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劉徹的諡號為「武」合適嗎?說明你的理由

2025-04-08 00:45:17 字數 3836 閱讀 4958

劉秀諡號叫兩個字的漢「光武」帝,這是為什麼呢?

1樓:羊羊羊楊雲飛

東漢時期的皇帝劉秀。

之所以被稱為光武。

皇帝,而不是「漢某帝」,是因為劉秀建立的東漢並沒有真的跟西漢連線起來,而且劉秀本身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漢朝嫡系後代」,那麼按照劉秀當時的身份、地位來說,也不應該繼續承接西漢的皇帝諡號,後人們為了避免將其弄混淆,所以便將劉秀的諡號稱為「光武皇帝」。

首先,從光武皇帝劉秀的身份來看,他其實跟漢朝嫡系後代差遠了,光武皇帝劉秀是漢景帝劉啟。

的兒子劉發的後代,一代代傳下來到劉秀這一代,早就不是純粹的啟擾銷嫡系後代的,如果當時的西漢王朝。

還在的話,哪怕是皇位沒有李消繼承人了,大家也不一定會想到劉秀這一脈,所以劉秀並沒有資格承接西漢王朝。

然而,劉秀為了獲得天下人的支援,選擇了「悄遊匡扶漢室」,所以他依然是將國號改為漢,但是西漢和東漢,並不是北宋。

和南宋那種關係,北宋和南宋是互相銜接的,而東漢和西漢之間還有乙個「新朝,這個新朝是王莽。

建立的,也是客觀存在的,所以劉秀建立的東漢根本不能承接西漢。

如果此時的劉秀非要承接的話,那麼他的皇位也是從王莽的手裡接過來的,但是劉秀能夠讓王莽排在自己前面嗎?很顯然他是不願意的,所以劉秀的諡號絕對不能用「漢某帝」的格式。

最後,其實劉秀即便是要匡扶漢室,也應該像劉備。

那樣直接建立乙個新政權,只要大家都知道劉秀是漢朝的後代即可,不一定非要跟著漢朝使用一樣的國號,這樣做反而導致後人將其弄混淆了,而且東漢時期的皇帝諡號,也都不能用傳統的國號+諡號+帝的方式命名了。

2樓:國風男孩風無極

首先是因為漢代以孝治天下,避諱漢武帝而用光武兩字,其次是體現漢光武帝劉秀的豐功偉績。

漢高祖劉邦,那是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留下的乙個習慣的錯誤,正確叫法,劉邦應該是漢太祖高皇帝,太祖是廟號、高皇帝是諡號。但是,由於《史記》中的這個錯誤過於流行,所以劉邦這個既非廟號、也非諡號的漢高祖叫法也就流傳開了。

不過,由於西漢時期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所以一般來說還是以諡號相稱的。但是,要說明的一點是,西漢的那些」某帝「實際上諡號也是兩個字的,即」孝某「帝,也體現了漢以」孝「治茄咐國的本色,比如我們常說的漢文帝,諡號是孝文帝;漢武帝諡號孝武帝;漢宣帝諡號孝宣帝。

所以,在漢朝的典橡納鬧籍中,我們看到的多是」孝文「、」孝武「、」孝宣「等等。但是,到了後來的朝代,為了區別於本朝皇帝,就會把」漢「字帶上,於是,就很自然地將他們簡稱為」漢文帝「、」漢武帝「、」漢宣帝「等等。

光武的由來

至於說劉秀呢,他這個光武自然也是諡號。只不過跟西漢那些皇帝還是有些區別的。

其主要原因是東漢雖然說是繼承的西漢大統,但是畢竟也是劉秀自己打下來的江山,還是個開國皇帝,更主要的是劉秀雖然是劉邦之後,但是從漢景帝的兒子劉發這一代開始就已經距離西漢皇族越來越遠了,所以,對於劉秀來說,既沒辦法追封他的父親梁罩為帝,也不可能在其死後用「孝」的諡號。

3樓:拉布拉斯不變換

因為劉秀是西漢皇族後裔,作為西漢王朝繼承者,必須延續西漢的正統,所以只能以光武帝作為諡號。

4樓:林空鹿飲溪

因為劉秀做到了光旅薯復祖宗和前朝的功績,所以他也是乙個「武帝」,但因為他是漢武帝的後輩,於是這個「光復仿鎮畢」有乙個標準備芹,那就是漢武帝,因此便有了「光武」的諡號。

5樓:無能為力大蒜

主要是因為褲昌飢劉秀是乙個光胡返頭,再加上劉秀特別的喜歡打仗,所以有了武這個稱號,這也是非常符合迅豎他本人的性格的。

6樓:隨呈

首要是因為劉秀是一盯戚個光頭,再加上劉秀特別的喜愛構兵,所搜笑以有了武這個稱號,這也凱漏陵是非常合適他自己的脾氣的。

7樓:墓紛繕

因為劉秀做到恢復祖宗和前朝的功勳,以是他也是乙個「武帝」,但因為他漢武帝的子弟,於是這個「規復」有乙個標準頃者橋,那就是漢嫌棚武雀猛帝,因此便有了光武」諡號。

劉病已繼位後,為何給劉徹的諡號是「戾」?

8樓:蓉淼經驗之窗

是因為他覺得劉徹是乙個非常殘暴的皇帝,對民眾也特別的狠心,非常的自私,所以給他這個諡號。

9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是因為他在位期間囂張跋扈。而且總是濫殺無辜,讓百姓們苦不堪言。是乙個不太好的皇帝。

10樓:隨遇而安

其實或滑這個詞是並沒有燃鄭惡意的,在當時皇太子劉據 的起兵 ,真正的意圖並不是要謀反 ,只是想要自保或者是誅殺陷 陷害自衫段臘己的人,所以可以算作是知而不改,但是在當時確實也是屬於不得已的行為,這個諡號 並不是要貶低他,而是給他乙個公平公正的結論,所以既不是美諡,也不是惡諡 。

漢武帝的諡號是 「 武 」 ,它的意思是

11樓:網友

剛強直理曰武;威強敵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刑民克服曰武;誇志多窮曰武;威強睿德曰武;除偽寧真曰武;威強恢遠曰武;帥眾以順曰武;保大定功曰武;剛強以順曰武;闢土斥境曰武;折衝禦侮曰武;除奸靖難曰武;拓地開封曰武;肅將天威曰武;安民和眾曰武;克有天下曰武;睿智不殺曰武;恤民除害曰武;赴敵無避曰武;德威遐暢曰武;

這個諡號既有肯定劉徹開疆拓土的功績,也暗暗地批評其好大喜功、用刑過苛的缺點。

12樓:摩托羅辣

武帝是劉徹的廟號,是死後繼任者對他的評價。他的一生都致力於解決北方的邊患。當然,他也做到了。

也使北方保持了幾百年的安寧。武功是無可爭議的,這個「武」字當之無愧。但是到了唐代之後,這個傳統就漸漸淡化了。

漢武帝的諡號:大漢孝武皇帝。

13樓:網友

武主要指打仗…開疆拓土,北擊匈奴都是要打仗的…或者是窮兵黷武的意思。

14樓:網友

是宗其一生的評價,其在武功方面卓著顧稱(比如蕩匈奴 )武,

漢武帝的武字諡號是生前就有的嗎?史記裡怎麼稱他為孝武皇帝

15樓:殺了佛祖我成佛

不是,是死後才有的,漢朝以孝治天下,漢朝皇帝諡號中都有孝字。

漢武帝劉徹(西元前156年7月14日 -西元前87年3月29日),西漢第七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

漢武帝十六歲時登基,為鞏固皇權,漢武帝設定中朝,在地方設定刺史,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文化上採用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結束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

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的基本範圍,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另有開闢絲路、建立年號、頒佈太初曆、興太學等舉措亦影響深遠。

16樓:網友

1.首先諡號是皇帝死後的封號,有下一任皇帝,根據上一任皇帝的事蹟來評定的,比如 漢文帝劉恆「 文」就是對他一生的評價。漢景帝 的「景」也是。

而漢武帝 劉徹 他一生 掃平南越,北擊匈奴。功勞在 武功,所以他的諡號就是「武」。

2.為什麼稱他為孝武皇帝,因為古代崇尚「孝道」天子作為萬民之主更要以孝治天下,所以漢朝每個皇帝諡號前都加個孝字,以代表漢朝對「孝」的推崇,比如劉邦 就是 孝高皇帝,劉盈是孝惠皇帝,劉恆是孝文皇帝,劉啟是孝景皇帝,劉徹是孝武皇帝!!

17樓:網友

他的諡號是孝武。諡號是後人在皇帝死後對其一生行為的總結,因其在位期間武功卓著,而稱為「孝武」。其實漢文帝,漢景帝的諡號都是有個孝字的。

18樓:網友

司馬遷寫的時候叫今上本紀,後人改成孝武本紀的。

劉徹的父親是誰

如果你說的是漢武帝的話,他的父親是漢景帝 劉啟漢景帝劉啟 公元前188年 公元前141年 公元前157年 公元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崩於景帝后三年 前141年 終年48歲,諡號 孝景皇帝 安葬於陽陵。按周代的 諡法解 景 是美諡 由義而濟 獲得成功 曰景 耆 通 嗜 意大慮 喜歡深思熟慮,善於...

劉徹的故事,漢武帝的故事

七開疆拓土和外交。1.發動對匈奴戰爭 漢武帝對外採取軟硬兼施的手段,一方面自前133年馬邑之戰起結束高祖以來對匈奴的和親政策,開始對匈奴正式宣戰,先後派衛青 霍去病徵伐,解除了匈奴威脅,奪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擴張了西域版圖,將匈奴置於被動稱臣的局面,保障了北方經濟文化的發展。2.派張騫出使西域 漢...

李世民和劉恆的關係,劉恆和劉徹什麼關係

你在唐朝我在漢 這倆人能有什麼關係.不過李世民確實挺欣賞劉恆 一個是漢朝漢文帝,一個事唐朝唐太宗 劉恆和劉徹什麼關係 家世曾祖父 太祖高皇帝劉邦 曾祖母 追諡 高皇后薄氏祖父 太宗孝文皇帝劉恆 祖母 孝文皇后竇氏外祖父 王仲 外祖母 臧兒,故燕王臧荼孫。父 孝景皇帝劉啟 母 孝景皇后王氏 祖孫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