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假傳扶勢,焉知羽翼輕用了什麼典故

2022-07-30 01:44:19 字數 2194 閱讀 3080

1樓:荒誕不經

「未假摶扶勢,焉知羽翼輕。」出自唐代詩人陳季的《鶴警露》,此句引用《莊子.逍遙遊》中的典故。

《鶴警露》是唐代詩人陳季的作品。這是試律詩中的詠物之作,通過抒寫野鶴的美麗的形體、清脆的聲音以及遠大的抱負,表現了作者建功立業的理想。此詩結構整飭,筆力遒勁,堪稱試律詩中的佳作。

南國商飆動,東皋野鶴鳴。

溪鬆寒暫宿,露草滴還驚。

欲有高飛意,空聞召侶情。

風間傳藻質,月下引清聲。

未假摶扶勢,焉知羽翼輕。

吾君開太液,願得應皇明。

南方秋風吹起時,田野上野鶴鳴叫。

野鶴暫時棲宿在溪邊的寒鬆上,草上露水滴下的聲音還驚動了它。

它想要高飛,但沒有召喚它的同伴。

在秋風中現出它美麗的形體,在明月下它引吭發出清脆的聲音。

沒有假借風勢扶搖直上,怎麼知道翅膀有多輕。

適逢君王開太液池,野鶴願得與明君相伴。

此詩為詠物之作。首聯上句破「鶴」字,言南方秋風飄送,田野上的野鶴因此鳴叫。次聯破「露」字,破「警」字:

上句說野鶴暫時停宿在溪邊的松樹之上,下句言草上的露水暗暗滴落的聲音驚動了野鶴,「驚」字破題中「警」字。三聯寫野鶴的心理活動,言野鶴有遠大的抱負,下句言野鶴之孤獨,沒有遇見志同道合之輩。「欲」、「空」二字,一呼一應,既是對野鶴聞露警而未高飛原因的補充說明,又暗含有所期待的意思,漸向尾聯所表達的意義靠攏。

四聯轉入對野鶴的描寫:上句寫它的形體之美麗;下句寫它的鳴叫聲之清澈。五聯引用《莊子》的典故,《莊子》本言大鵬,此處作者用來形容野鶴,則賦予野鶴如大鵬般豪邁、瀟灑的氣質。

「未假」句所言正是上聯有待之物:未乘得扶搖之風而上。此所謂「扶」當然可以作多方理解,但結合特定時代背景而言,應該主要還是指主司或朝廷。

末聯則回到作者自身,言適逢君王開太液,野鶴願在太液池與君王為伴。這是在歌頌君王的同時,表達自己希望得第折桂、長伴君王左右。

2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出自唐代詩人陳季的《鶴警露》,應該寫作「未假摶扶勢,焉知羽翼輕。」是摶,不是傳。引用的是《莊子》的典故,本來講的是大鵬,這裡用來形容野鶴。

為什麼現存的《蘭亭序》是假的?

「紙上談兵」七年,秦與趙兵相距長平……這一句的文言文及註解

李商隱詩句:直到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3樓:笑紅塵噠

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後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輕狂。

原詩,明知徒然相思,無益於事,但還是願為這種痴情而惆悵終身唉~~~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即便相思全然無益,也不妨抱痴情而惆悵終身。在近乎幻滅的情況下仍然堅持不渝的追求,「相思」的刻骨銘心更是可想而知了。

李商隱的愛情詩以抒情為主體,著力抒寫主人公的主觀感覺、心理活動,表現她(他)們豐富複雜的內心世界。而為了加強抒情的形象性、生動性、又往往要在詩中織入某些情節的片斷,在抒情中融入一定的敘事成分。這就使詩的內容密度大大增加,形成短小的體制與豐富內容之間的矛盾。

為了克服這一矛盾,他不得不大大加強詩句之間的跳躍性,並且藉助比喻、象徵、聯想等多種手法來加強詩的暗示性。這是他的愛情詩意脈不很明顯、比較難讀的一個重要原因。

4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直,徑直,一直,這裡引申為即便,明明.

直通假的話,只會通 值

古代沒有"知道"這個用法,只用成 知.

5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不是。

「直到」是與後面一句「未防」相呼應的。

翻譯出來是「即使、即便」的意思。

6樓:匿名使用者

本人也覺得應該是通假,綜觀其意:"明知徒然相思,無益於事,但還是願為這種痴情而惆悵終身..."

所以 直 應通"知"

7樓:甲同甫

直我覺得應該是"明瞭"的意思吧,明白瞭解

反正不應該是通假字的

8樓:雷我人

能不能付全詩。恕我無知。

兩都之戰是什麼典故?

清夢無痕的結局是什麼?

關於生肖的詩句、成語、俗語或歇後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