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隱逸之風的盛行:唐代隱逸之風盛行,而盛唐山水田園詩的大量出現,與隱逸之風的盛行有著直接的關係。唐代文人的這種隱逸,並不是消極遁世的純粹隱居。
他們的隱居,或是為了求取功名,或是為了讀書山林,或是為了倚世獨立、笑傲人生,持的是一種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這就使山水田園詩昂揚著一股青春氣息,積極向上的情調。盛唐主要田園山水詩人除孟浩然、王維外,還有祖詠、儲光羲、常建、裴迪等等。
2樓:資料不詳
不對。盛行山水田園詩的大量出現,與遊歷山水有直接關係。
這是因為:盛唐時期社會安定,國力強大,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全面繁榮。文人士大夫的物質生活優裕,為漫遊行旅、賞玩山水提供了條件。
社會上佛道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及返樸歸真的追求和佛家禪宗的淨心明性的境界,為詩歌提供了文化及審美心理的基墊。文人的隱逸情懷也與山水田園詩的形成有緊密的關係,但此際並非為隱而隱,而是釀成了一種嚮往自然、追求超然獨立的文化心態和崇尚自然的審美趣味。供參考。
唐代山水田園詩興盛的原因是什麼?
3樓:
有物資上的基礎,政治上開放,言論自由,再加上佛教、道教都比較興盛,更增加了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
4樓:落花銀蝶
唐代詩來歌之所以那源
麼盛行,主要是因為唐代皇上主要以詩賦的方式選取人才,而田園詩麼--一樓已經解釋得很清楚了,國力強盛,不遊山玩水幹什麼?只有田園詩了。不過話說會來,唐代各種詩的型別都有而且都很多,為什麼只說田園詩呢?
5樓:匿名使用者
盛唐時期社會安定,國力強大,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全面繁榮內。文人士大夫的物
容質生活優裕,為漫遊行旅、賞玩山水提供了條件。社會上佛道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及返樸歸真的追求和佛家禪宗的淨心明性的境界,為詩歌提供了文化及審美心理的基墊。文人的隱逸情懷也與山水田園詩的形成有緊密的關係,但此際並非為隱而隱,而是釀成了一種嚮往自然、追求超然獨立的文化心態和崇尚自然的審美趣味。
此外,晉宋以來的田園詩、山水詩的創作,也無疑提供了藝術上的借鑑。
田園詩一首,鹿柴是不是田園詩???????????
6樓:晨晨
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註釋]
1. 雜興:隨興寫來,沒有固定題材的詩篇。
2. 耘田:除草。
3. 績麻:把麻搓成線。
4. 各當家:各人都擔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從事,參加。
四時田園雜興》是詩人退居家鄉後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家詩,共六十首,描寫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這是其中的一首,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一個場景。
首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是說: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裡秧苗需要除草了。這是男人們乾的活。「績麻」是指婦女們在白天干完別的活後,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
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次句「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全詩用老農的口氣,「兒女」也就是指年輕人。「當家」指男女都不得閒,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閒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於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
結句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
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讀來意趣橫生。
【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內容】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註釋]
1. 雜興:隨興寫來,沒有固定題材的詩篇。
2. 耘田:除草。
3. 績麻:把麻搓成線。
4. 各當家:各人都擔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從事,參加。
[簡析]
《四時田園雜興》是詩人退居家鄉後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家詩,共六十首,描寫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這是其中的一首,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一個場景。
首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是說: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裡秧苗需要除草了。這是男人們乾的活。「績麻」是指婦女們在白天干完別的活後,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
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次句「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全詩用老農的口氣,「兒女」也就是指年輕人。「當家」指男女都不得閒,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閒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於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
結句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
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讀來意趣橫生。
7樓:帥合瑞
鹿柴是田園詩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8樓:紫魄
鹿柴不是田園詩,是山水詩……
新晴野( 一作晚) 望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
農月無閒人,傾家事南畝。
9樓:梨雲飄雪
《歸園田居》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鹿柴不是田園詩,確切的說是山水詩
樓上的都是山水詩
10樓:冰情桔也
《鳥鳴澗》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聲。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自落。
《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11樓:
是田園詩,鳥鳴澗也是
山水田園詩
12樓:匿名使用者
已經將《使至塞上》、《宿建德江》、《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春曉》四件flash作品發至您郵箱!
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註釋:1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徑建德的一段。2移舟:靠岸。3煙渚:瀰漫霧氣的沙洲。
韻譯:我把船停泊在暮煙籠罩的小洲,
茫茫暮色給遊子新添幾分鄉愁。
曠野無垠遠處天空比樹木還低,
江水清澈更覺月與人意合情投……
評析:��這是一首刻劃秋江暮色的詩。先寫羈旅夜泊,再敘日暮添愁;然後寫到宇宙廣袤寧靜,明月伴人更親。
一隱一現,虛實相間,兩相映襯,互為補充,構成一個特殊的意境。詩中雖不見「愁」字,然野曠江清,「秋色」歷歷在目。全詩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風韻天成,頗有特色。
祖詠.《望終南餘雪》: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註釋:1終南:山名,在陝西省西安市南面。2林表:林梢。3霽色:雨後的陽光。
韻譯:終南山的北面,山色多麼秀美;
峰頂上的積雪,似乎浮在雲端。
雨雪晴後,樹林表面一片明亮;
暮色漸生,城中覺得更冷更寒。
評析:��據《唐詩紀事》卷二十記載,這是作者在長安的應試詩。詩寫遙望積雪,頓覺雪霽之後,暮寒驟增;景色雖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凍。詠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朗,樸實俏麗。
簡析:通過山與陽光的向背表現了各處不同的景象,又聯想到山頭的積雪消融後,叢林明亮,低處的城中反會增寒,使詩達到全新的境界。
山水田園詩派:
中國唐代詩歌流派。以反映田園生活、描繪山水景物為主要內容。繼承和發展了陶淵明田園詩和謝靈運、謝朓等的山水詩。
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韋應物、柳宗元等。他們的作品較多地反映了閒適澹泊的思想情緒,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體和五言律絕的形式。他們在發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寫雄奇壯闊的景物,又能細緻入微地刻畫自然事物的動態;在自然景物的觀察上別有會心,能夠巧妙地捕捉適於表現其生活情趣的種種形象,構成獨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後的山水詩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
其中以王維成就為高,他是詩人,又是畫家,能以畫理通之於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於李杜之外,別立一宗,對後世影響很大。
王維:(701~761)中國唐代詩人,畫家。字摩詰。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其父遷家蒲州(今山西永濟)。開元九年(721)進士,因通音律授大樂丞。
王維詩現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繪山水田園和歌詠隱居生活一類成就最大。名作如《終南山》、《漢江臨泛》、《山居秋暝》、《青溪》、《過香積寺》、《藍田山石門精舍》、《輞川集》20首、《新晴野望》等。
王維的大多數山水田園之作 ,在描繪自然美景的同時,流露出閒居生活中閒逸蕭散的情趣。或靜謐恬淡,或氣象蕭索,或幽寂冷清,表現了詩人對現實漠不關心甚至禪學寂滅的思想情緒。加之藝術技巧很高,頗為後人所推崇。
王維的其他題材如送別、紀行一類詩中,常有寫景佳句,如「山中一半雨,樹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等,歷代傳誦不衰。
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對自然美的感受獨特而細緻入微,筆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韻,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長,色彩鮮明優美,極有畫意。他寫景動靜結合,善於細緻地表現自然界的光色和音響變化。
他的寫景詩,常用五律 、五絕,篇幅短小,語言精美,音節舒緩,宜於表現山水幽靜和詩人恬適的心情。王維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他繼承和發揚了謝靈運開創的山水詩而獨樹一幟,使山水田園詩的成就達到了一個高峰,在中國詩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使至塞上》為flash。to you!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註釋:1螟:夜色。2浣女:洗衣服的女子。3春芳:春草。4歇:乾枯。
韻譯:一場新雨過後,青山特別清朗,
秋天的傍晚,天氣格外的涼爽。
明月透過鬆林撒落斑駁的靜影,
清泉輕輕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傳出歸家洗衣女的談笑聲,
蓮蓬移動了,漁舟正下水撒網。
任憑春天的芳菲隨時令消逝吧,
遊子在秋色中,自可留連徜徉。
評析:��這是一首寫山水的名詩,於詩情畫意中寄託詩人的高潔情懷和對理想的追求。
��首聯寫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霽,幽靜閒適,清新宜人。頷聯寫皓月當空,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流於石上,清幽明淨的自然美景。頸聯寫聽到竹林喧聲,看到蓮葉分披,發現了浣女、漁舟。
末聯寫此景美好,是潔身自好的所在。
��全詩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實乃千古佳句。
簡析:這首詩將山中的黃昏描繪得令人迷戀。王孫指詩人自己,是反用了《楚辭·招隱士》「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的詩意,說山居的景色特別留人。
孟浩然:
(689~740)中國唐代詩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世稱孟襄陽。
孟浩然詩歌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題材不寬,多寫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容。雖不無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他和王維並稱王孟,其詩雖不如王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造詣,而且是繼陶淵明、謝靈運、謝眺之後 ,開盛唐田園山水詩派之先聲者。
其詩不事雕飾,清淡簡樸,感受親切真實,生活氣息濃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萬山寄張五》、《過故人莊》、《春曉》等篇,自然渾成,韻致飄逸,意境清迥,空靈蘊藉,挹之不盡。
孟詩以清曠衝澹為基調,但「衝澹中有壯逸之氣」(《吟譜》)。如《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一聯,為摹寫洞庭壯觀的名句。但這類詩在孟詩中畢竟不多見。
總的說來,孟詩內容單薄,不免窘於篇幅。現通行的《孟浩然集》為南宋初刻本,收詩263首,但竄有別人作品。
《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註釋:1過:拜訪。2具:準備。3場圃:農家的小院。4就:赴。這裡指欣賞的意思。
韻譯:老友備好了黃米飯和燒雞,
邀我做客到他樸實的田家。
村子外邊是一圈綠樹環抱,
郊外是蒼翠的小山包平斜。
推開窗戶迎面是田地場圃,
把酒對飲閒聊著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陽節的那一天,
再一次來品嚐菊花酒好啦!
評析:��這是一首田園詩,描寫農家恬靜閒適的生活情景,也寫老朋友的情誼。詩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約」一徑寫去,自然流暢。語言樸實無華,意境清新
雋永。簡析:
這是一幅非常樸實的田園風景畫。誠摯親切的友情,典型農家生活場景,熔自然美、生活美、友情美於一爐,可以看出詩人的內心世界的和諧。
山水田園詩的情感,山水田園詩常見的情感
有的是崇尚自然之美 追求平和悠閒之類的,比如陶淵明 謝靈運 有的會委婉地表達出對官場的厭惡,寄情山水以寄託精神,消融苦悶,比如王孟的某些詩。另外說一句,王維的詩富含禪理,多有悠遠而物我兩忘的意境 李白也寫山水詩,不過更多的是移情,充滿逍遙遊的精神和超塵出世的幻想。楊萬里的描寫別有生趣,往往在平凡中捕...
王維的山水田園詩,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句
年代 唐 作者 王維 作品 山中 內容 溪清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年代 唐 作者 王維 作品 山居秋螟 內容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年代 唐 作者 王維 作品 山居即事 內容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
關於山水田園的詩詞,山水田園詩大全
田園組詩 胡秉言一 郭外青山鬱郁,籬邊茉莉飄香。金樽敬待知己,草舍宮商繞樑。二季月鳶飛燕舞,山幽綠樹紅花。遊離曠野深處,路轉溪橋蝸家。三倚欄靜坐天暗,收盡山亭晚風。淡月如鉤遠掛,佳人巧弄笛橫。四夜半薰風暗動,驚蟲慢誦紛鳴。和衣靜眠花謝,細雨無聲潤情。伍夜闌星繁滿天,螢蟲閃閃飛翩。閨室宿榻依舊,院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