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願從第一所學校到第九所學校需要多長時間

2025-03-18 19:15:08 字數 1632 閱讀 2145

1樓:網友

如果是以前的普通志願報考方式,招生院校非常看汪備重第一志願,第一志願是非常重要的。平行志願不等於各個志願沒有先後次序、沒有第一志願,但平行志願與以前的志願不同的是,只有考生和招生辦知道你的志願順序,招生院校是不知道的,因此原來只招收第一志願的大學就無從知道報考它的考生是第幾志願報考的它,因此是不是第一志願就沒有以前那麼重要了。從而,第一志願還是很值得冒險的,但在這種情況下,第二志願就應該與第一志願有一定的級差,以防萬一。

為了確保錄取,所有志願最好都填滿。

平行志願錄取時,各個志願對於錄取學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當於第一志願。如果不夠第一志願學校的提檔線,就看第二志願學校的提檔線,直到找到乙個志願的提檔線不高於你的分數,就把檔案放到這個學校。

具體而言,平困大毀行志願中考生報考的各個院校在考分前是平等的關係。只要考生達到了這個批次的錄取控制線,就按考分從高分到低分的循序,由計算機對每個考生所填報的5個院校,依次檢索。「分數優先」是其投檔基本特點,簡單可理解為高分先投檔。

比如理科考生甲分數為650分,填報的志願a是北京大學、志願b是復旦大學;考生乙考分為649分,志願a是復旦大學。到甲投檔時,北京大學已投滿,復旦大學還有乙個計劃未完成。考生甲將被投檔到復旦大學,同時復旦大學完成招生計劃。

考生乙雖然志願排序先於甲,但只能等其他志願錄取了。

遵循志願」是平行志願投檔的另乙個原則。投檔的原則是一旦進入投檔程式將嚴格按照考生填報志願的順序進行投檔,一旦被前面的的志願提檔,後面的學校取分再低也沒戲。比如理科考生丙考分為652分,填報的志願次序是北京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結果是被同濟大學錄取。

後來得知能被復旦大學錄取時考生丙後悔不已。

學校的提檔線指這個學校錄取的最低分,一般都要高於分數線。比如仿陵假定分數線是500分,那麼北大、清華的提檔線可能有600分,復旦、南大的提檔線可能是 分。

因此,在報考時,要拉開差距(各個學校的提檔線,不要都報同樣的學校),如報了北大,就不要報清華,但可以報北航、北工大;報了復旦就不要報交大和南大,但可以報同濟、上海理工大學。

我不給你具體建議,因為這種建議不一定符合你的情況。只給你一般性建議,相信對你會有好處:

2樓:生命過客

現在檢拆慶世索志願投檔有電腦自動完成,有符合要求的院校自動投檔,幾秒鐘就能檢索完,院校錄取可能要慢些,需要考慮專業調劑,今天投檔後天就能查詢錄取旅肢情況。差坦。

去新學校入學考試沒考好能上學嗎?

3樓:芳姨家的美食

可以的。這個是已經錄取了,學校入學考試只是分班級。還是一樣可以讀書,入學考試只是考出來了按比例分班級。

4樓:網友

當然能上學了,你已經被錄取了,只是分數剛過分數線,只能上普通班了。

5樓:帳號已登出

只要不是公升學考試沒考好,下個學期肯定還行的,要是公升學考試肯定就不得行了。

6樓:房七七

應該是能,可能會影響後續的分班或者什麼的,但應該影響不了入學,除非是選拔入學。

7樓:伊飛瑤

你已經入學了,當然可以繼續去上學。

8樓:德輝消防

還是要以最後錄取為準,這樣的事情誰又能給你乙個準確的答覆呢?

中國第一所大學誰創辦的,中國第一所學校的建立者是誰

中國最bai早的大學國是那一所長期以du來一zhi 直眾說紛芸,有dao的說是前身是嶽麓內書院 有千年歷容 史的湖南大學,有的說是清朝盛宣懷最早創辦於1895年的北洋大學堂和1896年的南洋公學,有的說是前身是京師大學堂的北京大學的。但如果說誰是中國官辦最早辦的大學,則是北洋大學堂 1895年 無疑...

辦好一所學校的條件,辦好一所學校的四個條件

人們都喜歡說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間好學校。其實,這誇大了人的力量。一間學校如果缺乏辦學的基本條件,光靠一個偉大的校長,或者光靠人文精神是不夠的。辦學條件不具備的話,校長是一定要付出代價的,有時候要付出青春和生命健康的代價,有時候甚至要付出人格和精神的代價。辦好學校的四個前提條件是 第一 校長要順應環境...

中國近代第一所軍校是哪所學校?何時建立

北洋武備學堂是我國近代第一所培養陸軍的新式軍事院校,建立於1885年正月。學堂初設借用天津水師公所,後建在大直沽附近舊柳墅行宮,瀕臨海河,是由直隸總督李鴻章奏請清廷批准,由其幕僚津海關道周馥及楊宗濂一手創辦的。該堂仿效德國陸軍學校,教師也多自德國聘請,並選派通習中外文字之人擔任翻譯。學生系由各處營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