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遵守規則與學習習慣的關係

2025-04-09 04:55:29 字數 2795 閱讀 2393

幼兒園小孩應該遵守的規則有哪些?

1樓:薩伊拉

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公升國旗、奏國歌時要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

2、尊老愛幼,友愛同學,平等待人。主動幫助有困難的人和殘疾人。要尊重他人的民族習慣。

3、尊敬師長,見面行禮,主動問好,要用尊知察稱,不直呼姓名。

4、孝敬父母,關心父母身體健康,主動幫虛穗助父母做事。聽從父母和長輩的正確教導,外出或回到家要打招呼。

5、待人有禮貌。說話文明,講普通話,會用禮貌用語。到他人房間要先敲門,經允許再進入。不打擾別人的工作、學習和休息。不打架,不罵人。

6、對外賓有禮貌,熱情大方,不圍觀尾隨。

7、誠實,不說謊話,知錯就改。答應別人的事要努力做到。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借東西要還,損壞公物要賠償,拾到東西要歸還失主或交公。

8、愛惜糧食,愛惜學習、生活用品,不挑吃穿,不亂花錢,節約水電。

9、穿戴整潔。經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頭,早晚刷牙漱口,飯前便後洗手。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

10、按時作息。上學不遲到、不早退。不逃學,有病有事不能到校要請假。放學後按時回家。

11、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上課專心聽講,大膽發言,不懂就問,發言先舉手,問題聲音響亮。課間做有益的遊戲。

12、課後認真複習,按時做作業,書寫工整,卷面潔淨,獨立完成。考試不作弊。

13、積極參加有益的文化體育活動,認真做廣播體操和眼睛保健操。讀寫姿勢正確。

14、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勞動,認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園整潔。

15、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衣物用品要擺放整齊,學會收拾房間、洗衣服、洗刷餐具等家務勞動。

十六搭譽茄、遵守交通規則,過馬路走人行橫道,不違章騎車。不在公路、鐵道、碼頭 玩耍和追跑打鬧。

十。七、乘公共車、船時主動購票,主動給老幼病殘讓座。遵守公共場所秩序,出入時不擁擠,**演出時不隨便走動,保持安靜,演出結束時鼓掌致謝。

十。八、愛護公共財物,愛護花草樹木和莊稼,保護有益動物。不在課桌椅、建築物和文物古蹟上塗抹刻畫。

十。九、注意安全,不玩火,不做有危險的遊戲。

二。十、要看有益的圖書、報刊、錄影。不吸菸、不喝酒、不賭博、不參加封建迷信活動。遇到壞人壞事主動報告,敢於鬥爭。

幼兒規則意識與規則認知

2樓:童心童趣

華: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

幼兒規則意識和規則認知水平確實有乙個發展的過程,按照皮亞傑的說法,就是「從規則他律走向規律自律」的過程,即從規則的外部強制性走向規則的內在自覺性,這是規則內化的過程。

皮亞傑也特別指出,「規則內化」是在玩伴自由交往的過程中實現的。而總是在權威強制下執行規則的幼兒,一旦離開了權威就會違反規則,因為規則對於他們是被動的。

而在自由交往中經常體驗成功交往經驗和失敗交往教訓的幼兒,能夠自覺按照規則行事,因為規則的公正性常常使他們受益。

所以,教師必須意識到 遊戲 中的「自由」雖然容易引起糾紛,但糾紛意味著返仔仿幼兒之間產生了 社會 認知衝突,這恰恰是幼兒 社會 性發展的契機。戚寬。

解決糾紛的過程就是幼兒學習和體驗規則的過程,他們會體驗到不同的漏纖解決方法所產生的不同結果:

有時爭搶會兩敗俱傷,霸道會導致孤立,暫時得益會喪失其他;

因此,自由交往中處理糾紛讓幼兒學會了協商,知道什麼時候需要讓步,什麼時候要保護自己,規則在其中起到積極原作用,

因為規則不偏不倚地站在糾紛雙方的中間位置上,讓幼兒體驗公正。

小朋友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3樓:道法自然玄師

俗話講,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小如果沒有爸爸媽媽制定的規矩來約束,孩子容易為所欲為,更不懂得判斷自己言行是好的還是壞的。沒有規矩,不講紀律,無疑會阻礙孩子成長、成才。

愛孩子和立規矩 從來都不是單選題!

其實,管得太少和管得太嚴的父母在我們身邊都不少見。一般溺愛孩子的父母認為,孩子要面臨的壓力已經很大了,趁著現在還小,給孩子乙個快樂的童年,放縱孩子一下也不會對他造成什麼影響。而太嚴格的父母則認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現在不從生活細節上管教孩子,以後怎麼讓孩子在社會上立足?

這兩種觀點聽起來都有些道理,但問題就出在這些父母處理矛盾的方式不是綜合考量,而是在「愛孩子」與「立規矩」之間做起了單選題。這種非此即彼的選擇,必然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

過度愛孩子的家庭造成孩子沒規矩,不懂禮貌不懂尊重;後者則讓孩子謹小慎微、循規蹈矩。

家長們有必要認識到:規矩和愛本來就是統一的。

我很同意這樣一句話:「有規矩的自由叫做活潑;沒有規矩的自由叫做放肆;不放肆叫做規矩,不活潑叫做呆板。」

聽起來很拗口,但理解起來卻不難:「比如牧牛場,周圍用鐵柵欄起來,牛在柵裡吃草喝水,東奔西跑,這叫做活潑,放牛人不好干涉它;如果跳出柵外,就是放肆,就不得不干涉。不出柵,這就是規矩;如果在柵裡,卻不准它吃草喝水,或是東奔西跑,如此就是呆板了。

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給孩子的愛,造成了孩子的自私與懶惰,讓孩子缺乏最基本的能力與教養,那這種愛就是貽害無窮的。

相反,如果我們給孩子立的規矩,造成了家的淡漠和冰冷,讓孩子的天性受到了壓抑和扼殺,那麼這種規矩就是毫無意義的。畢竟家的本質是內心的歸宿,需要的是真誠的關懷和親近,需要的是人情味兒和同理心。

如何讓幼兒遵守規則和制定規則

4樓:育兒蝴蝶

怎樣讓孩子遵守規則?什麼樣的規則才是真正的規則呢?

古文中有關遵守規則的話

1 孟子 離婁章句上 戰國孟子 離婁之明 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譯文 即使有離婁那樣好的視力,公輸子那樣好的技巧,如果不用圓規和曲尺,也不能準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2 管子 法法 春秋管仲 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譯文 國家有要求的一定要做到,國家要禁止的一定要杜絕,國家頒佈的法令一...

勸導他人遵守規則的技巧有哪些

列舉典型事例法。事實勝於雄辯,有時因為雙方所處立場不同,角度不同,對事情的真相瞭解有差異,如果我們只對被勸說著講大道理,往往效果不佳,可是如果我們能夠列舉出典型的事例,結合著講道理,那就必能大大增加說服力。設定問題勸導法。設定問題勸導就是通過一兩個或幾個問題,使被勸說著放棄或改變自己原有的態度觀點。...

佛教居士應該遵守哪些規則,佛教徒要遵守哪些清規戒律

有時應酬會喝點酒,為了工作,修行在屋心不一定要完全遵守戒律,但是邪淫一定要戒掉,淫慾不斷再怎麼唸佛也不能往生極樂世界,是刻不容緩的。淫心不除,塵不可出!首先您的說法就可以看出您有錯誤的見解,清規是指中國禪宗改革後寺院所有的一些規定,當你住在漢地的寺院,就要守清規。戒律則是指佛教徒按照發心的不同受的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