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鄉圓還是水是故鄉甜?

2025-04-04 03:30:29 字數 2035 閱讀 9707

1樓:我的爆脾氣

月是故鄉圓,是一種思鄉的情懷。

月是故鄉圓的下一句

2樓:教育小百科是我

正確的是「月是故鄉明」,下一句有弟皆分散。

出自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月夜憶舍弟》,原文如下: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譯文:戍樓上響起禁止通行的鼓聲,秋季的邊境傳來孤雁的哀鳴。今天是白露節更懷念家裡人,還是覺得家鄉的月亮更明亮。

雖有兄弟但都離散各去一方,已經無法打聽到他們的訊息。寄書信詢問也不知送往何處,因為天下依舊戰亂不能太平。

全詩賞析:

這首詩首聯即突兀不平。題目是「月夜」,作者卻不從月夜寫起,而是首先描繪了一幅邊塞秋天的圖景:「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路斷行人,寫出所見;戍鼓雁聲,寫出所聞。耳目所及皆是一片淒涼景象。

沉重單調的更鼓和天邊孤雁的叫聲不僅沒有帶來一絲活氣,反而使本來就荒涼不堪的邊塞顯得更加冷落沉寂。「斷人行」點明社會環境,說明戰事仍然頻繁、激烈,道路為之阻隔。兩句詩渲染了濃重悲涼的氣氛,點明「月夜」的背景。

月是故鄉圓。的上一句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哎,"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吧".不是圓。

4樓:匿名使用者

人是故鄉親,月是故鄉明。

5樓:網友

人是親人美,月是故鄉圓。

月是故鄉圓前面一句是什麼?

6樓:生活對對碰

露從今夜白。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簡介

月夜憶舍弟》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律。此詩首聯和頷聯寫景,烘托出戰爭的氛圍。頸聯和尾聯在此基礎上寫兄弟因戰亂而離散,居無定處,杳無音訊,於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別是在入秋以後的白露時節。

在戌樓上的鼓聲和失群孤雁的哀鳴聲的映襯之下,這種思念之情越發顯得深沉和濃烈。全詩託物詠懷,層次井然,首尾照應,承轉圓熟,結構嚴謹,語言精工,格調沉鬱哀傷,真摯感人。

7樓:小青清愛生活

露從今夜白。

出自:唐代大詩人杜甫《月夜憶舍弟》

原文: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譯文:戍樓上的更鼓聲隔斷了人們的來往,邊塞的秋天裡,乙隻孤雁正在鳴叫。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

有兄弟卻都分散了,沒有家無法探問生死。寄往洛陽城的家書常常不能送到,何況戰亂頻繁沒有停止。

8樓:前素芹解嫣

月夜憶舍弟。

杜甫。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9樓:魚同書昝念

前一句是:露從今夜白。

月夜憶舍弟。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月是故鄉圓前面一句是?

10樓:胡說大本營

出自【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戌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11樓:汪嘰的

月是故鄉圓,水是故鄉甜,人是故鄉親,景是故鄉美,人人熱愛那孕育自己成長的土地。

12樓:網友

《月夜憶舍弟》杜甫,看動漫學古詩,寶寶們最愛看。

月是故鄉明季羨林閱讀答案月是故鄉明季羨林閱讀答案

月是故鄉明 季羨林每個人都有個故鄉,人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人人都愛自己故鄉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個月亮,未免顯得有點孤單。因此,在中國古詩文中,月亮總有什麼東西當陪襯,最多的是山和水,什麼 山高月小 三潭印月 等等,不可勝數。我的故鄉是在山東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時候,...

季羨林月是故鄉明,季羨林 月是故鄉明的賞析

讀經典 季羨林 月是故鄉明 月是故鄉明 季羨林 月是故鄉明的賞析 月是故鄉明 抒發了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它以其特有的清新 自然的筆調向我們展現了故鄉那溫馨的夜晚,那恬淡的明月,童話般美妙的童年,給人一種親切的感受,使我們感受到了作者那深切的思鄉之情。希望喜歡,你的好評是我們不懈努力的動力 表達了作者...

月是故鄉明每段的意思,月是故鄉明季羨林段意

月是故鄉明 第一個段落就是一個總論 引出小時候故鄉給我的感覺 第二段描寫的是故事的月亮 第三四段描寫小時候在村子裡玩耍 後面就描寫了 我離開故鄉後 到處捻轉生活的畫面了 月是故鄉明 季羨林 段意 快點寫回答 共1個回答 熱心 2020 01 31 第2 3 4 5節是對故鄉與童年的回憶。第2小節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