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三國之長空
一、王夫之《摸魚兒 》下闋所表達的情感:這裡作者所表達的是沉痛和悲憤的情感。
下片由追憶過去旖旎風光,引發感嘆國家的興亡。在江南那美麗的土地上,仙院香雲繚繞,溼潤的芳香飄入紅漆朱戶,道家的神壇疏燈與天上晶亮如珠的星斗互相輝映,就像是一派由天而降的花雨,這一切都如春天註定要逝去一樣,也已逝去了。敵人的鐵蹄已至國門,江南的桃根古渡已淪於敵手,在這風狂雨妒的不幸時代,那和桃源相似的萬點落英和幾灣流水是躲避不了侵略者的鐵蹄的。
此時桂王所憑據的西南地區幾乎全部落入清人之手,百姓避亂無地。作者作為明朝遺民,對此感受最為深切、故而也最為沉痛和悲憤。
二、擴充套件知識:
1、原詞欣賞:《摸魚兒 東洲桃浪,瀟湘小八景詞之三》
剪中流,白蘋芳草,燕尾江分南浦。
盈盈待學春花靨,人面年年如故。
留春住,笑幾許浮萍,舊夢迷殘絮。
棠橈無數。
盡泛月蓮舒,留仙裙在,載取春歸去。
佳麗地,仙院迢迢煙霧。
溼香飛上丹戶。
醮壇珠鬥疏燈映,共作一天花雨。
君莫訴。
君不見桃根已失江南渡。
風狂雨妒,便萬點落英,幾灣流水,不是避秦路。
2、作者簡介:王夫之(2023年10月7日-2023年2月18日),字而農,號姜齋、又號夕堂,湖廣衡州府衡陽縣(今湖南衡陽)人。他與顧炎武、黃宗羲並稱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
其著有《周易外傳》、《黃書》、《尚書引義》、《永曆實錄》、《春秋世論》、《噩夢》、《讀通鑑論》、《宋論》等書。王夫之自幼跟隨自己的父兄讀書,青年時期王夫之積極參加反清起義,晚年王夫之隱居於石船山,著書立傳,自署船山病叟、南嶽遺民,學者遂稱之為船山先生。
2樓:雲遮世說的生活
下片由追憶過去旖旎風光,引發感嘆國家的興亡。在江南那美麗的土地上,仙院香雲繚繞,溼潤的芳香飄入紅漆朱戶,道家的神壇疏燈與天上晶亮如珠的星斗互相輝映,就像是一派由天而降的花雨,這一切都如春天註定要逝去一樣,也已逝去了。敵人的鐵蹄已至國門,江南的桃根古渡已淪於敵手,在這風狂雨妒的不幸時代,那和桃源相似的萬點落英和幾灣流水是躲避不了侵略者的鐵蹄的。
此時桂王所憑據的西南地區幾乎全部落入清人之手,百姓避亂無地。作者作為明朝遺民,對此感受最為深切、故而也最為沉痛和悲憤。
下闋的意思
3樓:下面給你吃啊
四句詩時,兩句分別是上闋和下闋。八句詩時,四句分別是上闋和下闋。
4樓:
詞(宋詞)的正文,其第一段為上闋,第二段為下闋,又稱上片,下片。
5樓:魯南
一首詞的一段叫一闋
詞一般分為上闋和下闕比如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què),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qióng)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詞 共兩段 上面一行是第一段 叫上闋 下面一行為第二段 叫下闋
6樓:迷蝶未醒
一首詞的一段叫一闋。
如:上闋;下闋
就是上段和下段
聲聲慢的上闕和下闋的內容分別是什麼,詞眼是什麼,包含了那些感情
7樓:匿名使用者
聲聲慢李清照
(上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最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下闋)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忺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詞眼:愁
感情:這首詞是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為抒發家國身世之愁而作。詞人在靖康之變後,國破,家亡,夫死,傷於人事.作品轉為沉鬱悽婉,本詞主要抒發了她對亡夫趙明誠的懷念和自己孤單淒涼的景況.
女詞人在一個秋天的黃昏裡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寫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獨淒涼的境況。全詞所寫,不外一個「愁」字,感情深沉也博大。
訴說了詞人孤愁無助、生意蕭條的處境,寄託了極其深沉的家國之思,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
寫了環境,寫了身世,寫了心情,並將這三者融為一體,滲透著作者的主觀感受,創造了冷落、悽清、寂寞的意境。淒涼的景物一路寫下來越積越多,傷感越來越濃重,最後堆砌的愁苦迸湧而出。
柳永的《八聲甘州》下闋寫佳人顒望,主要採取什麼方法
8樓:素衣掩紅妝
①遊子登樓眺望,憂思百端;②設想對方盼望自己之景;③寫自己對佳人的思念。
主要採用的表現手法是虛實結合。先寫自己望鄉懷人,再從對方入手,想象佳人切盼自己回去;最後又回到自己這邊。表達了詞人對佳人的無限思念。
詞分上闋和下闋兩部分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這首詞下闋內容師什麼
9樓:匿名使用者
卜運算元叫詞的詞牌,送鮑浩然之浙東是詞的題目.
10樓:儀美醫院傢俱
才始送春歸,又送春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11樓:匿名使用者
該內容暫不可見~已禁言該使用者
辛棄疾《摸魚兒》全詞作者表達了哪些情感
12樓:匿名使用者
上闋是惜春、怨春、留春的複雜情感,下闋對南宋國事衰微的感嘆傷感,作者感慨光陰虛擲,事業無成的悲憤。
元好問摸魚兒中通過對大雁的描寫,詞人抒發了什麼樣的情感
滿江紅風前斷笛平韻下闋表現情感的手法有哪些
13樓:對才念來過倒
下闋借物抒情,描寫了風中笛聲,如「江南路,晴又陰」「羽泛商沈」,藉助笛聲的特點寫盡人間別離之苦。又直抒胸臆,通過對笛聲的內心感受的抒寫,「淚盈襟」「添別恨」寫出了與舊友分離心添別恨。又借景抒情,「牛背斜陽」「度蒼寒,霜滿林」,進一步抒發寫出別離之恨、孤寂思念之愁。
又通過想象虛寫,「待醉騎、黃鶴度蒼寒」,來表達此時的不捨。
摸魚兒賞析作者辛棄疾,辛棄疾《摸魚兒》賞析
對於這首詞的賞析把握住三點即可,剩下的隨意發揮,一,天涯芳草無歸路,說內明仕途不容順,懷才不遇 二,玉環飛燕皆塵土,表明一時的繁華娛樂,掩蓋不了要滅亡的危局,詩人在此處的感情以憤懣為主,但要注意這不是絕望的諷刺,而是懷有希望的勸諫。三,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結尾句是詩人顯現功力的地方,這...
求《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賞析
辛棄疾 摸魚兒 更能消幾番風雨 賞析 摸魚兒 更能消幾番風雨 辛棄疾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 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 玉環飛燕皆塵...
辛棄疾《摸魚兒 更能消幾番風雨》中“蛾眉曾有人妒”一句化用了哪部作品的句子
摸魚兒 更能消幾番風雨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更能消 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恨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 天涯芳草迷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 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