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水滴石穿
水和二氧化碳和碳酸鈣反應生成碳酸氫鈣
caco3+co2+h2o=ca2+ +2hco3-水落石出是物理變化,因為只是外部因素變了,不生成新物質點石成金也是。因為石頭主要成分是caco3,沒有金,生成金也生成了新物質
2樓:十二月
點石成金啊,石頭都變成金子了
3樓:匿名使用者
判斷是否化學變化的一個好方法就是看時候有新物質生成,有的話就是化學變化,注意:這裡說的新物質不是物態變化,像液態水變成氣態水,就沒有生成新物質。
按照這個來說的話,水滴石穿和水落石出都不是化學變化,點石成金是將石頭變成了所謂的金,生成了新物質,所以是化學變化 。
記住一點就行,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望採納
4樓:匿名使用者
滴水石穿裡面有化學變化,因為空氣中有酸性氣體,所以水跟酸性氣體生成酸,酸又跟石頭中的碳酸鈣反應…當然,滴水石穿主要的還是物理變化,這是一個衝量,動能守恆等綜合的過程
5樓:匿名使用者
點石成金中,產生了新物質「金」,所以是化學變化。
6樓:陳祥瑞
只有第一個是化學變化
7樓:匿名使用者
水滴石穿和點石成金是化學變化;
8樓:匿名使用者
點石成金是化學反應,其它物理反應
9樓:花兒嫩些
有新物質生成的叫化學變化,石頭變成金,是不是有新物質生成呢?
水滴石穿,點石成金都不涉及化學變化對嗎
10樓:
錯,「水滴石穿」發生的是物理變化;「點石成金」發生的是化學變化。
請採納,謝謝。
11樓:匿名使用者
水滴石穿可能涉及化學變化,點石成金不涉及
滴水石穿是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
12樓:雨說情感
物理變化肯定有,石塊在水滴的打擊下會有磨損。一滴水帶來的質量損失可以忽略不計,但時間是把殺豬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天長日久石塊的形狀就會發生明顯的改變。由於在磨損的過程中,石塊只是形狀變化,並沒有新物質生成所以屬於物理變化。
至於有沒有化學變化,得看是什麼材質的石塊,如果是以矽酸鹽為主的石塊,由於矽酸鹽化學性質穩定,可以認為沒有化學變化,如花崗岩中sio2含量多在70%以上(我們通常說的沙子主要成分也是sio2)。
如果是以碳酸鈣為主的石塊,由於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溶於水生成碳酸,所以水滴實際是具有弱酸性的碳酸溶液,當水滴在含有較多碳酸鈣的大理石、石灰石這類石塊上時,發生化學侵蝕,生成可溶的碳酸氫鈣,這個過程有新物質生成,當然屬於化學變化了。
另外,水滴不僅可以穿石,條件適宜時水滴還可以成石,如在溶洞中的鐘乳石就是遇熱或當壓強突然變小時,溶解在水裡的碳酸氫鈣分解。
擴充套件資料
物理變化:變化時沒有其他物質生成的變化。
化學變化:變化時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
依據變化中「是否生成其他物質」這一本質特徵,可以區別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生成其他物質」是判斷化學變化的唯一依據。
而變化過程中所伴隨的現象,如發光、放熱、顏色變化、放出氣體、生成沉澱等,只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不能作為判斷化學變化的依據。
例如,冰→液態水→水蒸氣,是同一物質的三種狀態變化,變化過程中水本身並沒有變成其他物質,屬於物理變化。
物理變化有三種常見形式:
1、狀態的改變(固、液、氣三態的變化);
2、形狀的改變;
3、某種能量形式的改變(如物理學中通過傳導、對流以及輻射形式改變物質的溫度)。
例如,教室裡電燈通電發光並放熱就是電能轉化為光能和熱能,屬於物理變化;而手電筒裡燈泡發光是電池中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再轉化為光能,則屬於化學變化。
13樓:靠名真tm難起
物理變化,滴水石穿並沒有新物質的生成。
物理變化,指物質的狀態雖然發生了變化,但一般說來物質本身的組成成分卻沒有改變。例如:位置、體積、形狀、溫度、壓強的變化,以及氣態、液態、固態間相互轉化等。
還有物質與電磁場的相互作用,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以及微觀粒子(電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間的相互作用與轉化,都是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是指相互接觸的分子間發生原子或電子的轉換或轉移,生成新的分子並伴有能量的變化的過程,其實質是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生成。
擴充套件資料:
物質的基本三態變化,並沒有新的物質產生出來,所以屬於物理變化。naoh等無機鹽、鹼的潮解,冰的融化,研碎膽礬等。
如鐵水鑄成鐵鍋,其中涉及到碳元素和鐵元素的結合新分子(一般生成fe3c),並不算作物理變化,但是如果是百分百的純鐵,鑄成鐵鍋則不發生化學變化。
化學變化示例
1、火柴燃燒
2、氫氧化鈉變質
3、生物生長
4、植物光合作用
5、鹽酸除鏽
6、鹼式碳酸銅受熱分解
7、鐵在潮溼空氣中生鏽
8、食物發黴
9、久置(因二氧化碳)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10、硫酸腐蝕鐵塊
11、用氫氣還原氧化銅
12、鎂條的燃燒
13、鞭炮**
14樓:九爺l丨
滴水穿石既是物理變化也是化學變化,物理變化就是碳酸鈣的溶解,化學變化就是,二氧化碳溶於水,使水顯酸性,溶解碳酸鈣
顯然是形容煙花的,那當然是化學變化啦.
點石成金是化學變化嗎
15樓:奇點使者
人類能做到「點石成金」嗎?如果化學反應不能,通過物理反應能嗎
16樓:匿名使用者
1、這個討論沒有意義,因為點石不可能成金。
2、通過反應從含有金元素的岩石提取出單質金,則是化學變化。
3、如果把一種岩石中的非元素轉化成金元素,既不是化學變化,也不是物理變化。
17樓:嶽樹花陰俏
化學變化不會改變元素種類,點石成金是把石頭變為金,改變元素種類不是化學變化,應該屬於核物理
18樓:石夏田衣
這個..
是可實現的,2023年科學家用原子加速器把hg變成了**,2023年,美國科學家用氖和碳原子高速轟擊鉍金屬靶,得到**,但這改變的是質子數,應該不是化學變化,但確實是可以做到的
19樓:教授王
不是這個是核物理的範疇
點石成金和水滴石穿到底哪個是化學反應那個
20樓:123劍
點石成金是化學反應。點石成金是古代鍊金術師的一種幻想,就是把石頭變成金子,意味著有新物質生成,因此是化學變化。
而水滴石穿是物理變化,是因為水滴下落的能量將石頭擊穿,並沒有新的物質生成,因此是物理變化。
21樓:匿名使用者
點石成金,化學反應。有新物質生成
在許多古詩詞和成語中,蘊藏了一些物質的性質和化學現象,體現了化學之美.請用你的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22樓:手機使用者
(1)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說的是金子從沙子中分離出來,屬於混合物的分離,利用了金的化學性質穩定,能以單質的形式存在,所以與金的性質有關.劉長卿《酬張夏》中的「水聲冰下嚥,沙路雪中平說的是水的三態變化.根據構成梅花的分子在不斷運動,與人的嗅覺細胞接觸,人就能聞到香味;
(2)a.水落石出是指水降下去後石頭露出來,沒有新物質生成,屬於物理變化;b.百鍊成鋼是通過化學變化將生鐵中多餘的碳除掉,屬於化學變化;c.點石成金是礦石得到金屬金,有新的物質生成,屬於化學變化;d.滴水成冰是指水由液態變為固態,只是狀態發生變化,屬於物理變化;e.水滴石穿是通過長時間的滴水將石頭衝出洞,沒有新物質生成,屬於物理變化;f.木已成舟只是形狀發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於物理變化.
故答案為:(1)金;水;分子在不斷運動;(2)bc.
下列古詩或成語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木已成舟b.點石成金c.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d
23樓:我是一個麻瓜啊
d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分析過程如下:
a、木已成舟過程中只是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於物理變化。
b、點石成金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於物理變化。
c、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於物理變化。
d、蠟炬成灰淚始幹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屬於化學變化。(燃燒)
24樓:手機使用者
a、木已成舟過程中只是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於物理變化.b、點石成金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於物理變化.c、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於物理變化.
d、蠟炬成灰淚始幹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屬於化學變化.故選d.
「點石成金」用化學的觀點來看是否正確?為什麼呢?
25樓:歷史嘮嘮嗑
「點石成金」用化學的觀點來看是不正確的,因為不符合質量守恆定律。
具體說明如下:
1、質量守恆定律:在化學反應過程中,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變化。所以,化學反應前後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
2、由質量守恆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後元素的種類不變。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是由鈣、碳、氧三種元素組成的,**是由金元素組成的。因此石灰石是不可能變成**的。
3、所以,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化學反應前後元素種類不變,石灰石中不含金元素,石灰石是不可能變為**的。
水滴石穿文言文解釋,水滴石穿(古文)的翻譯
宋朝時,張乖崖在崇陽當縣令。當時,常有軍卒侮辱將帥 小吏侵犯長官的事。張乘崖認為這是一種反常的事,下決心要整治這種現象。一天,他在衙門周圍巡行。突然,他看見一個小吏從府庫中慌慌張張地走出來。張乘崖喝住小吏,發現他頭巾下藏著一文錢。那個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認是從府軍中偷來的。張乘崖把那個小吏帶回大堂,...
水滴石穿的近義詞
磨杵成針 繩鋸木斷 持之以恆 鍥而不捨 滴水穿石 鐵杵磨針 解釋 水不斷下滴,可以鬧穿石頭。比喻只要有恆心,不斷努力,事情一定成功。出處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近義詞 鐵杵磨針 繩鋸木斷 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百寒成冰.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磨...
和水滴石穿相似的成語故事有哪些與水滴石穿相似的成語故事
鐵杵磨成針的故事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 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老婆婆說 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 哎呀!鐵杵這麼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 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