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日食,又作日蝕,是一種天文現象,只在月球執行至太陽與地球之間時發生。這時,對地球上的部分地區來說,月球位於太陽前方,因此來自太陽的部分或全部光線被擋住,因此看起來好像是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日食只在朔,即月球與太陽呈現合的狀態時發生。
日食是相當罕見的現象,在四種日食中較罕見的是日全食,因為唯有在月球的本影投影在地球表面時,在該區域的人才能夠觀測到日食。日全食是一種相當壯麗的自然景象,所以時常吸引許多遊客特地到海外去觀賞日全食的景象。例如,在2023年發生在歐洲的日全食,吸引了非常多觀光客特地前去觀賞,也有旅行社推出專門為這些遊客設計的行程。
古時,人類缺乏天文學知識,以為日食是肇因於天狗食日,或象徵災難的降臨,而在日食時舉行儀式。但在現代社會中,日食的這層意義已逐漸為人們所拋棄。
上一次日全食發生於2023年8月1日,而下一次的日全食將會於2023年7月22日發生。
日食和月食的「季節」。日食一定發生在朔,即農曆初一當日。此時月球位於地球和太陽之間,但因太陽軌道(黃道)與月球軌道(白道)成5°9交角,故並非每次朔日皆有日食發生,而日食發生時,日月兩者皆一定在「黃白交點」(升交點或降交點)附近。
日、月食的發生必須是新月和滿月出現在黃白交點的一定界限之內,這個界限就叫做「食限」。計算表明,對日食而言,如果新月在黃道和白道的交點附近18度左右的範圍內,就可能發生日食;如果新月在黃道和白道的交點附近16度左右的範圍內,則一定有日食發生。
對月食而言,如果望月在黃道和白道的交點附近12度左右的範圍內,就可能發生月食;如果望月在黃道和白道的交點附近10度左右的範圍內,則一定有月食發生。
由於黃道和白道的交點有兩個,這兩個交點相距180度,所以一年之中有兩段時間可能發生日食和月食,這兩段時間都稱為「食季」,它們相距半年。
太陽每天在黃道上向東移動約1度,由於日食的食限為18度左右的範圍,太陽從黃道和白道交點以西的18度執行到黃道和白道交點以東的18度,大約需要36天,也就是說日食的每一個食季為36天。對於月食而言,它的食限為12度左右,因此月食的每一個食季就只有24天。
參考資料
2樓:櫻茈豆
當月球執行至一個特別的位置,即太陽、月亮及地球連成一線時,月亮將遮掩太陽的光芒,在地球上投下陰影,在陰影的不同區域,可觀測到不同的日食現象。在月亮的本影區,即月亮完全遮住太陽的地區,可以看到日全食;在月亮的半影區,即月亮部分遮住太陽的地區,可以看到日偏食;在月亮的偽影區,即月亮遮住日面中心,但邊緣仍可見的地區,可以看到日環食。其中日全食和日環食不會在地球上同時被看到。
日全食的過程包括五個時期。初虧:月影剛開始侵蝕日面,即日食過程開始的時刻,此時為日偏食;食既:
月影剛剛遮住整個日面,日全食開始,此時有一兩秒鐘的時間可以在日面邊緣看到一串亮點,這被稱為「貝利珠」,它們是由於月亮邊緣凹凸不平的山峰對陽光的散射而形成的;食甚:月影圓心與日面圓心距離最近,此時日光被遮的最嚴實;生光:月影剛劃出日面,此時日全食結束,又開始呈現日偏食,「貝利珠」在此時會再次出現;復圓:
月影完全劃出日面,到此為止,日食過程完全結束。每次日全食時間最長7分多鐘,一般為2至3分鐘。
3樓:千古仇恨
是一種天文現象,只在月球執行至太陽與地球之間時發生。這時,對地球上的部分地區來說,月球位於地球前方,因此來自太陽的全部光線被擋住,因此看起來好像是太陽全部消失了。日食只在朔,即月球與太陽呈現合的狀態時發生。
日全食,唯有在月球的本影投影在地球表面時,在該區域的人才能夠觀測到日食。
4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和月球是不發光的,只有太陽才發光。當月球執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它們三者在一條直線上時,月球的陰影就投到了地球上。陰影的中心部分較濃,叫做本影;周邊比較淡。
叫做半影。如果你站在本影裡,看到的就是日全食。因為月球將太陽全遮住了;如果你站在半影裡,看到的就是日偏食,因為月球只遮住了太陽的一部分;如果月球的本影沒投射到地球上,那麼在本影延長線上所包圍的區域裡的人們還能看到太陽的邊緣,也就是說,月球只遮住了太陽的中心部分,這種現象叫做日環食
5樓:匿名使用者
我知道,日全食是因為月亮完全把太陽擋住所形成的,首先,太陽少了一個角,之後缺了一大半,最後變成一條弧線。突然閃了一下,(這個過程叫食甚)日全食形成了後,發出日冕,過了一會,月亮離開太陽了,(這叫生光)這就是日全食的全部過程
6樓:
月亮遮擋太陽形成的餓
7樓:匿名使用者
太陽,月亮,地球在同一直線上
8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說就是月亮在太陽和地球之間,形成一個直線,所以被月亮擋住的那一地區就出現白天暗的情形,即日全食。
9樓:
由於地球軌道與月球軌道有一個5度的夾角,在特定的時間月球會執行至一個特別的位置,令太陽、月球及地球連成一線,這時月球剛好遮掩了太陽的光球,這樣便形成一次日食。一次日全食的過程可以包括以下五個時期: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
當太陽、月球和地球這三個天體,在一個特定的時刻恰好執行到非常接近一條直線的位置上,而月球處於太陽和地球之間,地球上的人看太陽時,只能看到遮擋在其前面的月球,而處於月球投在地球上的影子區域裡的人就能夠看到日全食。超過月球影子範圍的人看到的則是日偏食或日環食。處於南、北極地區的人們則只能看到日偏食。
10樓:但玉枝枝午
呵呵是光的直線傳播
月球執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
然後遮住了太陽
行成全日食
日全食現象是怎樣形成的?
11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日全食:日食的一種,即太陽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現象。在地球上月影裡的人們開始看到陽光逐漸減弱,太陽面被圓的黑影遮住,天色轉暗,全部遮住時,天空中可以看到最亮的恆星和行星。
幾分鐘後,從月球黑影邊緣逐漸露出陽光,開始生光、復圓。由於月球比地球小,只有在月影中的人們才能看到日全食。
日全食是怎麼產生的
12樓:月似當時
日全食形成原理都是由於光的直線傳播。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
致使地球上的區域性地方,即使是白天,也看不到太陽或只看到殘缺的太陽,太陽完全被遮住稱為日全食,遮住部分稱為日偏食。
而月食,是在同一直線上的地球把太陽光遮住,致使在晴朗的夜空,月亮也變得黑黑的,同樣月食也分月全食和月偏食。
月球比太陽的視運動走得快。日食時月球追上太陽。月球東邊緣剛剛同太陽西邊緣相「接觸」時叫做初虧,是第一次「外切」,是日食的開始。
13樓:武老師的科創空間
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種,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點太陽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現象。日全食分為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原五個階段。由於月球比地球小,只有在月球本影中的人們才能看到日全食。
民間稱此現象為天狗食日。
14樓:位心水校瑛
當月亮運動至地球與太陽之間
月亮完全擋住了太陽
地球上部分地區就看得到日全食
15樓:楚同書前丁
日全食形成的原理:
日全食是月球繞地球轉到太陽和地球中間時,如果太陽、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條直線,月球擋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陽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在地球上月影裡的人們開始看到陽光逐漸減弱,太陽面被圓的黑影遮住,天色轉暗,全部遮住時,天空中可以看到最亮的恆星和行星,幾分鐘後,從月球黑影邊緣逐漸露出陽光.,開始生光、復圓。
由於月球比地球小,只有在月影中的人們才能看到日食。月球把太陽全部擋住時發生日全食,發生日全食的延續時間不超過7分31秒。日全食發生時,根據月球圓面同太陽圓面的位置關係,可分成五種食象:
1.初虧。月球比太陽的視運動走得快。日食時月球追上太陽。
月球東邊緣剛剛同太陽西邊緣相「接觸」時叫做初虧,是第一次「外切」,是日食的開始;2.食既。初虧後大約一小時,月球的東邊緣和太陽的東邊緣相「內切」的時刻叫做食既,是日全食的開始,這時月球把整個太陽都遮住了;3.食甚。是太陽被食最深的時刻,月球中心移到同太陽中心最近;4.生光。
月球西邊緣和太陽西邊緣相「內切」的時刻叫生光,是日全食的結束;從食既到生光一般只有二三分鐘,最長不超過七分半鐘;5.復圓。生光後大約一小時,月球西邊緣和太陽東邊緣相「接觸」時叫做復圓,從這時起月球完全「脫離」太陽,日食結束!
日全食是怎樣形成的
16樓:明媚說娛樂
發生日全食是因為太陽靠近月球軌道與地球軌道的一個交點,而同時月球在距此點的最遠的點上。即為光的直線傳播。
之所以會發生日全食,是因為存在一種神奇的對稱性。太陽的直徑是月亮的400倍,而它距地球的距離正好也是月亮的400倍。結果,當月亮完全處於地球和太陽之間時,對那些完全處於月亮陰影中的人來說,太陽的表面便被完全遮擋了。
太陽變成了黑色,只留下一個金色的光環,天空變成了靛青色。鳥兒此時會失去方向,或者會飛回巢中,蝙蝠和其它夜行動物則可能睡眼惺忪地出來活動。
17樓:匿名使用者
日食,又作日蝕,是一種天文現象,只在月球執行至太陽與地球之間時發生。這時,對地球上的部分地區來說,月球位於太陽前方,因此來自太陽的部分或全部光線被擋住,因此看起來好像是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日食只在朔,即月球與太陽呈現合的狀態時發生。
日食是相當罕見的現象,在四種日食中較罕見的是日全食,因為唯有在月球的本影投影在地球表面時,在該區域的人才能夠觀測到日食。日全食是一種相當壯麗的自然景象,所以時常吸引許多遊客特地到海外去觀賞日全食的景象。例如,在2023年發生在歐洲的日全食,吸引了非常多觀光客特地前去觀賞,也有旅行社推出專門為這些遊客設計的行程。
古時,人類缺乏天文學知識,以為日食是肇因於天狗食日,或象徵災難的降臨,而在日食時舉行儀式。但在現代社會中,日食的這層意義已逐漸為人們所拋棄。
上一次日全食發生於2023年8月1日,而下一次的日全食將會於2023年7月22日發生。
日食和月食的「季節」。日食一定發生在朔,即農曆初一當日。此時月球位於地球和太陽之間,但因太陽軌道(黃道)與月球軌道(白道)成5°9交角,故並非每次朔日皆有日食發生,而日食發生時,日月兩者皆一定在「黃白交點」(升交點或降交點)附近。
日、月食的發生必須是新月和滿月出現在黃白交點的一定界限之內,這個界限就叫做「食限」。計算表明,對日食而言,如果新月在黃道和白道的交點附近18度左右的範圍內,就可能發生日食;如果新月在黃道和白道的交點附近16度左右的範圍內,則一定有日食發生。
對月食而言,如果望月在黃道和白道的交點附近12度左右的範圍內,就可能發生月食;如果望月在黃道和白道的交點附近10度左右的範圍內,則一定有月食發生。
由於黃道和白道的交點有兩個,這兩個交點相距180度,所以一年之中有兩段時間可能發生日食和月食,這兩段時間都稱為「食季」,它們相距半年。
太陽每天在黃道上向東移動約1度,由於日食的食限為18度左右的範圍,太陽從黃道和白道交點以西的18度執行到黃道和白道交點以東的18度,大約需要36天,也就是說日食的每一個食季為36天。對於月食而言,它的食限為12度左右,因此月食的每一個食季就只有24天。
參考資料
什麼是日全食,什麼是美麗的日全食?
我們知道,地球繞著太陽執行,月球繞著地球執行。若是地球執行的軌道平面和月球的軌道平面重合,那麼月球每繞地球一週就會有一次出現在日地連線上。這時,陽光照射月球產生的月影就會落到地球表面上,在月影裡的地面上的人就能觀察到太陽被月球遮擋的現象,這現象就稱為日食。圖1給出了日食形成的示意圖。圖中實線表示太陽...
日全食的古代傳說,日全食的傳說
世界上許多國家與民族 都有關於日食的種種傳說 神話歸神話 但中國人是最早明白日食原理的人 看神話 日食一詞源於希臘語 全世界很多神話都有描述 由於發生日食時,白晝變為黑夜,多少世紀以來,這種大自然的天文奇觀一直讓人驚奇而又畏懼,並由此而引發了數不盡的神話與傳說。日食這個詞,源於希臘語,意思是放棄。流...
什麼是日全食,日全食是什麼意思?
日食是月球繞地球轉到太陽和地球中間時,如果太陽 月球 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條直線,月球擋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陽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在地球上月影裡的人們開始看到陽光逐漸減弱,太陽面被圓的黑影遮住,天色轉暗,全部遮住時,天空中可以看到最亮的恆星和行星,幾分鐘後,從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