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初期的社會矛盾是什麼

2025-01-07 14:15:07 字數 2589 閱讀 6241

1樓:網友

東晉的門閥政治。

1、形成過程。

起源於東漢,但制度並未確立 ⑵、門閥政治在魏晉確立的標誌。

九品中正制 ②、佔田蔭客。

原因。、皇權相對衰落是形成門閥政治的有利條件 ②、根本原因 封建大土地所有制運動的結果。

門閥政治在東晉達到鼎盛的表現。

司馬氏與皇權共同把持朝政②、士族子弟年齡很小就可做官,世代擁有官權。

士庶之別等級森嚴 ④、士族生活腐朽。

東晉(西元317年-420年),始於元帝司馬睿,終於恭帝司馬德文,共11帝。西晉滅亡後,與東晉同時存在的北方的北魏,東晉被劉裕建立的宋滅掉後,形成南北朝的局面。

東晉王朝是由西晉王室後裔在南方建立起來的小朝廷,事實上東晉的統治範圍卻僅限於江南的半壁河山,在此期間,中國北方一直由趙、前秦等外族統治者控制,東晉雖然偏安於江南,但在歷代帝王在位的時候都希望收復北方的國土。公元三一一年,大將祖逖出兵收復河北,但後因受到朝廷的排斥憂鬱而死。公元三八三年,謝安在淝水之戰中擊敗苻堅後,立即收復了徐、兗、青、司、豫、梁六州,取得了東晉北伐歷史上的第一次重大勝利。

由於東晉安於江南,使得江南的名士與渡江的中原人士有了更多的交流機會,促進了社會文化的發展。東晉的手工業水平比西晉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另外,自曹魏以來,中國的文學發展一直處於大步前進的時期,其中以東晉年間的文人最為著名。

東晉出現了山水詩人謝靈運、田園詩人陶淵明等人,為將來隋、唐的詩文盛世創造了前提條件。

當東晉在江南建國的同時,中國的北方則為鮮卑、羌等少數民族控制著,在歷史稱之為「五胡十六國」。使中國正式成為具有相似生活習慣的多民族國家。

2樓:鬱悶的華

主要矛盾是東晉原來居民(漢人)和外族(無胡)的矛盾,以及外族之間的矛盾。

這個矛盾非常激化,因此東晉時期,北方大多數人都死了。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有哪些矛盾?

3樓:中地數媒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重大的歷史變革時期,奴隸制的瓦解,新興地主階級的產生,改變了社會的基本矛盾。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科學文化的繁榮和發展。在當時出現了很多新的思想和新的觀點,一些知識分子依據自己的政治主張和思想觀點,創立自己較為系統的學說,並努力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於是形成了歷史上稱之為「百家爭鳴」的政治文化局面。

孔子的學說就是這一時期出現的最具代表性的、對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的學派之一——儒家學派。

東晉末年的社會現狀

4樓:地煞

東晉(317年-420年),是由西晉宗室司馬睿南遷後建立起來的政權,建都洛陽的西晉覆亡,史稱東晉,此外,史書中又仿東漢稱中漢,稱東晉為中晉,寓以晉室中興之意;又東晉統治地區大部分在江東,古稱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東晉。

東晉是門閥士族政治,與北方的五胡十六國並存,這一歷史時期又稱東晉十六國。東晉時代,也曾經內部四分五裂。420年,宋公劉裕廢除晉安帝,建立劉宋,進入南北朝時期。

東晉與之前的孫吳以及其後的宋、齊、梁、陳,合稱為六朝。

東晉也曾多次試圖北伐,但由於內部不團結,除了最後篡晉的劉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餘都無建樹。祖逖本有希望恢復舊土,但他被司馬睿挾制,鬱鬱而終。桓溫的北伐則被慕容垂擊敗。

383年,前秦苻堅率兵南侵,東晉宰相謝安力主抗擊,派謝石謝玄率軍,在淝水之戰大獲全勝,苻堅隻身逃回北方,南北分立之勢從此而成。後有桓玄叛亂,廢安帝,自立為天子,後為大將劉裕所平,擁恭帝,然大權落裕。

420年,劉裕篡奪帝位,取代東晉。西元439年,拓跋燾統一北方。至此,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中國正式進入南北朝時期。

東漢末年的社會矛盾,如何解決的

5樓:淺羽皆人

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才導致了三國。

東漢統治腐朽,土地兼併嚴重,階級矛盾尖銳,使黃巾起義爆發,黃巾起義動搖了東漢的統治。

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地方勢力發展起來,並直接推翻了東漢的統治。宦官專權導致不管是太守(相當於現在省長)還是百姓都想起來反對(社會根源)。舉個例子,當官是要花錢,說白了就是賣官,而且明碼標價的賣。

當然當官的就當然想多撈錢,或者推翻漢朝。社會上讀書人就算被推舉孝廉等方式有機會當官也會因為沒錢而無法當官,這些人當然就只能反了。主要原因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是靠地方豪強起家的,劉秀又沒有正在的解決這些豪強,後來的皇帝更解決不了了。

反正一句話,東漢亡於地方豪強勢力太大。

6樓:網友

黃巾起義,先將各地殺個人心惶惶。

群雄割據,使得軍閥林立。

軍閥門要打仗,得從門閥大族手裡要錢要地要人手裡有部隊,所以有這個能力「要」,使得財富從門閥流向各地軍閥**這些軍閥**有的像袁術一樣竭澤而漁,所以袁術死了但大部分割據一方的「健康的"軍閥知道屯田產糧恢復經濟,使得老百姓手裡重新獲得糧食**(屯田制),緩解了社會矛盾。

東漢後期社會動盪的政治原因是

7樓:旁可居興

東漢後期,外戚、宦官的權力的起伏消長,成為了東漢後期政治的一大特點.皇帝年幼登基後,一般由皇渣橡遲太后。

主持朝政,太后依靠父兄輔如李政,久而久之形成了外戚專權.皇帝成年後,又結納身邊的宦官開始爭奪大權,又導致了宦官專權。

東漢中如虛後期朝政腐敗、社會動盪的主要原因是外戚和宦官專權.故選c.

我國現在社會矛盾的基本根源,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什麼?

中國現階段社會矛盾源自利益結構的不協調,源自民眾經濟 社會 政治以及文化等多個方面的利益訴求沒有得到應有的滿足。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全黨要牢牢把握社會主...

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麼,解決這一矛盾的根本任務是什麼

現階段我國仍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其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因此,解決這一矛盾的根本任務就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 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根本任務是 發展生產力。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長...

解決社會基本矛盾的途徑和方法是什麼

改變不bai適應甚至阻礙生產力發 du展的生產zhi關係,穩定基本適應生產dao力發展的生產關係,並改革版其具體形式。權在一切社會中都存在的制約社會其他矛盾及其運動的矛盾,即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係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是社會生產方式的兩個方面。它們之間的矛盾運動,是按照生產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