4樓:北京崔斌律師
你好,業務員通常也看做中間人,根據其表現來確定其處理方式。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業務員怎麼處理
退贓是法院處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中,在量刑時著重考慮的一個情節,如果不退贓的話,法院不會從輕處罰。至於如何量刑,需要考慮在案件中的地位 參與度 吸收存款的數額等,一個案件十分複雜,幾句話根本說不清楚,建議請個專業的刑事律師為您的親人辯護,以爭取他能夠得到從輕處理。回答好的,這邊已經接到你的問題了,...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可以選擇取保候審嗎
1 申請取保候審要滿足以下條件。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 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 可能判處管制 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 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 患有嚴重疾病 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業務員退繳提成最後會怎麼處理
根據 刑法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規定 第一百七十六條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