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語的當代赫哲語,赫哲族語言 赫哲語的特點

2025-02-03 10:40:33 字數 4017 閱讀 3101

1樓:網友

我是一朵花怎麼說。

赫哲族語言:赫哲語的特點

2樓:達人方舟教育

赫哲族的語言。赫哲語hezhenlanguage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主要分佈在中國黑龍江省的同江、饒河等縣的沿江地區。

赫哲族有1400餘人,大部分人已改用漢語,只有。

五、六十歲以上的人還能講赫哲語。

可分為兩個方言:奇楞方言(主要分佈在同江縣的街津口鄉,饒河縣的西林子鄉四排村等地)和赫茄並真方言(主要顫碼跡分佈在同江縣的八岔鄉)。無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

在國外,分佈於俄羅斯境內,稱作那乃語。

特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分佈在中國黑龍江省同江縣的街津口、八岔兩個民族鄉,饒河縣西林子鄉四排村。赫哲族有1400餘人(1982),但只有。

五、六十歲以上的人還能講本族語。分奇楞話(自稱nanio、nab?amp;#91;i本地人的一部分人使用)和赫真話(自稱nanai「本地人」的一部分人使用)。

能講赫真話的人已極少。在國外和赫哲族自稱相同、語言相近的有蘇聯境內那乃族使用的那乃語。

由於赫哲語既有滿語支語言的特點,也有通古斯語支語言的模姿特點,因此研究者對赫哲語屬於哪個語支有不同意見。較新的分類法認為赫哲語屬於通古斯語支的那乃次語支。語音方面,有7個母音:

a、?amp;#91;、i、o、u、┐、y,有16個複母音:ai、?

amp;#91;i、ia、i?amp;#91;、ua、ui等;有28個子音:b、p、m、扷、堭、s、d、t、n、l、r、唓、堮、惼、墭、唓、慯、嶃、j、g、k、x、嬜、g、q、ⅹ有不太嚴整的母音和諧律。

語法方面,名詞有7個格,有領屬範疇,但無複數第一人稱(包括式)的領屬附加成分。在名詞和代詞後可以接附加成分-嬜g?amp;#91;/-n?

amp;#91;嬜g?amp;#91;代替「領格形式的名詞、代詞加中心詞」的結構。例如,ti(那)suk?

amp;#91;(斧子)nianin?amp;#91;嬜g?amp;#91;(他)(那斧子是他的,nianin?

amp;#91;嬜g?amp;#91;代替nianijisuk?amp;#

動詞有人稱形式。多用人稱副動詞和帶格附加成分的形動詞作從句的謂語。在詞彙中表示漁獵生產活動的詞豐富。派生法和合成法都是構詞的重要方式。

你所不知道的赫哲族語言文化

3樓:學海語言教育

語言是人與人能有交流和溝通的重要工具,人們藉助語言的功能進行文化思想上的傳遞。赫哲族文化的傳承里語言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赫哲族並沒有形成自己的答坦文字,但是通過口口相傳的 赫哲族文化 一樣在民族文化裡佔據一席之地。

一種語言不能沒有文字。所以,借用外族文字書寫記錄自己的語言是極普遍的現象。有的把其它民族的文字直接拿來使用,更多的是先拿來使用,再修改完善,形成自己的文字。

與赫哲人有淵源關係的女真人曾使用改造過的漢字,既大小金字。到後來,滿民族借用蒙古文字創造了滿文,而蒙古文實際上又源於阿拉伯文。

赫哲語沒有文字,但其民族歷史悠久,既有口頭文學的打磨砥礪,也有在開放環境下豐富發展的歷程。赫哲族人口雖少,既與血親族群往來密切,也和其它民族交流廣泛。從今天保留的赫哲語看,儘管是口頭語言仍然比較規範,具備使用文字的條件。

赫哲族有本民族的語言,赫哲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沒有本民族文字,大多數通用漢文。赫哲族民間文學豐富多彩,有著悠久的民族傳統文化,神話、傳說、民間歌謠故事等,一代又一代地流傳下來。赫哲族神話,如:

莫日根射日》、《月亮》、《北斗》、清歲桐《彩虹》、《山神的傳說》、《虎的傳說》等,具有民族特色。

伊瑪堪」是赫哲族特有的一種說唱文學形式。常在獵場、網灘或漁村土築茅屋裡說唱。它以講唱古史和英雄故事為特色。

伊瑪堪」說一段唱一段,不用樂器伴奏。大部頭的「伊瑪堪」要說唱很多天,小部頭也得唱幾天,故事情節生動、形象、形式自由。「伊瑪堪」的內容,有的歌頌英雄事蹟,有的講述青年男女純真的愛情。

據調查赫哲族民間儲存雀橡的「伊瑪堪」作品有40餘部,已採錄的有《希爾達魯莫日根》、《滿鬥莫日根》、《滿格木莫日根》、《安圖莫日根》、《香叟夏日丘莫日根》等十餘部。此外,還有「說胡力」和「特倫固」等形式在民間也很盛行。

說胡力」是以講述故事為主的文學。內容包括寓言、童話、神話等各種體裁,形式活潑,短小精悍。通常是老人給兒童們講述,對他們進行啟蒙教育。

特倫固」內容多為傳說,如《天鵝姑娘的傳說》、《金鹿的傳說》等。赫哲族有語言,無文字。長期以來,只有民間文學。

作家文學是解放後才發展起來的。

赫哲族的語言文字

4樓:先知

赫哲族語言基本消失了,沒人會說了,語言是民族的靈魂,語言消失了這個民族就算消失了,赫哲族已經沒幾個用本民族語言進行交流了,現在中國很多民族語言在不久的將來都會消失,全國都一樣了,

赫哲語的詞彙

5樓:木小木﹌毟沓

詞彙由於赫哲族主要從事漁獵生產,因而魚的名稱比較豐富,如dɑoimɑ尣ɑ「大馬哈魚」,ɑd懍?amp;#91;n「鰉魚」,ɑu慯iq?amp;#91;「倐花魚」,kirfd懍?

amp;#91;n「鱘魚」,kur?amp;#91;「草根魚」,慯i慯igɑn「狗牙魚」。派生法和合成法是基本的構詞方法。

例如,sɑ慯i「鋤」qu乛sɑ慯qu「鋤頭」,ju尣ɑn「棉花」+ki乛ju尣ɑnki「棉的」,so嬜o-「哭」qu乛so嬜qu「愛哭的」,尣ɑd懍?amp;#91;「剪子」+lɑ乛尣ɑd懍?amp;#91;lɑ-「剪」,ɡuɡdɑ「高」+n尣?

amp;#91;n乛ɡuɡdɑn尣?amp;#91;n「長高」,irm?amp;#91;(針)尣ul尣ɑ(賊)乛irm?

amp;#91;尣ul尣ɑ「蜻蜓」,j?amp;#91;j?amp;#91;(爺爺)mɑfɑ(老人)乛j?

amp;#91;j?amp;#91;mɑfɑ「老虎」,尣ɑilɑn(榆)mo(樹)乛尣ɑilɑnmo「榆樹」,ɑ扷ɑn(女)n?amp;#91;u(弟弟)乛ɑ扷ɑnn?

amp;#91;u「妹妹」。

6樓:網友

赫哲語我是一朵花。

赫哲的介紹

7樓:布思珈藍

赫哲族是中國東北地區乙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佈在黑龍江省同江縣、饒河縣、撫遠縣。少數人散居在樺川、依蘭、富錦三縣的一些村鎮和佳木斯市。

在吉林省也有一部分赫哲人分佈,人口100人以上 。另外在俄羅斯遠東地區也有赫哲人分佈,當地人稱其為「那乃人」, 人口2萬多 。因分佈地區不同,從而有不同的自稱。

居富錦縣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稱「那貝」,居嗄爾當屯至津口村的稱「那乃」,居勒得利村沿黑龍江下游至烏蘇里江的稱「那尼傲」。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中國赫哲族人口數為4640。使用赫哲語,屬阿爾泰語系滿一通古斯語族滿語支。

無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結革記事。建國後,因長期與漢族交錯雜居,通用漢語文。

赫哲」是滿語,意為「東方及下游的人們」,是明代野人女真(東海女真)的一支後裔,主要分佈於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兩岸,所以素有「三江為家,漁獵為主」的說法,在清初時,其社會發展還停留在原始社會末期的父系氏族階段,現總人口只有四千多人,信奉薩滿教,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自己的文字,普遍通用漢話。此外在俄羅斯遠東也有赫哲人居住,人口2萬多人,被稱為「那乃」。 國內外赫哲族總人口萬人。

中國北方唯一以捕魚為生的民族。清代有人叫他們其中一部落為費雅喀,赫哲人在俄羅斯境外有幾支,納乃,烏爾奇族,奧羅克,烏德蓋,也是赫哲人,有人提議成立納乃語支。

赫哲語的赫哲族

8樓:伊慈悲為懷

赫哲族是中國東北地區乙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佈在黑龍江省同江縣、饒河縣、撫遠縣。少數人散居在樺川、依蘭、富饒三縣的一些村鎮和佳木斯市。

因分佈地區不同,從而有不同的自稱。居富錦縣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稱「那貝」,居嗄爾當屯至津口村的稱「那乃」,居勒得利村沿黑龍江下游至烏蘇里江的稱「那尼奧」。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赫哲族人口數為4640人。

使用赫哲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無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結革記事。

因長期與漢族交錯雜居,通用漢語文。

簡述荷蘭王國的當代政治制度的主要內容

1 時政是時事政治的簡稱。就是某個時間段發生的國際新聞,從國際局勢出發縱覽全域性,概括性比較強從大局出發的事件。2 時政新聞則是關於國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發生的事實的報道。主要表現為政黨 社會集團 社會勢力在處理國家生活和國際關係方面的方針 政策和活動。它是由政治關係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決定的。1...

那些令人不解的當代藝術品的價格,到底是如何確立的

一件上千年曆史的文物,和一件上百年的文物相比,勢必 會高一點,當然也要考慮藝術價值方面。但是拋開歷史,當代藝術品,大家欣賞的是一種品位 態度 意境 甚至僅僅是個人喜好而已,能 購買的人,他們對錢看的不重,所以不存在確立方面。藝術有時候天價難買,有時候一分不值,根本就說不清。如何解讀當代藝術?傳統與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