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道教伊斯蘭教應該就是這個主意。主要的宗教吧
我國的宗教政策是什麼?
2樓:宋濂
我覺得應該把宗教取締了,嚴重妨礙農業生產,還有工業生產。
宗教分多少種
3樓:財碩水晶
宗教只有一種,
而修行的方法不同,說的教義不同才形成了不同的教派。
這些教派都統稱為宗教。
善哉善哉。
4樓:匿名使用者
宗教的種類太多了。信自己也是一種宗教【信我宗】。我沒有可能可以給你正確的數目。
5樓:想麘愛誰
一種------------萬法歸一
什麼是宗教
6樓:初夏的塵埃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特殊意識形態。
華嚴五教章卷一有『分教開宗』之說,即將宗教二字分開解釋,一般以宗為主觀的、個人的主義信念;教則有客觀教說之意。又一宗之教旨,亦稱宗教。此外,或以宗為無言之教,以教為有言之宗;或以宗為宗門,教為教門。
宗教四大特徵 10
7樓:楊必宇
第一,宗教現象是一個歷史範疇的課題,考古學證實,宗教不是與人類社會歷史相伴而生的,其也就必然只是一個階段性的社會現象。
第二,從民族發展角度來看,不是世界所有民族都有宗教信仰,有宗教信仰的民族也不都是讓宗教信仰成為主流社會意識。
比如中華文明就被認為是缺乏宗教基因的文明,宗教一直不佔主流意識。實際上,在中國的帝王術上,宗教是手段不是目的,孔子就說過"神道設教",意思是老百姓願意信就信去,只要把握好限度就行了。在這樣的民族中,宗教也不會永遠存在的。
第三,從宗教發展歷史來看,宗教總的趨勢是兩個方向:一個是方向是全世界政教分離原則,宗教脫離對人類社會的控制,其逐漸成為一種純精神的東西;一個方向是世俗化,也就是宗教的某些東西變為習俗,可宗教的特徵逐漸減弱。
第四,人的精神需求是變化的,人還是在不斷髮展的,從古猿到人是一個過程,即使發展到人這個階段以後不會停止,而人的發展必然包括人的意識和精神的發展,而宗教一旦提出一個信仰目標就不能變了,一個不變的東西是不會永遠滿足發展著的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
8樓:匿名使用者
我只聽說過教會有四大特徵的,沒聽說宗教有四大特徵的。。
宗教的共同特徵多了,宗教甚至可以不以教為名:
1、救贖承諾
2、不信恫嚇
3、描繪「天堂」「來世」「極樂」
4、教義【倫理】構建
5、由教義倫理生教法、戒律
宗教是人類非理性一面的產物,矇昧時代,人無法理解、解釋,善、理。。先賢只能以宗教的方式教導正道。。
但是時代會變,世界會進步,人類的理性會開發,社會價值觀會變,所以所有宗教都存在怎麼適應社會價值與常識變革的難題,教義經典是神聖的不能輕易變的,能變的唯有對教義的解釋。當對教義的重新解釋都做不到的時候,這個宗教就危險了。
對於今人而言,所有宗教都帶有反智性,但是正教勸善、守邊界(專注於靈魂領域)。
一切不守邊界的宗教都是邪教:企圖干預物質世界的、立論於現世的、要在世間建烏托邦的,都是邪教。
9樓:虛無僧團
宗教的特徵
一、是系統完備的儀軌、冥思、祈禱和藝術形式,以及對超自然現象的形而上學解讀;
二、是經常與社會及政治等相互交織;
三、是源自宗教法條的道德要求和生活方式;
四、是具有神聖的著作、神話的歷史,以及個人的宗教信念和經驗祝您一切吉祥圓滿!.
10樓:八重仙
絕對信仰,可以是不同神,但是是一個宗教!
可獨立於世的文化元素!
可以影響一個地區或者一個民族等影響力!
有個精神領袖,且是唯一性,如道家老子,佛教如來..
11樓:匿名使用者
宗教有五大特徵:民族性;長期性;國際性;複雜性;群眾性。
世界三大宗教的信仰各是什麼?
12樓:
有某教授說:所有宗教都用99句真話去包裝那1句謊言…「信我者得永生!」。
觀音菩薩的生日是在什麼時候了,什麼時候是觀音菩薩的生日?
農曆2月19日 6月19日 9月19日,都是觀音誕。這三個日子分別是 觀世音菩薩出生 成道及出家的日子。二月十九 觀音菩薩聖誕 就是觀音菩薩的生日。六月十九 觀音菩薩成道 九月十九 觀音菩薩出回家 多俗世人將此答三日均說成是觀音誕,其實是誤解。只是俗世人願意,菩薩也不介意,但如是佛 則要分清楚。南嘸...
110在我國是什麼時候有的,110什麼時候成立的啊?
110的由來 20世紀80年代中期,沿海和內地一些大城市公安機關,為適應鬥爭形勢發展的需要,提高公安機關接處警的快速反應能力,便利群眾報警 求助和投訴,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將原為盜 匪 警 的110,逐步擴大職能,拓寬服務範圍,建立了110報警服務檯,110報警服務工作。1986年1月10日,廣州...
觀音菩薩的真名叫什麼生日是多少什麼時候是觀音菩薩的生日?
關於觀音菩薩的來歷,佛教中說法各異。有的說觀音原是轉輪王的兒子,名叫不旬。他和父親 弟弟一起跟隨釋迦牟尼出家,修得正果,轉輪王成為阿彌陀佛,不旬和弟弟分別成為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有的說觀音原是妙莊嚴王的女兒,名叫妙英。父親為她親許婚事,但她不願出嫁,逃婚到荒山,結廬修行。後來為了替父王治病,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