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昭公棄國走齊

2025-02-15 18:35:08 字數 1380 閱讀 3377

1樓:網友

魯昭公離開自己的國家逃到齊國,齊公問:「你還這麼年輕,為什麼這麼早就放棄自己的國家?何至如此啊?」

昭公說:「我小的時候,身邊人都溺愛我,什麼事都不讓我做;我要有什麼想法,周圍很多人就會阻止我,使得我的理想不能實施;成年後內無主事人,外無輔政者,輔佐幫忙的能人沒有乙個,討好獻媚的一大幫。就像秋天的蓮蓬,孤零零的立在那裡,沒有根基。

只要秋風一吹,就連根倒了。」

景公聽到這些話,就告訴了晏子,說:「這麼說起來他就是乙個賢君,而他身邊的人不忠君愛國了?」晏子數:

我不認為是這樣的。就好像愚笨者總是後悔,無能的人總覺得自己很能幹,要落水的人還未察覺自己會掉到水裡,快迷路的人還不知道問路。快要淹死的時候才注意到跌進了水中,已經迷了路才慌忙問路。

這樣的人和打起仗來才練兵,噎到了才開始挖井有什麼不同,到了這個地步,就算再快也已經來不及了。」

2樓:貓灬妖

魯昭公棄國走齊(1),齊公問焉(2),曰:「君何年之少,而棄國之蚤?奚道至於此乎(3)?

昭公對曰:「吾少之時(4),人多愛我者,吾體不能親(5);人多諫我者,吾志不能用(6);好則內無拂而外無輔(7),輔拂無一人,諂諛我者甚眾。譬之猶秋蓬也,孤其根而美枝葉,秋風一至,根且拔矣(8)。

魯昭公失掉魯國逃亡到齊國,景公問他說:「您為什麼這麼年輕卻這麼早就失掉了國家呢?為什麼到了這種地步呢?

昭公說:「我年輕時,有很多熱愛我的人,我自己卻不能親近他們;有很多勸諫我的人,我卻沒能他們的意見。因此朝內朝外都沒有輔佐我的人。

輔佐我的沒有乙個人,阿諛奉承我的人卻很多。這就好像秋天的蓬草,根很孤單,可枝葉卻很繁茂,秋風一到,根就要拔下來了。」

齊國勸魯國

3樓:鮮活且善良丶桃花

戰國時期外交謀略個案。楚國與齊國關係惡化,眼看就要爆發戰爭。正在此時,魯國加入楚國一方。

魯國雖小,影響卻大,齊國感到驚慌。一定要使魯國反悔,堅持中立態度。於是,齊國向魯國派遣了特使。

齊國特使一見到魯國君主,就這樣說道:「我這次來,是來弔唁的。」「弔唁什麼?

魯國君主問。「為你們與還不知是否會贏的一方聯合起來表示哀傷」。齊使答。

你認為齊國與楚國哪個會贏?」魯國君主又問。「這還不得而知」。

齊使再答。「銀弊銀那麼,為什麼說弔唁呢?」魯國君主接著追問。

齊特使解釋說:「齊國與卜歲楚國的力量關係,很失禮地說,無論貴國是否加入都沒影響。貴國不如等到分出勝負,對勝的一方提供援助更有效吧。

我這樣說是因為齊國與楚國鋒宴無論哪個勝,都會疲於戰火,等到那時再拉入自己的一邊,不是既安全又能施捨恩惠嗎?」魯國君主表示贊同,撤走了援軍。齊國在與楚國爭鬥中,沒有忘記魯國的存在。

當它得知魯國倒向楚國一邊時,竭盡努力勸說魯國,保持中立。這樣,齊國就可以集中精力對付楚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