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轟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真的有效嗎

2025-04-16 19:35:14 字數 1530 閱讀 5568

1樓:不著急上課

我相信是有效的,因為這種戰略轟炸是非常可怕的。

2樓:豆豆的飼養員

還是非常有效的,因為當時的技術沒有反抗的技術和**,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地壓制敵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怎樣引爆的?

3樓:網友

在歐洲是因為德國閃擊波蘭之後,英法對德宣戰,因為英法是波蘭盟友(可最後這兩個盟友的表現太傷人了)。

在亞洲是因為日本在盧溝橋之後全面侵華(雖然知道41年zf才對日宣戰,但是不屈不撓的中國人民用鮮血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反侵略者華章)。

算下來,盧溝橋早兩年(1937)。

哪次轟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猛烈的一次炮擊?

4樓:中地數媒

10月租察6日下午2時整,按照計劃,200架埃及空軍超音速飛機呼嘯著越過運河,襲擊了以色列軍陣地。這次襲擊完全出人意料,也近乎大獲全勝。20分鐘之內,埃及飛機摧毀了以色列在西奈的指揮部、空軍指揮部、防空和雷達干擾中心、飛彈營、炮臺等。

估計90%的預定目標被擊中,埃及僅僅損失了為數不多的飛機。以色列軍遭到了嚴重創傷,軍事通訊系統被破壞,以至使他們的通訊聯絡中斷了好幾天。

空襲後接著便是納型敗毀滅性的排炮轟擊,這是第二次世界洞顫大戰後最猛烈的一次炮擊。

二戰中有哪些大規模轟炸

5樓:繼潤

重慶大轟炸,東京大轟炸。

二戰時到底什麼是戰略轟炸

6樓:因緣法

戰略轟炸,就是不僅襲擊軍事目標,即軍隊、軍事基地、軍事設施等,而且對後方的生產設施、交通機關,甚至包括一般居民區,也都進行徹底的攻擊,其目的是為了全部摧毀對方國家進行戰爭的能力,使敵國**和國民喪失繼續進行戰爭的意志。故戰略轟炸必然是「狂轟濫炸」,通常情況下,非戰鬥人員必然遭受極其嚴重的傷害。

真正意義上的「戰略轟炸」始於中國戰場,侵華日軍從1938年2月2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對中國戰時陪都重慶進行了長達5年的戰略轟炸。據不完全統計五年間日本空軍對重慶轟炸218次,出動9000餘架次飛機,投擲炸彈11500枚以上。導致重慶市10多萬平民死亡,摧毀房屋17600餘幢,而且日軍在「重慶大轟炸」期間首次使用了燃燒彈。

到二戰後期美國也使用同樣手段對日本首都東京實施了燃燒彈轟炸。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3年7至8月,美、英空軍對德國的漢堡進行了狂轟濫炸。漢堡是乙個擁有一百七十六萬人口的城市,在7月間,遭受三次大規模的空襲,投下了大批高效能炸彈和鎂制燃燒彈,城市的百分之五十五至百分之六十遭到破壞,有三十五萬人受害,大約有十萬市民死亡。

自1945年3月以後,對日本也進行了非常有計劃的戰略轟炸,摧毀了日本進行戰爭的能力,第一次就是3月10日的東京大空襲。

這一次,選定了東京這個大城市,特別是工商業者居住的人口稠密地區,對此進行了集中轟炸。由於可怕的燃燒彈的狂轟濫炸。一夜之間,就有八萬市民被炸死,十萬人受傷,有二十七萬棟房屋被燒燬。

遭到這次轟作災害的達一百萬人以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簡介內第二次世界大戰簡介50字內

第二次世界大戰 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 1945年9月2日 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 日本帝國 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 羅馬尼亞王國 保加利亞王國等僕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戰爭範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

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是什麼?

第一個問題 德國在戰爭中死亡和被俘人數為一千三百六十萬人。僅在蘇德戰場,德軍與其盟軍死亡人數為六百多萬。第二個問題 軍陸海空三軍287萬多人,戰艦6000多艘,飛機1 3萬多架。只找到 德軍 死亡總數350萬人,這是 參考 諾曼底登陸期間的盟軍總數前後一共約300萬人,另艦艇6000多艘,飛機120...

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是什麼?

不列顛空戰,希特勒進攻蘇聯前發動的對英國的空中軍事打擊,試圖利用遠端轟炸轟炸英國戰略目標民用 軍用設施以擊垮英國的意志。戰役中德國轟炸在沒有戰鬥機護航的情況下深入英國腹地對其裝置進行轟炸,最終大不列顛空戰以德國空軍遭受空前損失而告終。這要看樓主說的哪個層面了 大的說第一次失敗他就不該侵略蘇聯先把西歐...