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i為整型變數,則以下迴圈執行次數是 。for i 2 i 0 printf 「 d」,i

2025-03-30 02:25:20 字數 4108 閱讀 9521

1樓:姒祿乘帆

0次。=是關係運算子。判斷是否相等。

第一次迴圈:i=2,條件表示式i==0不成立,為0(假),因此跳出迴圈,不繼續執行迴圈體裡的輸出。

倆「高閉卜;」號之間的條件表示式是乙個關係表示式,其為迴圈的正式開端,當條件表示式成立時執行中間迴圈體。

執行完之後執行結果是空的。

擴充套件資料:for迴圈注意事項:

迴圈中的變數可以是乙個也可以是多個,不要侷限於乙個變數處理到底,那樣有時會很單調,當程式適合把多個變數組成迴圈時,用多個for語句來表示就是有些浪費了。

迴圈態謹中語句可以為語句體,語句體外加大括號"{}將參加迴圈的語句括起來。

for迴圈的三個表示式都是逗號表示式,戚穗這樣來說,其實每個分號表示式可以由幾個逗號表示式構成,中間用",」隔開,最後以「;」結束。

for迴圈中的"單次表示式"、"條件表示式"和"迴圈體語句"都是選擇項,即可以預設成只剩下「;」的空語句,;"不能預設的原因是編譯格式如此,預設了編譯器不認識而會報錯。

2樓:曹禮業亙

0次。因為i的初始值為2,而第二個條件i==0已經是false了,所以迴圈根本不執行。

若有int n,則關於for語句for(n=-1;n==1;n++)迴圈體執行幾次

3樓:小小綠芽聊教育

迴圈次數為0。

for(intm=0,n=-1;n=0;m++,n++)這裡面第二個表示式。

兩個分號之間,這裡是n=0)是迴圈結束條件。n=0的值是0,也就是說條件一直為false,所以一次也不會執行。

4樓:務暉郗淡

for(int

i1;i<=10;i++)

其實這樣可以解釋為當i從1開始,一直到等於10都滿足,執行十次,但是因為還要繼續判斷直到不能滿足條件,那麼就要繼續加1,使i為11

也就是你說的n+1

這個和while語句其實是一樣的。

下述for迴圈語句( )。 int i,k; for(i=0,k=-1;k=1;i++,k++)

5樓:墨汁諾

b。迴圈結束條來件k=1這個賦值語源句永遠為真。

首先**有誤應該為:

for(i=0;i++;i++)

for(k=1;k<3;k++)

printf("*");

第一次執行i=0,k=1,輸出乙個星號,k=2,輸出乙個星號,執行i++,i++後,i=2.

第二次執行i=2,k=1,輸出乙個星號,k=2,輸出乙個星號,然後執行i++,i++後,i=4,不滿足條件結束迴圈。

6樓:網友

b:迴圈結束條件k=1這個賦值語句永遠為真。

若i,j已定義為int型,則以下程式段中的內迴圈體的執行次數是()

7樓:墨汁諾

j 從0到3,共4次,i從5到1 ,5次,共20次。

for(i=5;i>0;i--)

for(j=0;j<4;j++)

外層每迴圈一次,裡面就要迴圈4次,那一共就20次。

8樓:網友

i時符合迴圈條件(5次)(判斷中的i,應理解為 i!=0 );

j時符合迴圈條件(4次)

所以總次數為5*4=20次。

9樓:我想有創意

外層迴圈for(i=5;i;i- -其中左邊的i=5表示初值,中間的i表示條件,右邊的i--表示步長,也就是i從5開始,每迴圈一次減少1,直到i減少為0,此時條件不成立,迴圈結束,內層迴圈同理。由於迴圈是巢狀的,所以,每執行一次外層迴圈,內層都要執行4次,所以一共執行5*4=20次。應該很詳細了吧。

10樓:網友

大概是20次。。

外層5次、、內層4次。

設i和k都是int型別,則以下for迴圈語句: for(i=0,k=-1;k=1;i++,k++)

11樓:會飛的小兔子

無限循bai

環。定義乙個for迴圈du,迴圈變數是i,但由於本題並沒zhi有設定循dao環條件,所以迴圈的條件永內遠預設為真,即容無限次執行迴圈。

for表示式。

表示式1:一般為賦值表示式,給控制變數賦初值;

表示式2:關係表示式或邏輯表示式,迴圈控制條件;

表示式3:一般為賦值表示式,給控制變數增量或減量。

語句:迴圈體,當有多條語句時,必須使用複合語句。

12樓:網友

k=1是賦值語句,該for迴圈中沒有判斷語句,k的值總是等於1,c無限迴圈。

3.[單選題]以下迴圈體的執行次數是()。 main() int i, j; for(i=0, j=3; i<=j; i+=2, j--)printf("%d\n", i);a3b2c

13樓:

摘要。親親,你好答案是 b。迴圈體執行的次數取決於迴圈變數 `i` 和 `j` 的初始值以及條件表示式 `i<=j` 是否成立。

根據題目中的**,迴圈變數的初始值分別為 `i=0` 和 `j=3`,條件表示式 `i<=j` 成立的情況下,每次迴圈 `i` 的值增加 2,`j` 的值減少 1,因此迴圈體會執行兩次,輸出 `0` 和 `2`。當迴圈變數的值變成 `i=4`、`j=-1` 時,條件表示式不成立,迴圈結束。所以迴圈體的執行次數是 2。

3.[單選題]以下迴圈體的執行次數是()。

main()

int i, j;

for(i=0, j=3; i<=j; i+=2, j--)printf("%d", i);ab

c3.[單選題]以下迴圈體的執行次數是()。cbaprintf("%d", i);

for(i=0, j=3; i<=j; i+=2, j--)int i, j;

main()

3.[單選題]以下迴圈體的執行次數是()。

假設:int i,n=0;則執行如下語句後,for(i=3;i<=20;i*=2){n+=i; }變數n的值為

14樓:

摘要。親,在執行如下語句後:int i, n = 0;for (i = 3; i <=20; i *=2) 變數 n 的值為 21。

迴圈中,變數 i 的初始值為 3,每次迭代都會乘以 2。因此,迴圈中會執行以下操作:第一次迭代:

i=3,n 的值為 0+3=3。第二次迭代:i=6,n 的值為 3+6=9。

第三次迭代:i=12,n 的值為 9+12=21。當 i 的值超過 20 時,迴圈結束,最後的 n 的值為 21。

假設:int i,n=0;則執行如下語句後,for(i=3;i<=20;i*=2)變數n的值為。

親,在執行如下語句後:int i, n = 0;for (i = 3; i <=20; i *=2) 變數 n 的值為 21。神鎮塵迴圈中,變數 i 的初始值為 3,每次迭代都會乘以 2。

因此,迴圈中會執行以下操作:遊禪第一次迭代:旅悶i=3,n 的值為 0+3=3。

第二次迭代:i=6,n 的值為 3+6=9。第三次迭代:

i=12,n 的值為 9+12=21。當 i 的值超過 20 時,迴圈結束,最後的 n 的值為 21。

這個怎麼寫的。

親,您能複製下來嗎,我這邊看不了**,抱歉。

假設:int i = 1, n = 2468;則執行橋顫如下語敏做敗句後, while(n > 0) 變數 i 的值為( )胡鉛。

首先,n 的初始值為 2468,當 n 大於 0 時,進入迴圈體。在迴圈體中運跡,i 的值每次增加 1,n 的值每次除以 10,相當於把 n 的末位數字去掉。當 n 除以 10 後旁旦並的結果小於等於 0 時,退出迴圈。

這個過程中,n 會被除以 4 次,最終變成 0,因此遲兆 i 的值為 5。

若s=0,執行迴圈語句「for(i=1;i<=10;i=i+3)s=s+i;」後,i的值為()。

15樓:科技阿胡

若s=0,執行迴圈語句「for(i=1;i<=10;i=i+3)s=s+i;」後,大褲行陪i的值為()滾帶簡。

正確答案:d

若整型變數a,b,c,d中的值依次為1,4,3,2則條件

a目語句是右結合的,所以表示式相當於a b a c版則表示式轉化為 權a b a 2顯然答案為1 ps 我的答案經過程式驗證通過,你也可以去試試。先判斷後面c 因為c 3 d 2 所以 c 再判斷a 因為a 1b 4 所以 最後返回的值是a 也就是1即最後的結果為1 原式相當於 a c d 如果a ...

若i和k都是int型別變數,有以下for語句fori

for i 0,k 1 k 1 k for語句du中第一個語句 zhii 0,k 1 為初始賦值語句。第二個語句 k 1 為迴圈判斷語句,dao這裡k 1是賦值語句,表邏輯回判斷時值為1,所答以構成無限迴圈。應該寫成k 1 設i和k都是int型別,則以下for迴圈語句 for i 0,k 1 k 1...

若已定義 int a 50,1,2,3,4p a,則以下輸出結果為3的是(

選b。p 3 等同與a 3 陣列的名字a,是表示陣列首地址的地址常量。其值就是 a 0 p a 那麼p的值也是內 a 0 p和a都表示地址容,所以 就是取地址對應的值。a 2 就是首地址值往後 2的地址,也就是 a 2 那麼 a 2 就是a 2 的值2。同理 p 2 也是a 2 的值2。p 3 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