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由小愛
牛頓並不是發現了重力,他是發現重力是「萬有」的。每個物體都會吸引其他物體,而這股引力的大小隻跟物體的質量與物體間的距離有關。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說明,每乙個物體都吸引著其他每乙個物體,而兩個物體間的引力大小,正比於這它們的質量,會隨著兩物體中心連線距離的平方而遞減。
牛頓為了證明只有球形體可把「球的總質量集中到球的質心點」來代表整個球的萬有引力作用的總效果而發展了微積分。然而不管距離地球多遠,地球的重力永遠不會變成零,即使你被帶到宇宙的邊緣,地球的重力還是會作用到你身上,雖然地球重力的作用可能會被你附近質量巨大的物體所掩蓋,但它還是存在。不管是多小還是多遠,每乙個物體都會受到重力作用,而且遍佈整個太空,正如我們所說的「萬有」。
2樓:胥曉瑤白蓓
重力是由艾薩克·牛頓在1687年提出的。牛頓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這篇**中,描述了他的萬有引力理論,並對重力進行了詳細的描述。重力是一種自然力量,它使得物體能夠保持他們在地球上的位置並沿著地球的重力線移動。
重力的由來是什麼?
3樓:生活達人小菜
重力來自一種引力基波,這種引力基波源於同步產生光子等輻射粒子的恆星體,且這種引力基波產生的能量(動量和勢能)是巨大的,作用於行星如地球等就形成一定區域空間的所謂重力。
物體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心。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物體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計算公式是:g=mg,g為比例係數,重力大小約為。
重力隨著緯度大小改變而改變,表示質量為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重力作用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
重力的獨特性:
重力與彈力、摩擦力。
電場力等有本質區別。
只有萬有引力。
和慣性力有資格成為重力的分力,因為萬有引力和慣性力都是同時作用在物體的判耐每乙個質元上,使物體獲得重量。
彈力和摩擦力只能作用的物體的區域性。電場力也只能作用在物體的區域性,因為電場中的導體靜電平衡。
時電荷分佈在導體的區域性,絕緣體。
被極化後電荷掘旅春也分佈在絕緣體的區域性。
磁場力也只能作用在物體的區域性,因為永磁體有磁極,軟磁鎮扮體在磁場中也被磁化。
出現磁極。這些作用在物體區域性的力,不能像萬有引力和慣性力那樣使物體獲得重量。
科學家如何發現重力的
4樓:d霧殤
最開始的發現就是牛頓被蘋果砸了,之後就是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
簡稱引力。在粒子物理學中則稱引力相互作用和強力、弱力 、電磁力合稱4種基本相互作用。引力是其中最弱的一種,兩個質子間的萬有引力只有它們間的電磁力的1/1035 ,質子受地球的引力也只有它在乙個不強的電場1000伏/公尺的電磁力的1/1010。
因此研究粒子間的作用或粒子 在電子顯微鏡和加速器中運動時,都不考慮萬有引力的作用 。一般物體之間的引力也是很小的,例如兩個直徑為 1公尺的鐵球 ,緊靠在一起時 , 引力也只有牛頓,相當於克的一小滴水的重量 。但地球的質量很大,這兩個鐵球分別受到4×104牛頓的地球引力 。
所以研究物體在地球引力場中的運動時,通常都不考慮周圍其他物體的引力。天體如太陽和地球的質量都很大,乘積就更大,巨大的引力就能使龐然大物繞太陽轉動。引力就成了支配天體運動的唯一的一種力。
恆星的形成,在高溫狀態下不彌散反而逐漸收縮,最後坍縮為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 也都是由於引力的作用,因此引力也是促使天體演化的重要因素。
重力是什麼從何而來
5樓:戶如樂
物體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物體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計算公式是:g=mg,g為比例係數,大小約為,重力隨著緯度大小改變而改變,質量為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
重力作用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
重力大小可以用測力計測量,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對測力計的拉力或壓力的大小等於重力的大小。
地面物體所受的重力只是萬有引力的在地球表面附近的一種表現。
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下,不一定是指向地心的(只有在赤道和兩極指向地心)。地面上同一點處物體受到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m成正比,同樣,當m一定時,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重力加速度g成正比,用關係式g=mg表示。
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g值約為,表示質量是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是乙個平均值;在赤道上g最小,g=;在兩極上g最大,g=。n是力的單位,字母表示為n,1n大約是拿起兩個雞蛋的力)
重力並不等於地球對物體的引力。由於地球本身的自轉,除了兩極以外,地面上其他地點的物體,都隨著地球一起,圍繞地軸做近似勻速圓周運動,這就需要有垂直指向地軸的向心力,這個向心力只能由地球對物體的引力來提供,我們可以把地球對物體的引力分解為兩個分力,乙個分力f1,方向指向地軸,大小等於物體繞地軸做近似勻速圓周運動所需的向心力;另乙個分力g就是物體所受的重力。其中f1=mrw^2(w為地球自轉角速度,r為物體旋轉半徑),可見f1的大小在兩極為零,隨緯度減少而增加,在赤道地區為最大f1max。
因物體的向心力是很小的,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可以近似認為物體的重力大小等於萬有引力的大小,即在一般情況下可以略去地球轉動的影響。其中引力的重力分量提供重力加速度,引力的向心力分量提供保持隨地球自轉的向心加速度。
為什麼會有重力
6樓:隔心忘年
重力是力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但是,國內外各種課本及參考書對重力概念的定義不盡一致,基本上是以下5類。
1.「物體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2.「地球對地球表面附近物體的引力稱重力。」[1]
3.「質點以線懸掛並相對於地球靜止時,質點所受重力的方向沿懸線且豎直向下,其大小在數值上等於質點對懸線的拉力」。「實際上,重力就是懸線對質點拉力的平衡力」。
物體在地球表面附近自由下落時,有一豎直方向的加速度g,產生此加速度的力稱為重力」。
4.靜止在地面上的物體,所受重力是地球對物體的萬有引力的不能產生加速度的那個分力,能產生加速度的作用效果全部分給另乙個分力,即物體隨地球自轉所需要的向心力。[2]
5.「地面附近一切物體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3]
以上5類定義中,第類是在不同情況下做近似研究時使用的。第5類定義為了適應低難度的要求,只輕輕地觸動了一下重力的邊沿,讀者只能看到重力模糊不清的形象。第4類是在慣性系下建立起來的,意義雖然狹窄但是確切。
第4類定義能揭示重力的生成所需要的兩個並列條件,乙個是物體受萬有引力,另乙個是物體加速運動。第4類定義可以成為諸定義的代表,在後面的敘述中稱為「重力原定義」。象萬有引力、彈力、摩擦力還有電場力、磁場力等,這些力都是客觀存在的真實力,它們的定義是在無數次實驗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又經過無數次實驗證明了它們的正確性。
但是重力定義的建立卻沒有這些過程。重力是在已經存在的理論基礎上,經過科學思維,人為地想象出來的虛擬力。跟那些實際力定義的誕生完全不一樣。
這就是重力定義多次重建的內在因素。
既然重力定義是人為想象出來的,那麼重力的定義也可以人為地改變。萬有引力、彈力、摩擦力等那些真實力沒有這麼隨便。
7樓:科幻老怪
一,:因為地球周圍的物體都在地球萬有引力範圍內,即都受地球萬有引力的作用。
二:因為地球自轉速度不是足夠快。否則就會像陀螺,使物體動能增加,直至達到與勢能平衡,這樣就沒有重力了。
比如300千公尺的衛星軌道,就是因為300千公尺高度的線速度,產生的動能和勢能達到平衡,使萬有引力方向屈服於300千公尺線速度的能量,即二者共同作用產生的衛星軌道沒有重力。
即:因為有萬有引力:和自轉速度不夠,所以會有重力。
8樓:佳緣花屋
沒有重力無法生存。每個星球都有重力。
9樓:小彬彬帥哦
讓偉大的發明家牛頓來為您解答。
10樓:網友
因為在地球,有地心引力。
重力是誰提出的啊
11樓:匿名使用者
提出重力的不是牛頓就是了。
12樓:匿名使用者
牛頓,關於蘋果為什麼會掉下來。是他提問的。
發現鐳的科學家是誰第一個發現鐳的科學家是誰
瑪麗 居里。1898年7月,瑪麗和丈夫發表一篇聯合署名 宣佈以 釙 命名所發現的元素,以紀念被瓜分的祖國波蘭。1898年12月26日,居里夫婦將他們發現的第二個元素命名為 鐳 radium 拉丁文意為 射線 他們在研究過程中還創造出單詞 放射性 radioactivity 為了證明發現確鑿無疑,居里...
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發現了什麼定律?
就是阿基米德定律啊就是浸在液體裡的物體所受浮力等於所排開液體的重量。阿基米德發明了什麼定律?阿基米德是古希臘偉大的數學家 力學家。他確立了槓桿定律,發現了流體靜力學的基本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科學成就 阿基米德無可爭議的是古代希臘文明所產生的最偉大的數學家及科學家之一,他在諸多科學領域所做出的突出貢獻...
科學家發現了大約多少個個隕石坑
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隕石坑僅多個。大者直徑達公里以散租上,小者僅幾公尺。南極洲威爾克斯蘭德隕石坑直徑多公里,可謂世界隕石坑之最了,居於世界第二大的是西伯利亞的波皮蓋隕石坑,直徑公里。我國境內最大的隕石坑是年月根據衛星提供的線索,在河北和內蒙古相鄰地區發現的乙個特大隕石坑,內環直徑公里,外環直徑約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