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有俠濮友
雲層上有電離子,當正離子和負離子相撞時,就會發生電荷之間的交換,從而就會打雷,伴隨著就有閃電的出現。
2樓:苦南蕾鄧閒
閃電形成的原因。
氣流在雷雨雲中會因為水分子的摩擦和分解產生靜電。這些電分兩種。一種是帶有正電荷粒子的正電,一種是帶有負電荷粒子的負電。
正負電荷會相互吸引,就象磁鐵一樣。正電荷在雲的上端,負電荷在雲的下端吸引地面上的正電荷。雲和地面之間的空氣都是絕緣體,會阻止兩極電荷的電流通過。
當雷雨雲裡的電荷和地面上的電荷變得足夠強時,兩部分的電荷會衝破空氣的阻礙相接觸形成強大的電流,正電荷與負電荷就此相接觸。當這些異性電荷相遇時便會產生中和作用(放電).激烈的電荷中和作用會放出大量的光和熱,這些放出的光就形成了[閃電].
大多數的閃電都是連線兩次的。第一次叫前導閃接,是一股看不見的空氣叫前導,一直下到接近地面的地方。這一股帶電的空氣就象一條電線,為第二次電流建立一條導路。
在前導接近地面的一剎那,一道回接電流就沿著這條導路跳上來,這次回接產生的閃光就是我們通常所能看到的閃電了。
打雷的原因。
現在知道電荷中和作用時會放出大量的光和熱,瞬間放出大量的熱會將周圍的空氣加熱到30000攝氏度的高溫。強烈的電流在空氣中通過時,造成沿途的空氣突然膨脹,同時推擠周圍的空氣,使空氣產生猛烈的震動,此時所產生的聲音就是[雷聲].(不要忘記告訴小寶寶,雷電是同時發生的,因為光速比聲速快很多,所以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後才聽到雷聲的。
)閃電若落在近處,我們聽到的就是震耳欲聾的轟隆聲。閃電若是落在較遠處,我們聽到的是隆隆不覺的雷鳴聲。這是因為聲波受到大氣折射和地面物體反射後所發出的回聲。
3樓:功學林富曉
這由於空中有大量的正負電荷純在。
當二者相遇時發生碰撞。
產生電火花形成閃電。
並伴有劇烈聲響就是所謂的打雷。
打雷閃電的形成和原理
4樓:薄荷
雷電起因一般被認為是雲層內的各種微粒因為碰撞摩擦而積累電荷,當電荷的量達到一定的水平,等效於雲層間或者雲層與大地之間的電壓達到或超過某個特定的值時,會因為區域性電場強度達到或超過當時條件下空氣的電擊穿強度從而引起放電。
空氣中的電力經過放電作用急速地將空氣加熱、膨脹,因膨脹而被壓縮成等離子,再而產生了閃電的特殊構件雷(衝擊波的聲音)。目前對於放電具體過程的認識還不能透徹明白,一般被認為和長間隙擊穿的現象相類似。
拓展資料:閃電的電流很大,其峰值一般能達到幾萬安培,但是其持續的時間很短,一般只有幾十微秒。所以閃電電流的能量不如想象的那麼巨大。
不過雷電電流的功率很大,對建築物和其他裝置尤其是電器裝置的破壞十分巨大,所以需要安裝避雷針或避雷器等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這些建築和裝置的安全。
5樓:匿名使用者
打雷和閃電是同時發生的,是由於帶異種電荷的雲層或雲層與大地之間的一種放電現象,當帶異種電荷的雲層相互間的距離由於運動而縮小到一定距離時,正負電荷間的強大電勢差將空氣擊穿而發生瞬間放電,放電時產生的放電火花就是我們見到的閃電,同時放電時產生的聲音就是雷聲。
同理,當帶電雲層運動時,地面相對應的地方產生感應電荷,若雲層與地面或地面高大物體間距離較小,則雲層與物體間的空氣被擊穿而發生瞬間放電產生雷電。
我們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是因此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的傳播速度大得多,因此先看見閃電後聽見雷聲。
6樓:匿名使用者
電是雷雨雲中的放電現象。形成雷雨雲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即空氣中要有充足的水汽,要有使溼空氣上升的動力,空氣要能產生劇烈的對流運動。春夏季節,由於受南方暖溼氣流影響,空氣潮溼,同時太陽輻射強烈,近地面空氣不斷受熱而上升,上層的冷空氣下沉,易形成強烈對流,所以多雷雨,甚至降冰雹。
而冬季由於受大陸冷氣團控制,空氣寒冷而乾燥,加之太陽輻射弱,空氣不易形成劇烈對流,因而很少發生雷陣雨。但有時冬季天氣偏暖,暖溼空氣勢力較強,當北方偶有較強冷空氣南下,暖溼空氣被迫抬升,對流加劇,就會形成雷陣雨,出現所謂「雷打冬」的現象。氣象專家還說,雷暴的產生不是取決於溫度本身,而是取決於溫度的上下分佈。
也就是說,冬天雖然氣溫不高,但如果上下溫差達到一定值時,也能形成強對流,產生雷暴。冬打雷在中國很少見,但在加拿大多倫多的冬天就經常出現。
空氣極不穩定的時候,容易發生強烈的向上對流運動,而形成高聳的積雨雲,雲中充滿上上下下奔竄的水汽,就會產生靜電,雲的上端會產生正電荷,雲的下端會產生負電荷,地面又是正電荷,那麼,正、負電荷之間有空氣作為絕緣體,若正、負電荷間的電壓差,大到可以衝破絕緣體的空氣,使空氣在瞬間膨脹**、發熱發光,發光就是閃電,膨脹**發出巨大聲響就是打雷。
7樓:匿名使用者
大的雲層相互碰撞是,含有的正負電子反應,發生閃電,同時打雷,
8樓:88傾城一笑
是因為閃電原本就出來的。
9樓:魯晉鵬尉儼
這由於空中有大量的正負電荷純在。
當二者相遇時發生碰撞。
產生電火花形成閃電。
並伴有劇烈聲響就是所謂的打雷。
打雷和閃電是怎樣形成的?
打雷和閃電是怎麼形成的
10樓:揮霍
打雷一般會伴隨著閃電,在風力的作用下,當攜帶正電的雲朵與攜帶負電的雲朵碰撞時就會產生放電現象,同時伴隨著打雷和閃電。
11樓:盧幼綦德容
閃電的過程。
如果我們在兩根電極之間加很高的電壓,並把它們慢慢地靠近。當兩根電極靠近到一定的距離時,在它們之間就會出現電火花,這就是所謂「弧光放電」現象。
雷雨雲所產生的閃電,與上面所說的弧光放電非常相似,只不過閃電是轉瞬即逝,而電極之間的火花卻可以長時間存在。因為在兩根電極之間的高電壓可以人為地維持很久,而雷雨雲中的電荷經放電後很難馬上補充。當聚集的電荷達到一定的數量時,在雲內不同部位之間或者雲與地面之間就形成了很強的電場。
電場強度平均可以達到幾千伏特/釐米,區域性區域可以高達1萬伏特/釐米。這麼強的電場,足以把雲內外的大氣層擊穿,於是在雲與地面之間或者在雲的不同部位之間以及不同雲塊之間激發出耀眼的閃光。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閃電。
肉眼看到的一次閃電,其過程是很複雜的。當雷雨雲移到某處時,雲的中下部是強大負電荷中心,雲底相對的下墊面變成正電荷中心,在雲底與地面間形成強大電場。在電荷越積越多,電場越來越強的情況下,雲底首先出現大氣被強烈電離的一段氣柱,稱梯級先導。
這種電離氣柱逐級向地面延伸,每級梯級先導是直徑約5米、長50米、電流約100安培的暗淡光柱,它以平均約150000米/秒的高速度一級一級地伸向地面,在離地面5—50米左右時,地面便突然向上回擊,回擊的通道是從地面到雲底,沿著上述梯級先導開闢出的電離通道。回擊以5萬公里/秒的更高速度從地面馳向雲底,發出光亮無比的光柱,歷時40微秒,通過電流超過1萬安培,這即第一次閃擊。相隔幾秒之後,從雲中一根暗淡光柱,攜帶巨大電流,沿第一次閃擊的路徑飛馳向地面,稱直竄先導,當它離地面5—50米左右時,地面再向上回擊,再形成光亮無比光柱,這即第二次閃擊。
接著又類似第二次那樣產生第。
三、四次閃擊。通常由3—4次閃擊構成一次閃電過程。一次閃電過程歷時約0.
25秒,在此短時間內,窄狹的閃電通道上要釋放巨大的電能,因而形成強烈的**,產生衝擊波,然後形成聲波向四周傳開,這就是雷聲或說「打雷」。
閃電打雷是怎麼產生的
12樓:匿名使用者
閃電是帶異種電荷的雲層相互接觸產生的放電現象,放電時引起的空氣振動就是雷。
13樓:摯愛翡冷翠
其實你可以這樣理解,是天空中兩塊雲彩,一個帶著正電荷,一個帶著負電荷,他們兩個碰撞。
14樓:聽不清啊
閃電形成的原因氣流在雷雨雲中會因為水分子的摩擦和分解產生靜電。這些電分兩種。一種是帶有正電荷粒子的正電。
一種是帶有負電荷粒子的負電。正負電荷會相互吸引。就象磁鐵一樣。
正電荷負電荷相互吸引靠近時會擊穿空氣,發出電火花,同時發出很大的聲音就是雷聲。
15樓:誰家閒人
閃電打雷是由於天氣發生變化,雲團相互碰撞而產生的一種天氣現象。
16樓:野桖
閃電打雷是怎麼產生的?神變打雷是自然中一種現象,是空氣中。產生了一種氣壓。
17樓:瘸腿的傲嬌喵
雷電是因為夏季地面高,水分蒸發產生強烈的向上的含有大量蒸氣的氣流,這個氣流使雲中的冰晶產生碰撞和複雜的運動而形成的。
打雷和閃電是怎樣形成的
18樓:大宇宙地球生活
閃電和雷鳴是怎樣產生的?
19樓:糯米糰子
水分子的摩擦和靜電產生的。
20樓:匿名使用者
帶電粒子碰撞產生弧光,能量引爆空氣產生聲音。
為什麼會有打雷?閃電和雷聲是怎樣形成的?
21樓:大宇宙地球生活
閃電和雷鳴是怎樣產生的?
打雷和閃電是怎麼形成的,下雨的時候打雷和閃電是怎麼形成的?
雷就是很大電流在空氣中流過需要兩個條件,一是雲層積累了大量的電荷,二是放電途徑順暢,冬天不打雷有2個原因 1是下雪多在冬天,而云產生電荷主要是因為上升氣流和它的摩擦,冬天很少有上升氣流,所以電荷積累不多 2是冬天裡空氣溼度不如夏天大,溼潤的空氣才容易導電,所以冬天的雲不容易放電 雷電是雷雨雲中的放電...
打雷是怎樣產生的,打雷是怎樣產生的
雷電是一種自然放電現象。夏季,高空中有好多雲團在不斷運動,雲團交錯運動,相互摩擦,從而產生大量的電荷,形成電場。由於同種電荷相排斥,所以正電荷與負電荷分別聚集到雲的兩端。積雲所帶的電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穿過空氣放電,使兩種電荷發生中和併產生火花。這便是雷電現象。因為空氣的電阻不均勻,電前進的形狀大多...
打雷時,雷聲和閃電是在同時同地產生的,但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後
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發生的,在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是340米 秒,光的傳播速度是3 108米 秒,光的傳播速度遠大於聲音的傳播速度,經過相同的路程,光需要的時間短,聲音需要的時間長,閃電先到達觀察者,雷聲後到達觀察者,因此打雷時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 故答案為 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快 3 108 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