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地方時:由於地球自西向東的自轉,在同緯度衝頃碧的地區,相對位置偏東的地點,要比位置偏西的地點先看到日出,時刻就要早。因此,就會產生因經度不同而出現不同的時刻,稱為地方時。
經度每隔15,地方時相差1小時,經度相差1°.地方時相差4分鐘。同一條經線上的各地,地方時相同。
地方時的判讀:將晝半球等分的經線,其地方時為正午12點;與其相對的經線,地方時為0(或24)點。在赤道上,與晨線相交的經線其地方時為6點,與其相對的經線(昏線)的地方時為18點。
赤道上日出時刻是6點、日落時刻是18點。其它緯度地區,與晨線相交的經線的地方時為日出時刻,與昏線相交的經線的地方時為日落時散舉刻。
時區:全球按經度分成24個時區,每個時區跨經度15°以本初子午線。
為基準,將東西經度各為度的範圍作為零時區(也叫中時區),然後每隔15°為乙個時區。零時區以東的時區為東時區,分為東一區——東十一區。
零時區以西的時區,分為西一區——西十一區,東十二區和西十二區各佔個經度,即各為半個時區,故將兩者合為乙個完整的時區,稱為東西十二區,全球其分為24個時區。因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從零時向東,每增加乙個時區,時間增加一小時,向西每增加乙個時區,時間減少一小時。西十二區比東十二區在時間上少24小時。
區時:在一定的地區範圍內,統一使用一種時刻,這種時刻叫區時。區時也叫標準時,每一時都用該時區**經線。
所在經度的地方時為全區通用的時間(經度數能被15整除的經線為該時區的**經線),這種時間成為這個時區的區時,在區時上,除東西十二區外,任意相鄰的兩個時區,區時相差一小時,任意兩個時區之間,相差幾個時區,區時就相差幾個小時。在時刻上,較東的時區,區時較早;較西的時區,區時較晚。如:
當東八區。是12點時,東十區是14點;西二乎螞區是2點。即東八區比西二區早10個小時。
2樓:竺慕柏
1、在一定的地區範圍內,統一使用一種時刻,這種時刻叫區時。區時也叫標準時,每一時都用該時區**經線所在經度的地方時為全區通用的時間(經度數能被15整除的經線為該時區的**經線),這種時間李歷成為這個時區的區時,在區時上,除東西十二區外,任意相鄰的兩個時區,區時相差一小時,任意兩個時區之間,相差幾個時區,區時就相差幾個小時。
2、在時差上,兩地相差幾個時區,區時就相差幾個小時。若已知區時的地點在東,所求地點在西,則用已知區時減去兩哪伏搜地的時區差;若已知區時節的地點在西,所求地點在東,則用已知區時加上兩地是時區差,即東加西減。所以在時刻上,較東的時區比較西的時區區時要早,簡言之:
時刻上是東早西晚。
3、求時區:時區數=已知經度/15°(商四捨五入取整數,即為時區數)。求區時:
所求區時=已知區時±時區差(東加西減)。求地方時廳遊:所求地方時=已知地方時±4分鐘/度×經度差(東加西減)。
4、地方時,由於地球不停地自轉,地表各地相對於太陽的方向不斷發生變化,因而各地的時刻便依次推進。於是,在同一瞬間,地球上的各地時刻不同。
3樓:以心
地球儀是為了便於認識地球,人們仿造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製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在地球儀上設有長度、面積和方向、形狀的變形,所以從地球儀上觀察各種景物的相互關係是整體而又近似於正確的。
世界現存最早的地球儀是由德國航海家、地理學家貝海姆於1492年發明製作的,它現如今儲存在紐倫堡博物館裡。1480年,貝海姆(1459年~1507年)作為佛蘭芒**商人初次訪問葡萄牙時,自稱是紐倫堡天文學家公尺勒的學生,所以成為約翰二世的航海顧問。當時航海者用星盤來測定日、月、星辰的高度,以推算時間和緯度。
用黃銅鏈祥代替木製星盤,可能是由他創始的。他可能曾與d·考航行到非洲西岸(1485年~1486年)。1490年回紐倫堡後,在畫家格洛肯東的協助下,開始繪製他設計的地球儀,1492年完成了一架直徑20英吋的地球儀。
因為這架地球儀是根據托勒密《地理學指南》中的地圖製成的,所以世界地形既不準確又已過時,在這個地球儀上,印度洋是向東西擴充套件的海洋,特別是非洲西海岸,錯誤之多實在驚人。不過有趣的是,在仔瞎發現北美洲的前夕他繪製的地球儀,為當時的人們提供了關於地理上的一些有益設想。
早期地球儀的製作過程是這樣的:先印刷出狹長的三角形圖塊,然後將這些圖塊剪下來,貼上在木球上。德國最有名的地球儀棚戚搏製作者,是紐倫堡學者瓊漢恩斯·肖納。
他在16世紀早期製作的兩個地球儀儲存至現如今。
怎樣從地球儀上去判斷時區?
4樓:司徒麼麼噠
只要有經度就可以辨別的。
時區是地球上的區域使用同乙個時間定義。
國際經度會議規定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東、西各12個時區)。規定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為中時區(零時區)、東1-12區,西1-12區。每個時區橫跨經度15度,時間正好是1小時。
最後的東、西第12區各跨經度度,以東、西經180度為界。每個時區的**經線上的時間就是這個時區內統一採用的時間,稱為區時,相鄰兩個時區的時間相差1小時。例如,中國東8區的時間總比泰國東7區的時間早1小時,而比日本東9區的時間遲1小時。
因此,出國旅行的人,必須隨時調整自己的手錶,才能和當地時間相一致。凡向西走,每過乙個時區,就要把表撥慢1小時(比如2點撥到1點);凡向東走,每過乙個時區,就要把表撥快1小時(比如1點撥到2點)。並且規定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為本初子午線,即零時(24時)經線。
人們在製作地球儀時,為什麼要將地球儀做成標準球體
雖然在事實上地球並非完美的球體,而是南北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橢圓體,所以,地球直徑沒有確定的數值。一般認為地球赤道的直徑為12756.274公里 極直徑12630.824公里。但是在日常的地理應用中,做成標準球體,並無影響,而且方便。這也是理由!人們仿造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製作了地球的模...
地球儀上的顏色各表示什麼地球儀上的各種顏色分別代表什麼
1 綠色 平原及低山丘陵 2 黃色棕紅色 山地,高原 顏色越深就越高.3 淺藍色 湖泊或 河流 4 深淺不同的藍色 海洋,顏色越深就越深 5 白色 雪地,高山頂部 6 黑色或紅色 國界,洲界 7 國家類地球儀 8 藍色 海洋及湖泊 9 彩色 國家 10 黑色 國界或洲界 擴充套件資料 地球儀是為了便...
磁懸浮地球儀種類多不多,磁懸浮地球儀種類多不多?
磁懸浮地球 儀是使用磁懸浮技術的地球儀,與普通地球儀不同,它無需轉軸穿過球體便可回懸浮於空答中,更加生動真實的展現了地球在太空中的形態。磁懸浮地球儀運用磁懸浮的科學原理,將地球儀在無任何支撐的及觸點電的空中自轉,展示地球的真實狀態,具有獨特的視覺效果,給人以奇特新穎的感覺和精神享受。同時具有很高的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