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一世蜜糖
密州知州——蘇軾
講到蘇軾,我們都對他比較熟悉了,他是北宋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的生平頗具有傳奇色彩,經歷多樣而又坎坷,如同一部厚重的歷史書,要在短時間內完全仔細的翻閱完是不易的。我們知道蘇軾一生有多次被貶經歷,但需要說明的是,蘇軾不是被貶到密州的,蘇軾的連續被貶始於「烏臺詩案」,而此時還是在「烏臺詩案」之前。
這一期間在地方任職,是由於作為反對王安石變法的一方,蘇軾難以應對封建王朝的官場爭鬥,於是自請離京外任,從一定程度上說,這一時期蘇軾的地方任職經歷是自己「取得」的。
蘇軾離京後最先在杭州任通判,從熙寧四年(2023年)至熙寧七年(2023年)。熙寧七年秋,任職期滿,下一地方便是密州,蘇軾調任密州,應該是又自己「爭取」到的——蘇軾主動要求到密州任職。只是這種「爭取」與眾不同:
對比杭州和密州的情形,杭州有舟楫畫舫、畫棟雕樑、湖光山色;而當時的密州經濟蕭條、荒山連綿、生活困苦。蘇軾會主動選擇密州,表明他必有異於常人的思維想法、以苦為樂和敢於吃苦的魄力、憂民之心、可以改造現實的能力。
2樓:溱洧之濱
上個回答有些問題。據《超然臺賦·敘》,蘇軾去密州應是因「以轍之在濟南也,為求東州守,得請高密。」
蘇軾為何被貶?
3樓:匿名使用者
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為何被貶黃州,在宋神宗元豐二年,蘇軾在密州為官。因「烏臺詩案」,暨蘇軾與司馬光、王洗、張安道、範縝、黃庭堅、米芾等四十多有呤詩唱和往來,被當朝政客謂之:「訕謗聖,擾朝政」被貶,這是其一。
其次,蘇軾為何被貶到黃州?據傳蘇軾之所以被貶來黃州,還和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王安石是當朝的丞相,兩的詩、詞、書畫在當時堪稱大家,名領風。
某,蘇軾去拜訪王安石,恰逢王安石有事外出,不在家中,蘇軾見王安石書桌放一宣紙,有「昨西風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的兩句未寫完的詠菊詩。蘇軾心想,菊花哪有秋天落瓣的,想必是丞相搞錯了,於是他就自作聰明地在王安石未寫完的詩後續道:「秋花不比花落,報與詩仔細呤」。
王安石回來看後,心中大為不快,心想你蘇軾倚才自傲,目中無,等到蘇軾「烏臺詩案」被貶,神宗皇帝問王安石蘇軾流放何地時,王安石經過深思熟慮後對皇說道,流放到黃州可否?因王安石多次到過黃州,對那裡的風土有所瞭解。黃州地大別山南麓、長江中游北岸,是個有山有、風景如畫的地方。
於是神宗皇帝下旨:即刻從牢房放出蘇軾,貶黃州團練副使,不得參與政事。
蘇軾被貶來黃州後,看到黃州的菊花,果然秋天落瓣,頓感羞愧,更加仰慕王安石淵博的文學修養,豐富的生閱歷。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北宋著名文學家。和其父蘇洵、其弟蘇轍並稱為「三蘇「,同屬「唐宋八大家」之列。北宋嘉裕二年(1057)20歲時中進士,曾就職於密州、湖州知府、部尚書,侍讀等官。
蘇軾在黃州近五年的謫居生活中,他的詩、詞、賦、頗豐,形了他的創作高,其中《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念奴嬌�6�1赤壁懷古》、《滿庭芳�6�1歸去來兮》、《安寺記》、《方山子傳》等眾多名篇,生動的描述了黃州赤壁的壯麗景和鄂東的風物。
4樓:匿名使用者
改詩的故事出自三言二拍 王荊公三難蘇學士 王安石的兩句詩是 昨夜西風過園林 吹落黃花滿地金 蘇軾見了 心想 菊花枯死枝頭 是風吹不落的 於是就續寫了兩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 說與詩人仔細吟 王安石回家看見了心中大怒 心想 蘇東坡少見多怪 其實可恨 於是貶他做黃州團練副使 結果黃州與別處真個不同 秋風吹過 菊花紛紛墜落 蘇軾才信服
5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改了詩。而是反對王安石的政策。
6樓:匿名使用者
蘇軾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蘇洵的薰陶,既長,「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嘉佑元年(1056) ,蘇軾首次出川赴京應舉,次年與弟轍中同榜進士,深受主考歐陽修賞識。嘉佑六年應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
後其父於汴京病故,他扶喪歸裡。熙寧二年(1069)初還朝任職。因與王安石的變法主張有許多不同 ,請求外調,自熙寧四年至元豐初期先後被派往杭州、密州 、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
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元豐二年(1079)因所謂以詩文誹謗朝廷的罪行下獄。僥倖被釋後,謫貶黃州。
蘇軾為何被貶黃州
7樓:匿名使用者
北宋著名文學家,在宋神宗元豐二年,蘇軾在密州為官。因「烏臺詩案」,暨蘇軾與司馬光、王洗、張安道、範縝、黃庭堅、米芾等四十多
有呤詩唱和往來,被當朝政客謂之:「訕謗聖
,擾朝政」被貶,這是其一。
其次,蘇軾為何被貶到黃州?據傳蘇軾之所以被貶來黃州,還和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王安石是當朝的丞相,兩
的詩、詞、書畫在當時堪稱大家,名領風。某
,蘇軾去拜訪王安石,恰逢王安石有事外出,不在家中,蘇軾見王安石書桌放一宣紙,
有「昨西風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的兩句未寫完的詠菊詩。蘇軾心想,菊花哪有秋天落瓣的,想必是丞相搞錯了,於是他就自作聰明地在王安石未寫完的詩後續道:「秋花不比
花落,報與詩
仔細呤」。 王安石回來看後,心中大為不快,心想你蘇軾倚才自傲,目中無
,等到蘇軾「烏臺詩案」被貶,神宗皇帝問王安石蘇軾流放何地時,王安石經過深思熟慮後對皇
說道,流放到黃州可否?因王安石多次到過黃州,對那裡的風土
有所瞭解。黃州地
大別山南麓、長江中游北岸,是個有山有
、風景如畫的地方。於是神宗皇帝下旨:即刻從牢房放出蘇軾,貶黃州團練副使,不得參與政事。
蘇軾被貶來黃州後,看到黃州的菊花,果然秋天落瓣,頓感羞愧,更加仰慕王安石淵博的文學修養,豐富的生閱歷。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
,北宋著名文學家。和其父蘇洵、其弟蘇轍並稱為「三蘇「,同屬「唐宋八大家」之列。北宋嘉裕二年(1057)20歲時中進士,曾就職於密州、湖州知府、
部尚書,侍讀等官。
蘇軾在黃州近五年的謫居生活中,他的詩、詞、賦、頗豐,形
了他的創作高
,其中《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念奴嬌�6�1赤壁懷古》、《滿庭芳�6�1歸去來兮》、《安
寺記》、《方山子傳》等眾多名篇,生動的描述了黃州赤壁的壯麗景和鄂東的風物。
蘇軾被貶幾次?蘇軾一生的主要事蹟?
蘇軾為什麼會被貶黃州
8樓:
歷史那些事:蘇軾一個悲劇性的人物,因為一首詩被貶湖北黃州!
9樓:
有一個小典故:
蘇軾在湖州任滿,進京去拜訪宰相王安石,偏巧他不在。蘇軾見桌上放著一首王安石還沒有寫完的《詠菊》是,只有兩句:「西風昨夜過園林,吹的黃花滿地金。
」蘇軾笑道:「菊花開於深秋,耐寒不凋,怎麼會被西風吹得滿地金呢!」於是在後面順手接了兩句嘲笑王安石:
「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他見王安石遲遲不歸,就回家了。
王安石回來看了蘇軾嘲笑的詩句,心想:看來他不曉得黃州菊花落瓣,黃州正好缺個團練副使,就讓他到那個「吹落黃花滿地金」的地方去吧。
於是,蘇軾就被調任了黃州團練副使。
10樓:匿名使用者
蘇軾在湖州任滿,進京去拜訪宰相王安石,偏巧他不在。蘇軾見桌上放著一首王安石還沒有寫完的《詠菊》是,只有兩句:「西風昨夜過園林,吹的黃花滿地金。
」蘇軾笑道:「菊花開於深秋,耐寒不凋,怎麼會被西風吹得滿地金呢!」於是在後面順手接了兩句嘲笑王安石:
「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他見王安石遲遲不歸,就回家了。
王安石回來看了蘇軾嘲笑的詩句,心想:看來他不曉得黃州菊花落瓣,黃州缺團練副使,就讓他到那個「吹落黃花滿地金」的地方去吧。
蘇軾被貶至黃州的故事 20
11樓:狼道刀
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個月的蘇軾被御史臺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這就是北宋著名的「烏臺詩案」(烏臺,即御史臺,因其上植柏樹,終年棲息烏鴉,故稱烏臺)。出獄以後,蘇軾被降職為黃州(今湖北 黃岡市)團練副使(相當於現代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
而此時蘇軾經此一役已變得心灰意冷,蘇軾到任後,心情鬱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遊覽,寫下了《 赤壁賦》、《 後赤壁賦》和《 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以此來寄託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於公餘便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
擴充套件資料
蘇軾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都毫無掩飾地表現在其文學作品中,其中又以詩歌最為淋漓酣暢。在二千七百多首蘇詩中,干預社會現實和思考人生的題材十分突出。蘇軾對社會現實中種種不合理的現象抱著「一肚皮不入時宜」的態度,始終把批判現實作為詩歌的重要主題。
更可貴的是,蘇軾對社會的批判並未侷限於新政,也未侷限於眼前,他對封建社會中由來已久的弊政、陋習進行抨擊,體現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識。蘇軾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閱歷極為豐富。他善於從人生遭遇中總結經驗,也善於從客觀事物中見出規律。
在他眼中,極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如《題西林壁》和《和子由澠池懷舊》兩詩。在這些詩中,自然現象已上升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轉化為理性的反思。
尤為難能可貴的是,詩中的哲理是通過生動、鮮明的藝術意象自然而然地表達出來,而不是經過邏輯推導或議論分析所得。這樣的詩歌既優美動人,又饒有趣味,是名副其實的理趣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和「雪泥鴻爪」一問世即流行為成語,說明蘇軾的理趣詩受到普遍喜愛。
蘇詩中類似的作品還有很多,如《泗州僧伽塔》、《飲湖上初晴後雨》、《慈湖夾阻風》等。蘇軾極具靈心慧眼,所以到處都能發現妙理新意。
12樓:華麗的低小調
元豐二年(2023年),四十三歲的蘇軾被調為湖州知州。上任後,他即給神宗寫了一封《湖州謝表》,這本是例行公事,但蘇軾是詩人,筆端常帶感情,即使官樣文章,也忘不了加上點個人色彩,說自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
這些話被新黨利用,說他「愚弄朝,妄自尊大」、「銜怨懷怒」、「指斥乘輿」、「包藏禍心」,又諷刺**,莽撞無禮,對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謂死有餘辜。他們從蘇軾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他們認為隱含譏諷之意的句子,一時間,朝廷內一片倒蘇之聲。
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個月的蘇軾被御史臺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這就是北宋著名的「烏臺詩案」(烏臺,即御史臺,因其上植柏樹,終年棲息烏鴉,故稱烏臺)。烏臺詩案這一巨大打擊成為蘇軾一生的轉折點。
新黨們非要置蘇軾於死地不可,救援活動也在朝野同時。不但與蘇軾政見相同的許多元老紛紛上書,連一些變法派的有識之士也勸諫神宗不要殺蘇軾。
王安石當時退休金陵,也上書說:「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這場詩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決」,蘇軾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受當地**監視。
蘇軾下獄一百零三日,險遭殺身之禍。幸虧宋太祖趙匡胤時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他才算躲過一劫。
黃州團練副使一職相當低微,並無實權,而此時蘇軾經此一役已變得心灰意冷。蘇軾到任後,心情鬱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遊覽,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作,以此來寄託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
公務之餘,他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蘇軾在這時起的。
在《江城子 密州出獵》中蘇軾為何自稱老夫
覺得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已經不能像少年時代那樣了。古代人醫療差,一般死得早 我們的語文老師解為 功就未成的遲暮之感。蘇軾在 江城子 密州出獵 一詞中,有沒有用典故 1 孫郎 三國時期東吳的孫權,這裡作者自喻。三國志 吳志 孫權傳 載 二十三年十月,權將如吳,親乘馬射虎於凌亭,馬為虎傷。權投以雙戟,虎卻...
蘇軾《江城子 密州出獵》中運用典故,表達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句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據 漢書 馮唐傳 記載 雲中太守魏尚治軍有方,使匈奴遠避,不近雲中之塞 一旦入侵,必所殺甚眾。後因報功時 虜差六級 多報了六顆首級,被文帝 下之吏,削其爵 馮唐竭力為魏尚辯白,認為文帝 賞太輕,罰太重 頗失人心。文帝幡然醒悟,當日便令馮唐持節赦免魏尚,官復原職,並拜馮唐為車騎都...
蘇軾被貶後那麼落寞,為什麼他的詩反而更出名了
往往詩人被貶後會積壓很多的情緒,不滿 憤懣等等在這種情況下更能寫出好的詩句。蘇軾因為反對王安石的變法運動被貶官,然而他在貶官後卻寫出來更好的千古佳句。我們今天看到的很多蘇軾的好的文章都是在他被貶後寫出的。其實,不光是蘇軾很多詩人往往在鬱郁不得志的情況下更能寫出好的詩句,而且其中表達的思想感情也更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