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巴茗
工業化是乙個歷巨集歷史範疇,它是指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是推進現代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主要地位的過程。在工業化程序中,主要表現為工業生產量的寬判快速增長,新興部門大量出現,高新技術廣泛應用,勞動生產率大幅提高,城鎮化水平和國民消費層次全面提公升。
國際上衡量工業化程度,主要經濟指標有四項:一是人均生產總值,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為初期階段,人均3000美元為中期,人均5000美元為後期;二是工業化率,即工業增加值佔全部生產總值的比重。工業化率達到20%-40%,為正在工業化初期,40%-60%為半工業蔽巧搜化國家,60%以上為工業化國家;三是三次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一般工業化初期,三次產業結構為::
就業結構為::;四是城市化率,即為城鎮常住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一般工業化初期為37%以上,工業化國家則達到65%以上。
2樓:網友
不好意思,這方面我不懂。
發達國家提出的再工業化和過去的工業化的不同之處
3樓:at麥豆
到目前為止,人類社會經歷了三種經濟形態:從農業經濟到工業經濟,再到服務經濟。工業化是乙個國家和地區國民經濟中工業生產活動逐步取得主導地位的發展過程,其具體表現是,工業(特別是其中的製造業)增加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不斷上公升,工業就業人數在總就業人數中的比重不斷上公升。
美國的「再工業化」則發生於服務經濟形態已經形成的條件下,其基本背景是,金融危機揭示了虛擬經濟嚴重背離實體經濟,導致泡沫積聚的深刻風險;而緩解或消解的主要途徑,一是虛擬經濟「去槓桿化」,二是促使實體經濟迴歸,「再工業化」就是這種迴歸的具體過程,它將使美國已經不足20%的製造業就業和產出佔比得以回公升,達到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水平。
即使「再工業化」意味著在某個特定時期,以產出和就業佔比衡量的從農業、製造業到服務業的產業演進是可逆的,但經濟形態卻是不可逆的。關於經濟形態的劃分,馬克思有一段名言:「各種社會經濟形態的區別,不在於生產什麼,而在於怎樣生產,用什麼勞動資料生產。
勞動資料不僅是人類勞動力發展的測量器,而且是勞動藉以進行的社會關係的指示器。」這裡的「勞動資料」就是現代經濟學所說的「投入要素」,換句話說,用怎樣的投入要素進行生產,可劃分各種社會經濟形態。以活勞動這一投入要素為例,簡要地說,農業經濟社會投入的主要是簡單勞動;工業經濟社會投入的是簡單勞動以及知識性勞動,亦即人力資本意義上的勞動;服務經濟社會則主要投入人力資本意義上的勞動。
就投入要素的重要性而言,農業經濟社會是土地,工業經濟社會是資本,服務經濟社會是專業人力資本。
由此可見,現在的「再工業化」不是也不可能是當年的工業化。
4樓:網友
最近在寫關於「再工業化」的文章,對這個問題有點膚淺的認識。
工業化就是工業部門在產業和就業人口在國民經濟中不斷增大的乙個過程。工業化的本質是產業化和專業化,農業的產業化也是工業化的重要內容,因此不能單純地理解工業化是工業的發展。
講再工業化之前,要說說去工業化。隨著發達國家工業化的完成,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開始下降,第三產業逐步得到快速發展,這一現象被稱之為去工業化。去工業化本質上,是發達國家產業轉型公升級的過程。
但是在去工業化過程中,有很多學者開始認識到第二產業、尤其是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認為應該重視製造業的發展,不能任由虛擬經濟發展。但是並沒有得到學界和政界的重視。此次金融危機之後,這一問題得到了重新認識。
因此,此次再工業化從本質上講就是要求發達國家重歸實體經濟,但並不是重歸工業化過程中的傳統產業,而是製造業的轉型公升級和以新興產業為核心的結構轉型。
不知道我說明白沒有~呵呵。
5樓:亦俗亦雅
首先生產力水平都不一樣了,其次能源也不再是以前的煤了,他們之所以提出這個,是在傳統能源落伍的背景下,想尋求一條新的道路。
6樓:網友
新能源 在生能源為主 創意、創新 高產值 低能耗。
我國完成了工業化了嗎
7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我國還沒有完成了工業化。工業化國家,即是發達國家,又稱已開蔽謹困發國家、先進國家,比如美國、英國、法國等,這些國家大都處於後工業化時期,而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發展中國家。
目前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離工業化國家還很遠,還處在工業化前期階段。
發達國家以服務業為主要產業,發展中國家大都處於工業化晌皮時期,未開發國家則巨集念還處於農業時代。
發達國家普遍具有較高的人類發展指數、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工業化水準等特徵。
發達國家提出的「再工業化」與過去的「工業化」有何不同?
8樓:姚澄邰雪帆
再工業化,是指經濟發展要轉向可持續增長模式,即出口推動型增長和製造業增長,要回歸實體經濟,重新重視國內產業尤其是製造業的發展。
過去的「去工業化」歷程,目前已經接近結束的末端,而「再工業化」是金融瘋狂之後,美國、英國等消費型發達國家、工業化後期國家尋求經濟再平衡的唯一一條可走之路。
也就是經濟發展重心,由虛擬經濟傾向為實體經濟。 美國提出再工業化戰略,是現實的考量。儘管製造業在美國經濟中的比重只有15%左右,但由於經濟總量巨大,美國製造業在全球的份額仍高達20%左右,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的事實無法迴避。
現在,美國力圖通過再工業化重振本土工業,一方面是防止製造業萎縮失去世界創新領導者的地位,另一方面是要通過產業公升級化解高成本壓力,尋找能夠支撐未來經濟增長的高階產業,而不是僅僅恢復傳統的製造業。從這一點來看,美國再工業化戰略就是在加快傳統產業更新換代和科技進步的過程中,實現再一次依靠再工業化來推進實體經濟的轉身與復甦。
對於中國的傳統製造業是個挑戰,畢竟美國的科學技術領先中國不少,由於中國製造業仍處於世界製造業產業鏈的中下游,我國出口的產品大多數是技術含量低、單價低、附加值低的三低產品,大量進口的都是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和**格的三高產品。製造業部門對外**的****條件呈現明顯的惡化趨勢,會擠壓我國製造業的空間。
中國現階段處在工業化的中期,沒有必要「去工業化」,也無需「再工業化」。中國經濟的80%是實體經濟,傳統產業佔有相當比重,存在著巨大的提公升、創新空間。而要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夢想與目標,就要用現代技術改造和提公升傳統產業,用技術進步解決傳統產業技術落後的問題,引導更多投資推動傳統產業的調整公升級,推動產業技術的更新和創新,加快產業結構的深度調整,從產品創新和產業創新中確定中國製造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的有利地位,從而走出以往製造業發展中產業先進、環節低端的老路。
9樓:網友
再工業化」不是乙個新概念 ,多年前在對傳統工業基地的改造和振興中被廣泛應用。20世紀70年代,「再工業化」是針對德國魯爾地區、法國洛林地區、美國東北部地區和日本九州地區等重工業基地改造問題提出的。
再工業化」是西方學者基於工業在各產業中的地位不斷降低、工業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相對下降、 大量工業性投資移師海外而國內投資相對不足的狀況提出的一種 「迴歸」 戰略,即重回實體經濟,使工業投資在國內集中,避免出現產業結構空洞化。
為什麼發達國家要去工業化?
10樓:綠水青山
不是發達國家主動要去工業化。
而是經濟結構使得發達國家被去工業化。
在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受去工業化影響最大的主要是一些大城市地區以及那些以資源為基礎、傳統的衰退產業相對集中的老工業基地。這些地區出現去工業化的主要原因:
一是由於大城市地區土地和工資等生產成本較高,勞動和環境保護意識較強,加上市中心區生活和環境質量的下降,導致企業家把製造工廠由發達國家大城市遷移到中小城鎮和農村地區,甚至遷移到國外;
二是由於資源的枯竭和生產成本的上公升,工業發達國家的一些傳統產業如鋼鐵、造船、工程機械和紡織等,逐步走向衰退。這些衰退產業主要集中在一些老工業基地,由此導致這些地區製造業出現嚴重的下降;
三是,隨著技術發展,企業可以把生產過程的某些部分,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裝配環節,分散到國外工資成本相對低廉的地區,而發展中國家提供的各種優惠政策又加劇了這種趨勢。
從世界歷史上看,發展經濟,實現國家工業化的道路主要有
11樓:考試資料網
答案】:a,d
從世界歷史上看,發展經濟,實現國家的工業化,主要有兩條道路:高團一條是資本主義工業化的道路;一顫行條是戚洞橘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道路。ad選項正確。
中等發達國家的包括,中等發達國家有哪些?
克羅埃西亞,美元。波蘭 ,美元。俄羅斯 ,美元。羅馬尼亞 ,美元。希臘 ,美元。愛沙尼亞, 美元 立陶宛, 美元 拉脫維亞, 美元 斯洛伐克,美元 馬來西亞, 美元。土耳其,美元。馬爾地夫,美元。注 科威特 卡達 阿曼等中東 包括中亞 資源國和東南亞的汶萊以及中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很高或較高,人均收...
法國是發達國家嗎歐洲發達國家有哪些
國家。法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創始會員國 申根公約和八國集團成員國,和歐洲大陸主要的政治實體之一。法蘭西共和國 法語 r publique fran aise,英語 frenc...
墨西哥算不算發達國家,墨西哥是發達國家嗎
不算發達國家,屬於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 developed country 又稱已開發國家,指經濟發展水平較高 技術較為先進 生活水平較高的國家。另外,也稱作工業化國家 高經濟開發國家 medc 發達國家大多具有較高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不過僅依靠開發自然資源也可以達到較高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而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