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用哪些詞來形容年歲?哪個形容詞最美?

2025-02-08 05:20:28 字數 4152 閱讀 6569

1樓:人間小甜瓜

古代形容年歲的詞有很多,從乙個人剛出生到白髮蒼蒼,都有特定的美好形容。不滿週歲喚作襁褓、孩提指稍大一點,再到豆蔻年華、及竿之年,這用來形容少年時期,過渡到最後的耄耋之年,這是一生的不同年歲和不同階段。

一、人生的不同階段。

論語》為政篇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在這句話中,孔子記錄了不同階段的學習、行為舉止、處世之道以及生活過程,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學習到立身之道、學會做事要有禮法。隨著年齡的增長,學問、見識都有一定的提高,也很充分的描述了思想境界的改變和不同年歲時的心境。

二、綻放青春的豆蔻年華。

古代人用豆蔻年華來形容十三四歲、如同朝陽般的少女,杜牧所做詩詞《贈別》中寫到,「聘聘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最美好的乙個階段,莫過於豆蔻年華。而豆蔻年華本就是乙個形容美好的詞語,這是乙個少女的青春,是我家小女初長成的欣喜,是綻放和萌芽的淡淡情愫,豆蔻年華是獨有的,是別緻的,是彩色的。

三、時間流逝,終至耄耋之年。

耄耋之年這個詞語出自曹操的《對酒》「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其中耄指的是八十歲,耋指的是九十歲,用來形容這一年歲的老人家。人終其一生奮鬥和拼搏,時光飛逝,終於到了耄耋之年,雖然頭髮已經花白,但是心靈也到了最廣闊的時候,經歷了不同的階段,已經有了不同的處世之道,只願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不同的年歲有不同的形容,而每乙個形容詞都是一段別緻、與眾不同的經歷,光陰流轉,時光流逝,希望每乙個人都可以不留遺憾。

2樓:桃子本家

碧玉年華: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以紀年,謂十六歲。 詩文中多用於女子。

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 耋:

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 如:耄耋之年。

喜壽:指77歲。

3樓:網友

花信年華。總角。金釵之年。弱冠。豆蔻。舞象之年。桃李年華。

桃李年華最美,因為桃花,李花都是甚美的話。

4樓:幸福小豬豬

耄耋,古稀,花甲,不惑,而立,我覺得耄耋這個詞聽起來最好,看起來也似乎更有品位一些,能活到這個年齡,也是一種福氣。

5樓:小長學姐

還提,總角,及笄 ,弱冠,花信,而立,不惑,知命,花甲,古稀。我認為及笄是最美的,這個詞意味著成年。

怎樣用古語來形容年齡?

6樓:網友

人生各個年齡段,用古語稱呼:

一、年齡段為童年:

不滿週歲——襁褓;2~3歲仿慧——孩提;7歲(女)——髫年;8歲(男)——齠年;幼年泛稱——總角。

童年——垂髫。

10歲以下——黃口;12歲(女)——金釵之年;13歲(女)——豆蔻年華;13~15歲——舞勺之年;青少年——束髮。

二、年齡段為少年:

15歲(女)——及笄之年;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破瓜之年;15~20歲——舞象之年;20歲(男)——弱冠;20歲(女)——桃李年華;24歲(女)花信年華;至出嫁—— 梅帶大祥之年。

三、年齡段為中年:

30歲(男)——而立之年;40歲(男)——不惑之年;50歲——年逾半蠢搏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四、年齡段為老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下壽;70歲——古稀。

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歲——杖朝之年、杖家之年、中壽;80~90歲——耄耋之年;90歲——鮐背之年。

老年——皓首,又稱「白首」,還有把六十歲以上的人統稱為「耆老」;八十歲以上的人稱為「大耋」;亦有泛稱老人為「龍鍾」、「潦倒之年」的。

五、百歲以上:

100歲——期頤。

上壽;120歲——花甲重開;140歲——古稀雙慶。

古人是怎麼形容年齡的?

7樓:白雪忘冬

1、襁褓——指不滿週歲。

2、孩提——指2~3歲。

3、髫( tiáo) 年——指女孩7歲。垂髫( tiáo) :指童年。 古時童子未冠,頭髮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4、齠年——指男孩8歲。

5、總角——幼年泛稱。稱童公升枝年為「總角」。

6、黃口——指10歲以下的孩子。

7、金釵之年——指12歲(女)

8、豆蔻年華——指13歲(女)

9、舞勺之年——指13~15歲。

10、束髮:指青少年。 一般指15歲左右,這時應該學會各種技藝。

11、及笄之年——指15歲(女)。 笄」,謂結髮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

12、破瓜年華、碧玉年華——指16歲(女)

13、舞象之年——指15~20歲。

14、桃李年華——指20歲(女)

15、弱冠——指20歲(男)。 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

16、花信年華——指24歲(女)

17、梅之年——指至出嫁。

18、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稱「待字」。

19、半老徐娘——指至30歲(女)

20、而立之年——指30歲(男)。

21、不惑之年、強壯之年——指40歲(男)。

22、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指50歲。

23、花甲、平頭甲好笑弊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指60歲。 花甲, 以天干地支名號錯綜參互而得名。

24、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指70歲。

25、皓首:指老年,又稱「白首」。

26、杖朝之年——指80歲。

27、耄耋之年——指80~90歲。

28、黃髮:指長壽老人。 老人頭髮由白轉黃。

29、鮐背:指長壽老人。老人身上生斑如鮐魚背。

30、期頤:指百歲。謂百歲老人應由後代贍養。

古文中形容年齡的詞語有哪些?

8樓:網友

襁褓(qiǎngbǎo):未滿週歲的嬰兒。

孩提(hái tí):

二、三歲的兒童。

總角、垂髫(zǒng jiǎo、chuí tiáo):幼年兒童。

豆蔻年華(dòu kòu nián huá):女子十三歲。

及笄(jí jī):女子十五歲(女子成年)。

束髮(shù fà):古代男孩成童時束髮為髻,也是成童的代稱。一般認為是十五歲以上。加冠(jiā guàn):男子二十歲(男子成年)。

而立之年(ér lì zhī nián):三十歲。 不惑之年:四十歲。

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zhī tiān mìng、bàn bǎi、zhī fēi zhī nián):五十歲。

花甲(huā jiǎ):六十歲。

耆(qí):六十歲以上。 古稀:七十歲。

耋(dié):七十至八十歲。

耄(mào):八十至九十歲。

期頤(jī):一百歲。

造句:1、孩提時代,他便在父親經營的製造肥皂和蠟燭的作坊裡幹活,但是這種工作對於像他這樣熱愛讀書學習的孩子來說,實在沒意思。

2、這些孩子正值豆蔻年華,充滿朝氣。

3、他剛到而立之年,就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4、年過花甲的老教授,依然活躍在大學的講臺上。

5、春蠶到死絲方盡,人至期頤亦不休。一息尚存須努力,留作青年好範疇。

古代描述年齡的詞語有哪些?

9樓:風曉

襁褓——指不滿週歲。

孩提——指2~3歲。

髫年——指女孩7歲。

齠年——指男孩8歲。

總角——幼年泛稱。

黃口——指10歲以下。

金釵之年——指12歲(女)

豆蔻年華——指13歲(女)

舞勺之年——指13~15歲。

及笄之年——指15歲(女)

破瓜年華、碧玉年華——指16歲(女)

舞象之年——指15~20歲。

桃李年華——指20歲(女)

弱冠——指20歲(男)

花信年華——指24歲(女)

梅之年——指至出嫁。

半老徐娘——指至30歲(女)

而立之年——指30歲(男)

不惑之年、強壯之年——指40歲(男)

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指5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指6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指70歲杖朝之年——指80歲。

耄耋之年——指80~90歲。

古代人常用的詞語古代表示平民的詞有哪些?

1 鄙人 鄙人 常用作自稱,鄙 本義指都邑四周的土地,後引申指郊野 邊遠的地回方。邊遠地答區遠離文化中心,往往訊息閉塞。自稱 鄙人 是謙稱自己的識見 修養均不如人。2 寡人 古代君王自稱 寡人 不是 單獨一人 的意思,而是 寡德之人 的簡稱,即謙稱自己的德行還有所欠缺。3 續貂 續貂 用於謙稱續寫別...

用什麼詞來形容民族大義,用什麼詞來更好的形容愛情

你好,以下都是形容諸葛亮的貶義詞 多謀而少決斷 處理楊儀魏延之爭時的猶豫,好兵而無權謀 事事親為給蜀漢帶來的隱患 用什麼詞來更好的形容愛情 用什麼詞來更好的形容愛情?可以用來形容愛情的詞很多,如 紙短情長,這次詞語的意思是 我非常喜歡。我對你的愛永遠寫不完。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形容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

用什麼詞來形容週六的心情用一個什麼詞來形容週六的心情?

累,因為在這隻有周六週日才更忙。星期 week 現在世界各國通用一星期七天的制度。這個制度最早由君士坦丁大帝 constantine the great 制定。他在公元321年3月7日正式宣佈7天為一週,這個制度一直沿用至今。一週七天的英文名稱是sunday,monday,tuesday,wed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