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hgc隨風
禹,上古時期夏后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歷史治水名人,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後代,鯀的兒子,母為有莘氏之女修己。他在位時把都城建立在陽城(今河南登封)。
2樓:笑離的
禹在位時把都城建立在塗山區四方湖畔的懷遠古城。我知道。因為大禹在塗山娶了塗山氏女嬌,女嬌輔助大禹功成名就,塗山成為大禹的命中福地。
3樓:龍魚章
禹都,建於今遼寧省喀左縣平房子鎮桃花池村蒙特內哥羅頭,其它說法都是錯誤。
4樓:西亞方舟欣欣
傳說夏朝都城幾經變更。禹在確立王權後,就在有崇部落所在地——嵩山之陽建立了陽城(河南登封縣告成鎮)作為都城。後又遷往陽翟(河南禹州)。
5樓:青楓侃
我知道。禹在位時把自己的都城建立在了陽城,而且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登封。
6樓:淺夢尤存
沒有確切的歷史記載,傳說夏朝都城幾經變更。得到的答案都是人們推測和根據文獻記載的 陽城,比較符合我們的推測。
禹把都城建在了**
7樓:健身達人小俊
禹建立都城的地方說法有:陽城、平陽、安邑、晉陽。
禹(生卒年不詳),姒姓,夏后氏,名文命,上古時期夏后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歷史治水名人,史稱大禹、帝禹、神禹。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後代,鯀的兒子,母為有莘氏之女修己。
相傳,禹治理洪水有功,接受帝舜禪讓,繼承部落首領。在諸侯的擁戴下,正式即位,以陽城為都城,一說以平陽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晉陽),國號為夏,分封丹朱(堯的兒子)於唐國,分封商均(舜的兒子)於虞國。
作為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後人稱為夏禹,成為上古時代傳說時代與伏羲、黃帝比肩的賢聖帝王。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九州、奠定夏朝,後人尊稱為大禹。禹死後,安葬於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市),仍存禹廟、禹陵、禹祠。
從夏啟開始,歷代帝王大都來禹陵祭祀。
從禹州,禹城等這些地名你能想到什麼
8樓:夏諾一
大禹治水。
禹城,自然和大禹有關。禹城曾名祝國、祝柯、祝阿,唐朝天寶元年(742年),唐玄宗李敗巨集隆基為紀念大禹派好治水之功,改祝阿縣為禹城縣,此即為禹城之名之始。自742年算起,禹城縣已有一千二百餘年的歷史,堪稱千塵枯鉛年古縣了。
傳說禹城為大禹治水功成之地,大禹治水在禹城遺留下的許多遺蹟,如禹息故城、禹跡亭、徒駭河、禹堤、具丘山等。
禹都的遠古時期
9樓:白白先生
天地茫茫,宇宙洪荒,人民前螞飽受海浸水淹之苦。堯帝開始起用禹的父親鯀治理洪水。鯀治水逢洪築壩,遇水建堤,採用「堙」的辦法,九年而水不息。
堯的助手舜行視鯀治水無功,將他誅殺在羽山。
舜命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他從冀州開始,踏遍九州進行實地考察,決定採用因勢疏導洪水的辦法。歷時十三年之久,曾經三過家門而不入慧灶埋,終於把洪淵填平,河道疏通,使水由地中行,經湖泊河流匯辯咐入海洋,有效治伏了洪水。
禹在位多少年,康熙在位多少年?
在位45年死,葬於會稽山。康熙在位多少年?禹在位幾年?禹姓姒名文命,是黃帝的玄孫。由於治水立了大功,被尊稱為 大禹 他的父親治水不成而被殺,禹接替治水的工作,採取疏導的方法,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終於成功。後繼舜為帝。稱國號 夏後 故稱 夏禹 他在塗山大會諸侯,建立了奴隸制國家的雛形,禹鑄造九鼎,象徵九...
唐太宗政績是什麼啊?在位時,唐太宗在位期間的出色政績在歷史上被稱為什麼
貞觀之治。貞觀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間出現的清明政治,經濟復甦,文化繁榮的治世局面。唐太宗繼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國策,並進一步將其發揚光大,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 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剋制,虛心納諫 並採取了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
所有古代皇帝在位時間,中國曆代皇帝及在位時間?
廟號 姓名 在位時間 年號 皇陵 太祖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1616年 1626年 天命 福陵太宗 愛新覺羅皇太極 1627年 1643年 天聰 崇德 昭陵世祖 愛新覺羅福臨 1644年 1661年 順治 孝陵聖祖 愛新覺羅玄燁 1662年 1722年 康熙 景陵世宗 愛新覺羅胤禛 1723年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