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電力質量的肢喚指標一般灶飢粗從以下幾項考慮:
1)頻率---電力系統正常頻率偏差允許值為±,當系統容量較小時(300萬kw以下)偏差可放寬到±;
2)電壓---要求電壓偏差為±7%-10%,(視各電壓等級不同,要求也略有不同);
當使用者功率因素達不到要求時,不作規定)
3)三相電壓的不平衡度---正常允許2%,短時不超過4%;
另外還對電壓的波動和諧波有一些要求,但是電能的質量與一般產品的質量不同,它不僅取決於生產企業隱鎮,還取決於使用者,例如諧波、電壓波動和三相不平衡度都是使用者的干擾所致,所以要確保電能質量,不僅是供電企業的責任,也是使用者的責任。
以上摘自「現代電工技術手冊」)
2樓:王中哲
1/電液扒壓:電壓過高電器易損壞,過低不能正常工作;
2/電流:如不能滿足負載要求,則電器同樣不能正常工作;
3/頻率鬧敗昌:枯畝如電機的轉速與頻率成正比;
4/功率因素:功率因素越小,線路損耗大或輸電線路線徑要大,重要的是變壓器的利用率降低;
5/波形畸變:標準的是正弦波,實際會畸變併產生諧波,這對用電器會產生不良後果,如雜訊加大,電器比正常波形更加發熱。
5/三相不對稱:會引起電機附加振動力矩和發熱,絕緣壽命縮短,
衡量電力系統電能質量的三個重要指標
3樓:河傳楊穎
衡量電力系統電能質量的重要指標有:電壓質量、電流質量、供電質量、用電質量等。
1、電壓質量。
電流質量指實際電壓與理想電壓的偏差, 反映供電企業向使用者**的電能是否合格。這裡的偏差應是廣義的,包含了幅值、波形和相位等。這個定義包括了大多數電能質量問題, 但不包括頻率造成的電能質量問題, 也不包括用電裝置對電網電能質量的影響和汙染。
2、電流質量。
反映了與電壓質量有密切關係的電流的變化, 電力使用者除對交流電源有恆定頻率、正弦波形的要求外,還要求電流波形與電壓同相位以保證高功率因數執行。這個定義有助於電網電能質量的改善, 並降低線損, 但不能概括大多數因電壓原因造成的質量問題。
3、供電質量、用電質量等, 這些指標共同反映了電力系統生產傳輸的電能的質量, 並可以依據這些指標對電能進行管理 。
4樓:網友
電壓 頻率 波形。
依據的國標:
gb_t 12325-2008 電能質量 供電電壓偏差。
gb_t 12326-2008 電能質量 電壓波動和閃變。
gb_t 15543-2008 電能質量 三相電壓不平衡。
gb_t 15945-2008 電能質量 電力系統頻率偏差。
gb_t 18481-2001 電能質量 暫時過電壓和瞬態過電壓。
5樓:家居環境安全與健康
對配電使用者來說,影響他們系統的三個電能質量問題是:
諧波。電壓暫降。
電壓波動與閃變。
6樓:家有八寶
衡量電力系統電能質量的三個重要指標是:
電壓、頻率,和波形畸變率。
電壓正常,偏移不超過額定值的±5%。
頻率正常,偏移不超過±。
對稱正弦波。
7樓:網友
你好:衡量電力系統(供電)主要是這三個:
gb/t 12325-2008 電能質量 供電電壓偏差。
gb/t 15945-2008 電能質量 電力系統頻率偏差。
gb/t 18481-2001 電能質量 暫時過電壓和瞬態過電壓衡量配電使用者的是:
諧波。電壓波動與閃變。
三相電壓不平衡。
簡述衡量供電質量的主要指標
8樓:淹願碳梁
衡量供電歲辯質量的主要指標有哪些?
答案:衡量供電質量的主要指標有( 1 )交流電的電壓及波形( 2 )頻率( 3 )可靠性。
供電質量(quality of power supply)提供合格、可靠電能的能力和程度。包括電能質量和供電可靠性兩個方面。
主要影響。供電質量對工業和蠢譽公用事業使用者的安全生產、經濟效益和人民生活有著很大的影響。供電質量惡化會引起用電裝置的效率和功率因數降低,損耗增加,壽命縮短,產品品質下降,電子和自動化裝置失靈等。
電能質量:提供給使用者的電能品質的優劣程度。通常以電壓、頻率和波形等指標來衡量。
電壓指電壓偏差、電壓波動和閃變、電壓不平衡度等指標,頻率指頻率偏差,波形指電壓正弦波形乎檔缺畸變率。
理想情況下,電力系統應以恆定的工業頻率(50 hz或60 hz)和正弦波形,按規定的電壓水平向使用者供電。三相中,各相電壓和電流應該是幅值和相位差都相等的對稱狀態。工程上要使電力系統保持三相平衡的、穩定的正弦波形的供電壓,則要求使用者的負荷具有正弦電流和三相平衡分配,並能以恆功率供電,但實際上這些都難以保證。
電能在輸送過程中受到各處各種負荷用電特性的影響,出現正弦波的畸變、電壓波動和閃變、三相不對稱等不同程度的偏差,這些偏差在允許的限值範圍內,才能保證電能質量,因此,各先進工業國、國際電工組織或一些大的電力公司都制定了相應的電能質量標準,主要涉及諧波、電壓波動和閃變及三相電壓不平衡度等。
電網用電負荷中,非同步電動機佔的比例最大。電網頻率的偏差、諧波含量、三相不平衡以及電壓波動和閃變等,均會直接影響電機的力矩和發熱,從而影響生產功效和產品質量;電網諧波含量的增加,將導致電氣裝置壽命縮短,網損加大,系統發生諧振的可能性增加,同時可能引起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誤動,儀表指示和電度計量不準以及通訊干擾等一系列問題;三相電壓不平衡(即存在負序分量)會引起電機附加振動力矩和發熱,絕緣壽命縮短,某些保護會因負序和諧波的干擾而發生動作;電壓的快速波動會使電動機轉速不均勻,不僅危及電動機的安全執行,而且還影響一些產品的質量,並引起照明的「閃變」,使人眼疲勞而降低功效等。總之,改善供電質量(對使用者來說,應減小自身對系統的干擾和惡化)對於電網的安全、經濟執行,保障工業產品質量和科學實驗的正常進行以及降低能耗等均有重要意義。
電能質量直接關係到國民經濟的總體效益。
電力系統主要的電能指標有電頻率與電壓
9樓:網友
電力系統中頻率和電壓是受到系統內部有功和無功控制的。
1、頻率的合格範圍是,要控制這個必須控制系統有功功率的配送,這個是由發電廠來調配的,省電力公司排程中心的排程員就是專門負責平衡這些關鍵指標的,一旦系統內部有功需求過大,比如各別高耗能企業本來是停產檢修的,但是在計劃範圍外突然檢修完畢送電了,這樣就會立刻出現很大的電力缺口,如果不加以平衡,那麼系統頻率將不斷下降,超過就崩潰了,這個時候會將電廠甩出去,我們管這個叫解列。
通常發電廠的發電機組都有小範圍的自我調節和平衡能力,比如一臺330mw的機組,當系統內部有功需求為250mw的時候,它可以自我調節就發這麼多有功,這樣頻率就在正常範圍內,但是一旦有功需求超過330mw,發動機就有心無力了,這時候必須有省電力公司排程人員下令發電廠投入備用發電機組以進行有功功率補充,比如再投入一臺330mw機組,這樣有功就平衡了。
至於電壓,道理是一樣的,由無功功率控制。無功平衡是分層分割槽,就地平衡。無功可以由兩種裝置提供,第一種是發電廠的發電機組,發電機組可以發有功也可以發無功;第二是由變電站或者用電裝置附近的電容器提供,通常發電廠提供的數量佔多數,電容器的是少數。
正常負荷情況下,有功和無功的比例是3:1,也就是系統用30mw有功,將消耗10mw無功,通常情況下,無功缺損,會導致系統電壓快速下降,這個時候如果是系統大範圍缺失無功,那麼發動機組會增加無功出力進行平衡,如果只是個別地區出現缺額,一般是投入電容器進行無功補償。
2、上面已近解釋了。
3、無功的**我已近在上面說清楚了,如果系統本身無功不足,進行有載調壓只能是解決燃眉之急。因為變壓器本身是無法產生無功的,調節有載調壓變壓器的分接頭,只能做到轉移無功,而不能增加。舉例來說,現在系統總無功10mvar(兆乏,無功單位),總缺額是5mvar,a地變電站電壓較低,無功缺額1mvar(屬於之前的5mvar之內),通過調整分接開關轉移來了1mvar無功,電壓正常了。。。
這是a地的區域性情況,但是從全域性來看,無功總缺額還是5mvar,你轉移過來1mvar來填補你的大坑,那麼必然在b地會消失1mvar(這是簡單的能量守恆定律),你的電壓提高了,導致別人電壓降低了,,而從根本上來看,無功缺額依然存在,沒有任何作用。。
10樓:風霜雪霧
(2)調頻是有功,調壓是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